第1397章 饥荒,天灾553
几个小辈汇聚于明仪的小院。
踏进这个不大的院子,程明月眼眶嫣红,怕被人发现异常,垂首敛眉,眼睑遮去了眼中冰冷的恨意。
“仪仪的院子少有过来,不想,院子里草木长得这般好,在这冬季里罕见的呢。”最小男丁程明信眉眼染上欣赏欢喜,二十岁已经定亲,只是没成婚。
程家子嗣之中,程明义、程明智早已成婚,奈何这些年下来无一子嗣出生,暗地里找了好些大夫看诊,都说他们的身体没问题,怎么努力都没子嗣出生。
程明月十三岁,定亲一名姓陈的秀才,只等及笄便出嫁。
程明信和程明廉,一个二十岁,一个二十一岁;都已定亲,没成亲。
连到最小的明仪,也有了归宿。
“小堂妹的院子你哪儿有不好的?她身边的赵嬷嬷是个能人,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程明廉挑眉开口,已成长的男丁,常年干活,身强体壮,开口之言不无羡慕。
小堂妹是他们家唯一一个拥有私产的子嗣,那赵嬷嬷据说打理着明仪名下的田产、生意。
只是,他们不知小堂妹拥有多少家底了。
程明智和程明义没跟来,同辈的只有他们五人聚在院中,外加随明仪回来的春梅和赵嬷嬷。
“两位堂哥,外面冷,屋里说话。”跟他们相处的不多,感情有所生疏;好歹有以前的情分在,他们不太过分,她也就听听了。
羡慕是人之常情。
理解并尊重。
程明礼轻笑,站在妹妹身边,“三堂哥,四堂哥,大堂妹里面请;天寒地冻,寒气袭人,屋内暖和些。”
几人走进屋内,春梅送来热乎乎的茶水,定亲之日,家里忙碌是忙碌了些;该备的东西都有备,如茶水糕点是必不可少,这些年,她早年栽种的水果树早有成效,家里有好几种果子可以吃。
如葡萄、柑橘等物,家中不缺。
秋冬季正是柑橘成熟的季节,由于,种植果苗的地方上有遮盖,后续进行了保暖工作;大冷的天也有葡萄可用,春梅见到厨房有洗出来的葡萄和柑橘,一样挑拣一些卖相好的送来了院子。
一家子兄弟姐妹围在花厅圆桌前,喝着茶,吃着点心,偶尔吃吃果子,气氛不说多热烈,但也清静。
吃了一会儿,程明礼开口问道:“仪仪,世子爷怎么突然来提亲了,按理说该等你再长两岁再提亲才是。”
“早些定亲也好,明月不也是十二岁就定亲了。”程明廉不以为意。
明仪张了张口,朝程明廉笑了笑,正好她也不知道;周庭要提亲就提呗,迟早都是要在一起的。
“明仪定亲之后就是别家的女娘了。”程明信有些失落,心里失落,自然而然表现在脸上;情绪不高,继续说道:“咱们家的姐妹怎么不招赘呢,招赘在家多好;不怕人欺负了明月、明仪,日后咱们家的小辈还能一起玩。”
“尽想着玩。”程明廉顺手一巴掌拍他后脑勺上,没好气的说道:“这年头谁家好男儿愿意入赘?知道入赘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矮人一头;有点骨气的男儿谁愿意?又不是过不下去了。”
程明信依然失落。
程明月埋头不理会他们的交谈,只顾着吃吃喝喝,一句话也不说。
她老实巴交的样子,程明礼等人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程明月与其日日攀比,不如老老实实干活,做个老实本分的女娘。
“不过,明仪这么早就定亲,是我们没想到的。”程明廉补了一句,转移话题,“等明仪出嫁还有两三年,早着呢,接下来三年,明仪不走了吧?”
明仪摇头,“不知道,看吧,正好定亲了,日后出行更方便了。”
“这么算来,定亲早了也不好。”刚说完早点定亲挺好,马上就改口了。
程明礼剥一个柑橘递给妹妹,看好戏似的说道:“三堂哥刚才不是还说挺好的么,这才多会儿就变了口音。”
“那不是没想到嘛!”
“妹妹定亲定早了,多留几年才好。”他低头看着身边的妹妹,心里难受的紧,低声道:“我还没入仕,妹妹嫁入高门,日后无人给她撑腰。”
话题一经提起,程明廉和程明信皆是手上一顿;不过片刻,又恢复过来。
他们帮不上忙,要本事没本事,要文采没文采,堂妹嫁的又是西北顶天的权贵人家;堂妹能靠的不是他们程家,而是她的老师,以及王府对她的看重。
没有娘家助力,堂妹的日子怎么还真不好说。
想到此,他们跟着难过起来。
程明月抿着唇瓣,暗暗冷笑;嫁进高门大户还把他们给愁坏了,怎么不想想她的定亲对象是个秀才,她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同是一个家里出来的堂姐妹,姐姐嫁秀才,妹妹眼看着是进高门大户的命;一个个巴结的跟什么似的,明明之前不难过,现在也要装出难过来。
虚伪!
“哥哥按照你的节奏走便是,女子嫁人后,单单靠娘家可不行;得自己立起来,周王妃温柔和善,明事理,只要我不犯错,王妃娘娘不会刁难我。”举人也可以入仕,只是,起点低了点儿。
当下的西北没法参与殿试,没法以科举入仕。
“哥哥,你有没有想过提前入仕?西北这些年来平稳,战事打不进来;据我所知,中原诸王候已呈败相,气候不多了。外族被周王世子打的溃散,就近的边境只余草原太过广袤没攻打;经过几年时间,草原早已离不开西北的粮食、物品供给,依赖西北掌权者过活,目前来说,不会有变故。”
“以举人之身入仕,虽说起点低了点儿,好歹能看到仕途;再以功绩晋升,有周王世子在,那些权贵不会不给你面子。”
早入仕途,本是一早就计划好的;奈何,越是读书,越是觉得自身不足以支撑入仕的德行。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程明礼一时又犹豫了,他跟父亲是因为自身能力问题,才选择暂缓;可是,一缓就缓了三年了,他们若是再缓下去,得拖延到什么时候去了。
踏进这个不大的院子,程明月眼眶嫣红,怕被人发现异常,垂首敛眉,眼睑遮去了眼中冰冷的恨意。
“仪仪的院子少有过来,不想,院子里草木长得这般好,在这冬季里罕见的呢。”最小男丁程明信眉眼染上欣赏欢喜,二十岁已经定亲,只是没成婚。
程家子嗣之中,程明义、程明智早已成婚,奈何这些年下来无一子嗣出生,暗地里找了好些大夫看诊,都说他们的身体没问题,怎么努力都没子嗣出生。
程明月十三岁,定亲一名姓陈的秀才,只等及笄便出嫁。
程明信和程明廉,一个二十岁,一个二十一岁;都已定亲,没成亲。
连到最小的明仪,也有了归宿。
“小堂妹的院子你哪儿有不好的?她身边的赵嬷嬷是个能人,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程明廉挑眉开口,已成长的男丁,常年干活,身强体壮,开口之言不无羡慕。
小堂妹是他们家唯一一个拥有私产的子嗣,那赵嬷嬷据说打理着明仪名下的田产、生意。
只是,他们不知小堂妹拥有多少家底了。
程明智和程明义没跟来,同辈的只有他们五人聚在院中,外加随明仪回来的春梅和赵嬷嬷。
“两位堂哥,外面冷,屋里说话。”跟他们相处的不多,感情有所生疏;好歹有以前的情分在,他们不太过分,她也就听听了。
羡慕是人之常情。
理解并尊重。
程明礼轻笑,站在妹妹身边,“三堂哥,四堂哥,大堂妹里面请;天寒地冻,寒气袭人,屋内暖和些。”
几人走进屋内,春梅送来热乎乎的茶水,定亲之日,家里忙碌是忙碌了些;该备的东西都有备,如茶水糕点是必不可少,这些年,她早年栽种的水果树早有成效,家里有好几种果子可以吃。
如葡萄、柑橘等物,家中不缺。
秋冬季正是柑橘成熟的季节,由于,种植果苗的地方上有遮盖,后续进行了保暖工作;大冷的天也有葡萄可用,春梅见到厨房有洗出来的葡萄和柑橘,一样挑拣一些卖相好的送来了院子。
一家子兄弟姐妹围在花厅圆桌前,喝着茶,吃着点心,偶尔吃吃果子,气氛不说多热烈,但也清静。
吃了一会儿,程明礼开口问道:“仪仪,世子爷怎么突然来提亲了,按理说该等你再长两岁再提亲才是。”
“早些定亲也好,明月不也是十二岁就定亲了。”程明廉不以为意。
明仪张了张口,朝程明廉笑了笑,正好她也不知道;周庭要提亲就提呗,迟早都是要在一起的。
“明仪定亲之后就是别家的女娘了。”程明信有些失落,心里失落,自然而然表现在脸上;情绪不高,继续说道:“咱们家的姐妹怎么不招赘呢,招赘在家多好;不怕人欺负了明月、明仪,日后咱们家的小辈还能一起玩。”
“尽想着玩。”程明廉顺手一巴掌拍他后脑勺上,没好气的说道:“这年头谁家好男儿愿意入赘?知道入赘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矮人一头;有点骨气的男儿谁愿意?又不是过不下去了。”
程明信依然失落。
程明月埋头不理会他们的交谈,只顾着吃吃喝喝,一句话也不说。
她老实巴交的样子,程明礼等人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程明月与其日日攀比,不如老老实实干活,做个老实本分的女娘。
“不过,明仪这么早就定亲,是我们没想到的。”程明廉补了一句,转移话题,“等明仪出嫁还有两三年,早着呢,接下来三年,明仪不走了吧?”
明仪摇头,“不知道,看吧,正好定亲了,日后出行更方便了。”
“这么算来,定亲早了也不好。”刚说完早点定亲挺好,马上就改口了。
程明礼剥一个柑橘递给妹妹,看好戏似的说道:“三堂哥刚才不是还说挺好的么,这才多会儿就变了口音。”
“那不是没想到嘛!”
“妹妹定亲定早了,多留几年才好。”他低头看着身边的妹妹,心里难受的紧,低声道:“我还没入仕,妹妹嫁入高门,日后无人给她撑腰。”
话题一经提起,程明廉和程明信皆是手上一顿;不过片刻,又恢复过来。
他们帮不上忙,要本事没本事,要文采没文采,堂妹嫁的又是西北顶天的权贵人家;堂妹能靠的不是他们程家,而是她的老师,以及王府对她的看重。
没有娘家助力,堂妹的日子怎么还真不好说。
想到此,他们跟着难过起来。
程明月抿着唇瓣,暗暗冷笑;嫁进高门大户还把他们给愁坏了,怎么不想想她的定亲对象是个秀才,她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
同是一个家里出来的堂姐妹,姐姐嫁秀才,妹妹眼看着是进高门大户的命;一个个巴结的跟什么似的,明明之前不难过,现在也要装出难过来。
虚伪!
“哥哥按照你的节奏走便是,女子嫁人后,单单靠娘家可不行;得自己立起来,周王妃温柔和善,明事理,只要我不犯错,王妃娘娘不会刁难我。”举人也可以入仕,只是,起点低了点儿。
当下的西北没法参与殿试,没法以科举入仕。
“哥哥,你有没有想过提前入仕?西北这些年来平稳,战事打不进来;据我所知,中原诸王候已呈败相,气候不多了。外族被周王世子打的溃散,就近的边境只余草原太过广袤没攻打;经过几年时间,草原早已离不开西北的粮食、物品供给,依赖西北掌权者过活,目前来说,不会有变故。”
“以举人之身入仕,虽说起点低了点儿,好歹能看到仕途;再以功绩晋升,有周王世子在,那些权贵不会不给你面子。”
早入仕途,本是一早就计划好的;奈何,越是读书,越是觉得自身不足以支撑入仕的德行。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程明礼一时又犹豫了,他跟父亲是因为自身能力问题,才选择暂缓;可是,一缓就缓了三年了,他们若是再缓下去,得拖延到什么时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