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卿,朕自继承皇位以来,先是受制于皇后窦妙,太后因朕年幼摄政,其后有太后之父窦武及先皇帝之外戚,把持朝政,朕虽有皇帝之名,但无皇帝之实。朕尚年幼,初登皇位,宦官抢朕之夺印、玺、符、节,胁迫尚书假传诏令,劫持窦太后,追捕窦武、陈蕃等,窦太后及窦武被宦官杀害。”灵帝将这些年幼的密辛向刘备缓缓道来。

    “朕尚年幼,少不更事,世家大族掌握朝堂,待朕稍大后,发现虽贵为皇帝,但这朝堂之事却不为朕之左右,三公九卿文武官员,皆有党羽,门阀林立,朕一区区外来之人,无贴己之臣,后便有十常侍常讨朕欢心,为朕分忧,朕说什么,他们都能做得,张让更是自幼照顾朕,时刻不离朕,凡朕之言,奉为圭臬,他们十几人对朕言听计从,知道朕的喜好。”

    十常侍作为宦官,是灵帝最亲近的人,甚至比外戚还要令他放心。

    “十常侍,从不结党营私,除了贪图钱财享受,别无其他,朕需要钱,他们会给朕,但世家大族不能,他们只顾自家的利益。其后朕娶了何皇后,发现其兄何进及何苗能为朕所用,朕为何进加官进爵,官拜武将之首,何进果然制衡了世家大族。但却与朕身边的常侍水货不容。朕知道,何进也成为了世家大族,常侍本与他无甚冤仇,但他却仇恨常侍,必是士子文人摇舌鼓唇致使。”

    灵帝对于宦官外戚分权一事竟如此来看,也是,刘宏作为皇帝,肯定是亲近这些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宦官,但宦官乱政是事实,汉朝的灭亡与这群祸乱朝纲的宦官有很大关系。

    他刘备不是皇帝,自然不能站在灵帝刘宏的视角,况且刘宏也确实太荒唐了,做出的事都是罕见的。公开标价卖官,大修宫室,一任宦官横行,田野凋敝,仓廪耗空,终激发黄巾起义,加强了数百年的皇权在他手里被彻底的架空,中央弱于地方,引发诸侯并起。

    “刘卿,朕卖官得来许多钱财,朕想组建自己的骁锐亲军,但地方不能没有卿,朕因此特赐卿开府。”

    “陛下厚望,臣,安敢不为陛下效死。”刘备急忙表态。

    灵帝这是要看自己的态度啊,说这么多,无非是告诉自己,他身边可以依赖的人少,只能依赖自家姓刘的帝室之胄,而刘备和他境遇差不多,祖上都是失了爵,感化自己的同时让自己感到灵帝的恩德,这样自己就能和灵帝站在一边。

    灵帝倒是会拉拢人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太常卿,宗正卿,皆为刘氏宗亲,如今征东将军亦是宗亲,朝堂之上,还是要靠宗亲而非世家大族。还望日后卿为朕分忧。”

    “臣谨遵谕旨。”

    “去歇息吧刘卿。”

    “臣告退。”刘备行礼拜别。

    走出皇宫,刘备只觉得兴奋与轻松,没想到入宫面君之后竟有如此大的奖赏封赐,刘备又进一大步,成功一跃到顶峰的位置,灵帝的赏赐甚合心意,不仅不用做京官,可以继续做他的地方大员,还成为了四征将军恩赐开府,这真是对自己的发展来说真是标志性的进步。

    既然有了开府权,回去就要组织自己的幕僚,从京城里遍寻贤人,招揽之后带一批人随他回郡府,这样自己手下的有人可用了。

    开府权十分重要,古代的高级官员具有开府权,也就是说可以招募人才做自己的属官,这些属官并不是国家任免的官员,而是这个高级官员的个人班底。在汉朝,理论上只有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大司马)和与三公地位相当的将军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才具有开府权。

    重号将军例如四方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如果获得朝廷批准,也是可以有开府权的。

    开府有什么重要性呢?像军阀如何统治自己占领的地盘,以袁绍为例。袁绍拥有并、幽、冀、青四州。袁绍自领冀州牧,他把自己的部下亲信封为并州、幽州、青州的刺史太守来管理这些地方。然而他还需要一套“中央”班底来制定政策,统筹协调四州的兵马钱粮。

    他冀州牧的身份只能任命州牧相应的属官来管理冀州事务,而并不能管理其他州的事务,所以他就需要开府来组建这套中央班底,开府也就成为了一个统治多州的军阀必须要做的事情,他们必须要获得开府权才能有效的管理多州事务。

    比较常见的府官官职有:长史,司马,参军,军师,主簿,各种掾等。看到这些官职,就可以意识到这是开府官员的府官,而不是朝廷的官职。出师表里诸葛亮提到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其中前两个就是朝廷官员,而后两个则是诸葛亮丞相府的府官。() ()

    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曹操被任命为司空,行车骑将军,获得了开府权,后来又被封为丞相,有了丞相府。这也是曹操这项政治投资的重要回报,从此曹操就可以凭借开府吸引人才。

    有趣的一点是,曹操并不是用自己的丞相府架空朝廷,而是把自己的手下直接安插到汉朝朝廷里,历数曹操的丞相府长史,都不是什么影响力很大的人。从这個角度讲,曹操可能确实没有想要自己称帝的念头,跟其他的军阀还是很不一样的,应该是想做大汉忠臣。

    但也因此,后来曹操称魏公就遇到了阻力,因为曹操变成魏公以后,就可以拥有授予一套完整的国家官位的权力。

    这时他原来的手下就要面临选边站的问题:是继续当朝廷的官员还是当魏国的官员。显然曹操是希望他的手下都来做魏国的官员的,但是像荀彧等人就更倾向于做东汉朝廷的官员,于是才产生了矛盾。

    因此汉末会出现很多军阀自封一个官职或者互表官职,以此来达到名义上有开府权,真正有名分的去管理自己的地盘。

    刘备向着郡邸走去,看见孙乾站在门口等待着,刘备喜不自胜,快步走向孙乾。

    “主公。”孙乾看到满脸春光的刘备知道定有好事发生。

    “公祐,我回来了。”

    “主公,如何?陛下如何封赏?”孙乾急切的问着。

    刘备故意卖个关子:“公祐才思敏捷,倒是猜测一番啊。如此道出,岂不是十分无趣?”

    “嗨,主公倒是闲情雅致,真是急煞我也啊。”孙乾无奈的说着。

    “难道是主公拜了将军不成?”

    这孙乾倒怪会猜的,竟然猜到自己被封将军了。

    “嗯,猜得不错,方向对了。”

    “主公快说与我听罢。”

    “陛下拜我为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刘备慢悠悠的说着,“同时领北海平原两郡事务。”

    “什么?!”孙乾惊讶的合不拢嘴。怎么这么大的封赏,直接拜为重号将军,还赐开府之权,这领两郡事务又是什么操作?

    孙乾久久不能平静,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灵帝竟如此恩赐:“恭喜主公。”孙乾也喜悦的说道,既然开府,就拥有了任命官职统领两郡的权力,两者相辅相成,不得不说是一妙举。

    “公祐,入堂中细叙。”

    “来主公。”

    两人高兴的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入堂内,随意的坐在堂中,凭靠着案几。

    “主公,真是天大的喜事啊,我想帐下文武皆为主公高兴。”

    刘备笑着没有说话。

    “主公,下一步作何打算?”

    “公祐问的好,既然我已开府,主两郡事务,则需幕僚,我打算在洛阳寻些贤士同行。”

    “甚善。”孙乾点着头说道,“主公既然已获开府之权,旬日之内,定有士人来投,届时只需筛选即可。”

    “啊呀,公祐说得对,我怎么忘了有个一人适合做这事了。”

    “何人?”

    “季珪兄啊,季珪明鉴卓识,素有识人之能,且为人刚正不阿,可以让他来识别这些士人。”

    “以乾观之,主公识人之能,亦不下于季珪。”

    嗯?孙乾说着说着怎么夸起自己来了,刘备心想自己有什么识人之能,全靠历史书替自己识人呢,这可以史官和时代替刘备挑选的英雄,刘备自己搁哪能识别出来他们啊。

    现在只需要像孙乾说的那样,在府邸中等幕僚来投了。

    “主公,即在京中,何不拜访些世家显贵?这向来是入京的规矩,如今主公已贵为征东将军,自然要结交一些京城文武官员,以此来扩大影响。”

    “公祐所言甚是,待我二人商量一番,做些打算。”刘备一边思索着一边向孙乾说着。

    刘备想找的人太多了,已经不知道从何下手了,主要是现在洛阳的名人都需要自己去打听,尤其是一些现在还未曾出名的名人,自己直接来个天使投资,知遇之恩这不就有了。刘备不想过于讨好那些个袁氏和杨氏,自己属实也不大喜欢这些个门阀世家的勾心斗角。

    “我还是好好想想都有哪些名人吧。”刘备心里默默想着。

章节目录

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果东不是果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果东不是果冻并收藏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