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章走马上任,出任报室令的时候,在长安北城郭那间名为“咸亨”的酒肆里,两个老头正在对着一个传信筒坐立不安,他们不识字,自然不知道传信筒上盖着的那个印是什么字。
但是他们记得,他们答应过一个叫做王献的使君,要替他做一件事情。
和长安城别处的酒肆一样,咸亨酒肆不只卖酒,而且卖豆饭和羊肉一类的吃食。
而咸亨酒肆也与别的酒肆在布置上有一些不同。
当街就是一个曲尺形的大台柜,柜里面的灶上热着一釡的水,可以随时温酒。
不管是穿短衣的贩夫走卒,还是穿袍服的使君和府君,想要买酒,都要在这大台柜外面排成纵列,乖乖地等候。
贩夫走卒身上的钱不多,几日攒下来的钱,也只能买一小碗宣酒,往往站在台面上喝完。
而穿袍服的使君们,则可以多花几十钱,买上一些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加到百钱,甚至可以买到一盘荤菜——左不过是卤的猪肠或者猪头肉。
这类吃食,原本肯定是不被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瞧得上的,但是自从有人传说是宫里的膳夫传出来的菜单,更是县官的心爱之物后,居然也成了一种风尚。
以至于这数月以来,长安城北城郭那些肉肆上的肉都便宜了一些,反而是这些低贱的下水贵了不少。
因为在咸亨酒肆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庞杂,许多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听到风声,因此此处除了是酒肆之外,还是戴宗手下的那些昌邑孤儿打探消息的地方。
行人令戴宗每隔三天也定要来查访一次,与掌管这酒肆的关二及张三攀谈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奇闻异事。
没错,关二和张三本来是昌邑国的漆工,在昌邑宫做活的时候,还和昌邑王一起饮过酒。
数个月之前,这两个人拖家带口,跟着戴宗一路来到了长安,投奔赏给他们酒喝的昌邑王——也就是当今的天子。
两人在考工下辖的漆器坊里做了几天活路之后,就被点名来掌管这家酒肆了。
他们以前也经营过小的漆器坊,算是买卖人,而平时又爱喝酒,加之年龄也大了,所以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更何况,这是天子的口谕,答应下来也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
操持了一个多月,咸亨酒肆也就上了正轨,不仅活路轻省,而且还能饮酒,自然是乐在其中。
平日里,有一个叫做王献的使君常来肆中饮酒,因为脾气相投,又都是爱酒之人,还不会轻看老哥俩,一来二去,三人就成了酒友。
不管有酒还是没酒,王使君常常会拎着一两个荤菜来酒肆中“打平伙”。
关二和张三晓不得王使君当的是什么官,而对方平日里也很少说起自己在哪个衙署上差。
三个身份悬殊的人,只是一边饮酒一边骂一骂家中不争气的几个竖子,再抱怨抱怨脾气古怪的拙荆。
大约十日之前,是王使君最后一次来酒肆,那一日,他将一个盖有印泥的传信筒交给老哥俩,让他们替自己保管。
“两位兄长,此物是愚弟一件要紧的东西,不宜放在身上,希望帮我保管一段时间,若是我一连十日不来饮酒,也不来取回此物,那么就求二位兄长帮我把此物交给县官。”
这就是王献留下的后手。
没想到,霍山下手太快,王献根本没机会亮出这后手来保自己一条命——动手太快太利落,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可能,王献在将此事交代给关二和张三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是在嘱托后事了吧。
当时三人正喝得酒酣耳热,关二和张三也没有多想,当即就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
关二借着酒劲儿,还一个劲儿地说自己和县官有多熟络,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县官给自己倒过酒,他们也替县官出过头。
原以为,这件事情,本来应该轻轻揭过,成为酒友之间的一段酒话:过几日,王使君再来将传信筒取走,此事就了了。
没成想,这王使君一连十日就真的再也没有来过酒肆。
……
今日午后,咸亨酒肆买完酒之后,关二就按照记忆,到戚里去寻找王献的宅院,想将东西还回去。
没想到不去不要紧,去了之后,差点被吓得魂飞魄散。
原来,这王使君的全家都被游侠所杀,宅院也被烧成了一片白地。
关二不敢多停留片刻,连忙带着传信筒又回来了。
回到酒肆关门落闸,老哥俩就将那些毛手毛脚的昌邑少年赶走了。
他们对案而坐,而案上放着的就是那个催命符一样的传信筒。
咸亨酒肆并不在闹市区,反而开在了北城郭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
因为人人都知道午时之前酒就会卖完,所以午后一般就不会有人来了。
此刻,并不宽敞的酒肆里空无一人,除了若有若无的酒香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旁的味道了。
肆外的街面上,时不时响起驼铃声和人的脚步声。
但是并没有让酒肆里显得热闹一些,反而更为清冷。
那案上的黑褐色的传信筒,像一只会咬人的蛇,让关二和张三束手无措,敬而远之。
脸上更有一分恐惧的表情。
半晌之后,还是张三先开了口。
“关二哥,你是说这王使君……没了?”
这已经是这半个时辰里,张三第五次问这个问题了。
关二倒也不烦,只是闷声点了个头。
“这……这是怎么回子事呢,他前几日不还好好的吗?”
“是啊,那么大一座宅院,烧成了一片白地,听说全家人都死绝了,连刚满一岁的……”关二不忍心往下说了。
这几个月来诸事顺利,开这酒肆赚的钱虽然要交回宫里的少府去,但是天子很大方,每个月都给他们开两千钱的月钱。
比自己在漆器坊里没日没夜地苦熬,要划算多了。
两人已经打算将家眷带到长安来安顿了。
如今,这身边一起喝过酒的熟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灭了门,两人终于有些害怕了。
这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长安城,简直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巨兽。() ()
“这传信筒怎么办?”张三问到了关键之处。
“我记得,这王使君好像是让我等把它交给县官?”关二半问半答道。
“可这怎么交呢?”张三也有些低落地反问道。
肯定是他们在酒后把话说大了,让这王使君居然以为他们真的可以见到县官。
实际上,来了长安城那么久,老哥俩还从来没有见过天子,更谈不上有什么交情。
天子是一个好人,但是也是一个忙人啊,哪有时间见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
“要不然去后厨升个火,一把火烧了干净,反正再无第三人知晓此事,烧了之后,我等就回昌邑国去,再也不来这长安城了。”张三说的不是气话,命和钱孰重孰轻,他们这些人是分得清楚的。
毫无疑问,张三的这个办法再好不过了,可以让自己尽可能地逃离危险。
可不知为何,他们总觉得有些亏欠王使君。
今日,关二才知道王使君是品秩为比千石的大官,平日里居然待他们那么和善,他们答应了别人要做的事情,又怎么能不做呢?
关二和张三不识字,可对朋友要厚道,他们还是知道的。
这酒友也是朋友。
“关二哥,你说这传信筒里会是什么?”
“自然是信了,我以前在中尉府里当过差,见过几次,里面定是要紧的信。”
也就是说,王使君要给天子送一封信。
这可了不得,一定是一件大事,可不能耽误了。
“王使君待人和善,县官待人也和善,莫不是他们认识,如果他们真的认识,此信一定颇为重要。”
老哥俩的地位比贩夫走卒高不了许多,对朝堂大事根本是一窍不通。
三公九卿,他们也就只听说过一个大将军霍光罢了,自然不知道王献是将军府的军司马。
他们非常朴素地将都对他们和善的天子和对他们和善的王献划到一个阵营里去了。
不管从哪一头看,他们都应该履行自己的诺言。
虽然判断的路径错误了,但是却又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那我等还是应该将信送给县官?”关二试着问道。
“全听关二哥安排!”
“可关口是我等根本就进不了宫。”关二说道。
“那就交到随便什么府衙去,他们自然会交给县官的。”张三急迫地说道。
“不妥,莫忘了王使君……”关二没有把话说完。
“这如何是好?”张三有些惊慌。
他们意识到这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否则王使君就不会死得那么惨了。
看来此事隐秘,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直接送到府衙去,恐怕是会出大乱子的。
沉思片刻之后,关二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有了,那我等就将此物交到戴使君的手上去,他是县官最信任的使君,定然不会有误的!
“关二哥好主意!”
两个人想好了这个法子,心里是一阵轻松,不约而同地拿起了桌上的酒杯,用力地碰了之后,一饮而尽。
这两个大字都不识一个的老漆工,凭借着内心最基本的善意和道德做出了决定。
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将会是搅乱朝堂这摊死水的棍子。
半个时辰之后,戴宗如同往常一样,来到了咸亨酒肆。
甫一进门,戴宗就发现来开门的关二和远远立着的张三,两人的脸上似乎有一些犹豫。
坐定之后,看到二人脸上的犹豫已经变成了慌张。
“这今日,肆中可有什么特别的人来过?”戴宗问道。
关二木然地摇了摇头。
“那长安城里可曾发生过什么事情?”
张三也木然地摇了摇头。
“可有官差来问过那些童谣的事情。”
有些失魂落魄的关二和张三先是木然地摇头,但是似乎回忆了过来,接着就又立刻跟着点了点头。
“几日之前,京兆尹派来的使君来问过此事,但是我等什么都没有说,似乎他们也并不热心,想必已经没有再追查下去了。”
戴宗听完就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在预料之中。
那些童谣如今已经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了——这句话是天子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戴宗觉得颇为精妙。
看着关二和张三紧张的样子,戴宗猜到对方一定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昌邑人很质朴,都不擅长说谎。
“两位,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不如说出来,更畅快一些,你们知道县官的脾气,说错了不要紧,骗他最要紧。”
戴宗不带起伏的话,让两个老漆匠的脸顿时就白了。
又犹豫了一番之后,两人终于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起来。
颠三倒四地说了半炷香的时间,才勉勉强强地说到了正题,戴宗很快就听出来他们口中所说的“王使君”正是死掉的王献,胸腔里的心跳是越来越快,但是两人还未说完,所以只能耐着性子往下听。
“今日我们才知道,给我们东西的那个王使君,前几日被人给……”
听到此处,戴宗的瞳孔猛然地收缩,他再也等不了了,“嚯”地一声就站了起来,激动地问道:“那东西在何处?”
关二颤抖着从案下拿出了那个小号的传信筒,交给了戴宗。
戴宗一把就“抢”了过来,拿在手上细细地观察,印泥完好无损,盖着王献的姓名私印,想来是真的。
他很想立刻动手拆开,看看到底是什么。
可是最后他还是忍住了,这是王献给天子的,自己不能拆,要不然出了什么事情,自己就说不清楚了。
得立刻进宫,将此事禀告给天子。
“此事不能向任何人提起,否则可能会惹来杀身的祸事,就算是亲朋友好,亦不能提,可能记得住!?”
此话说得严肃,关二和张三自然知道其中的要紧,连忙点头答应。
戴宗不敢再做任何的停留,走出门外,一跃上马,驱驰着这坐骑朝着未央宫冲去。
剩下k一口气发出来算了,求订阅!
但是他们记得,他们答应过一个叫做王献的使君,要替他做一件事情。
和长安城别处的酒肆一样,咸亨酒肆不只卖酒,而且卖豆饭和羊肉一类的吃食。
而咸亨酒肆也与别的酒肆在布置上有一些不同。
当街就是一个曲尺形的大台柜,柜里面的灶上热着一釡的水,可以随时温酒。
不管是穿短衣的贩夫走卒,还是穿袍服的使君和府君,想要买酒,都要在这大台柜外面排成纵列,乖乖地等候。
贩夫走卒身上的钱不多,几日攒下来的钱,也只能买一小碗宣酒,往往站在台面上喝完。
而穿袍服的使君们,则可以多花几十钱,买上一些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加到百钱,甚至可以买到一盘荤菜——左不过是卤的猪肠或者猪头肉。
这类吃食,原本肯定是不被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瞧得上的,但是自从有人传说是宫里的膳夫传出来的菜单,更是县官的心爱之物后,居然也成了一种风尚。
以至于这数月以来,长安城北城郭那些肉肆上的肉都便宜了一些,反而是这些低贱的下水贵了不少。
因为在咸亨酒肆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庞杂,许多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听到风声,因此此处除了是酒肆之外,还是戴宗手下的那些昌邑孤儿打探消息的地方。
行人令戴宗每隔三天也定要来查访一次,与掌管这酒肆的关二及张三攀谈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奇闻异事。
没错,关二和张三本来是昌邑国的漆工,在昌邑宫做活的时候,还和昌邑王一起饮过酒。
数个月之前,这两个人拖家带口,跟着戴宗一路来到了长安,投奔赏给他们酒喝的昌邑王——也就是当今的天子。
两人在考工下辖的漆器坊里做了几天活路之后,就被点名来掌管这家酒肆了。
他们以前也经营过小的漆器坊,算是买卖人,而平时又爱喝酒,加之年龄也大了,所以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更何况,这是天子的口谕,答应下来也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
操持了一个多月,咸亨酒肆也就上了正轨,不仅活路轻省,而且还能饮酒,自然是乐在其中。
平日里,有一个叫做王献的使君常来肆中饮酒,因为脾气相投,又都是爱酒之人,还不会轻看老哥俩,一来二去,三人就成了酒友。
不管有酒还是没酒,王使君常常会拎着一两个荤菜来酒肆中“打平伙”。
关二和张三晓不得王使君当的是什么官,而对方平日里也很少说起自己在哪个衙署上差。
三个身份悬殊的人,只是一边饮酒一边骂一骂家中不争气的几个竖子,再抱怨抱怨脾气古怪的拙荆。
大约十日之前,是王使君最后一次来酒肆,那一日,他将一个盖有印泥的传信筒交给老哥俩,让他们替自己保管。
“两位兄长,此物是愚弟一件要紧的东西,不宜放在身上,希望帮我保管一段时间,若是我一连十日不来饮酒,也不来取回此物,那么就求二位兄长帮我把此物交给县官。”
这就是王献留下的后手。
没想到,霍山下手太快,王献根本没机会亮出这后手来保自己一条命——动手太快太利落,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可能,王献在将此事交代给关二和张三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是在嘱托后事了吧。
当时三人正喝得酒酣耳热,关二和张三也没有多想,当即就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
关二借着酒劲儿,还一个劲儿地说自己和县官有多熟络,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县官给自己倒过酒,他们也替县官出过头。
原以为,这件事情,本来应该轻轻揭过,成为酒友之间的一段酒话:过几日,王使君再来将传信筒取走,此事就了了。
没成想,这王使君一连十日就真的再也没有来过酒肆。
……
今日午后,咸亨酒肆买完酒之后,关二就按照记忆,到戚里去寻找王献的宅院,想将东西还回去。
没想到不去不要紧,去了之后,差点被吓得魂飞魄散。
原来,这王使君的全家都被游侠所杀,宅院也被烧成了一片白地。
关二不敢多停留片刻,连忙带着传信筒又回来了。
回到酒肆关门落闸,老哥俩就将那些毛手毛脚的昌邑少年赶走了。
他们对案而坐,而案上放着的就是那个催命符一样的传信筒。
咸亨酒肆并不在闹市区,反而开在了北城郭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
因为人人都知道午时之前酒就会卖完,所以午后一般就不会有人来了。
此刻,并不宽敞的酒肆里空无一人,除了若有若无的酒香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旁的味道了。
肆外的街面上,时不时响起驼铃声和人的脚步声。
但是并没有让酒肆里显得热闹一些,反而更为清冷。
那案上的黑褐色的传信筒,像一只会咬人的蛇,让关二和张三束手无措,敬而远之。
脸上更有一分恐惧的表情。
半晌之后,还是张三先开了口。
“关二哥,你是说这王使君……没了?”
这已经是这半个时辰里,张三第五次问这个问题了。
关二倒也不烦,只是闷声点了个头。
“这……这是怎么回子事呢,他前几日不还好好的吗?”
“是啊,那么大一座宅院,烧成了一片白地,听说全家人都死绝了,连刚满一岁的……”关二不忍心往下说了。
这几个月来诸事顺利,开这酒肆赚的钱虽然要交回宫里的少府去,但是天子很大方,每个月都给他们开两千钱的月钱。
比自己在漆器坊里没日没夜地苦熬,要划算多了。
两人已经打算将家眷带到长安来安顿了。
如今,这身边一起喝过酒的熟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灭了门,两人终于有些害怕了。
这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长安城,简直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巨兽。() ()
“这传信筒怎么办?”张三问到了关键之处。
“我记得,这王使君好像是让我等把它交给县官?”关二半问半答道。
“可这怎么交呢?”张三也有些低落地反问道。
肯定是他们在酒后把话说大了,让这王使君居然以为他们真的可以见到县官。
实际上,来了长安城那么久,老哥俩还从来没有见过天子,更谈不上有什么交情。
天子是一个好人,但是也是一个忙人啊,哪有时间见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
“要不然去后厨升个火,一把火烧了干净,反正再无第三人知晓此事,烧了之后,我等就回昌邑国去,再也不来这长安城了。”张三说的不是气话,命和钱孰重孰轻,他们这些人是分得清楚的。
毫无疑问,张三的这个办法再好不过了,可以让自己尽可能地逃离危险。
可不知为何,他们总觉得有些亏欠王使君。
今日,关二才知道王使君是品秩为比千石的大官,平日里居然待他们那么和善,他们答应了别人要做的事情,又怎么能不做呢?
关二和张三不识字,可对朋友要厚道,他们还是知道的。
这酒友也是朋友。
“关二哥,你说这传信筒里会是什么?”
“自然是信了,我以前在中尉府里当过差,见过几次,里面定是要紧的信。”
也就是说,王使君要给天子送一封信。
这可了不得,一定是一件大事,可不能耽误了。
“王使君待人和善,县官待人也和善,莫不是他们认识,如果他们真的认识,此信一定颇为重要。”
老哥俩的地位比贩夫走卒高不了许多,对朝堂大事根本是一窍不通。
三公九卿,他们也就只听说过一个大将军霍光罢了,自然不知道王献是将军府的军司马。
他们非常朴素地将都对他们和善的天子和对他们和善的王献划到一个阵营里去了。
不管从哪一头看,他们都应该履行自己的诺言。
虽然判断的路径错误了,但是却又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那我等还是应该将信送给县官?”关二试着问道。
“全听关二哥安排!”
“可关口是我等根本就进不了宫。”关二说道。
“那就交到随便什么府衙去,他们自然会交给县官的。”张三急迫地说道。
“不妥,莫忘了王使君……”关二没有把话说完。
“这如何是好?”张三有些惊慌。
他们意识到这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否则王使君就不会死得那么惨了。
看来此事隐秘,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直接送到府衙去,恐怕是会出大乱子的。
沉思片刻之后,关二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有了,那我等就将此物交到戴使君的手上去,他是县官最信任的使君,定然不会有误的!
“关二哥好主意!”
两个人想好了这个法子,心里是一阵轻松,不约而同地拿起了桌上的酒杯,用力地碰了之后,一饮而尽。
这两个大字都不识一个的老漆工,凭借着内心最基本的善意和道德做出了决定。
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将会是搅乱朝堂这摊死水的棍子。
半个时辰之后,戴宗如同往常一样,来到了咸亨酒肆。
甫一进门,戴宗就发现来开门的关二和远远立着的张三,两人的脸上似乎有一些犹豫。
坐定之后,看到二人脸上的犹豫已经变成了慌张。
“这今日,肆中可有什么特别的人来过?”戴宗问道。
关二木然地摇了摇头。
“那长安城里可曾发生过什么事情?”
张三也木然地摇了摇头。
“可有官差来问过那些童谣的事情。”
有些失魂落魄的关二和张三先是木然地摇头,但是似乎回忆了过来,接着就又立刻跟着点了点头。
“几日之前,京兆尹派来的使君来问过此事,但是我等什么都没有说,似乎他们也并不热心,想必已经没有再追查下去了。”
戴宗听完就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在预料之中。
那些童谣如今已经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了——这句话是天子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戴宗觉得颇为精妙。
看着关二和张三紧张的样子,戴宗猜到对方一定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昌邑人很质朴,都不擅长说谎。
“两位,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不如说出来,更畅快一些,你们知道县官的脾气,说错了不要紧,骗他最要紧。”
戴宗不带起伏的话,让两个老漆匠的脸顿时就白了。
又犹豫了一番之后,两人终于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起来。
颠三倒四地说了半炷香的时间,才勉勉强强地说到了正题,戴宗很快就听出来他们口中所说的“王使君”正是死掉的王献,胸腔里的心跳是越来越快,但是两人还未说完,所以只能耐着性子往下听。
“今日我们才知道,给我们东西的那个王使君,前几日被人给……”
听到此处,戴宗的瞳孔猛然地收缩,他再也等不了了,“嚯”地一声就站了起来,激动地问道:“那东西在何处?”
关二颤抖着从案下拿出了那个小号的传信筒,交给了戴宗。
戴宗一把就“抢”了过来,拿在手上细细地观察,印泥完好无损,盖着王献的姓名私印,想来是真的。
他很想立刻动手拆开,看看到底是什么。
可是最后他还是忍住了,这是王献给天子的,自己不能拆,要不然出了什么事情,自己就说不清楚了。
得立刻进宫,将此事禀告给天子。
“此事不能向任何人提起,否则可能会惹来杀身的祸事,就算是亲朋友好,亦不能提,可能记得住!?”
此话说得严肃,关二和张三自然知道其中的要紧,连忙点头答应。
戴宗不敢再做任何的停留,走出门外,一跃上马,驱驰着这坐骑朝着未央宫冲去。
剩下k一口气发出来算了,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