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安世这几个人当中,若要问谁最想让霍光死,自然是黄霸。

    天子让他往下说,他颇有一些自得地思考了一下,就缓缓地将“好杀”和“不好杀”的两种情况一一道来。

    “微臣先来说说这好杀的法子。”

    “陛下是大汉的皇帝,想让霍光族灭,现在马上就可以下诏,将霍光等人投到诏狱里去,大刑伺候,逼出一份口供……”

    “这口供中只要咬死霍禹是谋逆主谋,斩杀范明友只为自保,爰书中将此事轻轻略过,不仅无人知道内情,也无人敢查问。”

    “三日之后,就可以将霍光及其子女老老小小全部押到北城郭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只是如此一来,陛下日后在史书上难免会背上独断专横,妄杀功臣的骂名,臣等亦会成为酷吏。”

    “楚王好服紫,天下皆好紫,从这之后,天下的官吏也会纷纷效仿,断案以果决刚猛为标准,不看律法。”

    身为肉食者,判案果决刚猛,自然会被看作能吏;身为百姓,更希望判案能轻缓清明,不被冤枉。

    刘贺听着黄霸的话,自然就想到了王法二字。

    在大汉,律法体现的是天子的意志,维护的是皇帝的权威,但不代表皇帝可以为所欲为。

    皇帝要做的事情哪怕是顺从民心之事,仍然要在一定的框架下完成,更不意味着可以越过律法直接杀人。

    恰恰相反,如何使用律法来维护皇帝的权威,才是明君所为。

    战国时,秦国之所以可以在诸侯国中崛起,巨细无遗的《秦律》和严明公正的秦吏,功不可没。

    但大秦在律法上却又走进了一个极端,认为可以制定事无巨细的律法来管理天下所有的事情。

    最终才因为严刑峻法导致民怨载道,以至宗庙崩塌。

    汉承秦制,自然也包括《秦律》。

    然而《汉律》虽然继承了《秦律》的许多条文,但大汉帝国却没有继承大秦那种原始的法制精神。

    从太祖高皇帝到孝文皇帝之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与民休息,执行的是无为而治的国策,对天下百姓管控极少。

    随后儒学的地位又一日高过一日,最终孝武皇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将儒家抬到了最高的地位。

    儒家认为治民的关键不在律法,而在于伦理道德教化。

    《汉律》虽然仍然有,但是在实际治国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被束之于高阁。

    因为儒学盛行,朝堂和郡国才出现了许多看重伦理道德教化的循吏,以律法为处事原则的官员则被污名为酷吏。

    伦理道德教化看似对百姓更温和,实际却是对世家大族和豪门富户更温和,久而久之就会促使士族门阀的出现。

    在原来的历史线上,孝宣皇帝儒法并重,重用法吏开创了昭宣中兴。

    可惜,孝宣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却没有教好自己的太子刘奭。

    导致刘奭柔仁好儒,甚至在当太子的时候就曾说过“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这样的话。

    孝宣皇帝更是直接用“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来驳斥。

    最后更还发出了“乱我家者,太子也”这样的狠话。

    孝元皇帝即位之后,因为只讲伦理教化,所以软弱无能,以至大权旁落,最终开创了“外戚、权臣和宦官内斗”的滥觞。

    最终为大汉之后的衰败埋下了一抹的伏笔。

    刘贺想要让大汉走到比昭宣中兴更高的高度,自然要重新树立起律法的权威。

    用合适的方式来处置霍光及霍党,就是一个极佳的契机。

    让霍光及霍党被律法定罪,比让霍光及霍党被天子定罪,要更有价值。

    而这也会是霍光最后的价值了。

    所以刘贺自然不会选择这好杀的方式。

    “黄卿,既然如此,那你为何又要说霍光不好杀。”

    “如果陛下不下诏令,全部按照《汉律》处置,自然不好杀。”黄霸故作神秘地说道。

    “愿闻其详。”

    “霍禹是不是主谋要有真凭实据,而斩杀范明友算是大功,可用来换刑,至少减刑一等。”

    “另外,有爵位者亦可以用来换刑,如此一来又可减刑一等。”

    “再加上陛下所赐的丹书铁券,霍光可免死三次,子孙亲眷可免死一次,也可算减刑。”() ()

    “如此算下来,霍光也好,霍禹也罢,恐怕就都能脱罪了。”

    “霍光和霍禹能脱罪,其余因他们而受到牵连的霍氏,自然也就无罪了。”

    黄霸此人最可恶的地方,就是每当说到得意之处时,那张胖脸上就会不由自主地露出得意的表情。

    那成竹在胸的模样很容易遭人嫉恨。

    就像此刻,虽然他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也确实为众人解了惑,但张安世等人只有佩服之色,却无欣赏之容。

    当然,御史中丞魏相除外,因为他骨子里也是一个法吏,只是不如黄霸精通律法罢了。

    “听了黄卿所言,朕是茅塞顿开,看来这霍光和霍禹不好杀,但是……”

    刘贺话没有说完,侍中樊克恰好匆匆地跑了进来,他手中拿着几片木牍,想来那就是孝昭皇帝的诊籍了吧。

    樊克将诊籍呈送上来,这刘贺只是扫了一眼,就递给了张安世等人。

    和他们预料猜想得一模一样,这孝昭皇帝大行之前的病症和张安君、蔡文嫣二人的病症几乎一模一样。

    面色铁青的刘贺将诊籍递给了张安世等人传阅。

    自己则没有因此中断自己和黄霸的谈话,而是接着刚才的“但是”往下说去:“但是,如果霍氏还犯了其他的死罪……”

    “数罪并罚,是不是亦可以判其重刑?”

    “陛下圣明,洞若观火,微臣斗胆一言,陛下所想正是微臣所想。”黄霸由衷地说道。

    “好!”刘贺连连拍手说道。

    “诸位爱卿,这诊籍都看完了吗?”刘贺转向了其余人冷冷地问道。

    “臣等看完了。”张安世等人连忙应答道。

    “既然看完了,朕就来说一说朕的想法,”刘贺沉默片刻说道,“张安君和蔡文嫣均是被人下毒!”

    “而孝昭天子亦是被同一歹人下毒,最后毒发而薨!”

    “现在,朕已经知道是何人弑君了!”

    天子这三句话,犹如三道惊雷,砸在张安世等人的心上,让他们呆若木鸡。

    弑君!弑君!!弑君!!!

    虽然刚才就已经猜到了几分,但是天子将弑君二字说出来,仍然让人不寒而栗。

    到底是何人,胆子这么大,竟然真的敢做这样的歹事?

    这不是在发问,更是在惊叹:敢做这样歹事的人,简直是丧心病狂,胆大包天。

    莫说是夷三族,恐怕夷九族都不为过。

    他们联系起天子刚才所说种种,已经又有了一些眉目。

    在大汉帝国,可从毒杀蔡文嫣和张安君之事中得到利益的,有且只有霍家,难道此事是真的霍光做的吗?

    可霍光固然擅权,但他对孝昭皇帝可是忠心耿耿的,孝昭皇帝死了,才有了当今天子,才有了霍家今日的倾倒。

    推理至此,孝昭皇帝被毒杀,获利最大之人不是别人,是当今天子!

    这怎么可能呢?

    胡思乱想到了这个地步,张安世等人自然不敢再想下去,只得沉默地坐在榻上。

    这弑君的事情,他们没有资格发表意见,说不定稍有不慎会让自己牵连上祸事。

    刘贺哪里知道张安世等人想到那么偏错的地方去,只当他们是被“弑君”二字吓坏了。

    “给孝昭皇帝下毒的人,霍显是主谋,女医淳于衍是胁从,霍光和霍禹知情不报,亦是死罪!”

    竟然是霍显,竟然是一个女医,竟然是两个女人!?

    张安世等人更觉得惊诧,可是天子说得笃定,他们又不得不信。

    唯有黄霸两眼发光,他身为廷尉,能赶上这弑君的大案,哪怕是参与处置,也可以名垂青史了!

    “陛、陛下,是如何得知此事的?”黄霸讨好地问道。

    “朕自然有朕的方法。”刘贺含糊而过。

    在历史上,霍显和淳于衍毒杀了许平君,差点又毒杀了刘奭,那么毒杀孝昭皇帝也不意外了。

    “陛下可有真凭实据?”黄霸又问道。

    “淳于衍在大将军府中,捉来就是人证人犯,大索一番必得物证,再去张宅和蔡宅查找,定能有所发现。”

    刘贺说罢就站了起来,看向了殿外,脸上的阴沉胜过天上的阴沉。

    求订阅!

章节目录

朕非汉废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凌波门小书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凌波门小书童并收藏朕非汉废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