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这两个人没有来,许多年轻一代的儒生竟然也没有来?
今夜的聚议是韦贤谋划的,绝不可能因为疏忽而遗漏这些人。
他们此刻不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不愿意来。
果然,韦贤有些色难,犹豫许久之后,才说道:“都借故有事,推脱掉了……”
堂中再一次沉默,没想到,这儒林短短几日的时间,就分成了两派。
在摇曳的灯火中,孔霸的神情更加有些不悦,他没想到今日来的人会这样少。
韦贤自然看出了孔霸那不悦的面色,连忙对儒林的局面仔细地分析了一番。
“儒林之中,真正支持县官的只有王式、王吉和龚遂等人,但县官毕竟是县官,儒生们对其是有忌惮和害怕的。”
“诸公莫要忘了,年前县官才刚刚下令杀了上万人,莫说是儒林震撼,就是天下百姓和臣子都会觉得心惊胆战。”
“后苍、夏侯胜、薛广德等人,也是为了自保而已。”
“另外,年轻一辈的儒生当中,有不少出自寒门,他们认为推行科举制和通行版儒经对庶族有利,并不反对。”
“比如说,田公的弟子——施雠就是其中的领衔人物。”
几日之前,王式也曾经给天子分析过儒林大势,比韦贤这番“过于务虚的高论”实在强出太多。
韦贤还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犯了错,更不会晓得这个错,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
“田公,施雠可是你的弟子,你就不能劝一劝他,让他回到正道上来?”
“他若是再如此胡闹,你索性就将他开革出师门算了!”严彭祖斜着眼睛看着田王孙道。
“鄙人已经与他说过许多次了,但人各有志,他不同意,我又能如何?”
“他如今是博士弟子,也已经学有所成了,我拿他也没有办法。”田王孙说道。
田王孙的品性温和而又恭谦,虽然言语中对施雠有责备之意,但却还是在不断地回护。
就在严彭祖还想要再次发难,继续逼着田王孙惩治施雠的时候,却被韦贤从中打断了。
施雠虽然有些可恶,但是并不是关键之人,惩治了他又有什么用处呢,只会节外生枝。
“如今不是处置这些小辈的时候,大局更重要!”
韦贤有些不悦地说完了这句话,截断了严彭祖的话头,转而再次将目光转向了孔霸。
“如此说来,真的有不少儒生支持县官的新政?”孔霸问道。
“人心浮动啊,县官所提的新政也有可取之处,那些出生寒门而出仕无望的儒生,自然会心动。”韦贤无奈说道。
“科举制和庠学制都不错,‘百家合流,独宗儒术’也不同凡响,可让我儒学的地位再上一层楼……”
“所以这问题的关键就在通行版经书上……”孔霸再次梳理着前后的问题,让在场之人不再似之前那样慌乱了。
“若是庠学里的经师,可自行决定教哪一种经意,而不用受通行版经书的限制,这庠学制是百利无一害的善举。”
“同样,若科举制所考题目不出自通行版经书,而是由每年的主考自行决定,亦可以让儒生多一条出仕的道路。”
孔霸的这些解释,让堂上众人频频点头。
如果天子新政按照孔霸所说的修正一番,那确实能化腐朽为神奇。
天子开办的庠学会成为大大小小各家各派的容身之处。
大派占据着太学,中派掌控郡学,小派盘踞在校县——层层叠叠,倒也符合儒家“爱有差等”的理念。
至于科举制,则大约会变成轮流坐庄的搏戏:轮到哪一派的大儒当考官,哪一派的儒生就会在考试中得利。
大派当然可以多吃多占一些,但小派也是从大派中衍生来的,多多少少也可以分到一些机会。
堂中之人都不停地点头,如此一来,儒学倒是真的可以开创一个新局面——不愧是大儒,孔霸看问题确实透彻。
“因此,这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了通行版经书上,一旦定下了通行版经书,我大汉的儒生就只能任由县官处置了。”
孔霸终于一语中的地指出了问题所在,这与韦贤所想一模一样。
“韦公,县官有没有说过,在这石渠阁里,到底要如何辩经?”
孔霸又问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其实不只是孔霸,其他的人也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石渠阁辩经,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以前从没有发生过。
所以,孔霸他们最关心的是到底如何来算输赢呢?
同一学派的儒生辩论经意,自然有授业恩师来定胜负。
不同学派的儒生辩论经意,则根本不需要有一个结果。
但是今次在石渠阁辩经,最后的结果却关乎到儒术的走向和儒林的生死,儒生又怎么可能轻易认输呢?
或者说,孔霸也会担心天子独断乾罡,即使辩输了也要强行通过通行版经书。() ()
倘若天子耍赖,那儒生就只能死谏了。
到了那个地步,儒生丢的是性命,天子丢的是威严。
“诸公这倒是可以放心,县官几日之前又诏老夫进宫议了一次,将这次辩经的过程说了一遍。”
“哦?县官是怎样说的?”孔霸问道。
“县官说,他不会一人独断胜负,而是交由儒生投票决定。”
“投票?”众人都有一些疑惑,他们从未听过这个新鲜的字眼。
天子向来就有奇招,恐怕这次又是什么他们从未见过的法子。
没等旁人发问,韦贤就接着往下解释开了。
“投票乃是一种众人决议事情的法子。”
“参加石渠阁辩经的儒生,一人可有一票,此次辩经过程中,所有需要得出结果的事情,都由投票决定。”
“比如甲事有同意或者反对两条路子,儒生可在票上写是或者否,然后投入箱中……”
“最后哪一种票多,就以哪一个结果为准,任何人不得违背此事。”
这个方法众人以前自然是闻所未闻,听到解释之后,都提起了几分兴趣,心中也升起了几分欣喜。
天子既然想出这投票的办法,那确实就没有要独断的意思了,这有几分上古明君问政于民的遗风。
韦贤解释完何为投票之后,又接着往下继续讲解石渠阁辩经的整个过程。
“县官会下诏,挑出有名望的儒生组成石渠阁辩经儒生团,入选的儒生都有投票权。”
“县官会提出几个议题,待参加辩经的儒生畅所欲言过后,再用投票决定最终结果。”
“是否要推行通行版经书,到底要立多少家儒经为官学,具体选哪几家儒经进入官学……”
“在选哪几家儒经入官学这件事情上,先是由众儒生推举,而后投票决定。”
“总之,石渠阁中所有与通行版儒经相关联的事情,最后都要通过投票的方式来做最后的决定。”
韦贤根据自己的记忆,仔细地解释着这投票法的关节,时不时还要停下来向众人解惑。
他就这样拉拉杂杂地讲了半个多时辰,堂下之人终于没有再要继续发问的了。
孔霸沉默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默默地喝下之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真是看不透这县官的心思,他到底是如何想到这样一个妙法的,实在是佩服!”
“以后,我等在精舍中辩经,又或者相互辩经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这一妙法了。”
其余的人,连带严彭祖和蔡千秋,也都频频点头,提不出任何的反对意见来。
“至于儒生团的名录,虽然还没有下诏公布,但县官已经拟出来交给老夫了,请诸公参详。”
韦贤说罢,从怀中拿出了一式几份的名录,分发给众人传阅。
看着宣纸上的那些名字,堂下之人再次发出肯定的赞叹,天子非常公平,是用了心的。
该有的人都有,不该有的一个都没有——天子没有在里面安插任何不够格的亲信左右。
能被称为天子亲信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王式,一个是王吉。
王吉精通《韩诗》,此学位虽然一直没有被立为官学,但是是与《鲁诗》《齐诗》齐名的儒经。
而龚遂并没有入选其中。
看来,天子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要的是一个不容置喙。
但是,在敬佩之余,在场的许多人又觉得有一些难以理解——天子未免太自负了一些。
用了这一人一票的投票法,天子岂不是“自寻死路”?
虽然天子也在这辩经团中,也有王式和王吉的支持,但是他们毕竟只有三票,而这儒生团足足有近二十人啊。
这近二十人当中,年轻的儒生只有“田门三杰”,顶多再有一个施雠会赞同天子。
在这种局面之下,天子绝不可能赢的。到时候,不只是不会赢,还要威严扫地啊。
又或者说,天子认为自己可以说服儒生改换门庭?这未免有一些痴人说梦了。
孔霸板着的脸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天子太重名正言顺,想出投票的办法,反而弄巧成拙了。
他用力地咳了几声,让场间议论纷纷的人安静了下来,而后做出了决定。
“投票之时,定要给刊印通行版经书投反对票。”
“若是我等这一轮就赢了,那么此事也就到此为止。”
“若是有何意外,这第一轮输了,那裁定经书的时候,就投我等选出来的经书。”
“县官要的是名正言顺,那我等就要让县官输得心服口服……”
“若县官反悔,那我等当场在石渠阁碰柱而死,逼县官收回诏令!”
“诺!”堂下儒生齐声答道,一幅同仇敌忾的模样。
但是细看下来,却又有几人神色有异,似乎另有所想。
求全订!
今夜的聚议是韦贤谋划的,绝不可能因为疏忽而遗漏这些人。
他们此刻不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不愿意来。
果然,韦贤有些色难,犹豫许久之后,才说道:“都借故有事,推脱掉了……”
堂中再一次沉默,没想到,这儒林短短几日的时间,就分成了两派。
在摇曳的灯火中,孔霸的神情更加有些不悦,他没想到今日来的人会这样少。
韦贤自然看出了孔霸那不悦的面色,连忙对儒林的局面仔细地分析了一番。
“儒林之中,真正支持县官的只有王式、王吉和龚遂等人,但县官毕竟是县官,儒生们对其是有忌惮和害怕的。”
“诸公莫要忘了,年前县官才刚刚下令杀了上万人,莫说是儒林震撼,就是天下百姓和臣子都会觉得心惊胆战。”
“后苍、夏侯胜、薛广德等人,也是为了自保而已。”
“另外,年轻一辈的儒生当中,有不少出自寒门,他们认为推行科举制和通行版儒经对庶族有利,并不反对。”
“比如说,田公的弟子——施雠就是其中的领衔人物。”
几日之前,王式也曾经给天子分析过儒林大势,比韦贤这番“过于务虚的高论”实在强出太多。
韦贤还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犯了错,更不会晓得这个错,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
“田公,施雠可是你的弟子,你就不能劝一劝他,让他回到正道上来?”
“他若是再如此胡闹,你索性就将他开革出师门算了!”严彭祖斜着眼睛看着田王孙道。
“鄙人已经与他说过许多次了,但人各有志,他不同意,我又能如何?”
“他如今是博士弟子,也已经学有所成了,我拿他也没有办法。”田王孙说道。
田王孙的品性温和而又恭谦,虽然言语中对施雠有责备之意,但却还是在不断地回护。
就在严彭祖还想要再次发难,继续逼着田王孙惩治施雠的时候,却被韦贤从中打断了。
施雠虽然有些可恶,但是并不是关键之人,惩治了他又有什么用处呢,只会节外生枝。
“如今不是处置这些小辈的时候,大局更重要!”
韦贤有些不悦地说完了这句话,截断了严彭祖的话头,转而再次将目光转向了孔霸。
“如此说来,真的有不少儒生支持县官的新政?”孔霸问道。
“人心浮动啊,县官所提的新政也有可取之处,那些出生寒门而出仕无望的儒生,自然会心动。”韦贤无奈说道。
“科举制和庠学制都不错,‘百家合流,独宗儒术’也不同凡响,可让我儒学的地位再上一层楼……”
“所以这问题的关键就在通行版经书上……”孔霸再次梳理着前后的问题,让在场之人不再似之前那样慌乱了。
“若是庠学里的经师,可自行决定教哪一种经意,而不用受通行版经书的限制,这庠学制是百利无一害的善举。”
“同样,若科举制所考题目不出自通行版经书,而是由每年的主考自行决定,亦可以让儒生多一条出仕的道路。”
孔霸的这些解释,让堂上众人频频点头。
如果天子新政按照孔霸所说的修正一番,那确实能化腐朽为神奇。
天子开办的庠学会成为大大小小各家各派的容身之处。
大派占据着太学,中派掌控郡学,小派盘踞在校县——层层叠叠,倒也符合儒家“爱有差等”的理念。
至于科举制,则大约会变成轮流坐庄的搏戏:轮到哪一派的大儒当考官,哪一派的儒生就会在考试中得利。
大派当然可以多吃多占一些,但小派也是从大派中衍生来的,多多少少也可以分到一些机会。
堂中之人都不停地点头,如此一来,儒学倒是真的可以开创一个新局面——不愧是大儒,孔霸看问题确实透彻。
“因此,这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了通行版经书上,一旦定下了通行版经书,我大汉的儒生就只能任由县官处置了。”
孔霸终于一语中的地指出了问题所在,这与韦贤所想一模一样。
“韦公,县官有没有说过,在这石渠阁里,到底要如何辩经?”
孔霸又问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其实不只是孔霸,其他的人也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石渠阁辩经,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以前从没有发生过。
所以,孔霸他们最关心的是到底如何来算输赢呢?
同一学派的儒生辩论经意,自然有授业恩师来定胜负。
不同学派的儒生辩论经意,则根本不需要有一个结果。
但是今次在石渠阁辩经,最后的结果却关乎到儒术的走向和儒林的生死,儒生又怎么可能轻易认输呢?
或者说,孔霸也会担心天子独断乾罡,即使辩输了也要强行通过通行版经书。() ()
倘若天子耍赖,那儒生就只能死谏了。
到了那个地步,儒生丢的是性命,天子丢的是威严。
“诸公这倒是可以放心,县官几日之前又诏老夫进宫议了一次,将这次辩经的过程说了一遍。”
“哦?县官是怎样说的?”孔霸问道。
“县官说,他不会一人独断胜负,而是交由儒生投票决定。”
“投票?”众人都有一些疑惑,他们从未听过这个新鲜的字眼。
天子向来就有奇招,恐怕这次又是什么他们从未见过的法子。
没等旁人发问,韦贤就接着往下解释开了。
“投票乃是一种众人决议事情的法子。”
“参加石渠阁辩经的儒生,一人可有一票,此次辩经过程中,所有需要得出结果的事情,都由投票决定。”
“比如甲事有同意或者反对两条路子,儒生可在票上写是或者否,然后投入箱中……”
“最后哪一种票多,就以哪一个结果为准,任何人不得违背此事。”
这个方法众人以前自然是闻所未闻,听到解释之后,都提起了几分兴趣,心中也升起了几分欣喜。
天子既然想出这投票的办法,那确实就没有要独断的意思了,这有几分上古明君问政于民的遗风。
韦贤解释完何为投票之后,又接着往下继续讲解石渠阁辩经的整个过程。
“县官会下诏,挑出有名望的儒生组成石渠阁辩经儒生团,入选的儒生都有投票权。”
“县官会提出几个议题,待参加辩经的儒生畅所欲言过后,再用投票决定最终结果。”
“是否要推行通行版经书,到底要立多少家儒经为官学,具体选哪几家儒经进入官学……”
“在选哪几家儒经入官学这件事情上,先是由众儒生推举,而后投票决定。”
“总之,石渠阁中所有与通行版儒经相关联的事情,最后都要通过投票的方式来做最后的决定。”
韦贤根据自己的记忆,仔细地解释着这投票法的关节,时不时还要停下来向众人解惑。
他就这样拉拉杂杂地讲了半个多时辰,堂下之人终于没有再要继续发问的了。
孔霸沉默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默默地喝下之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真是看不透这县官的心思,他到底是如何想到这样一个妙法的,实在是佩服!”
“以后,我等在精舍中辩经,又或者相互辩经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这一妙法了。”
其余的人,连带严彭祖和蔡千秋,也都频频点头,提不出任何的反对意见来。
“至于儒生团的名录,虽然还没有下诏公布,但县官已经拟出来交给老夫了,请诸公参详。”
韦贤说罢,从怀中拿出了一式几份的名录,分发给众人传阅。
看着宣纸上的那些名字,堂下之人再次发出肯定的赞叹,天子非常公平,是用了心的。
该有的人都有,不该有的一个都没有——天子没有在里面安插任何不够格的亲信左右。
能被称为天子亲信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王式,一个是王吉。
王吉精通《韩诗》,此学位虽然一直没有被立为官学,但是是与《鲁诗》《齐诗》齐名的儒经。
而龚遂并没有入选其中。
看来,天子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要的是一个不容置喙。
但是,在敬佩之余,在场的许多人又觉得有一些难以理解——天子未免太自负了一些。
用了这一人一票的投票法,天子岂不是“自寻死路”?
虽然天子也在这辩经团中,也有王式和王吉的支持,但是他们毕竟只有三票,而这儒生团足足有近二十人啊。
这近二十人当中,年轻的儒生只有“田门三杰”,顶多再有一个施雠会赞同天子。
在这种局面之下,天子绝不可能赢的。到时候,不只是不会赢,还要威严扫地啊。
又或者说,天子认为自己可以说服儒生改换门庭?这未免有一些痴人说梦了。
孔霸板着的脸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天子太重名正言顺,想出投票的办法,反而弄巧成拙了。
他用力地咳了几声,让场间议论纷纷的人安静了下来,而后做出了决定。
“投票之时,定要给刊印通行版经书投反对票。”
“若是我等这一轮就赢了,那么此事也就到此为止。”
“若是有何意外,这第一轮输了,那裁定经书的时候,就投我等选出来的经书。”
“县官要的是名正言顺,那我等就要让县官输得心服口服……”
“若县官反悔,那我等当场在石渠阁碰柱而死,逼县官收回诏令!”
“诺!”堂下儒生齐声答道,一幅同仇敌忾的模样。
但是细看下来,却又有几人神色有异,似乎另有所想。
求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