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旁遮普省请求底万帮助大修水利设施,就不能不提已经被纳入萨法维统治超过两年的印度河流域如今是个什么状况。
毫无疑问,印度河平原是伊朗沙赫尔治下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有八九百万人于此地生活,沿河平原中各大小聚落林立,若是旅行者走完拉合尔至木尔坦之间的道路,就会惊讶地发现两地之间竟然都是一整片被水渠分割又连绵不断的农田,其上有无数的印度农民辛勤劳作,其中生长的农作物也是密集到无法计数。
同时根据税吏的调查统计,旁遮普省被登记入税册的地产在所有同级行政区中是最多的,底万的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将印度定义为伊朗的奶牛,从该省和信德省通过各种名义支取走超过其他省份的大量财富以应付新增支出。
在此之前,印度河流域还被不同政权分割持有,这些小政权的府库储备可是西北方的古列干尼军阀都比不上的。如今一整片平原都为伊朗所有,仅被划为两省进行管理,在大体和平、政令统一的环境下,本地的生产环境大大得到改善。
即便如此,印度河平原依然有不少待开发的潜力,依然有土地因为水利建设的缺失而无法得到稳定的灌溉水源,水利官员都一致保证道:“水渠修到何处,村庄就能延伸到何处。”
优良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农作技术所造就的发达农业是印度河平原富庶的主因,本地的种植业产出小麦、水稻、大麦、高粱、甘蔗、豆类、棉花等,涵盖了粮食、副食、饲料、纺织原料、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等品种丰富齐全的各类农作物。
在印度河平原上主要畜养的牲畜首先为水牛,大量养牛不仅能满足农户耕地所需,还让巴扎的皮革和黄油供应都十分充足。信德地区的骆驼养殖同样形成规模,此外宫廷还在印度河平原的边缘地带圈地设立马场以尝试在本地养殖引进自伊朗和阿拉伯的良马,相同的马场还分布在相邻的阿富汗斯坦为宫廷提供马匹。
得益于发达的农业,商业活动在印度河平原十分活跃,乡村充斥着各类收购农产品的商人,粮食毫无疑问占据着主要地位,所有人都热衷于收购各类谷物等农产品以满足城墙之内非农业人口旺盛的需求,同时出售农民所需的日用品和工具或是放贷。
除去粮食外,印度河平原种植最广泛的就是以棉花和甘蔗为首的经济作物。旁遮普和信德两省是如今萨法维治下唯一成规模产出棉花的地区——论种植规模,梅尔夫、德黑兰和法尔斯地区的棉花产出对比印度河的棉田仅算得上是零星种植。
无论是拉合尔、木尔坦还是特达,这些大城市的纺织工和织机都是以千计的,哪怕是名声不显的中小城市也有上千织工,棉纺织业完全能称为是各城市的主业,他们的行会也是最受官员重视的。
棉花的处理工作主要在乡村完成,经过轧棉机处理的原料会先被本地的纺纱工纺成纱线,商人再将这些纱线运入城中的纺织作坊,由行会的工人织成布匹。
制造纺织品不仅需要足量的布料,印度河平原还出产能以吨计的靛蓝染料,廉价的半成品棉布、棉纺织品和染料自印度河口出发行销至天方世界各地,乃至经威尼斯人之手进入欧洲,让伊朗商人换来金银和其他特产。() ()
持续增长的收益让印度河流域的棉纺织业继续扩张,单是拉合尔的纺织行会就在去年新增了上百成员,在其他城市和乡村加入到棉花生意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加上纺车和结合蜗杆传动和曲柄的改进轧棉机在印度的普及,以至于本地棉花因为供应不足而价格上涨,让商船将古吉拉特等地的外国棉花流入印度河流域以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
特别是果阿海战的胜利昭告了沿岸的穆斯林商人,海上航线不再有被法兰克海盗切断的危险,商路从此以后会是安全畅通的。随着商船数量的增加,恢复活跃的海上商贸无疑增加了印度河流域的出口,沿着贸易路线流向西方的货物更多了,让水涨船高的贸易收入流入皇家金库内。
拉合尔充裕的府库首先为军事行动提供了便利,自得到授权后,古尔布丁和米尔韦斯就依靠这些钱粮东拼西凑出一支足够强大的远征军,阿富汗武士的刀枪成功将克什米尔的群山划入旁遮普高官的辖区,并在要害处建设堡垒、留下驻军。
高原河谷的物产自然无法与山下的冲积平原相比,其间能让底万正眼瞧的仅有成片种植的藏红花,还有便是喜马拉雅山区之下深埋的矿物。
印度河流域的矿产都分布在边缘的山地上,有盐、铁、水晶、银、铜、铅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相邻的阿富汗山区的矿石产量更是丰富,骆驼将这些金属矿产运输至各座城市的冶金作坊,由印度工匠制造精良的刀剑和其他金属制品,由于恒河流域和德干高原依旧冲突不断,商队一直在对外输送军需。
根据商队探听到的消息,经过一番苦战,拉杰普特人围攻数月后迫使勒克瑙投降,西坎达尔汗荣幸成为洛迪王朝的最后一任苏丹,全家都没于在城堡的最后一战中。
同时萨法维和葡萄牙在印度的存在加速了军事技术的扩散,越来越多的印度政权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最新式的火器来武装军队,勒克瑙城外的围城营地便出现了十门形制不同的火炮。
洛迪王朝的灭亡并不代表着战乱的结束,孟加拉苏丹听闻洛迪王朝式微后便尝试挑起边境冲突进行试探。连续几次顺利地侵占边境城堡和村庄后,加之勒克瑙被围的消息传来,高尔城的宫廷终于下定决心,集结大军以帮助在孟加拉庇护下的章普尔苏丹复国为名义向西进军。
瓜廖尔的托马尔王朝此时就左右为难了,曼·辛格不想让本属于他的战果被孟加拉苏丹偷窃走,可来自其他拉杰普特氏族的敌意又持续消耗着他的精力,让他无法分出注意力去处理其他事务。
这样一来,萨法维治下的印度河平原依然是安全的,旁遮普高官正是在这大背景下认为可以将资源都投入到本地的经济建设之中,而非加强东方古拉姆的军力。
毫无疑问,印度河平原是伊朗沙赫尔治下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有八九百万人于此地生活,沿河平原中各大小聚落林立,若是旅行者走完拉合尔至木尔坦之间的道路,就会惊讶地发现两地之间竟然都是一整片被水渠分割又连绵不断的农田,其上有无数的印度农民辛勤劳作,其中生长的农作物也是密集到无法计数。
同时根据税吏的调查统计,旁遮普省被登记入税册的地产在所有同级行政区中是最多的,底万的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将印度定义为伊朗的奶牛,从该省和信德省通过各种名义支取走超过其他省份的大量财富以应付新增支出。
在此之前,印度河流域还被不同政权分割持有,这些小政权的府库储备可是西北方的古列干尼军阀都比不上的。如今一整片平原都为伊朗所有,仅被划为两省进行管理,在大体和平、政令统一的环境下,本地的生产环境大大得到改善。
即便如此,印度河平原依然有不少待开发的潜力,依然有土地因为水利建设的缺失而无法得到稳定的灌溉水源,水利官员都一致保证道:“水渠修到何处,村庄就能延伸到何处。”
优良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农作技术所造就的发达农业是印度河平原富庶的主因,本地的种植业产出小麦、水稻、大麦、高粱、甘蔗、豆类、棉花等,涵盖了粮食、副食、饲料、纺织原料、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等品种丰富齐全的各类农作物。
在印度河平原上主要畜养的牲畜首先为水牛,大量养牛不仅能满足农户耕地所需,还让巴扎的皮革和黄油供应都十分充足。信德地区的骆驼养殖同样形成规模,此外宫廷还在印度河平原的边缘地带圈地设立马场以尝试在本地养殖引进自伊朗和阿拉伯的良马,相同的马场还分布在相邻的阿富汗斯坦为宫廷提供马匹。
得益于发达的农业,商业活动在印度河平原十分活跃,乡村充斥着各类收购农产品的商人,粮食毫无疑问占据着主要地位,所有人都热衷于收购各类谷物等农产品以满足城墙之内非农业人口旺盛的需求,同时出售农民所需的日用品和工具或是放贷。
除去粮食外,印度河平原种植最广泛的就是以棉花和甘蔗为首的经济作物。旁遮普和信德两省是如今萨法维治下唯一成规模产出棉花的地区——论种植规模,梅尔夫、德黑兰和法尔斯地区的棉花产出对比印度河的棉田仅算得上是零星种植。
无论是拉合尔、木尔坦还是特达,这些大城市的纺织工和织机都是以千计的,哪怕是名声不显的中小城市也有上千织工,棉纺织业完全能称为是各城市的主业,他们的行会也是最受官员重视的。
棉花的处理工作主要在乡村完成,经过轧棉机处理的原料会先被本地的纺纱工纺成纱线,商人再将这些纱线运入城中的纺织作坊,由行会的工人织成布匹。
制造纺织品不仅需要足量的布料,印度河平原还出产能以吨计的靛蓝染料,廉价的半成品棉布、棉纺织品和染料自印度河口出发行销至天方世界各地,乃至经威尼斯人之手进入欧洲,让伊朗商人换来金银和其他特产。() ()
持续增长的收益让印度河流域的棉纺织业继续扩张,单是拉合尔的纺织行会就在去年新增了上百成员,在其他城市和乡村加入到棉花生意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加上纺车和结合蜗杆传动和曲柄的改进轧棉机在印度的普及,以至于本地棉花因为供应不足而价格上涨,让商船将古吉拉特等地的外国棉花流入印度河流域以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
特别是果阿海战的胜利昭告了沿岸的穆斯林商人,海上航线不再有被法兰克海盗切断的危险,商路从此以后会是安全畅通的。随着商船数量的增加,恢复活跃的海上商贸无疑增加了印度河流域的出口,沿着贸易路线流向西方的货物更多了,让水涨船高的贸易收入流入皇家金库内。
拉合尔充裕的府库首先为军事行动提供了便利,自得到授权后,古尔布丁和米尔韦斯就依靠这些钱粮东拼西凑出一支足够强大的远征军,阿富汗武士的刀枪成功将克什米尔的群山划入旁遮普高官的辖区,并在要害处建设堡垒、留下驻军。
高原河谷的物产自然无法与山下的冲积平原相比,其间能让底万正眼瞧的仅有成片种植的藏红花,还有便是喜马拉雅山区之下深埋的矿物。
印度河流域的矿产都分布在边缘的山地上,有盐、铁、水晶、银、铜、铅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相邻的阿富汗山区的矿石产量更是丰富,骆驼将这些金属矿产运输至各座城市的冶金作坊,由印度工匠制造精良的刀剑和其他金属制品,由于恒河流域和德干高原依旧冲突不断,商队一直在对外输送军需。
根据商队探听到的消息,经过一番苦战,拉杰普特人围攻数月后迫使勒克瑙投降,西坎达尔汗荣幸成为洛迪王朝的最后一任苏丹,全家都没于在城堡的最后一战中。
同时萨法维和葡萄牙在印度的存在加速了军事技术的扩散,越来越多的印度政权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最新式的火器来武装军队,勒克瑙城外的围城营地便出现了十门形制不同的火炮。
洛迪王朝的灭亡并不代表着战乱的结束,孟加拉苏丹听闻洛迪王朝式微后便尝试挑起边境冲突进行试探。连续几次顺利地侵占边境城堡和村庄后,加之勒克瑙被围的消息传来,高尔城的宫廷终于下定决心,集结大军以帮助在孟加拉庇护下的章普尔苏丹复国为名义向西进军。
瓜廖尔的托马尔王朝此时就左右为难了,曼·辛格不想让本属于他的战果被孟加拉苏丹偷窃走,可来自其他拉杰普特氏族的敌意又持续消耗着他的精力,让他无法分出注意力去处理其他事务。
这样一来,萨法维治下的印度河平原依然是安全的,旁遮普高官正是在这大背景下认为可以将资源都投入到本地的经济建设之中,而非加强东方古拉姆的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