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不妙啊。”见信使灰头土脸地赶回来,艾哈迈德没有相信易卜拉欣回复的口信,见铁定要挨打,他只得放弃再度攻打科尔库特的想法,想想怎么守城。
如今他已经知道穆拉德叛逃之事,至此,他可以笃定是这小子把鬼子引来的。可如今愤怒也没有用,因为对无法顺利继位的恐慌和愤怒已经驱使他自立,反而将他与原目标的距离推远。如今又摊上儿子叛国叛教,两事的影响相叠加,对其正统性和能力的否定足以碾碎所有再争取帝国大员支持的尝试。
如今的艾哈迈德只得退而求其次,希望能逼迫帕迪沙将半个帝国分割给他,让他能作为安纳托利亚的苏丹统治下去。
见萨法维军的到来是要掐灭在夺位争斗里最后的希望烛火,他不得不积极行动,召集部下僚属共同商讨对策。
艾哈迈德帐下分裂严重,意见不一,有人喜迎王师,有人遭灾逃难,有人坚守待变,三派唇枪舌战不休,一直没能统一意见。
他既不相信能在塞利姆或是科尔库特统治下的鲁米利亚得到安全的庇护,又对自身军力心里没底,同时易卜拉欣现下并没有展露谈判意愿。面对三个选项,艾哈迈德迟迟做不出决断。
时间就在犹豫中不断流失,拖着大炮的萨法维军即将近抵城下,涌向科尼亚的难民让艾哈迈德感到急迫。为节省储备,他下令驱赶难民都逃去更西边,并禁闭城门,严禁本地人混入城外人流。
高举绿底狮日大纛的人马不日从难民逃来的方向出现在哨兵视线中,令所有人恐慌的大军终于出现,科尼亚对外的交通被断绝。
“还在负隅顽抗?”见科尼亚城头上戒备森严,易卜拉欣不悦地说了一句,然后找炮兵总监萨勒曼商议该怎么部署火炮,敲开这一城防工事。
在萨勒曼的计划中,所有用于摧毁城墙的火炮都先被集中于东侧:“陛下,臣认为应该先集中弹药在一侧的墙体上快速凿通进攻通道,然后再考虑从多面攻击。”
“就按你说的办。”
易卜拉欣在围城大军扎营部署的同时进行与艾哈迈德进行战前的最后一次谈判,或者说是单方面劝降。不过已经到了此刻,他没想到艾哈迈德还愿与他交换书信谈判,没有一口直接回绝。
得知此事的穆拉德内心矛盾,不知是要父慈子孝还是该父慈子孝。若是万王之王接纳了艾哈迈德,那就只能和解了,可撺掇萨法维军把科尼亚杀干净吧……
纠结于尝试和解与置于死地的穆拉德以避嫌为由搪塞,没有对和谈提供建议,沉默地旁观事态发展。
趁着军队还在准备攻城的时间,万王之王开完军事会议就进行回复,强调“识时务者为俊杰”,“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得看清伊朗的强大,不要一时被怒气蒙蔽心神,冲动行事只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和懊悔。() ()
“致尊敬高贵的伊朗万王之王易卜拉欣,您的提议我已经认真考虑……”此封回信的措辞没有之前的激烈,显得十分温和,易卜拉欣更喜欢先前书信中那桀骜不驯的言辞。将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他发现艾哈迈德此时仍在幻想之中,认为双方还可以是平起平坐的。
“如果您愿意协助我这个正确的人选获取至高国的皇位,贵国自然会在战后获得丰厚的回报和贵我两国牢不可破的兄弟之谊,两国为盟,乌玛之大和平、卡菲勒之大灾祸就在明日……”
艾哈迈德见易卜拉欣兼任宗教领袖并放肆地进行神化宣传,便就信仰和圣战的未来进行着重强调,希望以此能打动看上去着重于宗教的万王之王。
“很可惜,你猜错了。”易卜拉欣决定中断谈判,无论艾哈迈德有什么其他方面的优势,单是仅愿结为兄弟之国这一条就不可接受,他的帐内已经有更顺从慷慨的变节者服侍他。
在军事会议上公布他的这一决定后,掌管各部的高级军官都统一汇报各项工作的进行状况,负责统筹炮兵部队的萨勒曼保证很快就可以在城墙上开出几个缺口来。
双方通信的这几天没有被浪费,都边打边谈。自出发阵地向城墙延伸的壕沟通道已经完成一段,挖掘的土石被装入袋内预备用于填平壕沟。还有其他用于掩护的临时工事也被大量构筑。
火炮阵地距离城墙不到四百米,周围仅有壕沟和临时垒起的矮墙作为防御工事。驻守其中的火枪手依托各临时工事射击出城骚扰的守军突袭部队,保护得当的他们顺利击退多股敌军。
待外出突袭的人马全部退回城中才有步兵越出矮墙和壕沟将敌人的首级取下,同时搜刮随身财物。他们没有浪费太多时间,一群人几分钟就把遗弃在战场的尸体搜了个遍,退回掩体之后。
没有受到影响的炮兵操纵蛇炮发挥其威力,守城的奥斯曼士兵在惊慌中感觉是“炮弹如雨下”,高耸的塔楼最先遭殃,不到一日时间,城门周边的几座塔楼都被打得透风乃至部分垮塌。
部署在城墙的奥斯曼炮兵尝试还击,炮击成了围城战的固定节目,隐藏在工事后的炮管不断喷吐火舌和烟尘。为保证火力持续以压制敌军,萨勒曼按编制协调各炮组轮替地进行射击和冷却。
这些能撼动城墙的蛇炮在大军中足足有近一百五十门,远多于科尼亚东面城墙和塔楼上部署的各类射石炮,伊朗炮手的炮术水平不说最好,但在底万持续砸钱资助训练的情况下还是强于这些奥斯曼人,科尼亚的地方火器部队哪能有卡皮库鲁的水平。
持续数日,几段砖石墙体终于不堪重负,塌成一片可以让人上下的陡坡,负责突击的步兵部队自挖掘至离城防工事不远处的壕沟通道快速奔出,将提前准备的沙土袋填入,越过科尼亚的护城壕沟来到墙下。
如今他已经知道穆拉德叛逃之事,至此,他可以笃定是这小子把鬼子引来的。可如今愤怒也没有用,因为对无法顺利继位的恐慌和愤怒已经驱使他自立,反而将他与原目标的距离推远。如今又摊上儿子叛国叛教,两事的影响相叠加,对其正统性和能力的否定足以碾碎所有再争取帝国大员支持的尝试。
如今的艾哈迈德只得退而求其次,希望能逼迫帕迪沙将半个帝国分割给他,让他能作为安纳托利亚的苏丹统治下去。
见萨法维军的到来是要掐灭在夺位争斗里最后的希望烛火,他不得不积极行动,召集部下僚属共同商讨对策。
艾哈迈德帐下分裂严重,意见不一,有人喜迎王师,有人遭灾逃难,有人坚守待变,三派唇枪舌战不休,一直没能统一意见。
他既不相信能在塞利姆或是科尔库特统治下的鲁米利亚得到安全的庇护,又对自身军力心里没底,同时易卜拉欣现下并没有展露谈判意愿。面对三个选项,艾哈迈德迟迟做不出决断。
时间就在犹豫中不断流失,拖着大炮的萨法维军即将近抵城下,涌向科尼亚的难民让艾哈迈德感到急迫。为节省储备,他下令驱赶难民都逃去更西边,并禁闭城门,严禁本地人混入城外人流。
高举绿底狮日大纛的人马不日从难民逃来的方向出现在哨兵视线中,令所有人恐慌的大军终于出现,科尼亚对外的交通被断绝。
“还在负隅顽抗?”见科尼亚城头上戒备森严,易卜拉欣不悦地说了一句,然后找炮兵总监萨勒曼商议该怎么部署火炮,敲开这一城防工事。
在萨勒曼的计划中,所有用于摧毁城墙的火炮都先被集中于东侧:“陛下,臣认为应该先集中弹药在一侧的墙体上快速凿通进攻通道,然后再考虑从多面攻击。”
“就按你说的办。”
易卜拉欣在围城大军扎营部署的同时进行与艾哈迈德进行战前的最后一次谈判,或者说是单方面劝降。不过已经到了此刻,他没想到艾哈迈德还愿与他交换书信谈判,没有一口直接回绝。
得知此事的穆拉德内心矛盾,不知是要父慈子孝还是该父慈子孝。若是万王之王接纳了艾哈迈德,那就只能和解了,可撺掇萨法维军把科尼亚杀干净吧……
纠结于尝试和解与置于死地的穆拉德以避嫌为由搪塞,没有对和谈提供建议,沉默地旁观事态发展。
趁着军队还在准备攻城的时间,万王之王开完军事会议就进行回复,强调“识时务者为俊杰”,“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得看清伊朗的强大,不要一时被怒气蒙蔽心神,冲动行事只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和懊悔。() ()
“致尊敬高贵的伊朗万王之王易卜拉欣,您的提议我已经认真考虑……”此封回信的措辞没有之前的激烈,显得十分温和,易卜拉欣更喜欢先前书信中那桀骜不驯的言辞。将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他发现艾哈迈德此时仍在幻想之中,认为双方还可以是平起平坐的。
“如果您愿意协助我这个正确的人选获取至高国的皇位,贵国自然会在战后获得丰厚的回报和贵我两国牢不可破的兄弟之谊,两国为盟,乌玛之大和平、卡菲勒之大灾祸就在明日……”
艾哈迈德见易卜拉欣兼任宗教领袖并放肆地进行神化宣传,便就信仰和圣战的未来进行着重强调,希望以此能打动看上去着重于宗教的万王之王。
“很可惜,你猜错了。”易卜拉欣决定中断谈判,无论艾哈迈德有什么其他方面的优势,单是仅愿结为兄弟之国这一条就不可接受,他的帐内已经有更顺从慷慨的变节者服侍他。
在军事会议上公布他的这一决定后,掌管各部的高级军官都统一汇报各项工作的进行状况,负责统筹炮兵部队的萨勒曼保证很快就可以在城墙上开出几个缺口来。
双方通信的这几天没有被浪费,都边打边谈。自出发阵地向城墙延伸的壕沟通道已经完成一段,挖掘的土石被装入袋内预备用于填平壕沟。还有其他用于掩护的临时工事也被大量构筑。
火炮阵地距离城墙不到四百米,周围仅有壕沟和临时垒起的矮墙作为防御工事。驻守其中的火枪手依托各临时工事射击出城骚扰的守军突袭部队,保护得当的他们顺利击退多股敌军。
待外出突袭的人马全部退回城中才有步兵越出矮墙和壕沟将敌人的首级取下,同时搜刮随身财物。他们没有浪费太多时间,一群人几分钟就把遗弃在战场的尸体搜了个遍,退回掩体之后。
没有受到影响的炮兵操纵蛇炮发挥其威力,守城的奥斯曼士兵在惊慌中感觉是“炮弹如雨下”,高耸的塔楼最先遭殃,不到一日时间,城门周边的几座塔楼都被打得透风乃至部分垮塌。
部署在城墙的奥斯曼炮兵尝试还击,炮击成了围城战的固定节目,隐藏在工事后的炮管不断喷吐火舌和烟尘。为保证火力持续以压制敌军,萨勒曼按编制协调各炮组轮替地进行射击和冷却。
这些能撼动城墙的蛇炮在大军中足足有近一百五十门,远多于科尼亚东面城墙和塔楼上部署的各类射石炮,伊朗炮手的炮术水平不说最好,但在底万持续砸钱资助训练的情况下还是强于这些奥斯曼人,科尼亚的地方火器部队哪能有卡皮库鲁的水平。
持续数日,几段砖石墙体终于不堪重负,塌成一片可以让人上下的陡坡,负责突击的步兵部队自挖掘至离城防工事不远处的壕沟通道快速奔出,将提前准备的沙土袋填入,越过科尼亚的护城壕沟来到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