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铁衣曲草燃第十二章上国“你是说英国公对于这一切都知道?”王文佐问道。
“当然,像英国公这样的重臣,天子在大事上都会征求其意见,至少会派人告知一声,就算是闭门家中,一个月去一两次政事堂,也不会连朝中大事都不知道。若是李敬业敢背着他胡来,乱棍打死就是了,反正他也不止一个孙子!”
“啊!”王文佐听到李绩如此冷酷的对待自己子嗣,吃了一惊:“乱棍打死?”
“那还如何?报个急病发作就是了,难道朝廷还会细查不成?”金仁问笑道:“全长安都知道,英国公是以军法治家的,别看李敬业在外头这样子,回家了连口大气都不敢喘。”
“原来这样,当真是想不到!”王文佐笑道:“下官在军中也听过英国公一些传闻,却没想到会是这么个人!”
“是呀!”金仁问叹了口气:“不过话说回来他也是没办法,自己功业盖世,富贵已极,子弟难免有些骄奢,这若放在寻常人家也就是破点财,死几个人,可放在长安那就是破家灭门的罪过。打死几个不肖子弟,总比灭门的好!”
“仁寿兄说的是!”王文佐对这番话深以为然,谁也想不到那李敬业后来搞出那种大事件了,若是李绩泉下有知,肯定后悔当初没把这小子弄死,省的自己死后还不得安宁。
说到这里,金仁问脸上也有几分倦色,他站起身来:“时候不早了,你早点歇息吧。马球队的事情你慢慢考虑,不用马上给我答复,反正我也得回到长安后再做决定!”
“多谢仁寿兄提携!”王文佐赶忙起身相送。
“你我之间就不要这么生分了!”金仁问笑了笑:“其实我也是为了自己考虑,像你这种人才若是丢在百济那种鬼地方着实有些可惜了,还是长安好,这才是聪明人应该来的地方!”
送走了金仁问,躺上床,王文佐双眼圆睁,看着天花板,方才金仁问吐露的信息将他的脑子塞得满满当当,无法入睡。相比起天子、太子、英国公这些庞然大物,自己不过是一只小蚂蚁,若是爬上某位的衣角,就能青云直上,但也有可能被某只从天而降的大脚踩的粉身碎骨。但在百济就更安全吗?三年来历经生死的苦战,多少袍泽已经化为一堆枯骨,自己能够活到今天纵然有自身的努力,也不无命运的垂怜。
“那便如金仁问说的那样,留在长安,成为太子的臂助?”王文佐坐起身来,这条路看起来要光明不少,但自己在百济乃至倭国先前做出的很多准备就付之东流了,更要紧的是,依照历史的发展,李治的这个太子好像身体也不是太好,若是也和历史上那样早亡的话,那自己所投入的那番心血岂不是也白费了?
“但若是贸然拒绝也是不成的,即便是普通人的善意被拒绝也会不快,何况金仁问这种上位者。需要找一个机会自然而然的推让掉!”王文佐暗自打定了主意,方才重新躺下,很快便屋内便传出阵阵鼾声。() ()
次日,一行人便登桥渡河,为了避免引起旁人的注意,王文佐不得不强迫自己附和同行人中第一次看到在如此大河上架设浮桥的惊诧,即便像金仁问和刘仁轨这样不是第一次登上河桥的人,王文佐也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自豪。
“三郎,你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河阳桥吧?”金仁问有些得意的问道。
“不错,在下以前只是在书上看过,但亲眼看到还是第一次!”王文佐笑道。
“是呀!我小时候看书中说杜预在富平津建浮桥,便觉得书中乃是虚言。那汉江比黄河窄多了,为何在汉江上建不起浮桥,那杜预却能在黄河上建起浮桥来?”金仁问叹了口气:“等我来大唐之后亲眼看到,才知道书中所言竟然是真的,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那金兄在洛阳长安看到的惊叹之物可能就更多了!”一旁的李敬业插嘴道。
“是呀!”金仁问笑道:“我是永徽二年来长安的,那年我刚满二十二岁。所以我每次回新罗,都建议新罗的贵胄子弟年轻的时候最好来大唐游学一两年,开开眼界!”
“若是能如总管所说的那样,百姓幸甚,天下幸甚!”王文佐笑道。
“哦?为何三郎这么说?”
“总管,你看到那边两位了吗?”王文佐指了指落后几个马身的定惠和尚与伊吉连博德:“这两位与您一样,都是倭国的贵胄子弟,父兄在朝中都是重臣,等他们年长后也会执掌国柄。若是他们年轻时就如您一般来大唐游学个两三年,又怎么会妄自尊大,贸然出兵,弄得荼毒百姓,生灵涂炭呢?”
“不错!”李敬业拊掌笑道:“王参军这句话说的不错,显示上国之威仪,便能不战而胜,上之上也!”
“是呀!”金仁问叹了口气,瞥了王文佐一眼:“不过若是如此,三郎的盖世军功又从何而来呢?”
“盖世军功”李敬业抓住了金仁问话中的敏感词,他指着王文佐问道:“仁寿兄,此番平定百济之乱,首功不是刘仁愿刘都督吗?”
“刘仁愿身居首位,自然首功是他!”金仁问笑道:“不过三郎既有覆军破城之功,亦有献策筹划之勋,照我看来勋业在诸将之中当属第一,前途不可限量,要不然我怎么会把你给我的宝刀转赠与他?”
“原来还有这等事!”李敬业笑道:“王参军,在下素来喜欢攻战之事,待到长安之后,还请来家中一叙!”
“多谢!”王文佐强笑道,心中却想着如何和这个未来大反贼划清界限,骆宾王可以凭借文采留名千古,自己可没这个本事。
众人在桥上边说边笑,很快就过了河,然后往洛阳而去,半道上金仁问突然笑道道:“三郎你知道吗?我到了大唐后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吗?”
“什么?”
“当然,像英国公这样的重臣,天子在大事上都会征求其意见,至少会派人告知一声,就算是闭门家中,一个月去一两次政事堂,也不会连朝中大事都不知道。若是李敬业敢背着他胡来,乱棍打死就是了,反正他也不止一个孙子!”
“啊!”王文佐听到李绩如此冷酷的对待自己子嗣,吃了一惊:“乱棍打死?”
“那还如何?报个急病发作就是了,难道朝廷还会细查不成?”金仁问笑道:“全长安都知道,英国公是以军法治家的,别看李敬业在外头这样子,回家了连口大气都不敢喘。”
“原来这样,当真是想不到!”王文佐笑道:“下官在军中也听过英国公一些传闻,却没想到会是这么个人!”
“是呀!”金仁问叹了口气:“不过话说回来他也是没办法,自己功业盖世,富贵已极,子弟难免有些骄奢,这若放在寻常人家也就是破点财,死几个人,可放在长安那就是破家灭门的罪过。打死几个不肖子弟,总比灭门的好!”
“仁寿兄说的是!”王文佐对这番话深以为然,谁也想不到那李敬业后来搞出那种大事件了,若是李绩泉下有知,肯定后悔当初没把这小子弄死,省的自己死后还不得安宁。
说到这里,金仁问脸上也有几分倦色,他站起身来:“时候不早了,你早点歇息吧。马球队的事情你慢慢考虑,不用马上给我答复,反正我也得回到长安后再做决定!”
“多谢仁寿兄提携!”王文佐赶忙起身相送。
“你我之间就不要这么生分了!”金仁问笑了笑:“其实我也是为了自己考虑,像你这种人才若是丢在百济那种鬼地方着实有些可惜了,还是长安好,这才是聪明人应该来的地方!”
送走了金仁问,躺上床,王文佐双眼圆睁,看着天花板,方才金仁问吐露的信息将他的脑子塞得满满当当,无法入睡。相比起天子、太子、英国公这些庞然大物,自己不过是一只小蚂蚁,若是爬上某位的衣角,就能青云直上,但也有可能被某只从天而降的大脚踩的粉身碎骨。但在百济就更安全吗?三年来历经生死的苦战,多少袍泽已经化为一堆枯骨,自己能够活到今天纵然有自身的努力,也不无命运的垂怜。
“那便如金仁问说的那样,留在长安,成为太子的臂助?”王文佐坐起身来,这条路看起来要光明不少,但自己在百济乃至倭国先前做出的很多准备就付之东流了,更要紧的是,依照历史的发展,李治的这个太子好像身体也不是太好,若是也和历史上那样早亡的话,那自己所投入的那番心血岂不是也白费了?
“但若是贸然拒绝也是不成的,即便是普通人的善意被拒绝也会不快,何况金仁问这种上位者。需要找一个机会自然而然的推让掉!”王文佐暗自打定了主意,方才重新躺下,很快便屋内便传出阵阵鼾声。() ()
次日,一行人便登桥渡河,为了避免引起旁人的注意,王文佐不得不强迫自己附和同行人中第一次看到在如此大河上架设浮桥的惊诧,即便像金仁问和刘仁轨这样不是第一次登上河桥的人,王文佐也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自豪。
“三郎,你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河阳桥吧?”金仁问有些得意的问道。
“不错,在下以前只是在书上看过,但亲眼看到还是第一次!”王文佐笑道。
“是呀!我小时候看书中说杜预在富平津建浮桥,便觉得书中乃是虚言。那汉江比黄河窄多了,为何在汉江上建不起浮桥,那杜预却能在黄河上建起浮桥来?”金仁问叹了口气:“等我来大唐之后亲眼看到,才知道书中所言竟然是真的,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那金兄在洛阳长安看到的惊叹之物可能就更多了!”一旁的李敬业插嘴道。
“是呀!”金仁问笑道:“我是永徽二年来长安的,那年我刚满二十二岁。所以我每次回新罗,都建议新罗的贵胄子弟年轻的时候最好来大唐游学一两年,开开眼界!”
“若是能如总管所说的那样,百姓幸甚,天下幸甚!”王文佐笑道。
“哦?为何三郎这么说?”
“总管,你看到那边两位了吗?”王文佐指了指落后几个马身的定惠和尚与伊吉连博德:“这两位与您一样,都是倭国的贵胄子弟,父兄在朝中都是重臣,等他们年长后也会执掌国柄。若是他们年轻时就如您一般来大唐游学个两三年,又怎么会妄自尊大,贸然出兵,弄得荼毒百姓,生灵涂炭呢?”
“不错!”李敬业拊掌笑道:“王参军这句话说的不错,显示上国之威仪,便能不战而胜,上之上也!”
“是呀!”金仁问叹了口气,瞥了王文佐一眼:“不过若是如此,三郎的盖世军功又从何而来呢?”
“盖世军功”李敬业抓住了金仁问话中的敏感词,他指着王文佐问道:“仁寿兄,此番平定百济之乱,首功不是刘仁愿刘都督吗?”
“刘仁愿身居首位,自然首功是他!”金仁问笑道:“不过三郎既有覆军破城之功,亦有献策筹划之勋,照我看来勋业在诸将之中当属第一,前途不可限量,要不然我怎么会把你给我的宝刀转赠与他?”
“原来还有这等事!”李敬业笑道:“王参军,在下素来喜欢攻战之事,待到长安之后,还请来家中一叙!”
“多谢!”王文佐强笑道,心中却想着如何和这个未来大反贼划清界限,骆宾王可以凭借文采留名千古,自己可没这个本事。
众人在桥上边说边笑,很快就过了河,然后往洛阳而去,半道上金仁问突然笑道道:“三郎你知道吗?我到了大唐后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吗?”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