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臻跟家人朋友们的告别非常干脆,她没什么伤感的心情,但也没什么激动的心情,周围人都在为她的状态而担心,毕竟她刚刚出院,还是一场严重事件的当事人,但只有程臻自己知道,她现在“无事一身轻”,正处在一种难得的健康状态,真正的病因是周围的环境,而她马上就要离开这有毒的环境了。
降桃李强烈要求要陪她度过在香港的第一周,美其名曰“帮助度过新人适应期”。
“是吗?”程臻打趣道,“可是我看你收藏了很多的旅游攻略。”
“那肯定要熟悉一下周边环境嘛。”
“还感觉你非常兴奋。”
“因为!”他凑到程臻耳边,“我们终于可以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过二人世界了!”
当然了,在到达的时候,降桃李还是在一些体力劳动上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比如把超重的轮子都压坏两个的行李箱一路从机场扛回了程臻的小出租屋。
两人都是第一次踏上这座繁华的城市,哪怕一路上舟车劳顿也兴奋地感受不到累,直到——他们打开了出租屋的房门。
“所以……我之前看到的都是广角镜头拍的?”程臻几乎要傻眼了,“不对,我早知道那图片是美化过的,但是……怎么会这么夸张!”
没想到花了快五位数租的房子竟然比之前的学生宿舍还要夸张,小到转个身都费劲,把行李箱摊开之后便无立锥之地了,程臻站在的床铺和行李箱的夹缝间,总觉得自己之前做的心理准备还不够。
房间里的床只有九十厘米宽,两个人睡是不可能的,降桃李只能打地铺,但现在看来,他的地铺都岌岌可危。
降桃李试探道:“我好像听你说过……这房子的租金是?”
“一万一。”程臻听到身边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但又立马找补,“还行还行,这还有个小浴室,小厨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明明是麻雀很小,一步到位。”
两人收拾了半天东西,又把清空了的行李箱塞进床下,房间终于是有了一块能够伸懒腰的地方,降桃李拉着她出了门,“现在是调查当地饮食习惯的时候了!”
他们走进街边一家其貌不扬但一看就非常地道的餐馆,随便点了一份饭,花去三位数,程臻原本还觉得博士的工资加奖学金很高,能够攒下一些钱,但现在看来,就算是维持日常吃饭和交通的费用她都需要精打细算。
降桃李看出了她眼里的思索,“以后也放心大胆吃,我支援你生活费,别省着。”
我不需要你的钱,程臻原本想这么说,但最后她笑着答应了,“好,那我肯定不省,我不仅不省,到时候去了商场我还要大手大脚。”
餐厅的顾客一直源源不断,程臻和降桃李为了避开人群特意缩在角落的一张三人小圆桌,结果服务员还是很快就领了第三个人来拼桌,两人只好快速吃完离场。
程臻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又减了几分,她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降桃李,他十分熟练翻出旅游攻略,准备奔赴维港。
“之前看过很多图片,今天终于能亲眼看见了,我们走慢点,这样到那里的时候刚好就是夜幕降临的时候,所有的灯都会亮起来。”
听着身边人绘声绘色的描述,程臻被动地有了些期待。
就算再提不起兴致,事实就是,这里远比她之前待了七八年的城市要繁华和绚丽,地上的街市远比天上的星空要璀璨。
降桃李的心在到达了维港之后彻底被点燃,他兴奋地拍了很多张照片,然后走到程臻身边,打开前置摄像头开始录下此时此刻的感受,他一字一字道:“以后我也要来这里读书。”
程臻下意识问:“为什么?”
“因为我喜欢的人很好,我要跟她一起去很好的地方。”他说完,温柔地把自己的唇贴在女朋友的额头上。
程臻的视线落在维港上向他们驶来又远离的船,“是吗?但是我希望你做决定,都不要是为了我。”
男人沉默了一下,但也只是很短的一瞬,“我确实有考虑到你,但不全是为了你,本身当大学辅导员也不是个长久的事,之前有太多事情都是我爸妈的决定而不是我的。
“总之——”他揽着程臻肩膀的手更紧了些,“我现在的决定就是,先跟上你的步伐。”
“而且,在来到这里之后,我觉得这里很好啊,如果有机会的话,谁不想去更好的地方呢?”
“你是游客,当然会觉得这里很有趣很好,但你要真来这里读书,心态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她捧着男人的脸,凑上去,凑得很近很近,“让我看看你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
降桃李问她:“你看到我脑子里都是什么?”
程臻没好气道:“脑子里空空的,什么也没看到。”
“你再看看?”他委屈道,“我脑子里明明都是你。”
“够了!”程臻用物理方式让他闭了嘴。
两人以游客身份畅游香港的时光飞逝而过,很快就到了程臻博士生涯的正式起点,原本降桃李还想陪着她一起去学校报道,但被程臻直接拒绝,“你英语也不好,粤语完全听不懂,只能给我添乱。”
他只好放弃,买了前一天的价格更低的机票飞走了。
而程臻在去学校的这一天才终于有了新学生该有的那种激动感觉,去注册学生卡,开通各种账号,和一整个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大导小导们见面,听着别人汉语英语夹杂的口语,她需要时刻集中注意力,明明一直坐着没动,但过了半小时就觉得疲惫不堪,不过这种新鲜伴着挑战的氛围又一次成功激起了她的奋斗热情。
有一种真真切切的活着的感觉。
大导师让程臻先跟着师哥师姐熟悉一下实验室和学校的情况,下周交一份研究计划,没有什么需要完成的外部项目,博士就是博士,是一种为了更好进行学术研究的职位,这一次,程臻终于摆脱了过去种种。
她想,这算不算是自己终于得到了年少所求之物呢?只是,现在的程臻已经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了,她为了腰封上的一句话读了整本书,但当她终于一页一页翻到自己最开始心心念念的内容,已经再难激动起来。
今天下午没什么安排,程臻也不觉得饿,她在并不宽阔的校园里到处乱逛,没曾想遇见了一个有些熟悉的面孔,在看到那人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的眼睛出现了问题,但事实是她的眼神没出问题,那个中年男人也向她走来。
“您……您不会是梁导吧?”
“叫我老师就行,我现在也算不上什么导。”
眼前竟然是程臻几年没见的前导师,他突然决定去美国读博后,也算是让程臻选杨名做自己研究生导师的间接原因。
“您来香港了?”
“是的,在美国做完博后之后我就来香港了,但是我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所有的人。”
“后来我听说了你的情况,听说你去了杨名的组……”他欲言又止,程臻只当他这种沉默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同情。
“你刚来这里,要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就来问我。”程臻还没来得及答应,他又紧接着说,“干脆今天中午一起吃饭吧。”
程臻当然也没拒绝。
“好像是应该高兴的,我现在是不是也算有‘人’了?”程臻心里翻江倒海,一个客观理智的小人已经站在道德高点指责她反应太过平淡,按理来说遇到导师教授什么的,她应该立马换上另一副面孔。
但是,现在她就是高兴不起来,毕竟,梁导的突然离开也算是自己最终进了杨名课题组的间接原因,如果之前她在本科的时候是找了别的老师做自己未来的导师,那或许后面的事情都不会发生,本就不该吃的苦也不用吃了。
梁导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直接领着她来了食堂。
“中午时间短,就简单吃一下。”
程臻只是点头,没出声。
“说来还真是巧合,应该是去年这个时候,我在这里看到了你的简历,当时我还以为我看走眼了。”
程臻动作一滞,后知后觉意识到梁导现在似乎应该是她现任导师的同事?两个人应当日常还能聊聊天,交流一下研究进展。
“程臻,我真为你感到高兴,你已经走到这里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所以……您和我的导师现在是同事吗?”
“是。”
“……那他在面试学生的时候会和周围的同事交流之类的吗?”
“会,所以我向他推荐了你,但是你不要误会,你能来到这里是凭你自己的能力,就算我没有说什么,”
“那真是,非常谢谢您了。”
几年过去,他们之间本就不多的熟悉已经消耗殆尽,梁导有问到程臻休学的那一年,她只是说,那时感到有些迷茫,所以选择先停下来整理一下心情。
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过去时光的一些细节已经无法记起,梁导的一些问题,程臻已经没法回答了,而她心里的一些问题,她也问不出口。自己能拿到最后的offer到底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出色到能够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还是因为得到了有利的推荐?这一切的一切,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
吃完午饭之后,程臻目送着梁导的背影一点点缩小,最后消失在楼梯的转角处。
她站在原地发了会儿呆,沉淀下心中那股挥之不去的不真实感,然后,向着相反的方向走了。
这大概就是结局了,人们都有了新的目标,不管怎样,都要有新的生活。
只是程臻时常会觉得缺乏了些什么——直到她收到了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我下午六点的飞机,在香港机场。”
“想了想,还是告诉你来了,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见上一面。”
程臻收到短信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她冲出办公室,飞奔着跑进地铁站。
短信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地点,程臻并不知道对方会在哪一个办理值机的窗口,亦或是安检门口,香港机场这么大,她们不一定能遇见。
人海茫茫,程臻不知该往何处找寻。
后来她接到那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
“我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之前的手机电话什么的,我也不打算用了,我看到你了,说不定这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面了。”
程臻猛地回头,但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她并没有发现那个熟悉的人。
“你……”她没有问对方在哪,“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这肯定不是最后一面,应该相遇的人,总会相遇的,我们会在更好的地方重逢。”
程臻的眼神在排队准备安检的人群中搜寻,终于在安检排队人流的首端发现了和她分享过数不清的秘密的友人。
她远远地朝着对方挥了挥手,目送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安检入口。
程臻的突然就想到了一句话。
风会带着所有向往自由的人远走高飞。
程臻没有过多停留,她匆匆离开繁忙的机场,汇入人群,乘坐地铁回到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区,大都市的道路错综复杂,如同每天都会在这个城市里交错而过但永远不会相交的形形色色的人,但无论怎样,每个人最终都有自己的一条路。
“所以明天永远在自己的脚下,永远在自己的眼前。”
降桃李强烈要求要陪她度过在香港的第一周,美其名曰“帮助度过新人适应期”。
“是吗?”程臻打趣道,“可是我看你收藏了很多的旅游攻略。”
“那肯定要熟悉一下周边环境嘛。”
“还感觉你非常兴奋。”
“因为!”他凑到程臻耳边,“我们终于可以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过二人世界了!”
当然了,在到达的时候,降桃李还是在一些体力劳动上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比如把超重的轮子都压坏两个的行李箱一路从机场扛回了程臻的小出租屋。
两人都是第一次踏上这座繁华的城市,哪怕一路上舟车劳顿也兴奋地感受不到累,直到——他们打开了出租屋的房门。
“所以……我之前看到的都是广角镜头拍的?”程臻几乎要傻眼了,“不对,我早知道那图片是美化过的,但是……怎么会这么夸张!”
没想到花了快五位数租的房子竟然比之前的学生宿舍还要夸张,小到转个身都费劲,把行李箱摊开之后便无立锥之地了,程臻站在的床铺和行李箱的夹缝间,总觉得自己之前做的心理准备还不够。
房间里的床只有九十厘米宽,两个人睡是不可能的,降桃李只能打地铺,但现在看来,他的地铺都岌岌可危。
降桃李试探道:“我好像听你说过……这房子的租金是?”
“一万一。”程臻听到身边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但又立马找补,“还行还行,这还有个小浴室,小厨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明明是麻雀很小,一步到位。”
两人收拾了半天东西,又把清空了的行李箱塞进床下,房间终于是有了一块能够伸懒腰的地方,降桃李拉着她出了门,“现在是调查当地饮食习惯的时候了!”
他们走进街边一家其貌不扬但一看就非常地道的餐馆,随便点了一份饭,花去三位数,程臻原本还觉得博士的工资加奖学金很高,能够攒下一些钱,但现在看来,就算是维持日常吃饭和交通的费用她都需要精打细算。
降桃李看出了她眼里的思索,“以后也放心大胆吃,我支援你生活费,别省着。”
我不需要你的钱,程臻原本想这么说,但最后她笑着答应了,“好,那我肯定不省,我不仅不省,到时候去了商场我还要大手大脚。”
餐厅的顾客一直源源不断,程臻和降桃李为了避开人群特意缩在角落的一张三人小圆桌,结果服务员还是很快就领了第三个人来拼桌,两人只好快速吃完离场。
程臻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又减了几分,她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降桃李,他十分熟练翻出旅游攻略,准备奔赴维港。
“之前看过很多图片,今天终于能亲眼看见了,我们走慢点,这样到那里的时候刚好就是夜幕降临的时候,所有的灯都会亮起来。”
听着身边人绘声绘色的描述,程臻被动地有了些期待。
就算再提不起兴致,事实就是,这里远比她之前待了七八年的城市要繁华和绚丽,地上的街市远比天上的星空要璀璨。
降桃李的心在到达了维港之后彻底被点燃,他兴奋地拍了很多张照片,然后走到程臻身边,打开前置摄像头开始录下此时此刻的感受,他一字一字道:“以后我也要来这里读书。”
程臻下意识问:“为什么?”
“因为我喜欢的人很好,我要跟她一起去很好的地方。”他说完,温柔地把自己的唇贴在女朋友的额头上。
程臻的视线落在维港上向他们驶来又远离的船,“是吗?但是我希望你做决定,都不要是为了我。”
男人沉默了一下,但也只是很短的一瞬,“我确实有考虑到你,但不全是为了你,本身当大学辅导员也不是个长久的事,之前有太多事情都是我爸妈的决定而不是我的。
“总之——”他揽着程臻肩膀的手更紧了些,“我现在的决定就是,先跟上你的步伐。”
“而且,在来到这里之后,我觉得这里很好啊,如果有机会的话,谁不想去更好的地方呢?”
“你是游客,当然会觉得这里很有趣很好,但你要真来这里读书,心态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她捧着男人的脸,凑上去,凑得很近很近,“让我看看你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
降桃李问她:“你看到我脑子里都是什么?”
程臻没好气道:“脑子里空空的,什么也没看到。”
“你再看看?”他委屈道,“我脑子里明明都是你。”
“够了!”程臻用物理方式让他闭了嘴。
两人以游客身份畅游香港的时光飞逝而过,很快就到了程臻博士生涯的正式起点,原本降桃李还想陪着她一起去学校报道,但被程臻直接拒绝,“你英语也不好,粤语完全听不懂,只能给我添乱。”
他只好放弃,买了前一天的价格更低的机票飞走了。
而程臻在去学校的这一天才终于有了新学生该有的那种激动感觉,去注册学生卡,开通各种账号,和一整个课题组的师兄师姐大导小导们见面,听着别人汉语英语夹杂的口语,她需要时刻集中注意力,明明一直坐着没动,但过了半小时就觉得疲惫不堪,不过这种新鲜伴着挑战的氛围又一次成功激起了她的奋斗热情。
有一种真真切切的活着的感觉。
大导师让程臻先跟着师哥师姐熟悉一下实验室和学校的情况,下周交一份研究计划,没有什么需要完成的外部项目,博士就是博士,是一种为了更好进行学术研究的职位,这一次,程臻终于摆脱了过去种种。
她想,这算不算是自己终于得到了年少所求之物呢?只是,现在的程臻已经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了,她为了腰封上的一句话读了整本书,但当她终于一页一页翻到自己最开始心心念念的内容,已经再难激动起来。
今天下午没什么安排,程臻也不觉得饿,她在并不宽阔的校园里到处乱逛,没曾想遇见了一个有些熟悉的面孔,在看到那人的时候,她还以为自己的眼睛出现了问题,但事实是她的眼神没出问题,那个中年男人也向她走来。
“您……您不会是梁导吧?”
“叫我老师就行,我现在也算不上什么导。”
眼前竟然是程臻几年没见的前导师,他突然决定去美国读博后,也算是让程臻选杨名做自己研究生导师的间接原因。
“您来香港了?”
“是的,在美国做完博后之后我就来香港了,但是我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所有的人。”
“后来我听说了你的情况,听说你去了杨名的组……”他欲言又止,程臻只当他这种沉默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同情。
“你刚来这里,要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就来问我。”程臻还没来得及答应,他又紧接着说,“干脆今天中午一起吃饭吧。”
程臻当然也没拒绝。
“好像是应该高兴的,我现在是不是也算有‘人’了?”程臻心里翻江倒海,一个客观理智的小人已经站在道德高点指责她反应太过平淡,按理来说遇到导师教授什么的,她应该立马换上另一副面孔。
但是,现在她就是高兴不起来,毕竟,梁导的突然离开也算是自己最终进了杨名课题组的间接原因,如果之前她在本科的时候是找了别的老师做自己未来的导师,那或许后面的事情都不会发生,本就不该吃的苦也不用吃了。
梁导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直接领着她来了食堂。
“中午时间短,就简单吃一下。”
程臻只是点头,没出声。
“说来还真是巧合,应该是去年这个时候,我在这里看到了你的简历,当时我还以为我看走眼了。”
程臻动作一滞,后知后觉意识到梁导现在似乎应该是她现任导师的同事?两个人应当日常还能聊聊天,交流一下研究进展。
“程臻,我真为你感到高兴,你已经走到这里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所以……您和我的导师现在是同事吗?”
“是。”
“……那他在面试学生的时候会和周围的同事交流之类的吗?”
“会,所以我向他推荐了你,但是你不要误会,你能来到这里是凭你自己的能力,就算我没有说什么,”
“那真是,非常谢谢您了。”
几年过去,他们之间本就不多的熟悉已经消耗殆尽,梁导有问到程臻休学的那一年,她只是说,那时感到有些迷茫,所以选择先停下来整理一下心情。
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过去时光的一些细节已经无法记起,梁导的一些问题,程臻已经没法回答了,而她心里的一些问题,她也问不出口。自己能拿到最后的offer到底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出色到能够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还是因为得到了有利的推荐?这一切的一切,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
吃完午饭之后,程臻目送着梁导的背影一点点缩小,最后消失在楼梯的转角处。
她站在原地发了会儿呆,沉淀下心中那股挥之不去的不真实感,然后,向着相反的方向走了。
这大概就是结局了,人们都有了新的目标,不管怎样,都要有新的生活。
只是程臻时常会觉得缺乏了些什么——直到她收到了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我下午六点的飞机,在香港机场。”
“想了想,还是告诉你来了,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见上一面。”
程臻收到短信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她冲出办公室,飞奔着跑进地铁站。
短信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地点,程臻并不知道对方会在哪一个办理值机的窗口,亦或是安检门口,香港机场这么大,她们不一定能遇见。
人海茫茫,程臻不知该往何处找寻。
后来她接到那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
“我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之前的手机电话什么的,我也不打算用了,我看到你了,说不定这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面了。”
程臻猛地回头,但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她并没有发现那个熟悉的人。
“你……”她没有问对方在哪,“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这肯定不是最后一面,应该相遇的人,总会相遇的,我们会在更好的地方重逢。”
程臻的眼神在排队准备安检的人群中搜寻,终于在安检排队人流的首端发现了和她分享过数不清的秘密的友人。
她远远地朝着对方挥了挥手,目送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安检入口。
程臻的突然就想到了一句话。
风会带着所有向往自由的人远走高飞。
程臻没有过多停留,她匆匆离开繁忙的机场,汇入人群,乘坐地铁回到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区,大都市的道路错综复杂,如同每天都会在这个城市里交错而过但永远不会相交的形形色色的人,但无论怎样,每个人最终都有自己的一条路。
“所以明天永远在自己的脚下,永远在自己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