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年前,刘承宗都在筹备过年旳事。
这次过年并非仅仅是过年,一方面要准备向东用兵,为了确保用兵的突然性,西宁卫与镇海营暂时不动,作为出击后的二线援军。
但在俱尔湾以西,正在进行全面动员,杨耀、王文秀、钟虎、魏迁儿、戴道子、黄胜宵、谢二虎、阿海岱青、巴桑等部,各营都在挑选士兵整备军械。
另一方面,他要向诸多土司广发邀请,请他们携家眷到俱尔湾来过年,这也是刘承宗挑选合作者的前提。
愿意来给自己拜年,就能聊聊今后的合作事宜,挑选出诸多土司长官里的合作者;不愿来的,那就各为其主,求忠得忠。
正当两手准备紧锣密鼓的准备时,刘承宗却收到来自甘肃的消息,驼铃已沿青海湖响过,三劫会的小师父裹着阻挡风沙的围巾,回来汇报工作了。
海西县从祁连山一路接引,直把十六这个浑身骆驼味的小东西接进元帅府。
甘肃大名鼎鼎的三劫会二号人物,被天宝按着小寸头扔进洗澡盆,一番大力揉搓,惨叫连连。
十来个随行的甘肃逃兵,站在元帅府面面相觑。
他们一直觉得三劫会的十六法师是仙人转世少慧神子,小小年纪什么都懂,而且还像老兵一样能忍耐长驱,本来以为这趟元帅府之行是外交工作。
怎么……怎么感觉十六法师进元帅府像回老家一样。
没过多久,他们就见到在十六法师换了不太合身的新衣裳,脑袋上的小寸头擦净了还有点潮,啃着乳糖老虎就出来了。
在他身后,还有个器宇轩昂的青年将官,走出来对众人抱拳道:“众位兄弟护我小弟一路过来辛苦,刘某已备下薄酒饭食,还请诸位歇息几日。”
随后便有护兵带着他们下去,刘承宗这才伸手在十六脑袋上量了量个头,招呼他往厅里走。
十六啃着刘承宗从打箭炉带回厨子做的乳糖老虎,跟着亦步亦趋进了厅内,坐下才把糖放下,两手搁在膝盖上,等着刘狮子训话。
刘承宗瞧着十六笑出一声,心知是这孩子两年多没见他,有点怕生了:“长了六七寸,挺好,在甘肃过得怎么样,那王和尚,可有亏待你啊?”
小十六连忙摇头:“狮子哥,王先生待我很好,传授我许多东西……不过我也教了他许多东西。”
说着,十六掏出封信递给刘承宗道:“这是王先生托我给狮子哥写的信,还请,过目。”
刘承宗笑呵呵展开书信,心说王自用写信,多半是要些钱粮?以王自用那个规模,花不了多少钱粮,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不过这封信的内容跟他想象中不一样,刘狮子面上笑容逐渐隐去,信上说,宁夏刚打完仗,很快甘肃也要打仗了。
绰克兔台吉想干很多事,很多事直到死都没干成,但是在他死后的第三个月,这位喀尔喀台吉终究还是干成了一件事……插汉虎墩兔来了。
王自用的消息来自加入三劫会的边兵,插汉虎墩兔夏天还在归化城,秋天就跑到榆林边外跟洪承畴哐哐见仗,留下上前个首级。
随后驱人畜十万浩浩荡荡踏着沙子骑过边墙,跟宁夏边军哐哐干仗,再度留下上千具尸首横穿宁夏,目前停驻于甘肃凉州边外,似乎正在筹备跟甘肃边军哐哐干仗。
甘肃正在积极备战,王自用让十六写这封信的初衷,是让元帅府稍有防备,以防甘肃边军虚晃一枪南下。
一看这信,不论王自用的情报是否准确,刘狮子都非常谨慎。
他了解大明边军,也了解蒙古人。
虎墩兔的行进路线,很容易理解,投诚的那个阿海岱青早就跟他说过,绰克兔台吉想把林丹汗招来,只是他没当回事。
刘狮子并不介意虎墩兔赶着牧群过来,蒙古人本来就打不过明军,虎墩兔也不可能打得过他。
但凡蒙古人打得过边军,怎么着不得进北京给崇祯爷贺个寿啊?
不过这封信里有两件事刘承宗不能理解。
第一,虎墩兔一路上用脑瓜子疯狂撞击大明边墙,这个不太理智的行为不能用行为艺术来解释。
第二,虎墩兔一路上跟边军交手频率很高,经过三段边墙打了两场仗,甚至还想打第三场。
坐在厅中的十六看着刘承宗面色变换,百思不得其解,安慰道:“狮子哥,北虏鞑子在凉州边外,突不过甘肃边墙,没事。”
刘承宗放下书信叹了口气,正对上十六担忧的眼神,笑出一声后才摇头笃定道:“我不是怕跟他动手,他在逃跑,而且没粮食了。”
他的这个结论,来源于边军缴获首级,战场上只有胜者才能得到打扫战场的机会,蒙古军队又有带尸首离开的习惯,所以从蒙古人那取得首级,历来最为艰难。
通常明军和蒙古军队交手,杀伤与缴获首级的比例能达到二三甚至十比一。
榆林边军不可能杀死虎墩兔上万部众,要那样虎墩兔恐怕就不敢再往西走了,那便只有可能是他没有收拢尸首。
那一定走得很急、很慌,而一次次撞击边墙,则是缺少口粮,必须用劫掠来弥补长途西迁的军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虎墩兔很慌的原因并不来自大明,而且离他还有一段距离。
虎墩兔的恐惧源头便呼之欲出,后金的黄台吉。
该如何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呢?刘承宗也不知道,真要说的话,他只能感觉到自己的可惜。
他手下的蒙古人不是土默特就是喀尔喀,一个跟虎墩兔有夺地之仇,另一个也跟虎墩兔在信仰上互相视作异端,反正都不鸟这大汗。
可惜虎墩兔是个穷鬼,否则他可以考虑越过祁连山把这个家伙抢了;更可惜的是他自己也是穷鬼,不然还可以考虑把饥饿的察哈尔诸部招降了。
偏偏,两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鬼之间,只会存在互相鄙视,很难找到共同语言。
刘承宗把祁连山北边的穷鬼抛之脑后,换了个好心情对十六问道:“看来三劫会在甘肃发展的不错,有不少边军加入?”() ()
提到这个,十六非常骄傲地一扬头,小大人般地抱拳道:“狮子哥,三劫会已经有四名判官、十名土地、四十七个大郎头、四十七个大先锋、八千七百余兄弟了。”
判官、土地、郎头、先锋?
刘承宗只能听懂最后那八千七百多个兄弟,不过他没急着对这个庞大数字表示感叹,只是问道:“这些判官土地,都是干嘛的?”
“判官掌管两名土地,就像父母官一样;土地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小郎头是兄弟首领,管的兄弟不满百是小郎头,过百的是大郎头。”
十六依次解释了才道:“每个郎头身边都有一名先锋,是当地所有兄弟里最厉害的人,可能是卫所的小旗总旗、军营里的什长管队,也有可能就是个兵甚至不是兵。”
这就不禁令刘承宗露出赞叹之色了,三劫会这些都是让地方自治运行的职位,几乎啥时候王自用说要立起反旗,会众兄弟多的地方就地反叛,能在转眼之间就拉出一支农民军。
不过也就这样了,十六说如今他们会众兄弟虽然不少,但超过一半都是孤寡老人,年轻人里也有一多半是乡间妇孺,要想在甘肃起事,还得等上两三年。
本来这次过年王自用打算亲自到俱尔湾来参见刘承宗,但因为虎墩兔在凉州边外驻牧,让王自用腾不开身,这才派了十六回来。
刘承宗奇怪道:“虎墩兔在凉州边外,要备战也是甘肃边外备战,王和尚忙个啥?”
十六诧异不已,理所应当道:“打仗会死人啊,会众兄弟不得训练丧葬队、多筹备几支队伍,到时阵亡的被残疾的送回来,有钱的安葬能挣点钱,没钱的安葬就当做好事,准备些兄弟陪痛失爱子的老人说话,照顾残疾老兵,拓一下会众兄弟。”
就这一句话,让刘承宗对王自用的三劫会运行方式就有了充足了解,他们对会众来者不拒,准确找到贫穷人的需求并给予满足,用最低的成本收获人们的认同。
这引起刘承宗很大的危机感,但危机的来源不是王自用,而是这种说是白莲教或什么教的会道门,永远都无法禁绝。
只要蛋壳有缝隙,就会引来苍蝇。
刘承宗觉得自己必须对这种运行方式多加了解,便问道:“你们是怎么让军官加入的?”
十六笑眯眯地伴着手指头道:“一个小旗十个军,跑仨剩七个,旗军都苦,有一个入会做兄弟,就有四五个甚至七个都做兄弟。”
“一个小旗官手下七个旗军都做了兄弟,他还能不做兄弟?”
十六满是孩子气的语气,却让刘承宗脑海中出现非常恐怖的情形,仿佛瘟疫在甘肃大地上蔓延开来。
刘承宗叹了口气:“那你们是如何掌握权力,不让别的首领夺权?”
十六楞了一下,似乎从来没考虑过这件事,想了很久才疑惑道:“起事前不需要防着别人,起事后也不需要防着别人了。”
“怎么说?”
“起事前只有我们有所有判官土地郎头先锋的名录,都害怕为朝廷所知,朝廷知道就都得起事。”
十六说罢,又看着刘承宗笑道:“起事之后,谁打得过甘肃边军,还不是要往元帅府跑,也不需要防着别人,没我俩进不来。”
这他妈的。
刘承宗摇头苦笑,合着自己也是王自用掌权的工具。
“行了,既然回来了就在俱尔湾好好玩玩,过完年再去甘肃,反正那边也没什么急事。”刘承宗想着,便道:“等过完年回去,我还有件事让你问王自用。”
尽管王自用的三劫会看上去破坏力很强,但他们还是只有破坏力,很难对正常政权形成威胁,哪怕元帅府也不算正常政权,至少比朝廷在甘肃的组织力度强些,有人在俱尔湾干这个,恐怕活动不了两天就被剿灭了。
俱尔湾哪有无关人等到处乱跑,人人都得领粮吃,别说是无生老母座下弟子想帮人上坟,就算玉皇大帝来了也得按个闲杂人等,给刘承宗这老老实实三天饿九顿。
所以这三劫会暂时对元帅府这种低级政体毫无威胁,反而是朝廷在甘肃这种高级设计、基层崩坏的行政区划有很大的威胁。
既然没威胁就得用,刘承宗打算等十六回去,让他跟王自用聊聊私盐贩子的事,元帅府的高质量精盐用不完,甘肃的人口比河湟谷地要多,只要价格比官盐低一点,倾销过去有利可图。
他打算施行的均粮买赋,需要大量钱财,即使尽取河湟谷地,将之封闭后推行自己的狮子票,也需要大量储备金以防挤兑,他手里现存银两即便算上银器,也不足五十万两。
即使算上攻取河湟的收获,恐怕也就百万两上下。
他们的盐,要换成财货才行。
不过跟十六一番交谈,确实很大地拓展了刘承宗的思路,将来他在河湟谷地实行的乡都集体制度,也要注意对孤寡等边缘人的照顾。
一方面要让百姓耕者有其田,划分一片土地把部分作为私田、部分作为共有田地。
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农民分地后再度失地,而且还要把农民牧民攥成一股绳,以此对抗单人小农无法承受的风险。
每个乡都都应该有自己的社学、社医、水利,而元帅府也应该有一个部门,下属机构专门负责挑选种粮、培育种马、推广新种植技术与新作物。
这种生产方式在目前刘承宗的设想中,对抑制土地兼并应该有很好的效果,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它是善政还是恶政,完全取决于元帅府对粮食的收购数目与价格。
这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且直接关系到这种生产方式能否长久存在甚至推行全国,还是仅仅作为危机到来时的权宜之策。
毕竟对刘承宗来说,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目前食物总量无法满足让所有人吃饱吃好的条件下,依靠平均手段来对抗饥饿。
简单来说,他可能要以让五十八万人挨饿的代价,避免八万人被饿死。
k
这次过年并非仅仅是过年,一方面要准备向东用兵,为了确保用兵的突然性,西宁卫与镇海营暂时不动,作为出击后的二线援军。
但在俱尔湾以西,正在进行全面动员,杨耀、王文秀、钟虎、魏迁儿、戴道子、黄胜宵、谢二虎、阿海岱青、巴桑等部,各营都在挑选士兵整备军械。
另一方面,他要向诸多土司广发邀请,请他们携家眷到俱尔湾来过年,这也是刘承宗挑选合作者的前提。
愿意来给自己拜年,就能聊聊今后的合作事宜,挑选出诸多土司长官里的合作者;不愿来的,那就各为其主,求忠得忠。
正当两手准备紧锣密鼓的准备时,刘承宗却收到来自甘肃的消息,驼铃已沿青海湖响过,三劫会的小师父裹着阻挡风沙的围巾,回来汇报工作了。
海西县从祁连山一路接引,直把十六这个浑身骆驼味的小东西接进元帅府。
甘肃大名鼎鼎的三劫会二号人物,被天宝按着小寸头扔进洗澡盆,一番大力揉搓,惨叫连连。
十来个随行的甘肃逃兵,站在元帅府面面相觑。
他们一直觉得三劫会的十六法师是仙人转世少慧神子,小小年纪什么都懂,而且还像老兵一样能忍耐长驱,本来以为这趟元帅府之行是外交工作。
怎么……怎么感觉十六法师进元帅府像回老家一样。
没过多久,他们就见到在十六法师换了不太合身的新衣裳,脑袋上的小寸头擦净了还有点潮,啃着乳糖老虎就出来了。
在他身后,还有个器宇轩昂的青年将官,走出来对众人抱拳道:“众位兄弟护我小弟一路过来辛苦,刘某已备下薄酒饭食,还请诸位歇息几日。”
随后便有护兵带着他们下去,刘承宗这才伸手在十六脑袋上量了量个头,招呼他往厅里走。
十六啃着刘承宗从打箭炉带回厨子做的乳糖老虎,跟着亦步亦趋进了厅内,坐下才把糖放下,两手搁在膝盖上,等着刘狮子训话。
刘承宗瞧着十六笑出一声,心知是这孩子两年多没见他,有点怕生了:“长了六七寸,挺好,在甘肃过得怎么样,那王和尚,可有亏待你啊?”
小十六连忙摇头:“狮子哥,王先生待我很好,传授我许多东西……不过我也教了他许多东西。”
说着,十六掏出封信递给刘承宗道:“这是王先生托我给狮子哥写的信,还请,过目。”
刘承宗笑呵呵展开书信,心说王自用写信,多半是要些钱粮?以王自用那个规模,花不了多少钱粮,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不过这封信的内容跟他想象中不一样,刘狮子面上笑容逐渐隐去,信上说,宁夏刚打完仗,很快甘肃也要打仗了。
绰克兔台吉想干很多事,很多事直到死都没干成,但是在他死后的第三个月,这位喀尔喀台吉终究还是干成了一件事……插汉虎墩兔来了。
王自用的消息来自加入三劫会的边兵,插汉虎墩兔夏天还在归化城,秋天就跑到榆林边外跟洪承畴哐哐见仗,留下上前个首级。
随后驱人畜十万浩浩荡荡踏着沙子骑过边墙,跟宁夏边军哐哐干仗,再度留下上千具尸首横穿宁夏,目前停驻于甘肃凉州边外,似乎正在筹备跟甘肃边军哐哐干仗。
甘肃正在积极备战,王自用让十六写这封信的初衷,是让元帅府稍有防备,以防甘肃边军虚晃一枪南下。
一看这信,不论王自用的情报是否准确,刘狮子都非常谨慎。
他了解大明边军,也了解蒙古人。
虎墩兔的行进路线,很容易理解,投诚的那个阿海岱青早就跟他说过,绰克兔台吉想把林丹汗招来,只是他没当回事。
刘狮子并不介意虎墩兔赶着牧群过来,蒙古人本来就打不过明军,虎墩兔也不可能打得过他。
但凡蒙古人打得过边军,怎么着不得进北京给崇祯爷贺个寿啊?
不过这封信里有两件事刘承宗不能理解。
第一,虎墩兔一路上用脑瓜子疯狂撞击大明边墙,这个不太理智的行为不能用行为艺术来解释。
第二,虎墩兔一路上跟边军交手频率很高,经过三段边墙打了两场仗,甚至还想打第三场。
坐在厅中的十六看着刘承宗面色变换,百思不得其解,安慰道:“狮子哥,北虏鞑子在凉州边外,突不过甘肃边墙,没事。”
刘承宗放下书信叹了口气,正对上十六担忧的眼神,笑出一声后才摇头笃定道:“我不是怕跟他动手,他在逃跑,而且没粮食了。”
他的这个结论,来源于边军缴获首级,战场上只有胜者才能得到打扫战场的机会,蒙古军队又有带尸首离开的习惯,所以从蒙古人那取得首级,历来最为艰难。
通常明军和蒙古军队交手,杀伤与缴获首级的比例能达到二三甚至十比一。
榆林边军不可能杀死虎墩兔上万部众,要那样虎墩兔恐怕就不敢再往西走了,那便只有可能是他没有收拢尸首。
那一定走得很急、很慌,而一次次撞击边墙,则是缺少口粮,必须用劫掠来弥补长途西迁的军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虎墩兔很慌的原因并不来自大明,而且离他还有一段距离。
虎墩兔的恐惧源头便呼之欲出,后金的黄台吉。
该如何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呢?刘承宗也不知道,真要说的话,他只能感觉到自己的可惜。
他手下的蒙古人不是土默特就是喀尔喀,一个跟虎墩兔有夺地之仇,另一个也跟虎墩兔在信仰上互相视作异端,反正都不鸟这大汗。
可惜虎墩兔是个穷鬼,否则他可以考虑越过祁连山把这个家伙抢了;更可惜的是他自己也是穷鬼,不然还可以考虑把饥饿的察哈尔诸部招降了。
偏偏,两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鬼之间,只会存在互相鄙视,很难找到共同语言。
刘承宗把祁连山北边的穷鬼抛之脑后,换了个好心情对十六问道:“看来三劫会在甘肃发展的不错,有不少边军加入?”() ()
提到这个,十六非常骄傲地一扬头,小大人般地抱拳道:“狮子哥,三劫会已经有四名判官、十名土地、四十七个大郎头、四十七个大先锋、八千七百余兄弟了。”
判官、土地、郎头、先锋?
刘承宗只能听懂最后那八千七百多个兄弟,不过他没急着对这个庞大数字表示感叹,只是问道:“这些判官土地,都是干嘛的?”
“判官掌管两名土地,就像父母官一样;土地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小郎头是兄弟首领,管的兄弟不满百是小郎头,过百的是大郎头。”
十六依次解释了才道:“每个郎头身边都有一名先锋,是当地所有兄弟里最厉害的人,可能是卫所的小旗总旗、军营里的什长管队,也有可能就是个兵甚至不是兵。”
这就不禁令刘承宗露出赞叹之色了,三劫会这些都是让地方自治运行的职位,几乎啥时候王自用说要立起反旗,会众兄弟多的地方就地反叛,能在转眼之间就拉出一支农民军。
不过也就这样了,十六说如今他们会众兄弟虽然不少,但超过一半都是孤寡老人,年轻人里也有一多半是乡间妇孺,要想在甘肃起事,还得等上两三年。
本来这次过年王自用打算亲自到俱尔湾来参见刘承宗,但因为虎墩兔在凉州边外驻牧,让王自用腾不开身,这才派了十六回来。
刘承宗奇怪道:“虎墩兔在凉州边外,要备战也是甘肃边外备战,王和尚忙个啥?”
十六诧异不已,理所应当道:“打仗会死人啊,会众兄弟不得训练丧葬队、多筹备几支队伍,到时阵亡的被残疾的送回来,有钱的安葬能挣点钱,没钱的安葬就当做好事,准备些兄弟陪痛失爱子的老人说话,照顾残疾老兵,拓一下会众兄弟。”
就这一句话,让刘承宗对王自用的三劫会运行方式就有了充足了解,他们对会众来者不拒,准确找到贫穷人的需求并给予满足,用最低的成本收获人们的认同。
这引起刘承宗很大的危机感,但危机的来源不是王自用,而是这种说是白莲教或什么教的会道门,永远都无法禁绝。
只要蛋壳有缝隙,就会引来苍蝇。
刘承宗觉得自己必须对这种运行方式多加了解,便问道:“你们是怎么让军官加入的?”
十六笑眯眯地伴着手指头道:“一个小旗十个军,跑仨剩七个,旗军都苦,有一个入会做兄弟,就有四五个甚至七个都做兄弟。”
“一个小旗官手下七个旗军都做了兄弟,他还能不做兄弟?”
十六满是孩子气的语气,却让刘承宗脑海中出现非常恐怖的情形,仿佛瘟疫在甘肃大地上蔓延开来。
刘承宗叹了口气:“那你们是如何掌握权力,不让别的首领夺权?”
十六楞了一下,似乎从来没考虑过这件事,想了很久才疑惑道:“起事前不需要防着别人,起事后也不需要防着别人了。”
“怎么说?”
“起事前只有我们有所有判官土地郎头先锋的名录,都害怕为朝廷所知,朝廷知道就都得起事。”
十六说罢,又看着刘承宗笑道:“起事之后,谁打得过甘肃边军,还不是要往元帅府跑,也不需要防着别人,没我俩进不来。”
这他妈的。
刘承宗摇头苦笑,合着自己也是王自用掌权的工具。
“行了,既然回来了就在俱尔湾好好玩玩,过完年再去甘肃,反正那边也没什么急事。”刘承宗想着,便道:“等过完年回去,我还有件事让你问王自用。”
尽管王自用的三劫会看上去破坏力很强,但他们还是只有破坏力,很难对正常政权形成威胁,哪怕元帅府也不算正常政权,至少比朝廷在甘肃的组织力度强些,有人在俱尔湾干这个,恐怕活动不了两天就被剿灭了。
俱尔湾哪有无关人等到处乱跑,人人都得领粮吃,别说是无生老母座下弟子想帮人上坟,就算玉皇大帝来了也得按个闲杂人等,给刘承宗这老老实实三天饿九顿。
所以这三劫会暂时对元帅府这种低级政体毫无威胁,反而是朝廷在甘肃这种高级设计、基层崩坏的行政区划有很大的威胁。
既然没威胁就得用,刘承宗打算等十六回去,让他跟王自用聊聊私盐贩子的事,元帅府的高质量精盐用不完,甘肃的人口比河湟谷地要多,只要价格比官盐低一点,倾销过去有利可图。
他打算施行的均粮买赋,需要大量钱财,即使尽取河湟谷地,将之封闭后推行自己的狮子票,也需要大量储备金以防挤兑,他手里现存银两即便算上银器,也不足五十万两。
即使算上攻取河湟的收获,恐怕也就百万两上下。
他们的盐,要换成财货才行。
不过跟十六一番交谈,确实很大地拓展了刘承宗的思路,将来他在河湟谷地实行的乡都集体制度,也要注意对孤寡等边缘人的照顾。
一方面要让百姓耕者有其田,划分一片土地把部分作为私田、部分作为共有田地。
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农民分地后再度失地,而且还要把农民牧民攥成一股绳,以此对抗单人小农无法承受的风险。
每个乡都都应该有自己的社学、社医、水利,而元帅府也应该有一个部门,下属机构专门负责挑选种粮、培育种马、推广新种植技术与新作物。
这种生产方式在目前刘承宗的设想中,对抑制土地兼并应该有很好的效果,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它是善政还是恶政,完全取决于元帅府对粮食的收购数目与价格。
这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且直接关系到这种生产方式能否长久存在甚至推行全国,还是仅仅作为危机到来时的权宜之策。
毕竟对刘承宗来说,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目前食物总量无法满足让所有人吃饱吃好的条件下,依靠平均手段来对抗饥饿。
简单来说,他可能要以让五十八万人挨饿的代价,避免八万人被饿死。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