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贼正文卷第三百六十二章短板刘承宗本来的设想,是把杨麒放回去,留下贺虎臣。
他放过贺虎臣一次,对于杨麒,他也可以放一次,毕竟贺虎臣已经输了两次,再回去也未必能继续当总兵官,但杨麒问题不大。
最理想的状况,放回去一年半载,杨麒又能招募、训练出一支新的固原军,到时候官军再来围剿,正好把这支新军交给他。
只不过刘承宗万万没想到,杨麒居然是兰州人。
说起来,尽管兵败,但投降也有投降的方法,有时候投降能为对方所用;有时候投降仅仅是不与对方为敌。
就在离开军阵走到土山这一段路上,杨麒看见刘承宗的军队,三五成群的蒙古马兵、死板列队气质迥异旁人的西番兵,还有趾高气扬的汉军步马炮。
等他登上土山,看见刘承宗身侧的杨耀和王文秀,杨麒当即决定投降。
人能在这个世界走多远,机遇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抓住机遇的本事。
在明代要想得到官职,可以让老子努力奋斗,不论文武,都能给娃娃挣个官职,一般是正二品给个正六品。
但得官职容易,升官难,尤其武职,很少有人能不靠战功得到提拔。
杨麒是个例外。
他是兰州卫人,并非将门出身,能有今日自然也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但在他漫长的从戎生涯中,真有一级提拔靠得是运气,而且是武官最难过度的门槛,参将到副将。
那是二十年前,年轻有为的兰州千户杨麒,被选拔进陕西巡抚李起元的标营,担任坐营千总。
李起元是顺德府南和县的进士,户部主事出身,在陕西做过关南副使、布政使,很重视杨麒这样的年轻军官,通过秋防功绩,升任标营中军。
中军是标营主官的名称,职责是卫队长官,巡抚标营的中军有参将军衔、总督标营的中军是副将军衔。
他刚担任巡抚标营的中军,万历皇帝驾崩了,泰昌皇帝晋陕西巡抚李起元为三边总督。
天启二年,总督李起元为他上书请封副总兵官衔,水到渠成。
可惜,第二年李老爷就去南京当户部尚书了,第三年到北京当户部尚书,尚书老爷是没有标营的,便做了延绥总兵官。
杨麒自问料理军队没出过纰漏,但每逢大事儿总会担上奇怪的责任。
他去山海关当总兵,高经略平时就瞧不起他,赶上宁远大战,经略下令把镇内部队都撤回关上,前线不利,高经略又指责他懦怯不前,将他扔出关外。
杨麒啥事也没干,前线把仗打完,背了口锅回固原当总兵了。
等到崇祯皇帝援辽,杨麒依然没干出啥,他担忧援兵乏饷,兵部的梁廷栋老爷说:民自有粮,何得全仰户部?
那就按梁老爷说的来吧,边兵住进百姓家,闹出安定门之扰。
杨麒又背了口黑锅,回固原了。
逃避黑锅,已经成为杨麒的本能。
这次五路败了四路,剩下一路没败的是病秧子王性善,人家可以把锅扔到天花身上,杨麒寻思贺虎臣这是输了第二次,肯定不回去了。
如果他回去,左边是带了一帮病秧子的甘肃副总兵王性善、右边是卵蛋发炎的延绥副总兵尤世禄,中间站着他这么一个四肢健全身心健康的总兵官。
兵败的锅砸谁身上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基于这份分析,杨麒觉得回去也没好下场,兰州近在咫尺,肯定要再打第二场。
野战赢不了,守城更赢不了,回头就算兰州城守住了,等刘承宗退军,还有一口更大的黑锅会砸在他的脑瓜子上……郊野的损失,兰州父老不得都记在他头上?
还不如就此降了,不必管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
只不过这可就把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贺虎臣架住了,战败了磕個头很正常,毕竟也不是打算宁死不降,但这个杨麒也不跟人先打个招呼,现在你磕了,不就显得我还站着吗?
贺虎臣看看杨麒,再看向帅案前一左一右侍立的元帅府两巨头,最后跟帅案后的刘承宗对视一眼,也躬身拜倒:“败军之将贺虎臣,叩见大帅。”
刘承宗把他俩这一先一后,看得明明白白,起身上前去扶,道:“既然二位老将军愿意降我,从前各为其主就既往不咎,待战后有所任用,还请尽心任事吧。”
他到不怕俩人给他来个行刺啥的,说实话,别说俩人空手,就算拿着兵器,年龄差距在这摆着,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眼下他正在与杨耀、王文秀商议进一步计划,也顾不上俩人,只叫护兵将他们带下去,那剩下的几百败兵也解甲除兵,依照来路各自归营。
如果这俩人愿意带兵,他已经在心里给他们准备好官职了,副将。
朝廷的副将指的是副总兵,但在刘承宗这,副将指的是营参将的副手。
营副将不算高,他们毕竟是被打败了才投降,在刘承宗的认识里,这朝廷是在把总兵官当成参将调用,各领三五千人马来回游击,干的根本就不是总兵官的事。
而另一方面,这场战争结束刘承宗的嫡系部队有许多人需要提拔,军队至少要编出七个营,跟敌人统一战线是一方面,但弄清楚谁是自己的基本盘更重要。
他不可能给黄胜宵提个营参将,让他到降将贺虎臣麾下当部将。
让被打败的总兵官当营副将,也不算低。
见过两个投降的总兵官,大营吃过饭、降兵管事们征用了北山台地上的地主大院,把双方阵亡将士尸首埋了,整个河谷在白天陷入沉寂。
都是一宿没睡的人,全部都累坏了。
只有少数几名军官还因胜利维持着兴奋状态,刘承宗倒不全是因为兴奋,他先把得胜的消息派人告诉北路仍在啃山堡的兄长,还顺便给王性善写了封信,希望能把甘肃军劝降。
就算不能劝降,劝退也行。
谷歳
他的军队今天动不了,只能等明天再派遣援军北上包抄。
除此之外,驱使他不睡觉的最大的动力,就是亏……如今河湟东西的降军每天要吃掉他上万斤兵粮,这都是经过加工的兵粮,换算为原粮,至少每天二百多石。() ()
如此巨量的成本,他必须得让这些动起来,给他干活儿、给他出力。
人所拥有的东西越少,越抠门儿。
在这场战役刚开始时,其实刘承宗并不理智,他只是别无他法的意识到这是介入河湟的好机会,从那时起,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赢。
但直到今天上午,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赢得这场战役,脑子里的理智就都回来了。
开始计较成本、盘算余粮,自然而然,变得非常小气。
不仅仅认为养着降兵每天的成本极为高昂,就连南山里被钟豹编成六十多个百户部的三万两千百姓,也让刘承宗觉得非常亏本儿。
安静下来的河湟谷地,让刘狮子的头脑越发清晰。
也叫他在做出下一步部署计划的同时,考虑此次战役得失。
刘承宗在帅帐的桌案上写下对官军的印象,六个特点,分别是主将决心不足、军官职权不够、士兵意志薄弱、补给粮草短缺、装备水平较差、战争准备不足。
当战役结束,通过蜂尾针那样的俘虏,刘承宗逐渐复盘战役过程,对五镇联军进退失据的缘故越发清晰。
所谓的五镇总兵,在战役里别说协同作战了,单单中路三个总兵,就连统率协调都做不到,充其量是三个在河湟谷地同时行军的参将。
在前线猛将的层面,几个总兵都干得挺好,但远称不上大帅。
一个战术制定下来,有的想干、有的不想干、有的想干不敢干,完成使命时便瞻前顾后,西进不能坚定西进的决心、东撤没有东撤的果断。
没有准备没有情报,就只有一腔血勇,像对付普通流贼一样,只问敌人在哪、甚至不问敌人有多少,就直接扑了上来,然后稍稍受挫,就迷了心智、乱了阵脚。
这样的将领想要成事,需要庞大国力来运营支撑。
而真正讽刺的是,刘承宗也在这个水平线上,唯独在关西的地界上,刘承宗的元帅府比大明的国力强。
在战争准备上,地少人贫的元帅府从进驻西宁就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在钱粮辎重上,元帅府所拥有的一切都可以用作战争。
在军事训练上,刘承宗的士兵没挨过一天饿。
刘承宗甚至已经对五镇总兵把仗打成这样,有了自己的猜测,答案就在王承恩、贺虎臣等人的官职上。
就在他们官职的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上面。
五军都督府不仅仅是五大战区,也是对地方军的管理、指挥机构,过去王承恩、贺虎臣这种人的工作岗位应该是都督府,平时管理地方军,遇到战事被朝廷选为总兵官才有领兵权,率军出战。
他们的关注点在精进军务、管理卫军,等到打仗是从一整个都督府调集军队,来了就能战。
如今都督府没了,这些人也不在兵部任职,全靠一个巡抚或总督,自己掌管地方需要兵部允许的程序问题,但这打仗的事不搀和就只是个人形印章,搀和了又未必懂军事。
各路总兵都是靠自己带的军队能打当上的总兵官,他们不需要再像从前大都督一样考虑整个都督府的卫军能力,只需要带一个非常能打的营就行了。
几路总兵都挺能打,凑到一起谁也不服谁、谁也不听谁,你是左都督有啥用,我再打一场仗我也是左都督,都是总兵官,你凭啥命令我?
延绥镇军被突破,固原军和宁夏军没有回援,说到底尤世禄不是总督,如果总督要在后面快被杀了,他俩说啥也会带兵回去完成反包围。
完整的指挥、训练、选拔、屯田、征战的军事系统,变成如今这种参将大乱斗,谁是最能打的参将很重要,但统帅指挥大军团作战的能力不重要了。
如今的总兵官都是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专项人才,理想状态不是关羽岳飞,而是曹文诏。
刘承宗之所以要分析,不是要在战役结束后给明军鞭尸,而是脱胎于明军系统的元帅府,同样也有这毛病,而且他走到了这个关卡——元帅府最高官职目前是副总兵。
短时间内他亲自出征没问题,但长远来看,这种框架并不稳定。
别的不说,如果他不出征,单让王文秀和杨耀出兵,不遇挫就是势如破竹,一旦遇挫,表现也会和三镇总兵一样进退失据。
不过当下他的对手是大明,这个问题也不是仓促之间拍脑袋就能解决的,反倒是收拾掉王性善的军队,拿下永登连城的土司,向兰州开拔更为重要。
他不打算夺取兰州城,夺取兰州城会让矛盾进一步激化,朝廷疯狂调兵发动第二次围剿,说实话……刘承宗衡量双方能承受的战争极限,他很害怕短时间里再来一次这样的战役。
再有一场这样的战役,元帅府就是死局。
输了是死,赢了也是崩溃……降兵不收降,朝廷就能继续组织第三次战役,大明可能没粮食,但兵甲制造能力很强,西北各镇后备兵员也很充足,耗到春耕时间过去,他就完蛋了。
收降也同样受不了,除非向关中进发,但冲进关中就不可能洗劫了,夺了粮食也运不回来,战线太长他吃不下那么大的土地,河湟兰州都得丢,那样的结果就是内乱。
所以东进的目的是洗劫兰州、河州、临洮等地所有富户的钱粮牲畜,但不需要抢掠人口。
他不是后金,河湟也不是东北,没有大平原让他耕种,眼下河湟六七十万百姓已足够耕种,进一步掠夺人口会让河湟不可避免的发生饥荒。
要完成这一步首先他要把承运调过来,他们在康宁府赶制的牛皮、羊皮筏子可以派上用场,再加上缴获官军的筏子,足够大部队快速渡过黄河。
同时承运也能在后方运送取回来的粮草钱财。
其次是要制定一个完善、精准的洗劫计划,依靠降兵给地方分区分片,为大户豪绅制定名单,给队伍派下一个个战术任务。
以主力部队围困兰州,劫掠队伍在纵横二百里的土地上快速探查、快速突进、快速回撤,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意图,搬空所有财富。
k
他放过贺虎臣一次,对于杨麒,他也可以放一次,毕竟贺虎臣已经输了两次,再回去也未必能继续当总兵官,但杨麒问题不大。
最理想的状况,放回去一年半载,杨麒又能招募、训练出一支新的固原军,到时候官军再来围剿,正好把这支新军交给他。
只不过刘承宗万万没想到,杨麒居然是兰州人。
说起来,尽管兵败,但投降也有投降的方法,有时候投降能为对方所用;有时候投降仅仅是不与对方为敌。
就在离开军阵走到土山这一段路上,杨麒看见刘承宗的军队,三五成群的蒙古马兵、死板列队气质迥异旁人的西番兵,还有趾高气扬的汉军步马炮。
等他登上土山,看见刘承宗身侧的杨耀和王文秀,杨麒当即决定投降。
人能在这个世界走多远,机遇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抓住机遇的本事。
在明代要想得到官职,可以让老子努力奋斗,不论文武,都能给娃娃挣个官职,一般是正二品给个正六品。
但得官职容易,升官难,尤其武职,很少有人能不靠战功得到提拔。
杨麒是个例外。
他是兰州卫人,并非将门出身,能有今日自然也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但在他漫长的从戎生涯中,真有一级提拔靠得是运气,而且是武官最难过度的门槛,参将到副将。
那是二十年前,年轻有为的兰州千户杨麒,被选拔进陕西巡抚李起元的标营,担任坐营千总。
李起元是顺德府南和县的进士,户部主事出身,在陕西做过关南副使、布政使,很重视杨麒这样的年轻军官,通过秋防功绩,升任标营中军。
中军是标营主官的名称,职责是卫队长官,巡抚标营的中军有参将军衔、总督标营的中军是副将军衔。
他刚担任巡抚标营的中军,万历皇帝驾崩了,泰昌皇帝晋陕西巡抚李起元为三边总督。
天启二年,总督李起元为他上书请封副总兵官衔,水到渠成。
可惜,第二年李老爷就去南京当户部尚书了,第三年到北京当户部尚书,尚书老爷是没有标营的,便做了延绥总兵官。
杨麒自问料理军队没出过纰漏,但每逢大事儿总会担上奇怪的责任。
他去山海关当总兵,高经略平时就瞧不起他,赶上宁远大战,经略下令把镇内部队都撤回关上,前线不利,高经略又指责他懦怯不前,将他扔出关外。
杨麒啥事也没干,前线把仗打完,背了口锅回固原当总兵了。
等到崇祯皇帝援辽,杨麒依然没干出啥,他担忧援兵乏饷,兵部的梁廷栋老爷说:民自有粮,何得全仰户部?
那就按梁老爷说的来吧,边兵住进百姓家,闹出安定门之扰。
杨麒又背了口黑锅,回固原了。
逃避黑锅,已经成为杨麒的本能。
这次五路败了四路,剩下一路没败的是病秧子王性善,人家可以把锅扔到天花身上,杨麒寻思贺虎臣这是输了第二次,肯定不回去了。
如果他回去,左边是带了一帮病秧子的甘肃副总兵王性善、右边是卵蛋发炎的延绥副总兵尤世禄,中间站着他这么一个四肢健全身心健康的总兵官。
兵败的锅砸谁身上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基于这份分析,杨麒觉得回去也没好下场,兰州近在咫尺,肯定要再打第二场。
野战赢不了,守城更赢不了,回头就算兰州城守住了,等刘承宗退军,还有一口更大的黑锅会砸在他的脑瓜子上……郊野的损失,兰州父老不得都记在他头上?
还不如就此降了,不必管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
只不过这可就把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贺虎臣架住了,战败了磕個头很正常,毕竟也不是打算宁死不降,但这个杨麒也不跟人先打个招呼,现在你磕了,不就显得我还站着吗?
贺虎臣看看杨麒,再看向帅案前一左一右侍立的元帅府两巨头,最后跟帅案后的刘承宗对视一眼,也躬身拜倒:“败军之将贺虎臣,叩见大帅。”
刘承宗把他俩这一先一后,看得明明白白,起身上前去扶,道:“既然二位老将军愿意降我,从前各为其主就既往不咎,待战后有所任用,还请尽心任事吧。”
他到不怕俩人给他来个行刺啥的,说实话,别说俩人空手,就算拿着兵器,年龄差距在这摆着,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眼下他正在与杨耀、王文秀商议进一步计划,也顾不上俩人,只叫护兵将他们带下去,那剩下的几百败兵也解甲除兵,依照来路各自归营。
如果这俩人愿意带兵,他已经在心里给他们准备好官职了,副将。
朝廷的副将指的是副总兵,但在刘承宗这,副将指的是营参将的副手。
营副将不算高,他们毕竟是被打败了才投降,在刘承宗的认识里,这朝廷是在把总兵官当成参将调用,各领三五千人马来回游击,干的根本就不是总兵官的事。
而另一方面,这场战争结束刘承宗的嫡系部队有许多人需要提拔,军队至少要编出七个营,跟敌人统一战线是一方面,但弄清楚谁是自己的基本盘更重要。
他不可能给黄胜宵提个营参将,让他到降将贺虎臣麾下当部将。
让被打败的总兵官当营副将,也不算低。
见过两个投降的总兵官,大营吃过饭、降兵管事们征用了北山台地上的地主大院,把双方阵亡将士尸首埋了,整个河谷在白天陷入沉寂。
都是一宿没睡的人,全部都累坏了。
只有少数几名军官还因胜利维持着兴奋状态,刘承宗倒不全是因为兴奋,他先把得胜的消息派人告诉北路仍在啃山堡的兄长,还顺便给王性善写了封信,希望能把甘肃军劝降。
就算不能劝降,劝退也行。
谷歳
他的军队今天动不了,只能等明天再派遣援军北上包抄。
除此之外,驱使他不睡觉的最大的动力,就是亏……如今河湟东西的降军每天要吃掉他上万斤兵粮,这都是经过加工的兵粮,换算为原粮,至少每天二百多石。() ()
如此巨量的成本,他必须得让这些动起来,给他干活儿、给他出力。
人所拥有的东西越少,越抠门儿。
在这场战役刚开始时,其实刘承宗并不理智,他只是别无他法的意识到这是介入河湟的好机会,从那时起,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赢。
但直到今天上午,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赢得这场战役,脑子里的理智就都回来了。
开始计较成本、盘算余粮,自然而然,变得非常小气。
不仅仅认为养着降兵每天的成本极为高昂,就连南山里被钟豹编成六十多个百户部的三万两千百姓,也让刘承宗觉得非常亏本儿。
安静下来的河湟谷地,让刘狮子的头脑越发清晰。
也叫他在做出下一步部署计划的同时,考虑此次战役得失。
刘承宗在帅帐的桌案上写下对官军的印象,六个特点,分别是主将决心不足、军官职权不够、士兵意志薄弱、补给粮草短缺、装备水平较差、战争准备不足。
当战役结束,通过蜂尾针那样的俘虏,刘承宗逐渐复盘战役过程,对五镇联军进退失据的缘故越发清晰。
所谓的五镇总兵,在战役里别说协同作战了,单单中路三个总兵,就连统率协调都做不到,充其量是三个在河湟谷地同时行军的参将。
在前线猛将的层面,几个总兵都干得挺好,但远称不上大帅。
一个战术制定下来,有的想干、有的不想干、有的想干不敢干,完成使命时便瞻前顾后,西进不能坚定西进的决心、东撤没有东撤的果断。
没有准备没有情报,就只有一腔血勇,像对付普通流贼一样,只问敌人在哪、甚至不问敌人有多少,就直接扑了上来,然后稍稍受挫,就迷了心智、乱了阵脚。
这样的将领想要成事,需要庞大国力来运营支撑。
而真正讽刺的是,刘承宗也在这个水平线上,唯独在关西的地界上,刘承宗的元帅府比大明的国力强。
在战争准备上,地少人贫的元帅府从进驻西宁就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在钱粮辎重上,元帅府所拥有的一切都可以用作战争。
在军事训练上,刘承宗的士兵没挨过一天饿。
刘承宗甚至已经对五镇总兵把仗打成这样,有了自己的猜测,答案就在王承恩、贺虎臣等人的官职上。
就在他们官职的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上面。
五军都督府不仅仅是五大战区,也是对地方军的管理、指挥机构,过去王承恩、贺虎臣这种人的工作岗位应该是都督府,平时管理地方军,遇到战事被朝廷选为总兵官才有领兵权,率军出战。
他们的关注点在精进军务、管理卫军,等到打仗是从一整个都督府调集军队,来了就能战。
如今都督府没了,这些人也不在兵部任职,全靠一个巡抚或总督,自己掌管地方需要兵部允许的程序问题,但这打仗的事不搀和就只是个人形印章,搀和了又未必懂军事。
各路总兵都是靠自己带的军队能打当上的总兵官,他们不需要再像从前大都督一样考虑整个都督府的卫军能力,只需要带一个非常能打的营就行了。
几路总兵都挺能打,凑到一起谁也不服谁、谁也不听谁,你是左都督有啥用,我再打一场仗我也是左都督,都是总兵官,你凭啥命令我?
延绥镇军被突破,固原军和宁夏军没有回援,说到底尤世禄不是总督,如果总督要在后面快被杀了,他俩说啥也会带兵回去完成反包围。
完整的指挥、训练、选拔、屯田、征战的军事系统,变成如今这种参将大乱斗,谁是最能打的参将很重要,但统帅指挥大军团作战的能力不重要了。
如今的总兵官都是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专项人才,理想状态不是关羽岳飞,而是曹文诏。
刘承宗之所以要分析,不是要在战役结束后给明军鞭尸,而是脱胎于明军系统的元帅府,同样也有这毛病,而且他走到了这个关卡——元帅府最高官职目前是副总兵。
短时间内他亲自出征没问题,但长远来看,这种框架并不稳定。
别的不说,如果他不出征,单让王文秀和杨耀出兵,不遇挫就是势如破竹,一旦遇挫,表现也会和三镇总兵一样进退失据。
不过当下他的对手是大明,这个问题也不是仓促之间拍脑袋就能解决的,反倒是收拾掉王性善的军队,拿下永登连城的土司,向兰州开拔更为重要。
他不打算夺取兰州城,夺取兰州城会让矛盾进一步激化,朝廷疯狂调兵发动第二次围剿,说实话……刘承宗衡量双方能承受的战争极限,他很害怕短时间里再来一次这样的战役。
再有一场这样的战役,元帅府就是死局。
输了是死,赢了也是崩溃……降兵不收降,朝廷就能继续组织第三次战役,大明可能没粮食,但兵甲制造能力很强,西北各镇后备兵员也很充足,耗到春耕时间过去,他就完蛋了。
收降也同样受不了,除非向关中进发,但冲进关中就不可能洗劫了,夺了粮食也运不回来,战线太长他吃不下那么大的土地,河湟兰州都得丢,那样的结果就是内乱。
所以东进的目的是洗劫兰州、河州、临洮等地所有富户的钱粮牲畜,但不需要抢掠人口。
他不是后金,河湟也不是东北,没有大平原让他耕种,眼下河湟六七十万百姓已足够耕种,进一步掠夺人口会让河湟不可避免的发生饥荒。
要完成这一步首先他要把承运调过来,他们在康宁府赶制的牛皮、羊皮筏子可以派上用场,再加上缴获官军的筏子,足够大部队快速渡过黄河。
同时承运也能在后方运送取回来的粮草钱财。
其次是要制定一个完善、精准的洗劫计划,依靠降兵给地方分区分片,为大户豪绅制定名单,给队伍派下一个个战术任务。
以主力部队围困兰州,劫掠队伍在纵横二百里的土地上快速探查、快速突进、快速回撤,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意图,搬空所有财富。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