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亡秦之机,第五次合纵的前奏!(求追读!)
“此亡秦之序耳,窃为兄取之也!”
张良的话十分激昂,很能鼓舞人心,让人有一种原来我真的这么有才,连信陵君都可以取而代之的感觉。
但是这次,张机是真的完全没有心动。
他的脑子多有毛病才会去当这个狗屁合纵长?
山东六国之间多有龃龉,这么多年了来有多少次合纵攻秦了?以至于从秦惠文王开始,在位期间山东列国不来一次合纵攻秦,都会让那一代的秦王怀疑山东六国是不是瞧不起他?
可合纵四次,最终结果呢?
要么因为各有异心导致惨败,要么就是哪怕胜了也草草退军不愿意替别人打工,要么就是走在半路上就退军了。
张机的太爷爷张仪入秦,得秦惠文王重用,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东出!
秦国发兵攻魏河内,占领魏国的曲沃和平周,不久又攻占韩之鄢陵及义渠之郁郅。
秦国的迅速扩张促使各国联合,周慎靓王三年(前年),魏相公孙衍配五国相印,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同时说服义渠攻秦侧背。
结果呢,楚军、燕军消极作战,心存观望,实际上出兵的只有魏、赵、韩三国。联军攻至函谷关,被秦军击退。次年,秦军大将“智囊”嬴疾在修鱼大败三国联军,斩首八万两千人!
自此,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宣告失败。
周赧王元年(公元前年),秦国报四年前突袭秦国后方之仇,也为巩固后方,调集重兵从东、南、西三面攻打义渠,夺义渠二十五城,重创义渠!
而后数年,秦军又南吞巴、蜀及苴等国,完成了“富国”、“广地”、“强兵”战略目的,还形成了对楚国的侧翼包围,随后不断向魏、韩、楚、赵等国进攻,攻占武遂、穰城、蒲阪、晋阳、封陵、襄城等城邑。
周赧王十七年(前年),秦攻楚,战于析,歼楚军万,攻克城邑十余座。
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乘秦军久战疲惫,且主力大军在巴蜀之地还未返回,合纵攻秦。
经三年苦战,终于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但联军又生龃龉,为争夺地盘而内部不和,最终在迫使秦归还韩国的武遂和魏国的封陵等地后便立刻退军,草草结束了这第二次合纵,给了秦国借巴蜀天府之地恢复国力的机会。
周赧王二十一年(前年),秦乘楚无力、齐无暇过问中原之际,大举进攻韩、魏。次年,白起在伊阙歼灭韩魏联军万。
秦昭王在宜阳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中原各国恐两强联合,陷于被夹击的局面。苏秦入齐游说,劝湣王取消帝号,于周赧王二十八年(前年),齐、赵、魏、韩、燕相约合纵,以孟尝君为联军主帅,带领五国联军攻秦。
但五国目的不同,各有打算,进至荥阳、成皋便开始互相观望推诿,不肯出力。秦国为破坏五国联盟,主动取消帝号,将前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
于是,赵、魏、韩立刻便脱离联军撤军回国,齐、燕也只得撤退,第三次合纵还未交战即告瓦解。
后来山东六国之间彼此斗了许多年,白起又接了一个总计达到万的大单子,山东六国实在是没有这个国力合纵抗秦。
但在秦庄襄王三年(前年),秦国三年连丧两王(秦昭襄王和秦孝文王),魏、赵、韩、楚、燕抓住秦国内部不稳的时机,结成合纵,由信陵君指挥五国联军攻秦,在河外大败秦军,尾追至函谷关后,却突然带人奇袭彼时还是联军盟友的韩国,赵、魏两军与楚、韩两军交战一番后各自退去,信陵君也彻底失去了信誉,山东六国互相提防,不敢结成合纵。() ()
这也是张良想请张机出山担任合纵长的原因,因为山东六国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当合纵长。
张机虽然籍籍无名,但是光凭他能得到仁道之剑湛卢剑的认可,哪怕他是张仪的后人,山东六国也会信任他,一如多年前的东周公国国君昭文君,天下尊之。
但,就算他能得到山东各国信任又怎么样?
合纵长不光是要得到山东各国的认可,还要有着足够的力量在背后支持。
公孙衍作为魏相,有魏国的全力支持;孟尝君是齐国的公室和相国,也有着齐国撑腰;苏秦则得到赵肃侯的支持,才能对联军如臂指使;信陵君对赵国有恩情,能依靠赵、魏两国的支持。
这四位合纵长,都有着各自的国家支持,才能指挥得动联军,但仍旧免不了各国之间的龃龉,从而出了各种乱子,张机背后又有谁?
还取信陵君而代之?
张良无非就是想让他去当合纵联军的吉祥物和背锅侠,用得到仁道之剑认可的他来吸引列国加入合纵,如果输了就让他来背锅,赢了也只能算他些许功劳。
张良将张机代入了战国时期大部分士人的心态,为了出名,无所不用其极,以为张机会毫不犹豫抓住这个可以青史留名的机会去赌一把。
可张机并不是战国时期传统的士人,他是脑子被门夹了才为了些许名声去干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一时间,张机的脸色骤变,看向张良的目光逐渐变得深沉。
张良以为张机是在犹豫,还想继续劝说,却被张机挥手打断。
“子房,以后不必来了。”
张机的话让张良的脸色很难看,张机没有明言拒绝,但是这番逐客之言,不仅失礼,而且彻底断绝了双方继续磋商的可能。
张机让人送面露不愉的张良出门,自己坐在大厅内良久不语。
他忽然想通了很多事情,也许自己低估了张良、韩非这样的智谋之士,也低估了那位平庸保守的韩相张开地。
是啊,张开地这样一心求稳的保守之人,怎么会赞同张良和韩非这样冒险的疲秦之计?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疲秦之计,而是连环计!
他不记得具体哪一年了,但历史上的合纵还有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
第五次合纵大约发生在嬴政即位的最初十年里,在他掌权之前,赵将庞煖率领赵、魏、韩、楚、卫五国联军攻秦!
当时的秦国因为全力修凿郑国渠,正处于郑国渠即将修好,但也是秦国最虚弱的时期,赵将庞煖联军攻至咸阳城外七十里的蕞地。
若非吕不韦及时率军回援,再加上五国之间又生龃龉不肯出力,那一战秦国险些真的被一战灭之!
(字)
………………………………………………………………………………………………………………………………………
PS:第五次合纵不是作者菌夸张,是真的差点就灭了秦国……只能说是秦国国运昌隆外加历代秦王护佑,吕不韦带着军中精锐直扑联军中最强的楚军,但楚军怕遭受损失,索性就直接撤退回国,否则五国继续进军,咸阳真就被攻克,秦国没准真就被灭了……
张良的话十分激昂,很能鼓舞人心,让人有一种原来我真的这么有才,连信陵君都可以取而代之的感觉。
但是这次,张机是真的完全没有心动。
他的脑子多有毛病才会去当这个狗屁合纵长?
山东六国之间多有龃龉,这么多年了来有多少次合纵攻秦了?以至于从秦惠文王开始,在位期间山东列国不来一次合纵攻秦,都会让那一代的秦王怀疑山东六国是不是瞧不起他?
可合纵四次,最终结果呢?
要么因为各有异心导致惨败,要么就是哪怕胜了也草草退军不愿意替别人打工,要么就是走在半路上就退军了。
张机的太爷爷张仪入秦,得秦惠文王重用,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东出!
秦国发兵攻魏河内,占领魏国的曲沃和平周,不久又攻占韩之鄢陵及义渠之郁郅。
秦国的迅速扩张促使各国联合,周慎靓王三年(前年),魏相公孙衍配五国相印,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同时说服义渠攻秦侧背。
结果呢,楚军、燕军消极作战,心存观望,实际上出兵的只有魏、赵、韩三国。联军攻至函谷关,被秦军击退。次年,秦军大将“智囊”嬴疾在修鱼大败三国联军,斩首八万两千人!
自此,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宣告失败。
周赧王元年(公元前年),秦国报四年前突袭秦国后方之仇,也为巩固后方,调集重兵从东、南、西三面攻打义渠,夺义渠二十五城,重创义渠!
而后数年,秦军又南吞巴、蜀及苴等国,完成了“富国”、“广地”、“强兵”战略目的,还形成了对楚国的侧翼包围,随后不断向魏、韩、楚、赵等国进攻,攻占武遂、穰城、蒲阪、晋阳、封陵、襄城等城邑。
周赧王十七年(前年),秦攻楚,战于析,歼楚军万,攻克城邑十余座。
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乘秦军久战疲惫,且主力大军在巴蜀之地还未返回,合纵攻秦。
经三年苦战,终于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但联军又生龃龉,为争夺地盘而内部不和,最终在迫使秦归还韩国的武遂和魏国的封陵等地后便立刻退军,草草结束了这第二次合纵,给了秦国借巴蜀天府之地恢复国力的机会。
周赧王二十一年(前年),秦乘楚无力、齐无暇过问中原之际,大举进攻韩、魏。次年,白起在伊阙歼灭韩魏联军万。
秦昭王在宜阳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中原各国恐两强联合,陷于被夹击的局面。苏秦入齐游说,劝湣王取消帝号,于周赧王二十八年(前年),齐、赵、魏、韩、燕相约合纵,以孟尝君为联军主帅,带领五国联军攻秦。
但五国目的不同,各有打算,进至荥阳、成皋便开始互相观望推诿,不肯出力。秦国为破坏五国联盟,主动取消帝号,将前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
于是,赵、魏、韩立刻便脱离联军撤军回国,齐、燕也只得撤退,第三次合纵还未交战即告瓦解。
后来山东六国之间彼此斗了许多年,白起又接了一个总计达到万的大单子,山东六国实在是没有这个国力合纵抗秦。
但在秦庄襄王三年(前年),秦国三年连丧两王(秦昭襄王和秦孝文王),魏、赵、韩、楚、燕抓住秦国内部不稳的时机,结成合纵,由信陵君指挥五国联军攻秦,在河外大败秦军,尾追至函谷关后,却突然带人奇袭彼时还是联军盟友的韩国,赵、魏两军与楚、韩两军交战一番后各自退去,信陵君也彻底失去了信誉,山东六国互相提防,不敢结成合纵。() ()
这也是张良想请张机出山担任合纵长的原因,因为山东六国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当合纵长。
张机虽然籍籍无名,但是光凭他能得到仁道之剑湛卢剑的认可,哪怕他是张仪的后人,山东六国也会信任他,一如多年前的东周公国国君昭文君,天下尊之。
但,就算他能得到山东各国信任又怎么样?
合纵长不光是要得到山东各国的认可,还要有着足够的力量在背后支持。
公孙衍作为魏相,有魏国的全力支持;孟尝君是齐国的公室和相国,也有着齐国撑腰;苏秦则得到赵肃侯的支持,才能对联军如臂指使;信陵君对赵国有恩情,能依靠赵、魏两国的支持。
这四位合纵长,都有着各自的国家支持,才能指挥得动联军,但仍旧免不了各国之间的龃龉,从而出了各种乱子,张机背后又有谁?
还取信陵君而代之?
张良无非就是想让他去当合纵联军的吉祥物和背锅侠,用得到仁道之剑认可的他来吸引列国加入合纵,如果输了就让他来背锅,赢了也只能算他些许功劳。
张良将张机代入了战国时期大部分士人的心态,为了出名,无所不用其极,以为张机会毫不犹豫抓住这个可以青史留名的机会去赌一把。
可张机并不是战国时期传统的士人,他是脑子被门夹了才为了些许名声去干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一时间,张机的脸色骤变,看向张良的目光逐渐变得深沉。
张良以为张机是在犹豫,还想继续劝说,却被张机挥手打断。
“子房,以后不必来了。”
张机的话让张良的脸色很难看,张机没有明言拒绝,但是这番逐客之言,不仅失礼,而且彻底断绝了双方继续磋商的可能。
张机让人送面露不愉的张良出门,自己坐在大厅内良久不语。
他忽然想通了很多事情,也许自己低估了张良、韩非这样的智谋之士,也低估了那位平庸保守的韩相张开地。
是啊,张开地这样一心求稳的保守之人,怎么会赞同张良和韩非这样冒险的疲秦之计?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疲秦之计,而是连环计!
他不记得具体哪一年了,但历史上的合纵还有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
第五次合纵大约发生在嬴政即位的最初十年里,在他掌权之前,赵将庞煖率领赵、魏、韩、楚、卫五国联军攻秦!
当时的秦国因为全力修凿郑国渠,正处于郑国渠即将修好,但也是秦国最虚弱的时期,赵将庞煖联军攻至咸阳城外七十里的蕞地。
若非吕不韦及时率军回援,再加上五国之间又生龃龉不肯出力,那一战秦国险些真的被一战灭之!
(字)
………………………………………………………………………………………………………………………………………
PS:第五次合纵不是作者菌夸张,是真的差点就灭了秦国……只能说是秦国国运昌隆外加历代秦王护佑,吕不韦带着军中精锐直扑联军中最强的楚军,但楚军怕遭受损失,索性就直接撤退回国,否则五国继续进军,咸阳真就被攻克,秦国没准真就被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