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听到王夫人的召唤,立刻匆忙地走到前面。原来,王夫人要带他去拜访甄夫人。宝玉自然非常高兴,急忙去换衣服,然后跟着王夫人来到了甄家。
当他看到甄家的景色时,发现与荣宁府并无太大差别,只是有些地方稍微繁华一些。经过仔细询问,他得知甄家果然有一个与他同名的宝玉。甄夫人热情地留他们吃饭,直到天色渐晚才回家。这让宝玉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回到家后,王夫人又吩咐准备一场丰盛的宴席,并邀请了班大戏来表演,以招待甄夫人母女。接下来的两天里,甄夫人母女并没有告辞,而是继续留在荣宁府中。然而,这段美好的时光终究还是过去了,甄夫人母女最终还是离开了。
这日,宝玉因见湘云渐愈,心情愉悦地决定去看望黛玉。然而,当他来到黛玉的房间时,发现她刚刚午睡醒来,宝玉不敢打扰她的休息。他注意到紫鹃正在回廊上专心致志地做针线活,于是走上前去询问:“昨日夜里你的咳嗽可好些了?”紫鹃回答道:“好些了。”
宝玉高兴地说:“阿弥陀佛!但愿你早日康复!”紫鹃笑着说:“你也念起佛来,真是个新鲜事!”宝玉笑着说:“这是因为‘病急乱投医’嘛。”
说着,宝玉留意到紫鹃穿着一件弹墨绫薄绵袄,外面只套着一件青缎夹背心。他觉得这样的穿着太单薄了,尤其是在风口里坐着,而且天气也不太好。他担心紫鹃再生病的话,情况会更加复杂。于是,他伸手向紫鹃身上抹了一抹,关切地说:“穿这样单薄的衣服,还在风口里坐着,时气又不好,你再病了,就更加难办了。”
紫鹃听后便说道:“从今以后,我们只能说话,不能再动手动脚的。你已经长大了,应该懂得尊重别人。那些不正经的人背地里会议论你。你总是不注意这些,还像小时候一样行为举止,怎么能行呢?姑娘常常嘱咐我们不要和你开玩笑。你最近看她的时候,恐怕连远远地看着都不够吧!”说完,紫鹃便起身拿起针线,走进另一个房间去了。
宝玉一见到眼前的景象,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寒意,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到脚浇了个透。他愣愣地盯着那些竹子,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时,祝妈正在不远处忙着刨土种竹,一边还扫着掉落的竹叶。宝玉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突然感到一阵恍惚,仿佛魂魄都离体了一般。他随便找了一块山石坐下,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不知不觉中泪水滑落了下来。
他就这样呆坐了一顿饭的时间,脑海中千思万绪,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这时,雪雁从王夫人的屋子里取了人参出来,正好经过这片竹林。她突然扭头看到了桃花树下的石头上坐着一个人,正托着腮颊出神。她走近一看,原来是宝玉。雪雁不禁感到疑惑:“这么冷的天,他一个人在这里做什么呢?春天是容易生病的季节,难道他也犯了呆病?”
雪雁一边想着,一边走到宝玉身边,蹲下身子笑着说:“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宝玉抬头看见雪雁,立刻说道:“你又来找我做什么?难道你不是女儿身吗?既然他们不允许你们和我接触,你又来找我,如果被人看见了,岂不是又要引起闲言碎语?你还是快回家去吧。”
雪雁听了这番话,心里不禁为黛玉感到委屈。她觉得黛玉一定是又受到了什么委屈,所以只得回到屋里去安慰她。然而,当雪雁走进屋子时,发现黛玉还沉浸在梦乡之中,于是她将人参交给了紫鹃。
紫鹃接过人参,好奇地问道:“太太在做什么?”雪雁回答道:“太太也在睡午觉呢,所以我等了这么久。”接着,雪雁又接着说:“姐姐,我给你讲个笑话吧:我刚才在等待太太的时候,和玉钏儿姐姐坐在下屋里聊天。突然,赵姨奶奶招手叫我过去。我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结果原来是赵姨奶奶向太太请假,要去给她的兄弟伴宿坐夜。明天还要送殡去,但是她的小丫头子小吉祥儿没有合适的衣服穿,所以想借我的月白绫子袄儿。”
雪雁继续说:“我想:他们家里应该也有两件这样的衣服,但是去那个地方可能会弄坏,所以他们舍不得穿自己的。所以,他们想借别人的穿。借给我的衣服,就算弄坏了也没关系,只是我觉得他平时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说:我的衣裳簪环都是姑娘叫紫鹃姐姐收着的。现在要先去告诉他这个消息,然后再回姑娘那里,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可能会耽误你老人家出门办事。不如再转借给别人吧。”
紫鹃听了雪雁的话,笑着说:“你这个小东西儿倒是挺聪明的:你不借给他,就把责任推到我和姑娘身上,这样别人就不会怪你了。他现在就要去吗?还是等到明天早上才去呢?”雪雁回答:“他现在就要去,恐怕现在已经走了。”紫鹃点了点头。
雪雁又说:“我怕姑娘还没醒呢。刚才是谁给宝玉气受了?他正坐在那里哭呢。”紫鹃听了这话,立刻紧张地问:“他在哪里?”雪雁回答:“在沁芳亭后面的桃花树下。”
紫鹃听了,立刻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转身对雪雁嘱咐道:“你要好好听叫。如果有人来找我,你就告诉他们我马上就来。”说完,她便急匆匆地离开了潇湘馆,径直去找宝玉。
紫鹃来到宝玉的面前,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轻声说道:“我刚才只是随口说了那么一句话,目的是为了大家好。没想到你竟然生气了,一个人跑到这风地里来哭,万一弄出病来可怎么办?”
宝玉忙笑着回答:“谁说我赌气了?我只是觉得你说得有道理,我想你们既然这样说,其他人肯定也会这样想,将来大家都会渐渐不理我了──想到这一点,我心里就特别难过。”
紫鹃轻轻地坐在宝玉的旁边。宝玉看着她,微笑着说:“刚才我们面对面说话时,你还要走开,现在怎么又来挨着我坐呢?”
紫鹃回答道:“你都忘了吗?几天前,你们姐妹俩正在聊天,赵姨娘突然走了进来。我当时听说他不在家,所以过来问你。对了,前几天你和他只说了‘燕窝’这个词,然后就没有再提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你没有继续说下去。”
宝玉解释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是觉得宝姐姐现在住在我们家,既然她喜欢吃燕窝,那就不能中断供应。如果我总是向她要燕窝,可能会让她觉得我在占她的便宜。虽然我不能直接向太太要,但我已经在老太太面前稍微透露了一下这个想法,恐怕老太太已经和凤姐姐说了。我之前告诉她的事情,还没有完全说完。现在我听说每天给你们一两燕窝,这就足够了。”
紫鹃感激地说:“原来是你说了这件事,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们一直在想,为什么老太太突然想起来,每天都要送一两燕窝来呢?原来都是因为你。”
宝玉笑着说:“只要每天都吃习惯了,过个两三年就好了。”紫鹃却有些担忧地说:“在这里吃习惯了,明年回家后,哪里还有这么多钱买这个吃呢?”
宝玉听了紫鹃的话,不禁大吃一惊,连忙问道:“谁家去?”
紫鹃回答道:“妹妹回苏州去。”宝玉听后笑了起来,说:“你又说白话了。苏州虽然是我们的原籍,但是因为姑母去世了,没有人照顾她,所以我们才接她来贾府的。明年回去找谁呢?可见你在撒谎。”
紫鹃冷冷地笑了笑,说:“你太小看人了!你们贾家难道是大族吗?人口多吗?除了你们家,别人只有一父一母,难道房族中真的再没有其他人了吗?我们姑娘来的时候,原本是老太太心疼她年幼,虽然有叔伯,但不如亲生父母亲近,所以才接她来住几年。等到她长大了该出嫁的时候,自然要送回林家的。难道林家的女儿要在你们贾家一辈子不成?林家虽然贫穷到没有饭吃,但他们也是世代书香门第,绝不肯将他们家的人丢给亲戚,以免被人耻笑。所以早则明年春天,迟则秋天,就算我们这里不送她回去,林家也一定会派人来接她的。”
紫鹃继续说道:“前日夜里姑娘和我说了,她叫我告诉你,将从前小时候玩的东西,凡是她送给你的,都请你整理出来还给她;而她也把你送给她的东西整理好了。”
宝玉听了紫鹃的话,心中犹如被焦雷击中一般,震惊不已。他看着紫鹃,等待她再次发问,但紫鹃却见他呆立不动,一言不发。正当紫鹃准备再次询问时,晴雯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急切地说:“老太太叫你呢!原来你在这里。”
紫鹃笑着回答:“我刚才告诉他姑娘的病情,他却不相信。现在你可以带他去见了。”说完,紫鹃便转身回房去了。
晴雯见宝玉呆呆地站在那里,满头大汗,脸色紫胀,立刻上前拉住他的手,带着他匆匆赶往怡红院。袭人见到宝玉这般模样,顿时惊慌失措,只以为是受了风寒,热身被风扑了。然而,宝玉的发热问题并不严重,更令人担忧的是他的眼神变得空洞无神,嘴角边还流出了口水,他自己却毫无察觉。给他一个枕头,他就躺下休息;扶他起来,他就坐着;倒了茶来,他就喝。众人见状,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又不敢贸然去告诉贾母,只能先派人去请李嬷嬷过来。
不久之后,李嬷嬷赶到了怡红院。她仔细观察了宝玉一番,问了他几句话,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她用手摸了摸他的脉搏,又在嘴唇和人中上用力掐了两下,掐得指印如此深,竟然没有感觉到疼痛。李嬷嬷只是轻声叹息道:“这可真是不得了!”接着,她突然搂住宝玉的头放声大哭起来。() ()
袭人见状急忙拉起她说:“你老人家看看这情况可怕不可怕,快告诉我们去回老太太、太太吧。你怎么先哭起来了?”
李嬷嬷捶打着床铺和枕头说:“这可真是没用了!我白白操劳了一辈子的心啊!”
袭人以为她年老多知,所以请他来看望黛玉。如今见他这般一说,都信以为实,也哭起来了。晴雯便告诉袭人方才如此这般。
袭人听了,便忙到潇湘馆来,见紫鹃正伏侍黛玉吃药,也顾不得什么,便走上来问紫鹃道:“你才和我们宝玉说了些什么话?你瞧瞧他去!你回老太太去,我也不管了!”说着,便坐在椅上。
袭人心中焦急万分,她知道自己必须尽快了解宝玉的情况。她看着紫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和期待。紫鹃感受到了袭人的紧张情绪,她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来看着袭人。
“袭人姐姐,我刚才和宝玉少爷说了一些关于黛玉姑娘的话。”紫鹃轻声说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和不安。
袭人紧紧盯着紫鹃的眼睛,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她知道紫鹃是黛玉的贴身丫鬟,对黛玉的情况了如指掌。
“你说了什么?”袭人追问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迫切。紫鹃微微低下头,有些不敢直视袭人的目光。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开始讲述刚才的对话。
袭人站起身来,决定立即前往潇湘馆看望黛玉。她知道时间紧迫,不能耽搁太久。她向紫鹃告别后,快步离开了房间。
黛玉忽然发现袭人满脸焦急和愤怒,眼中还带着泪痕,举止也变得异常。她不禁感到有些慌张,连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袭人定了定神,抽泣着说:“我不知道‘紫鹃姑奶奶’说了些什么话,那个呆子的眼睛直勾勾的,手脚冰凉,也不再说话了!李妈妈掐他也没有反应,已经快死了一半了!连妈妈都说他已经不行了,正在那里放声大哭,恐怕现在已经死了!”
听到这番话,黛玉心中一紧。她知道李嬷嬷是一个久经沧桑的老妇人,她说不中用了,那肯定就是真的。她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叫,将刚刚服下的药一口吐了出来,胃里翻江倒海,痛苦不堪。她咳嗽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脸色通红,头发散乱,眼睛肿胀,筋脉凸显,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紫鹃见状急忙上前给她捶背。
黛玉伏在枕头上喘息了好一会儿,推开紫鹃说:“你不用捶了,你干脆拿绳子来勒死我算了!”
紫鹃解释道:“我并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只是开了一些玩笑而已,他却当真了。”袭人说道:“你还不知道他那傻子的性格吗?每次开玩笑都会当真。”
黛玉说:“你到底说了什么话?赶紧去解释清楚吧,说不定他就能醒过来了。”
紫鹃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从床上跳了起来,和袭人一起赶往怡红院。然而,当他们到达那里时,却发现贾母、王夫人等人已经在那里了。
贾母一见到紫鹃,眼中立刻冒出怒火,责骂道:“你这个小蹄子和他说了些什么?”紫鹃慌忙解释道:“我并没有敢说什么,只是说了几句玩笑话。”
谁知宝玉一见到紫鹃,突然“嗳呀”了一声,开始哭泣起来。众人见状,都松了一口气。贾母便拉住紫鹃,以为她得罪了宝玉,所以要求她向宝玉道歉。然而,宝玉却紧紧抓住紫鹃的手,死活不肯放开,说:“要去就带我一起去!”
众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原来是紫鹃说了一句要回苏州的玩笑话,引发了这一切。
贾母流着泪说:“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发生呢,原来只是这句玩笑话!”她又对紫鹃说:“你这孩子平时聪明伶俐,你也知道他是个呆子,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哄骗他呢?”
薛姨妈劝解道:“宝玉本来就心地善良,而林姑娘又是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他们两个姐妹长得这么大了,比其他姐妹更加亲密。现在突然说要离开一个,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就算是一个冷漠的人,也会伤心难过。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放心,吃一两剂药就会好的。”
正说着,人回:“林之孝家的赖大家的都来瞧哥儿来了。”贾母道:“难为他们想着,叫他们来瞧瞧。”
宝玉听了一个“林”字,便满床闹起来说:“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贾母听了,也忙说:“打出去罢!”又忙安慰说:“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再没人来接他,你只管放心罢!”
宝玉道:“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了!”贾母道:“没姓林的来。凡姓林的都打出去了。”一面吩咐众人:“以后别叫林之孝家的进园来,你们也别说“林”字儿。──孩子们,你们听了我这句话罢?”众人忙答应,又不敢笑。
一时之间,宝玉的目光又被十锦槅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所吸引。他指着那只船,兴奋地说:“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吗?湾在那里呢!”贾母听到这话,立刻命人将那只船拿下来。袭人也迅速地将船取下来。宝玉伸手想要拿过那只船,袭人便递了过去。
宝玉高兴地将那只船掖在被子里,笑着说:“这可去不成了!”一面说,一面死拉着紫鹃不放。
过了一会儿,有人进来通报说:“大夫来了。”贾母忙命快请进来。王夫人、薛姨妈、宝钗等人暂时避入里间,贾母则端坐在宝玉身旁。王太医走进来,看到屋子里有许多人,忙上去请了贾母的安,然后拿起宝玉的手,仔细地诊察了一番。
那紫鹃少不得低了头。王太医也不解何意,起身说道:“世兄这症,乃是急痛迷心。古人曾云,“痰迷有别:有气血亏柔饮食不能镕化痰迷者,有怒恼中痰急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致,不过一时壅蔽,较别的似轻些。”
贾母道:“你只说怕不怕,谁和你背药书呢?”王太医忙躬身笑道:“不妨,不妨。”贾母道:“果真不妨?”王太医道:“实在不妨。都在晚生身上。”
贾母道:“既这么着,请外头坐,开了方儿。吃好了呢,我另外预备谢礼,叫他亲自捧了,送去磕头;要耽误了,我打发人去拆了太医院的大堂!”
王太医只管躬身陪笑,说:“不敢,不敢。”他原听说另具上等谢礼命宝玉去磕头”,故满口说“不敢”,竟未听见贾母后来说拆太医院之戏语,犹说“不敢”,贾母与众人反倒笑了。
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根据医生的指示,他们开始煎制药物。当药煎好后,宝玉服下,果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比之前更加平静和安宁。然而,尽管身体的状况有所改善,宝玉仍然坚决不肯让紫鹃离开他的视线。他固执地说:“她一旦离开,就一定会回到苏州去!”面对宝玉的坚持,贾母和王夫人感到无奈,只得命令紫鹃继续留在他的身边,而将琥珀调去照顾黛玉。
黛玉也时常派遣雪雁来询问宝玉的情况。在这个晚上,宝玉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贾母和王夫人等人才放心地离开了。然而,他们还是担心宝玉的情况,整个夜晚都派人来询问几次。李妈、奶妈和宋妈等几位年长的人都非常用心地看守着宝玉,而紫鹃、袭人和晴雯等人则日夜陪伴在他的身边。
有时候,宝玉会在睡梦中惊醒,不是哭着说黛玉已经离去,就是说有人来接他。每当他惊醒时,都必须得到紫鹃的安慰才能平复下来。
在那个时刻,贾母再次命令将祛邪守灵丹和开窍通神散——各种上方秘制的珍贵药物——按照配方服用。第二天,她又服用了王太医开的药方,逐渐恢复了健康。宝玉心里明白这一切,但他担心紫鹃会回去,于是故意表现出一副疯狂的样子。
自从那天起,紫鹃也深感后悔,她日夜辛勤地照顾着贾母,没有丝毫的怨言。袭人心安神定,看着紫鹃笑着说:“都是你闹出来的事,还得你来治疗。我们这位呆爷真是听风就是雨,以后可怎么办才好!”说完,大家都默默不语。
一日,贾母又来看望宝玉,她看着宝玉那副激动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担忧。她知道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深厚,甚至可以说是执念已深。她担心这次的事情会让宝玉更加难过,于是决定好好安抚一下他的情绪。
“宝玉啊,我知道你对林妹妹的感情很深,但是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姓林的人才值得你去爱。你看,我们园子里这么多孩子,他们都是你的亲人和朋友。你应该学会珍惜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执着于一个人。”贾母温柔地说道。
宝玉听了贾母的话,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些。他知道贾母说得对,自己不能因为失去了林黛玉就把生活搞得一团糟。他决定试着去接受这个事实,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奶奶,您说得对。我会试着去接受这个事实的。谢谢您的开导。”宝玉诚恳地说道。
贾母见宝玉终于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她知道,从此以后,宝玉会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稳重的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及时地给予了正确的引导和关爱。
当他看到甄家的景色时,发现与荣宁府并无太大差别,只是有些地方稍微繁华一些。经过仔细询问,他得知甄家果然有一个与他同名的宝玉。甄夫人热情地留他们吃饭,直到天色渐晚才回家。这让宝玉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回到家后,王夫人又吩咐准备一场丰盛的宴席,并邀请了班大戏来表演,以招待甄夫人母女。接下来的两天里,甄夫人母女并没有告辞,而是继续留在荣宁府中。然而,这段美好的时光终究还是过去了,甄夫人母女最终还是离开了。
这日,宝玉因见湘云渐愈,心情愉悦地决定去看望黛玉。然而,当他来到黛玉的房间时,发现她刚刚午睡醒来,宝玉不敢打扰她的休息。他注意到紫鹃正在回廊上专心致志地做针线活,于是走上前去询问:“昨日夜里你的咳嗽可好些了?”紫鹃回答道:“好些了。”
宝玉高兴地说:“阿弥陀佛!但愿你早日康复!”紫鹃笑着说:“你也念起佛来,真是个新鲜事!”宝玉笑着说:“这是因为‘病急乱投医’嘛。”
说着,宝玉留意到紫鹃穿着一件弹墨绫薄绵袄,外面只套着一件青缎夹背心。他觉得这样的穿着太单薄了,尤其是在风口里坐着,而且天气也不太好。他担心紫鹃再生病的话,情况会更加复杂。于是,他伸手向紫鹃身上抹了一抹,关切地说:“穿这样单薄的衣服,还在风口里坐着,时气又不好,你再病了,就更加难办了。”
紫鹃听后便说道:“从今以后,我们只能说话,不能再动手动脚的。你已经长大了,应该懂得尊重别人。那些不正经的人背地里会议论你。你总是不注意这些,还像小时候一样行为举止,怎么能行呢?姑娘常常嘱咐我们不要和你开玩笑。你最近看她的时候,恐怕连远远地看着都不够吧!”说完,紫鹃便起身拿起针线,走进另一个房间去了。
宝玉一见到眼前的景象,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寒意,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到脚浇了个透。他愣愣地盯着那些竹子,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时,祝妈正在不远处忙着刨土种竹,一边还扫着掉落的竹叶。宝玉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突然感到一阵恍惚,仿佛魂魄都离体了一般。他随便找了一块山石坐下,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不知不觉中泪水滑落了下来。
他就这样呆坐了一顿饭的时间,脑海中千思万绪,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这时,雪雁从王夫人的屋子里取了人参出来,正好经过这片竹林。她突然扭头看到了桃花树下的石头上坐着一个人,正托着腮颊出神。她走近一看,原来是宝玉。雪雁不禁感到疑惑:“这么冷的天,他一个人在这里做什么呢?春天是容易生病的季节,难道他也犯了呆病?”
雪雁一边想着,一边走到宝玉身边,蹲下身子笑着说:“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宝玉抬头看见雪雁,立刻说道:“你又来找我做什么?难道你不是女儿身吗?既然他们不允许你们和我接触,你又来找我,如果被人看见了,岂不是又要引起闲言碎语?你还是快回家去吧。”
雪雁听了这番话,心里不禁为黛玉感到委屈。她觉得黛玉一定是又受到了什么委屈,所以只得回到屋里去安慰她。然而,当雪雁走进屋子时,发现黛玉还沉浸在梦乡之中,于是她将人参交给了紫鹃。
紫鹃接过人参,好奇地问道:“太太在做什么?”雪雁回答道:“太太也在睡午觉呢,所以我等了这么久。”接着,雪雁又接着说:“姐姐,我给你讲个笑话吧:我刚才在等待太太的时候,和玉钏儿姐姐坐在下屋里聊天。突然,赵姨奶奶招手叫我过去。我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结果原来是赵姨奶奶向太太请假,要去给她的兄弟伴宿坐夜。明天还要送殡去,但是她的小丫头子小吉祥儿没有合适的衣服穿,所以想借我的月白绫子袄儿。”
雪雁继续说:“我想:他们家里应该也有两件这样的衣服,但是去那个地方可能会弄坏,所以他们舍不得穿自己的。所以,他们想借别人的穿。借给我的衣服,就算弄坏了也没关系,只是我觉得他平时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说:我的衣裳簪环都是姑娘叫紫鹃姐姐收着的。现在要先去告诉他这个消息,然后再回姑娘那里,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可能会耽误你老人家出门办事。不如再转借给别人吧。”
紫鹃听了雪雁的话,笑着说:“你这个小东西儿倒是挺聪明的:你不借给他,就把责任推到我和姑娘身上,这样别人就不会怪你了。他现在就要去吗?还是等到明天早上才去呢?”雪雁回答:“他现在就要去,恐怕现在已经走了。”紫鹃点了点头。
雪雁又说:“我怕姑娘还没醒呢。刚才是谁给宝玉气受了?他正坐在那里哭呢。”紫鹃听了这话,立刻紧张地问:“他在哪里?”雪雁回答:“在沁芳亭后面的桃花树下。”
紫鹃听了,立刻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转身对雪雁嘱咐道:“你要好好听叫。如果有人来找我,你就告诉他们我马上就来。”说完,她便急匆匆地离开了潇湘馆,径直去找宝玉。
紫鹃来到宝玉的面前,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轻声说道:“我刚才只是随口说了那么一句话,目的是为了大家好。没想到你竟然生气了,一个人跑到这风地里来哭,万一弄出病来可怎么办?”
宝玉忙笑着回答:“谁说我赌气了?我只是觉得你说得有道理,我想你们既然这样说,其他人肯定也会这样想,将来大家都会渐渐不理我了──想到这一点,我心里就特别难过。”
紫鹃轻轻地坐在宝玉的旁边。宝玉看着她,微笑着说:“刚才我们面对面说话时,你还要走开,现在怎么又来挨着我坐呢?”
紫鹃回答道:“你都忘了吗?几天前,你们姐妹俩正在聊天,赵姨娘突然走了进来。我当时听说他不在家,所以过来问你。对了,前几天你和他只说了‘燕窝’这个词,然后就没有再提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你没有继续说下去。”
宝玉解释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只是觉得宝姐姐现在住在我们家,既然她喜欢吃燕窝,那就不能中断供应。如果我总是向她要燕窝,可能会让她觉得我在占她的便宜。虽然我不能直接向太太要,但我已经在老太太面前稍微透露了一下这个想法,恐怕老太太已经和凤姐姐说了。我之前告诉她的事情,还没有完全说完。现在我听说每天给你们一两燕窝,这就足够了。”
紫鹃感激地说:“原来是你说了这件事,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们一直在想,为什么老太太突然想起来,每天都要送一两燕窝来呢?原来都是因为你。”
宝玉笑着说:“只要每天都吃习惯了,过个两三年就好了。”紫鹃却有些担忧地说:“在这里吃习惯了,明年回家后,哪里还有这么多钱买这个吃呢?”
宝玉听了紫鹃的话,不禁大吃一惊,连忙问道:“谁家去?”
紫鹃回答道:“妹妹回苏州去。”宝玉听后笑了起来,说:“你又说白话了。苏州虽然是我们的原籍,但是因为姑母去世了,没有人照顾她,所以我们才接她来贾府的。明年回去找谁呢?可见你在撒谎。”
紫鹃冷冷地笑了笑,说:“你太小看人了!你们贾家难道是大族吗?人口多吗?除了你们家,别人只有一父一母,难道房族中真的再没有其他人了吗?我们姑娘来的时候,原本是老太太心疼她年幼,虽然有叔伯,但不如亲生父母亲近,所以才接她来住几年。等到她长大了该出嫁的时候,自然要送回林家的。难道林家的女儿要在你们贾家一辈子不成?林家虽然贫穷到没有饭吃,但他们也是世代书香门第,绝不肯将他们家的人丢给亲戚,以免被人耻笑。所以早则明年春天,迟则秋天,就算我们这里不送她回去,林家也一定会派人来接她的。”
紫鹃继续说道:“前日夜里姑娘和我说了,她叫我告诉你,将从前小时候玩的东西,凡是她送给你的,都请你整理出来还给她;而她也把你送给她的东西整理好了。”
宝玉听了紫鹃的话,心中犹如被焦雷击中一般,震惊不已。他看着紫鹃,等待她再次发问,但紫鹃却见他呆立不动,一言不发。正当紫鹃准备再次询问时,晴雯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急切地说:“老太太叫你呢!原来你在这里。”
紫鹃笑着回答:“我刚才告诉他姑娘的病情,他却不相信。现在你可以带他去见了。”说完,紫鹃便转身回房去了。
晴雯见宝玉呆呆地站在那里,满头大汗,脸色紫胀,立刻上前拉住他的手,带着他匆匆赶往怡红院。袭人见到宝玉这般模样,顿时惊慌失措,只以为是受了风寒,热身被风扑了。然而,宝玉的发热问题并不严重,更令人担忧的是他的眼神变得空洞无神,嘴角边还流出了口水,他自己却毫无察觉。给他一个枕头,他就躺下休息;扶他起来,他就坐着;倒了茶来,他就喝。众人见状,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又不敢贸然去告诉贾母,只能先派人去请李嬷嬷过来。
不久之后,李嬷嬷赶到了怡红院。她仔细观察了宝玉一番,问了他几句话,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她用手摸了摸他的脉搏,又在嘴唇和人中上用力掐了两下,掐得指印如此深,竟然没有感觉到疼痛。李嬷嬷只是轻声叹息道:“这可真是不得了!”接着,她突然搂住宝玉的头放声大哭起来。() ()
袭人见状急忙拉起她说:“你老人家看看这情况可怕不可怕,快告诉我们去回老太太、太太吧。你怎么先哭起来了?”
李嬷嬷捶打着床铺和枕头说:“这可真是没用了!我白白操劳了一辈子的心啊!”
袭人以为她年老多知,所以请他来看望黛玉。如今见他这般一说,都信以为实,也哭起来了。晴雯便告诉袭人方才如此这般。
袭人听了,便忙到潇湘馆来,见紫鹃正伏侍黛玉吃药,也顾不得什么,便走上来问紫鹃道:“你才和我们宝玉说了些什么话?你瞧瞧他去!你回老太太去,我也不管了!”说着,便坐在椅上。
袭人心中焦急万分,她知道自己必须尽快了解宝玉的情况。她看着紫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和期待。紫鹃感受到了袭人的紧张情绪,她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来看着袭人。
“袭人姐姐,我刚才和宝玉少爷说了一些关于黛玉姑娘的话。”紫鹃轻声说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和不安。
袭人紧紧盯着紫鹃的眼睛,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她知道紫鹃是黛玉的贴身丫鬟,对黛玉的情况了如指掌。
“你说了什么?”袭人追问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迫切。紫鹃微微低下头,有些不敢直视袭人的目光。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开始讲述刚才的对话。
袭人站起身来,决定立即前往潇湘馆看望黛玉。她知道时间紧迫,不能耽搁太久。她向紫鹃告别后,快步离开了房间。
黛玉忽然发现袭人满脸焦急和愤怒,眼中还带着泪痕,举止也变得异常。她不禁感到有些慌张,连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袭人定了定神,抽泣着说:“我不知道‘紫鹃姑奶奶’说了些什么话,那个呆子的眼睛直勾勾的,手脚冰凉,也不再说话了!李妈妈掐他也没有反应,已经快死了一半了!连妈妈都说他已经不行了,正在那里放声大哭,恐怕现在已经死了!”
听到这番话,黛玉心中一紧。她知道李嬷嬷是一个久经沧桑的老妇人,她说不中用了,那肯定就是真的。她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叫,将刚刚服下的药一口吐了出来,胃里翻江倒海,痛苦不堪。她咳嗽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脸色通红,头发散乱,眼睛肿胀,筋脉凸显,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紫鹃见状急忙上前给她捶背。
黛玉伏在枕头上喘息了好一会儿,推开紫鹃说:“你不用捶了,你干脆拿绳子来勒死我算了!”
紫鹃解释道:“我并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只是开了一些玩笑而已,他却当真了。”袭人说道:“你还不知道他那傻子的性格吗?每次开玩笑都会当真。”
黛玉说:“你到底说了什么话?赶紧去解释清楚吧,说不定他就能醒过来了。”
紫鹃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从床上跳了起来,和袭人一起赶往怡红院。然而,当他们到达那里时,却发现贾母、王夫人等人已经在那里了。
贾母一见到紫鹃,眼中立刻冒出怒火,责骂道:“你这个小蹄子和他说了些什么?”紫鹃慌忙解释道:“我并没有敢说什么,只是说了几句玩笑话。”
谁知宝玉一见到紫鹃,突然“嗳呀”了一声,开始哭泣起来。众人见状,都松了一口气。贾母便拉住紫鹃,以为她得罪了宝玉,所以要求她向宝玉道歉。然而,宝玉却紧紧抓住紫鹃的手,死活不肯放开,说:“要去就带我一起去!”
众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原来是紫鹃说了一句要回苏州的玩笑话,引发了这一切。
贾母流着泪说:“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发生呢,原来只是这句玩笑话!”她又对紫鹃说:“你这孩子平时聪明伶俐,你也知道他是个呆子,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哄骗他呢?”
薛姨妈劝解道:“宝玉本来就心地善良,而林姑娘又是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他们两个姐妹长得这么大了,比其他姐妹更加亲密。现在突然说要离开一个,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就算是一个冷漠的人,也会伤心难过。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放心,吃一两剂药就会好的。”
正说着,人回:“林之孝家的赖大家的都来瞧哥儿来了。”贾母道:“难为他们想着,叫他们来瞧瞧。”
宝玉听了一个“林”字,便满床闹起来说:“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贾母听了,也忙说:“打出去罢!”又忙安慰说:“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再没人来接他,你只管放心罢!”
宝玉道:“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了!”贾母道:“没姓林的来。凡姓林的都打出去了。”一面吩咐众人:“以后别叫林之孝家的进园来,你们也别说“林”字儿。──孩子们,你们听了我这句话罢?”众人忙答应,又不敢笑。
一时之间,宝玉的目光又被十锦槅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所吸引。他指着那只船,兴奋地说:“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吗?湾在那里呢!”贾母听到这话,立刻命人将那只船拿下来。袭人也迅速地将船取下来。宝玉伸手想要拿过那只船,袭人便递了过去。
宝玉高兴地将那只船掖在被子里,笑着说:“这可去不成了!”一面说,一面死拉着紫鹃不放。
过了一会儿,有人进来通报说:“大夫来了。”贾母忙命快请进来。王夫人、薛姨妈、宝钗等人暂时避入里间,贾母则端坐在宝玉身旁。王太医走进来,看到屋子里有许多人,忙上去请了贾母的安,然后拿起宝玉的手,仔细地诊察了一番。
那紫鹃少不得低了头。王太医也不解何意,起身说道:“世兄这症,乃是急痛迷心。古人曾云,“痰迷有别:有气血亏柔饮食不能镕化痰迷者,有怒恼中痰急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致,不过一时壅蔽,较别的似轻些。”
贾母道:“你只说怕不怕,谁和你背药书呢?”王太医忙躬身笑道:“不妨,不妨。”贾母道:“果真不妨?”王太医道:“实在不妨。都在晚生身上。”
贾母道:“既这么着,请外头坐,开了方儿。吃好了呢,我另外预备谢礼,叫他亲自捧了,送去磕头;要耽误了,我打发人去拆了太医院的大堂!”
王太医只管躬身陪笑,说:“不敢,不敢。”他原听说另具上等谢礼命宝玉去磕头”,故满口说“不敢”,竟未听见贾母后来说拆太医院之戏语,犹说“不敢”,贾母与众人反倒笑了。
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根据医生的指示,他们开始煎制药物。当药煎好后,宝玉服下,果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比之前更加平静和安宁。然而,尽管身体的状况有所改善,宝玉仍然坚决不肯让紫鹃离开他的视线。他固执地说:“她一旦离开,就一定会回到苏州去!”面对宝玉的坚持,贾母和王夫人感到无奈,只得命令紫鹃继续留在他的身边,而将琥珀调去照顾黛玉。
黛玉也时常派遣雪雁来询问宝玉的情况。在这个晚上,宝玉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贾母和王夫人等人才放心地离开了。然而,他们还是担心宝玉的情况,整个夜晚都派人来询问几次。李妈、奶妈和宋妈等几位年长的人都非常用心地看守着宝玉,而紫鹃、袭人和晴雯等人则日夜陪伴在他的身边。
有时候,宝玉会在睡梦中惊醒,不是哭着说黛玉已经离去,就是说有人来接他。每当他惊醒时,都必须得到紫鹃的安慰才能平复下来。
在那个时刻,贾母再次命令将祛邪守灵丹和开窍通神散——各种上方秘制的珍贵药物——按照配方服用。第二天,她又服用了王太医开的药方,逐渐恢复了健康。宝玉心里明白这一切,但他担心紫鹃会回去,于是故意表现出一副疯狂的样子。
自从那天起,紫鹃也深感后悔,她日夜辛勤地照顾着贾母,没有丝毫的怨言。袭人心安神定,看着紫鹃笑着说:“都是你闹出来的事,还得你来治疗。我们这位呆爷真是听风就是雨,以后可怎么办才好!”说完,大家都默默不语。
一日,贾母又来看望宝玉,她看着宝玉那副激动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担忧。她知道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深厚,甚至可以说是执念已深。她担心这次的事情会让宝玉更加难过,于是决定好好安抚一下他的情绪。
“宝玉啊,我知道你对林妹妹的感情很深,但是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姓林的人才值得你去爱。你看,我们园子里这么多孩子,他们都是你的亲人和朋友。你应该学会珍惜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执着于一个人。”贾母温柔地说道。
宝玉听了贾母的话,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些。他知道贾母说得对,自己不能因为失去了林黛玉就把生活搞得一团糟。他决定试着去接受这个事实,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奶奶,您说得对。我会试着去接受这个事实的。谢谢您的开导。”宝玉诚恳地说道。
贾母见宝玉终于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她知道,从此以后,宝玉会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稳重的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及时地给予了正确的引导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