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天,贾政正在与詹光进行一场激烈的棋局。整个棋局的输赢已经十分接近,唯一没有分出胜负的地方就是一只角儿的死活。他们为了这个角儿的归属而争论不休,陷入了僵局。这时,门上的小厮进来报告说:“外面冯大爷要见老爷。”贾政回应道:“请他进来。”小厮便去请冯紫英。
冯紫英走进门来,贾政立刻迎了上去。冯紫英看到他们在下棋,便说:“你们继续下棋吧,我来观战。”詹光笑着说:“我的棋艺实在不值得一看。”冯紫英回答:“没关系,请继续下吧。”贾政问:“有什么事吗?”冯紫英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老伯只管下棋,我也学学棋艺。”
贾政对詹光说:“冯大爷是我们的朋友,既然没事,我们干脆下完这一局再聊天吧。冯大爷在旁边看着。”冯紫英问:“下棋的时候要不要下赌注?”詹光回答:“要下赌注的。”
冯紫英说:“下赌注的话就不能多嘴了。”贾政说:“多嘴也没关系,反正他输了十几两银子,最后还是不会拿出来的。以后只能让他请客了。”詹光笑着说:“这主意不错。”冯紫英问:“老伯和詹公对弈吗?”
贾政笑着说:“以前对弈,他输了;现在让他两个子儿,他又输了。他还经常悔棋。不让他悔棋,他就急了。”詹光也笑着说:“哪有这种事。”
贾政说:“你试试看。”大家一边说笑,一边下完了棋,收起棋子。詹光还了棋头,输了七个子儿。冯紫英说:“这一盘吃亏主要是因为打劫太多。老伯的劫少一些,所以占了便宜。”
贾政对冯紫英说:“我有罪,我有罪,我们还是开始谈话吧。”
冯紫英回答道:“小侄与老伯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一方面是为了见见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广西的同知进来引见,带了四种洋货,可以做贡品。其中一件是围屏,有二十四扇槅子,都是用紫檀木雕刻而成的。虽然中间的不是玉石,但却是非常好的硝子石,石头上镂刻着山水、人物、楼台和花鸟等图案。其中一扇上有五六十个人,都是穿着宫廷服饰的女子。这一幅名为“汉宫春晓”。人物的眉毛、眼睛、嘴巴、鼻子以及手势、衣褶都被刻画得非常清晰和细腻。点缀布置也非常精美。我想尊府大观园中的正厅正好可以用得上。还有一架钟表,有三尺多高,也是一个童儿拿着时辰牌,到什么时候就报什么时辰;里头还有消息人儿打十番儿。这两件东西比较笨重,还没有拿来。只是说与你们听听,看价值多少,有否买家?”
冯紫英又笑道:“现在我带在这里的另外两件东西,却有些特别之处。”说着,他在身边拿出一个锦匣子来,用几层白绫包裹着,揭开了绵子,第一层是一个玻璃盒子,里面放着一个金托子,大红绉绸作为底部,上面放着一颗桂圆大小的珠子,光芒四射。冯紫英解释道:“据说这就是所谓的‘母珠’。”然后他吩咐道:“拿一个盘子过来。”
詹光立即忙碌地端起一个黑色的漆制茶盘,询问道:“这样可以吗?”冯紫英回答:“可以。”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白绢包裹的小包,将包里的珠子全部倒在茶盘上,让它们散开。他将那颗最大的珠子放在中间位置,然后将茶盘放在桌子上。
他们看到那些小珠子像水滴一样滚到大珠子的周围,然后又回到大珠子的位置,一颗也不剩地粘在大珠子上。詹光惊讶地说:“这也太奇怪了!”贾政解释道:“这是真的,所以它被称为母珠,因为它是所有珠子的母亲。”
冯紫英转过头,看向他带来的小厮,询问道:“那个匣子在哪里?”小厮立刻捧过来一个精美的花梨木匣子。众人打开匣子一看,原来匣内衬着华丽的虎纹锦,锦上叠放着一束蓝色的纱线。詹光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东西?”
冯紫英解释道:“这叫做‘鲛绡帐’。”当从匣子里拿出来时,它的长度不满五寸,厚度也不到半寸。冯紫英一层一层地展开,打到十来层时,已经无法铺在桌子上了。冯紫英说:“你看,里头还有两褶,必须放在高屋里才能完全展开。这就是用鲛丝织成的。在炎热的天气里,把它挂在堂屋里,苍蝇和蚊子一个都进不来,而且又轻又亮。”
贾政说:“不用全部展开,恐怕叠起来反而麻烦。”詹光便与马紫英一起一层一层地折好并收拾起来。
冯紫英说:“这送来的两件东西不贵,母珠值一万两,鲛绡帐值五千两,我家的‘汉宫春晓’和自鸣钟各五千两。”
贾政感叹道:“哪里买得起!”冯紫英说:“你们是皇亲国戚,难道宫里不需要这些东西吗?”贾政回答:“确实需要很多,只是哪里有这么多银子?等我叫人拿进去给老太太瞧瞧。”冯紫英点头称是。
贾政便立即派人去叫贾琏,让他把这两件东西送到老太太那边去,老太太看来蛮喜欢,只是笑一笑没说什么。
贾链还叫人去请邢、王二夫人和凤姐儿都来瞧瞧这两件东西,并一一试过。众人都说:“这物件是好的,就是要化几万两银子花不起。”
贾琏说:“还给他吧。原是老爷叫我送给老太太瞧的,为的是宫里好进。谁说买来搁在家里?”
说着,他便把两件东西拿出去了,告诉了贾政,只说:“老太太看了。”然后他和冯紫英说:“这两件东西好倒是好,价值连城。我替你留心一下,有要买的人,我就给你送信去。”
冯紫英收拾好东西,坐下说些闲话,就要起身离开。贾政说:“你在这里吃了晚饭再走吧。”冯紫英说:“算了吧。来了就叨扰老伯吗?”
贾政说:“说哪里的话!”正说着,有人回来报告:“大老爷来了。”贾赦已经进来了。彼此相见后,互相问候了一下近况。
不久,酒菜已经摆上桌来,各种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大家开始畅饮起来。喝到第四五巡的时候,话题转到了洋货上。冯紫英说:“这种洋货本来就不容易销售出去。除非是像你们这样的富贵人家,才能够消费得起,其他人就很难了。”
贾政回应道:“这也不一定。”贾赦接着说:“我们家现在也不如以前了,这次回来也只是为了维持一下门面而已。”
冯紫英又问道:“东府的珍大爷最近过得怎么样?我前几天见到他,和他聊了一些家常话,提到了他的儿子续娶的妻子远不如之前那位秦氏奶奶。现在这位新媳妇到底是哪家的?我也没有问清楚。”
贾政回答:“我们这个侄孙媳妇也是出身名门,她曾经是京畿道胡老爷的女儿。”冯紫英说:“胡道长我是知道的。但是他家的家教可能不太好。不过没关系,只要姑娘本身好就可以了。”() ()
贾琏开口说道:“我听内阁里的人提起,雨村先生似乎又要升迁了。”贾政询问道:“这倒是好事。不过,这个消息准确吗?”
贾琏回答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冯紫英接着说道:“我今天从吏部回来,也听到了这样的传闻。雨村老先生是不是我们家族的一员?”
贾政回答:“没错,他是。”冯紫英继续问道:“那他与我们家族是同辈还是不同辈呢?”
贾政解释道:“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有些复杂了。他的祖籍是浙江湖州府,后来流落到苏州,生活并不如意。当时有个叫甄士隐的人与他关系很好,经常帮助他。后来他考中了进士,成为了榜下知县,并娶了甄家的丫鬟为妻。现在的太太并不是他的正室。然而,甄士隐后来家道中落,无处可去。雨村被革职后,那时我们还不认识他。只是因为我的妹夫林如海在扬州巡盐时,请他到家里做了几天临时家教,外甥女也算是他的学生。因为他有起复的信要进京,正好外甥女也要来探亲,顺便带了一封荐书让我帮忙推荐一下。当时我觉得他还不错,便向北静王推荐了一下,没想到很快就起用了,任了应天府尹,也是奇事。后来大家也经常见面。没想到雨村也是个奇人:我家世代相传的家谱、宁荣两宅的人口、房舍以及日常生活琐事,他都了如指掌。因此,我们之间渐渐变得亲近起来。”说完,他又笑着补充道:“这几年间,雨村先生的官运奇特,大起大落,从知府升任御史,没过几年又升任吏部侍郎和兵部尚书。但因为一件事被降了三级,现在又要升迁了。”
冯紫英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在这个世界上,人的荣华富贵和衰败贫穷,以及仕途的得失,都是难以预测和确定的。”
贾政听后,也深有感触地回应道:“天下的事情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拿刚才那颗珠子来说吧,那颗大的珠子就像那些有福气的人一样,而那些小的珠子都依赖着它的灵气来保护。如果那颗大的珠子没有了,那么那些小的珠子也就失去了庇护。这就像是一个大家族的当家人出了事,那么他的亲人也会因此而分离,亲戚们也会因此而疏远,甚至连好朋友也会因此而散去。这种荣华富贵和衰败贫穷的转变,真的就像是春天的云彩和秋天的落叶一样无常。你说,做官又有什么意义呢?像雨村那样的人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还有我们这样的家庭,比如甄家,他们以前和我们一样有着显赫的功勋,世袭的地位,以及相似的生活习惯,我们之间也是经常来往的。然而没过几年,他们进京去了,派人到我这里来请安的时候,还是那么热闹。可是转眼间,他们的家产就被抄了,至今也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我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心里真的很挂念他们。”
贾赦问道:“什么珠子?”
贾政和冯紫英再次向贾赦解释了一遍。贾赦说:“我们家再没有什么问题了。”
冯紫英说:“果然贵府是不用担心的:一方面有贵妃的余荫庇护照顾;另一方面有很多老朋友和亲戚;再者从老太太开始,一直到少爷们,没有一个刁钻刻薄的人。”
贾政说:“虽然没有刁钻刻薄的人,但是却没有德行才情。白白地交纳衣租食税,哪里能够承受得起呢?”
贾赦说:“我们不要说这些丧气话了,大家继续喝酒吧。”于是大家又喝了几杯,然后摆上饭菜。吃完饭后喝茶。
在这个时刻,冯家的一名年轻的侍从轻轻地走到紫英的面前,他的声音低沉而轻微,向紫英说了几句悄悄话。听到这些话后,冯紫英立刻站起来,他抱拳恭喜,声音中充满了喜悦:“恭喜恭喜,这“母珠”和做‘鲛绡帐”两件礼物其实是北静王托我送来的,因北静王爷近期将外出春狩,怕耽误聘礼,他提前准备了这两件礼品,先送来让暂时先放在贾府,待行礼时前来提取礼物。之前他的管家没有和我说清楚,只叫我送来贾府,我以为也是来探价的,便和大家笑议一番,真是失礼!失礼!”说完这些,他打算告辞离开。
紫英继续说道:“那么,这份礼物就先妥善收藏起来吧。我现在就要告辞了。天气如此寒冷,你们就不必再送我出去了。”贾赦和贾政一时间都愣住了,他们受宠若惊,这两件价值连城的物品竟然是北静王送来备礼的,但看着又像是一种求亲聘礼,难道北静王有意在贾府中求亲纳妃,看中的是谁?也不知北静王不知葫芦里卖什么药,看着紫英即将离去,他们便让贾琏陪同紫英一起出去。
贾琏陪着紫英走出了大门,然后便返回了府内。他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不禁开始猜测北静王的用意。这份礼物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而且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求亲的表示。贾琏不禁开始思考,究竟是谁引起了北静王的注意,成为了他心目中的佳人。
回到府内后,贾琏立刻找到了贾赦和贾政,向他们汇报了刚才的情况。两人听后也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开始讨论起可能的对象。贾赦认为,北静王看中的可能是贾母的孙女林黛玉,因为她聪明伶俐、才情出众,与北静王的身份地位相得益彰。而贾政则认为,北静王更有可能看中的是贾母的另一个孙女薛宝钗,她温柔贤淑、容貌秀美,与北静王的气质相契合。
然而,无论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她们都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如果真的成为北静王的妃子,对于贾府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贾赦和贾政决定先将这件事情保密起来,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做决定。
话说冯紫英走出贾府刚要登上马车,突然看到雪地上又驶来了一辆马车。马车上的一个人从窗户里探出头来,大声呼喊道:“冯兄,你一切都好吗?”说完,他便下了马车,只见宝玉穿着那件晴雯补过的孔雀裘,喜气洋洋向紫英走了过来,互相拍了拍臂膀,便开始寒暄起来,而茗烟则留在原处等待他。原来,这是宝玉从学堂回来,一见到紫英,他就喜出望外,自然想要和紫英多聊一会儿。
紫英看到天空中飘落的雪花越来越大,已经变成了鹅毛大雪,于是他邀请宝玉一起进入马车内详谈。紫英注意到宝玉的脖子上沾了一些雪花,于是便伸手帮他把脖子上的雪大力扫掉,还重重抖了抖他的衣领。接着,紫英又谈起了北静王准备的礼物已经被送到贾府,暂时存放在那里的事情。宝玉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惊讶,他不明白一个王爷为什么会对一个公侯如此费心费力。
大雪纷飞,荣国府的大门前的两座石狮子已经被雪覆盖,变成了两个憨态可掬的白色狮子。宝玉看了看时间,觉得已经很晚了,于是他告别了紫英,依依不舍地下了车,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上,然后从侧面进入了荣国府。
冯紫英走进门来,贾政立刻迎了上去。冯紫英看到他们在下棋,便说:“你们继续下棋吧,我来观战。”詹光笑着说:“我的棋艺实在不值得一看。”冯紫英回答:“没关系,请继续下吧。”贾政问:“有什么事吗?”冯紫英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老伯只管下棋,我也学学棋艺。”
贾政对詹光说:“冯大爷是我们的朋友,既然没事,我们干脆下完这一局再聊天吧。冯大爷在旁边看着。”冯紫英问:“下棋的时候要不要下赌注?”詹光回答:“要下赌注的。”
冯紫英说:“下赌注的话就不能多嘴了。”贾政说:“多嘴也没关系,反正他输了十几两银子,最后还是不会拿出来的。以后只能让他请客了。”詹光笑着说:“这主意不错。”冯紫英问:“老伯和詹公对弈吗?”
贾政笑着说:“以前对弈,他输了;现在让他两个子儿,他又输了。他还经常悔棋。不让他悔棋,他就急了。”詹光也笑着说:“哪有这种事。”
贾政说:“你试试看。”大家一边说笑,一边下完了棋,收起棋子。詹光还了棋头,输了七个子儿。冯紫英说:“这一盘吃亏主要是因为打劫太多。老伯的劫少一些,所以占了便宜。”
贾政对冯紫英说:“我有罪,我有罪,我们还是开始谈话吧。”
冯紫英回答道:“小侄与老伯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一方面是为了见见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广西的同知进来引见,带了四种洋货,可以做贡品。其中一件是围屏,有二十四扇槅子,都是用紫檀木雕刻而成的。虽然中间的不是玉石,但却是非常好的硝子石,石头上镂刻着山水、人物、楼台和花鸟等图案。其中一扇上有五六十个人,都是穿着宫廷服饰的女子。这一幅名为“汉宫春晓”。人物的眉毛、眼睛、嘴巴、鼻子以及手势、衣褶都被刻画得非常清晰和细腻。点缀布置也非常精美。我想尊府大观园中的正厅正好可以用得上。还有一架钟表,有三尺多高,也是一个童儿拿着时辰牌,到什么时候就报什么时辰;里头还有消息人儿打十番儿。这两件东西比较笨重,还没有拿来。只是说与你们听听,看价值多少,有否买家?”
冯紫英又笑道:“现在我带在这里的另外两件东西,却有些特别之处。”说着,他在身边拿出一个锦匣子来,用几层白绫包裹着,揭开了绵子,第一层是一个玻璃盒子,里面放着一个金托子,大红绉绸作为底部,上面放着一颗桂圆大小的珠子,光芒四射。冯紫英解释道:“据说这就是所谓的‘母珠’。”然后他吩咐道:“拿一个盘子过来。”
詹光立即忙碌地端起一个黑色的漆制茶盘,询问道:“这样可以吗?”冯紫英回答:“可以。”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白绢包裹的小包,将包里的珠子全部倒在茶盘上,让它们散开。他将那颗最大的珠子放在中间位置,然后将茶盘放在桌子上。
他们看到那些小珠子像水滴一样滚到大珠子的周围,然后又回到大珠子的位置,一颗也不剩地粘在大珠子上。詹光惊讶地说:“这也太奇怪了!”贾政解释道:“这是真的,所以它被称为母珠,因为它是所有珠子的母亲。”
冯紫英转过头,看向他带来的小厮,询问道:“那个匣子在哪里?”小厮立刻捧过来一个精美的花梨木匣子。众人打开匣子一看,原来匣内衬着华丽的虎纹锦,锦上叠放着一束蓝色的纱线。詹光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东西?”
冯紫英解释道:“这叫做‘鲛绡帐’。”当从匣子里拿出来时,它的长度不满五寸,厚度也不到半寸。冯紫英一层一层地展开,打到十来层时,已经无法铺在桌子上了。冯紫英说:“你看,里头还有两褶,必须放在高屋里才能完全展开。这就是用鲛丝织成的。在炎热的天气里,把它挂在堂屋里,苍蝇和蚊子一个都进不来,而且又轻又亮。”
贾政说:“不用全部展开,恐怕叠起来反而麻烦。”詹光便与马紫英一起一层一层地折好并收拾起来。
冯紫英说:“这送来的两件东西不贵,母珠值一万两,鲛绡帐值五千两,我家的‘汉宫春晓’和自鸣钟各五千两。”
贾政感叹道:“哪里买得起!”冯紫英说:“你们是皇亲国戚,难道宫里不需要这些东西吗?”贾政回答:“确实需要很多,只是哪里有这么多银子?等我叫人拿进去给老太太瞧瞧。”冯紫英点头称是。
贾政便立即派人去叫贾琏,让他把这两件东西送到老太太那边去,老太太看来蛮喜欢,只是笑一笑没说什么。
贾链还叫人去请邢、王二夫人和凤姐儿都来瞧瞧这两件东西,并一一试过。众人都说:“这物件是好的,就是要化几万两银子花不起。”
贾琏说:“还给他吧。原是老爷叫我送给老太太瞧的,为的是宫里好进。谁说买来搁在家里?”
说着,他便把两件东西拿出去了,告诉了贾政,只说:“老太太看了。”然后他和冯紫英说:“这两件东西好倒是好,价值连城。我替你留心一下,有要买的人,我就给你送信去。”
冯紫英收拾好东西,坐下说些闲话,就要起身离开。贾政说:“你在这里吃了晚饭再走吧。”冯紫英说:“算了吧。来了就叨扰老伯吗?”
贾政说:“说哪里的话!”正说着,有人回来报告:“大老爷来了。”贾赦已经进来了。彼此相见后,互相问候了一下近况。
不久,酒菜已经摆上桌来,各种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大家开始畅饮起来。喝到第四五巡的时候,话题转到了洋货上。冯紫英说:“这种洋货本来就不容易销售出去。除非是像你们这样的富贵人家,才能够消费得起,其他人就很难了。”
贾政回应道:“这也不一定。”贾赦接着说:“我们家现在也不如以前了,这次回来也只是为了维持一下门面而已。”
冯紫英又问道:“东府的珍大爷最近过得怎么样?我前几天见到他,和他聊了一些家常话,提到了他的儿子续娶的妻子远不如之前那位秦氏奶奶。现在这位新媳妇到底是哪家的?我也没有问清楚。”
贾政回答:“我们这个侄孙媳妇也是出身名门,她曾经是京畿道胡老爷的女儿。”冯紫英说:“胡道长我是知道的。但是他家的家教可能不太好。不过没关系,只要姑娘本身好就可以了。”() ()
贾琏开口说道:“我听内阁里的人提起,雨村先生似乎又要升迁了。”贾政询问道:“这倒是好事。不过,这个消息准确吗?”
贾琏回答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冯紫英接着说道:“我今天从吏部回来,也听到了这样的传闻。雨村老先生是不是我们家族的一员?”
贾政回答:“没错,他是。”冯紫英继续问道:“那他与我们家族是同辈还是不同辈呢?”
贾政解释道:“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有些复杂了。他的祖籍是浙江湖州府,后来流落到苏州,生活并不如意。当时有个叫甄士隐的人与他关系很好,经常帮助他。后来他考中了进士,成为了榜下知县,并娶了甄家的丫鬟为妻。现在的太太并不是他的正室。然而,甄士隐后来家道中落,无处可去。雨村被革职后,那时我们还不认识他。只是因为我的妹夫林如海在扬州巡盐时,请他到家里做了几天临时家教,外甥女也算是他的学生。因为他有起复的信要进京,正好外甥女也要来探亲,顺便带了一封荐书让我帮忙推荐一下。当时我觉得他还不错,便向北静王推荐了一下,没想到很快就起用了,任了应天府尹,也是奇事。后来大家也经常见面。没想到雨村也是个奇人:我家世代相传的家谱、宁荣两宅的人口、房舍以及日常生活琐事,他都了如指掌。因此,我们之间渐渐变得亲近起来。”说完,他又笑着补充道:“这几年间,雨村先生的官运奇特,大起大落,从知府升任御史,没过几年又升任吏部侍郎和兵部尚书。但因为一件事被降了三级,现在又要升迁了。”
冯紫英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在这个世界上,人的荣华富贵和衰败贫穷,以及仕途的得失,都是难以预测和确定的。”
贾政听后,也深有感触地回应道:“天下的事情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拿刚才那颗珠子来说吧,那颗大的珠子就像那些有福气的人一样,而那些小的珠子都依赖着它的灵气来保护。如果那颗大的珠子没有了,那么那些小的珠子也就失去了庇护。这就像是一个大家族的当家人出了事,那么他的亲人也会因此而分离,亲戚们也会因此而疏远,甚至连好朋友也会因此而散去。这种荣华富贵和衰败贫穷的转变,真的就像是春天的云彩和秋天的落叶一样无常。你说,做官又有什么意义呢?像雨村那样的人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还有我们这样的家庭,比如甄家,他们以前和我们一样有着显赫的功勋,世袭的地位,以及相似的生活习惯,我们之间也是经常来往的。然而没过几年,他们进京去了,派人到我这里来请安的时候,还是那么热闹。可是转眼间,他们的家产就被抄了,至今也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我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心里真的很挂念他们。”
贾赦问道:“什么珠子?”
贾政和冯紫英再次向贾赦解释了一遍。贾赦说:“我们家再没有什么问题了。”
冯紫英说:“果然贵府是不用担心的:一方面有贵妃的余荫庇护照顾;另一方面有很多老朋友和亲戚;再者从老太太开始,一直到少爷们,没有一个刁钻刻薄的人。”
贾政说:“虽然没有刁钻刻薄的人,但是却没有德行才情。白白地交纳衣租食税,哪里能够承受得起呢?”
贾赦说:“我们不要说这些丧气话了,大家继续喝酒吧。”于是大家又喝了几杯,然后摆上饭菜。吃完饭后喝茶。
在这个时刻,冯家的一名年轻的侍从轻轻地走到紫英的面前,他的声音低沉而轻微,向紫英说了几句悄悄话。听到这些话后,冯紫英立刻站起来,他抱拳恭喜,声音中充满了喜悦:“恭喜恭喜,这“母珠”和做‘鲛绡帐”两件礼物其实是北静王托我送来的,因北静王爷近期将外出春狩,怕耽误聘礼,他提前准备了这两件礼品,先送来让暂时先放在贾府,待行礼时前来提取礼物。之前他的管家没有和我说清楚,只叫我送来贾府,我以为也是来探价的,便和大家笑议一番,真是失礼!失礼!”说完这些,他打算告辞离开。
紫英继续说道:“那么,这份礼物就先妥善收藏起来吧。我现在就要告辞了。天气如此寒冷,你们就不必再送我出去了。”贾赦和贾政一时间都愣住了,他们受宠若惊,这两件价值连城的物品竟然是北静王送来备礼的,但看着又像是一种求亲聘礼,难道北静王有意在贾府中求亲纳妃,看中的是谁?也不知北静王不知葫芦里卖什么药,看着紫英即将离去,他们便让贾琏陪同紫英一起出去。
贾琏陪着紫英走出了大门,然后便返回了府内。他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不禁开始猜测北静王的用意。这份礼物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而且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求亲的表示。贾琏不禁开始思考,究竟是谁引起了北静王的注意,成为了他心目中的佳人。
回到府内后,贾琏立刻找到了贾赦和贾政,向他们汇报了刚才的情况。两人听后也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开始讨论起可能的对象。贾赦认为,北静王看中的可能是贾母的孙女林黛玉,因为她聪明伶俐、才情出众,与北静王的身份地位相得益彰。而贾政则认为,北静王更有可能看中的是贾母的另一个孙女薛宝钗,她温柔贤淑、容貌秀美,与北静王的气质相契合。
然而,无论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她们都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如果真的成为北静王的妃子,对于贾府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贾赦和贾政决定先将这件事情保密起来,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做决定。
话说冯紫英走出贾府刚要登上马车,突然看到雪地上又驶来了一辆马车。马车上的一个人从窗户里探出头来,大声呼喊道:“冯兄,你一切都好吗?”说完,他便下了马车,只见宝玉穿着那件晴雯补过的孔雀裘,喜气洋洋向紫英走了过来,互相拍了拍臂膀,便开始寒暄起来,而茗烟则留在原处等待他。原来,这是宝玉从学堂回来,一见到紫英,他就喜出望外,自然想要和紫英多聊一会儿。
紫英看到天空中飘落的雪花越来越大,已经变成了鹅毛大雪,于是他邀请宝玉一起进入马车内详谈。紫英注意到宝玉的脖子上沾了一些雪花,于是便伸手帮他把脖子上的雪大力扫掉,还重重抖了抖他的衣领。接着,紫英又谈起了北静王准备的礼物已经被送到贾府,暂时存放在那里的事情。宝玉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惊讶,他不明白一个王爷为什么会对一个公侯如此费心费力。
大雪纷飞,荣国府的大门前的两座石狮子已经被雪覆盖,变成了两个憨态可掬的白色狮子。宝玉看了看时间,觉得已经很晚了,于是他告别了紫英,依依不舍地下了车,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上,然后从侧面进入了荣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