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声势骇人
第章声势骇人
“荀文若海内名士,昔日镇守东阿,以微弱之兵,抗拒吕布所部八健将的围攻,十数日不能破。其才智冠绝天下,你不过小儿之辈,怎么敢轻料贤达!”
“十年之前,荀令君已是榜首,何况今日!”
“无知小儿,荀文若当为榜首!”
更有人来自许昌,低声说道:“这老者看似荀令君府上的管家,莫非荀令君也来了山东?真是奇哉怪也!”
“我也看着眼熟,那日我在曹子建府上做客,曾见他来。听说丞相南征,粮草吃紧。难道是荀令君亲自来青州筹粮了不成?”
“嘘!莫论国事……”
高台上,许劭声音沉稳,摇扇说道:“月旦评第九位!”
“此人身长八尺三寸,美须髯。本名立,因曾在梦中见自己于泰山捧日,立于绝顶,所以更名为昱!曾与荀协守东阿,抗拒吕布,多年随军,功勋卓著!”
言未毕,底下那位锦衣华服的老者以手里的短杖柱地,勉强站了起来点头说道:“程昱一直跟随丞相,屡立大功,位入月旦评,其名不虚!”
身边众人附和说道:“上届第九,乃是河北田丰,如今田丰既然一看不在,理应有德者居之。”
“只是袁氏覆灭,第六位的沮授也已身故,未知何人可以替代?”
“莫急,且听徐子将论之!”
众人谈论之间,又将所有的目光转移到台上,看着此刻已经年过六旬,垂垂老矣的许劭,等待着更多的月旦评内容曝光出来。
“第八位,此人曾为其主谋划过十二条奇谋,虽鲜有人知,但其主曾评价说:‘子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其谋也!’。”
“第七位,此人虽无战功,但学识渊博,性情温和,目光卓绝!常建功于无形,挽狂澜于既倒。若无此人,荆州江东早已不存。”
台下众百姓一阵猜测,不知道许劭所说乃指何人。有人才第八位乃陈群、抑或钟繇。第七位当为荀攸。
但丞相府五大谋士的顺位,荀攸贾诩程昱乃是前三,既然程昱依然位列第九,陈群钟繇当不在前八之列。
其中有些年长的,曾在十年之前,听过许劭在黄河滩头的那场月旦评,鼓掌笑道:“荀攸第八,诚无不可。但鲁子敬促成孙刘联盟,只这一份成就,难道不该前进一位么?既然第六的沮授已经亡故,当下贤才之中,有谁可超越荀攸鲁肃,占得此位?”
另有一人哈哈笑道:“我提一人,当可服众。此人年少有为,马超南征,侵犯许昌之时,全赖此人在许昌协助荀令君,死守城池,稳定民心。且此人出身显贵,早晚必成大器!”
言未讫,旁边一人冷笑说道:“你说的此人,显贵倒是真的显贵,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许都所以能够保全,一是马超心疑,坐失良机。二是荀令君计谋过人,统筹有度。关你说的此人何事?不过是拍马屁耳!”
“此人若位列月旦评。则月旦评声名尽毁,从此再无人问津!”
旁边众人听到如此说,一片哄笑而起。() ()
先前那人面红耳赤,脖子青筋突起,怒声说道:“胆敢侮辱丕公子……”
但只说了半句,却又戛然而止。
目光所及,只见不远处的人从中,正有一个凌厉如刀的目光,注视着自己!
此人身材并不算魁伟,但也算不上极矮,却枯瘦如柴,身上披着一件黑色的披风,腰间悬着丝绦,手里扶着一只枣木的拐棍,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不敢欺近的压迫感。
许劭等台下的喧哗之声少歇,这才开口说道:“诚如诸位所言,荀攸身居第八位,稍逊鲁子敬。这第六位嘛,也是一位江东豪杰。此人忠义无双,智勇双全,可出将入相,却又雄姿英发,一代美男。其镇守鄱阳,二十万兵马保江东安如泰山!”
周瑜!
自丞相南征以来吴地便于北地交往停滞。此次泰山集会,所到者也大多是北地九州人士,吴地到这里的寥寥无几。
许劭不说,没有人想到周瑜,他们挖空心思所想的,不过是曹府里的谋臣智囊而已。但竟过许劭的提醒。众人才猛然醒悟。
顷刻之间,忽然觉得这周郎位居第六,已然是屈才了。以其智谋、才气、魄力、雅量,纵进三甲,也毫不逊色!
“许子将。既然六到九位,依然排定,未知这前五之中,又是如何?”
“是了!十年之前,郭嘉位列第四,与卧龙凤雏争锋。但卧龙凤雏并未出仕,郭嘉虽居其下,却在丞相手下屡献奇谋。更可凭十胜十败论争锋三甲。如今郭嘉已然不在。不知这第四位,由谁来填补?”
“就是!不知道这十年之中,有哪一位高明之士,可再振郭奉孝雄风,与天下争谋斗智?”
台下众人互相议论着,不断的催促许劭将前五的名单公布出来。
但许劭却闭口不言,凝立在台板的正中央,一动也不动。
“许公,莫非你也是昨夜星夜登山,年事又高,疲倦难忍,要在这高台之上睡着了么?”
“许公,数十年来,月旦评从来没有过夜之理。难道你要把这前五的名单,押后到明天才来公布么?断无此理!”
“就是,月旦评,评不过旦。你看日近中天,莫说不能过延后到明天,便是拖到下午,也是坏了几十年来的规矩!”
“请许公将这天下智谋五绝的详细公诸与众!”
“我只想知道,许公口里的天智,可否便是荀令君荀大人?”
“必然是他,又何必问!荀令君才是天下智谋的化身,神话一般的人!”
“倒也未必,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卧龙凤雏皆是年少有为之人,如今卧龙已经出山,难保不会撼动荀令君的位置!”
“卧龙?黄口孺子!岂能与我大荀令君相提并论!”
台下众人等的心焦,不断地催促许劭,不觉间又展开了辩论和争执。
此刻,台下汇聚的人越来越多,数千近万的人头攒动,声浪此起彼伏,一波一波的涌动,若大海扬波,气势骇人。
“荀文若海内名士,昔日镇守东阿,以微弱之兵,抗拒吕布所部八健将的围攻,十数日不能破。其才智冠绝天下,你不过小儿之辈,怎么敢轻料贤达!”
“十年之前,荀令君已是榜首,何况今日!”
“无知小儿,荀文若当为榜首!”
更有人来自许昌,低声说道:“这老者看似荀令君府上的管家,莫非荀令君也来了山东?真是奇哉怪也!”
“我也看着眼熟,那日我在曹子建府上做客,曾见他来。听说丞相南征,粮草吃紧。难道是荀令君亲自来青州筹粮了不成?”
“嘘!莫论国事……”
高台上,许劭声音沉稳,摇扇说道:“月旦评第九位!”
“此人身长八尺三寸,美须髯。本名立,因曾在梦中见自己于泰山捧日,立于绝顶,所以更名为昱!曾与荀协守东阿,抗拒吕布,多年随军,功勋卓著!”
言未毕,底下那位锦衣华服的老者以手里的短杖柱地,勉强站了起来点头说道:“程昱一直跟随丞相,屡立大功,位入月旦评,其名不虚!”
身边众人附和说道:“上届第九,乃是河北田丰,如今田丰既然一看不在,理应有德者居之。”
“只是袁氏覆灭,第六位的沮授也已身故,未知何人可以替代?”
“莫急,且听徐子将论之!”
众人谈论之间,又将所有的目光转移到台上,看着此刻已经年过六旬,垂垂老矣的许劭,等待着更多的月旦评内容曝光出来。
“第八位,此人曾为其主谋划过十二条奇谋,虽鲜有人知,但其主曾评价说:‘子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其谋也!’。”
“第七位,此人虽无战功,但学识渊博,性情温和,目光卓绝!常建功于无形,挽狂澜于既倒。若无此人,荆州江东早已不存。”
台下众百姓一阵猜测,不知道许劭所说乃指何人。有人才第八位乃陈群、抑或钟繇。第七位当为荀攸。
但丞相府五大谋士的顺位,荀攸贾诩程昱乃是前三,既然程昱依然位列第九,陈群钟繇当不在前八之列。
其中有些年长的,曾在十年之前,听过许劭在黄河滩头的那场月旦评,鼓掌笑道:“荀攸第八,诚无不可。但鲁子敬促成孙刘联盟,只这一份成就,难道不该前进一位么?既然第六的沮授已经亡故,当下贤才之中,有谁可超越荀攸鲁肃,占得此位?”
另有一人哈哈笑道:“我提一人,当可服众。此人年少有为,马超南征,侵犯许昌之时,全赖此人在许昌协助荀令君,死守城池,稳定民心。且此人出身显贵,早晚必成大器!”
言未讫,旁边一人冷笑说道:“你说的此人,显贵倒是真的显贵,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许都所以能够保全,一是马超心疑,坐失良机。二是荀令君计谋过人,统筹有度。关你说的此人何事?不过是拍马屁耳!”
“此人若位列月旦评。则月旦评声名尽毁,从此再无人问津!”
旁边众人听到如此说,一片哄笑而起。() ()
先前那人面红耳赤,脖子青筋突起,怒声说道:“胆敢侮辱丕公子……”
但只说了半句,却又戛然而止。
目光所及,只见不远处的人从中,正有一个凌厉如刀的目光,注视着自己!
此人身材并不算魁伟,但也算不上极矮,却枯瘦如柴,身上披着一件黑色的披风,腰间悬着丝绦,手里扶着一只枣木的拐棍,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不敢欺近的压迫感。
许劭等台下的喧哗之声少歇,这才开口说道:“诚如诸位所言,荀攸身居第八位,稍逊鲁子敬。这第六位嘛,也是一位江东豪杰。此人忠义无双,智勇双全,可出将入相,却又雄姿英发,一代美男。其镇守鄱阳,二十万兵马保江东安如泰山!”
周瑜!
自丞相南征以来吴地便于北地交往停滞。此次泰山集会,所到者也大多是北地九州人士,吴地到这里的寥寥无几。
许劭不说,没有人想到周瑜,他们挖空心思所想的,不过是曹府里的谋臣智囊而已。但竟过许劭的提醒。众人才猛然醒悟。
顷刻之间,忽然觉得这周郎位居第六,已然是屈才了。以其智谋、才气、魄力、雅量,纵进三甲,也毫不逊色!
“许子将。既然六到九位,依然排定,未知这前五之中,又是如何?”
“是了!十年之前,郭嘉位列第四,与卧龙凤雏争锋。但卧龙凤雏并未出仕,郭嘉虽居其下,却在丞相手下屡献奇谋。更可凭十胜十败论争锋三甲。如今郭嘉已然不在。不知这第四位,由谁来填补?”
“就是!不知道这十年之中,有哪一位高明之士,可再振郭奉孝雄风,与天下争谋斗智?”
台下众人互相议论着,不断的催促许劭将前五的名单公布出来。
但许劭却闭口不言,凝立在台板的正中央,一动也不动。
“许公,莫非你也是昨夜星夜登山,年事又高,疲倦难忍,要在这高台之上睡着了么?”
“许公,数十年来,月旦评从来没有过夜之理。难道你要把这前五的名单,押后到明天才来公布么?断无此理!”
“就是,月旦评,评不过旦。你看日近中天,莫说不能过延后到明天,便是拖到下午,也是坏了几十年来的规矩!”
“请许公将这天下智谋五绝的详细公诸与众!”
“我只想知道,许公口里的天智,可否便是荀令君荀大人?”
“必然是他,又何必问!荀令君才是天下智谋的化身,神话一般的人!”
“倒也未必,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卧龙凤雏皆是年少有为之人,如今卧龙已经出山,难保不会撼动荀令君的位置!”
“卧龙?黄口孺子!岂能与我大荀令君相提并论!”
台下众人等的心焦,不断地催促许劭,不觉间又展开了辩论和争执。
此刻,台下汇聚的人越来越多,数千近万的人头攒动,声浪此起彼伏,一波一波的涌动,若大海扬波,气势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