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邻居的成功更让人心寒。

    这是近日,李家村众多村民的想法。

    “让我也瞅瞅怎么个事?”

    会计李宏彦一大早就去了弟弟李宏平的地头。

    走在熟悉的田间路上,李宏彦心情开阔。

    就连这鼻间的空气,都变得好闻了起来。

    他眉梢带笑,衣服口袋里揣个保温杯。

    两步就跨上了田埂。

    远看白白的一条线,现在近在眼前。

    “好家伙,搭这个架子费了不少劲吧?”

    大棚外熟悉的声音响起,大棚里面正在松土的李宏平听到声音,出声。

    “大哥,进来!”

    “唉,你家大棚的门在哪?”

    明明听见声音,却看不到人。

    “第一次来没经验哈。”

    李宏平说着,放下东西,起身迎接。

    “在这,在这!”

    “你看我像瞎了一样!”

    李宏彦见到李宏平,开口调侃自己。

    看见近日红光满面的二弟,李宏彦脸上的笑意便落不下去。

    近日秋意渐浓,连带着入目的场景都有了萧瑟的感觉。

    可这个大棚里,暖意融融。

    “这设备,怪不得你们可以赚钱!”

    眼前是一些自己看不懂的,泛着黑色金属光泽的机械设备,它们有序的堆在大棚的一侧。

    大棚另一侧,铺着张单人床。

    抬眼向前望,一列列排列整齐的田垄延伸到大棚尽头。

    每条田垄中间,貌似一个水管卡在上面。

    水管两旁,固定着斜搭的三角木架。

    “啧啧,除了设备,这投的钱也多!”

    看各种各样的耗材,李宏彦啧啧咋舌。

    “是的,就这,本还没出全呢!”

    听闻二弟的话,李宏彦了然的点了点头。

    “真好,这没想到种西红柿还有说头啊!”

    看二弟的西红柿赶上了好价钱,李宏彦内心喟叹。

    张兰珍家。

    “和你们一起种西红柿?可我一个老奶奶,跟不上啊!”

    把一杯白开水放到桌上,张兰珍听明白村长李国富话里的内容,立马开口推辞。

    首先,她年纪属实大了。

    其次,他们种的西红柿投的本太多了,张兰珍穷光蛋一个,没有一分钱。

    仅存的钱,还是她的棺材本。

    李国富声音稍微大了点。

    “不要你种,我的意思是把你的地租给我,我拿你的地种西红柿。

    租了你的地,我得给你租金吧!

    然后一年四季肯定有需要你的地方,你来帮忙,我再给你工钱!

    是这么一回事!”

    “奥,我明白了,明白了。”

    张兰珍迷茫的眼神听完村长的解释,有了些许的清澈。

    但一想到自己的地,人家种西红柿卖那么好的价格,心里又有些不得劲。

    村长李国富看出了张兰珍面上的不情愿。

    “兰珍婶子,提前说好。

    地的租金的话,按照西红柿的价格来。”

    听闻这句话的张兰珍,眼神微亮。

    忙忙不迭的答应。

    张兰珍笑意爬上了眼角,好像已经看见了自己地里西红柿买大价钱的场景。

    “什么?你要带李家村的人共同富裕?”

    顾红一听,惊讶出声。

    江建国自前几天起便眉头紧皱,顾红不解其意。

    这人怎么赚上钱了还不高兴。

    现在想想,这可不眉头紧皱嘛!

    江红军闻言,手里摩挲着打火机。

    他看了一圈江家人。

    “瑶瑶,你怎么是这个想法?”

    “大伯,我自毕业回家第一天起就是这个想法。现在只不过觉得时机到了,可以说出来了。”

    “嗷嗷。”

    江红军了然的点点头,原来是瑶瑶计划好的。

    江建军搓了搓手心,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下。

    “瑶瑶,虽然我们支持你种地,但我们不支持你带他们种地。”

    见小侄女疑惑的目光看过来,江建军的眼神里带上了一抹担忧。

    他语重心长的开口。

    “我们庄稼人,就是靠天吃饭。

    老天不下雨、老天下雨下多了;老天不出太阳、老天太阳太晒了。

    种地的人都有话说。

    所以,你要雨来我要晒,没个定数。

    百家人有百家言。

    况且你小小年纪,像个黄口小儿,你说的人家也不听。

    你说了不听,人家做错了还怪在你身上。

    我们家瑶瑶可千万别干吃力不讨好的活啊!”

    “你是读书人,自然也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

    李燕接受到了顾红的目光,也说了句劝慰的话。

    江瑶看了眼自家的叔伯婶娘,抿了抿唇。

    她有些不甘心,还是试探着说出了心里话。

    “我就想着带着大家一起赚钱。”

    “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有个善心,但不能这样弄。”

    江建国知道拗不过江瑶,便拿出一个本子。

    “我这几天稍微想了想,也和李国富他们商量了下,准备成立一个合作社。

    合作社里,一些人出钱贷款买设备;

    一些人出人照顾西红柿苗;

    一些人,负责联系菜库;

    一些人出车,把菜从地里拉了往菜库里运。

    这样的话,风险大家摊,也怪不到一个人的头上。

    当然,村里有人要种又不想加入合作社的,我们也可以带着他们一起!”

    桌上众人听到这里,纷纷思索了下。

    这时,顾红拍了江建国一巴掌。

    “这么大的事不给我提前说一下,简直吓死个人。”

    江建国笑了笑,将顾红的手攥进了手心。

    “喂喂!喂喂!注意了,注意了!

    今晚村里开个会,家里闲的人都来,闲的人都来。

    五点开始啊,五点开始。

    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村里八二年的那台喇叭又开始工作了,听到喇叭里传来的声音,众人议论纷纷。

    这里的议论,侯菊兰却不当回事。

    闲下来的她,将隔壁院子里的桌子擦了一番。

    铺上桌布。

    又和王兰将院里院外打扫干净,随即,给门落了锁。

    “等到12月初,天气冷下来,这里就不开了。明年三月再开张。”

    侯菊兰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笑着出声。

    王兰了然的点点头。

    以前农家乐人来人往,是因为李家村一带气温凉爽,适合避暑。

    现在秋季,很多人嫌弃这边太冷不来。

    平常一些稀稀疏疏的客人,侯菊兰家里的那两三桌也够了。

    是以,她们趁着今日无事,把隔壁收拾停顿。

    刚刚打扫完,正想着缓口气。

    王兰听见院子里有人喊。

    “兰婶子,兰婶子!”

    “嗳!”

    应声,出去。

    “侯大姐,你们怎么来了!”

    “婶子,这不想着来吃口热饭嘛!”

    一旁的孙涵笑着说,王兰赶快让人进了屋。

    “你们吃点啥?”

    “婶子,我们就四个人,你给我们看着点就好,尽量来一些招牌菜。”

    孙涵对着王兰说完,又补了句。

    “今日带着我姨她们来吃饭,我弟付钱,婶子你别给她们省钱!”

    对上一旁坐着的文静小伙子递过来的视线,王兰笑了下。

    “你们有啥忌口没?

    没的话,按我的想法,就来一个麻辣扣肉、一碟花卷、一碟干煸豆角、一碟爆炒土豆丝,再来四碗炸酱面怎么样?”

    “你们还有什么想吃的吗?”

    孙涵问了一圈,见没人出声。

    “兰婶子,那就这样上。”

    孙涵拍板。

    “好嘞!”

    见王兰出门,侯姬出声。

    “这是你们村的吧?看着眼熟。”

    侯虞点了点头。

    “正是的,是我们村口那棵大杨树底下的。”

    “怪不得面熟呢,她老伴怎么样了?”

    “前不久去了。”

    “妈呀!”

    侯姬一脸吃惊,侯虞刚要说,转念一想,便止住了话头。

    “回去给你说。”

    “嗯嗯。”

    侯姬想着当事人眼皮子底下谈人八卦不好,便也按压住了心思。

    “进来的几个人我看着眼熟,莫不是上次多给钱的那对母女吧?”

    在厨房的侯菊兰,刚咽下一口水,王兰就进门了,她便开口询问。

    王兰笑了笑。

    “是呢,这是人家要的菜。”

    将手里的纸递给侯菊兰。

    侯菊兰大概看了下。

    “那就再送人家一个汤吧。你先泡茶,我做饭。”

    说着,侯菊兰拿出早上做的麻辣肉和蒸好的馍,放到了蒸锅里。

    接着,她把摘好的豆角切段,清洗后过油锅。

    把茶端上去的王兰,回到厨房,立马着手削土豆。

    两人分工明确,配合密切。

    在饭桌上的闵正浩看见水壶,想着去车里取自己的杯子。

    正好杯子里也没水了。

    在大门口,他与工地打扮的几个人错身而过。

    “婶子,下五碗炸酱面,再来两斤炒猪头肉。”

    身后的声音响起,怎么是男性女声?

    闵正浩好奇,回头看了眼。

    “这男的声音怎么有点好听!奥,原来是个姑娘家,真厉害!”

    闵正浩心里暗暗夸赞了一翻。

    转头便跨出了门。

    自己的小车旁停了辆农用三轮车,上面落着斑驳的泥点。

    “婶子,走了!”

    菜还没上齐,闵正浩就听见院门口的声音。

    他抬眼向窗外望去,只看见女孩半截长马尾落在迷彩服后面。

    那露出的一点点脖颈,白的耀人眼。

    “今日来开这个会,是有个事给大家说一下。”

    见人来的差不多,李国富清了清嗓子。

    “上面下达指令,要我们共同富裕。意思也就是帮扶脱贫。

    这个脱贫,不是人家给你钱让你花,是给你技术。

    老话说嘛!给人一筐鱼不如给人一个鱼竿。”

    听到村长直白的讲古谚语,底下窸窸窣窣笑出声。

    但也有人想问是什么技术。

    “安静一下,这个技术就是县上有培训班,培训做饭!做糕点!”

    听闻这话,村里人纷纷把目光看向侯菊兰。

    目前好像只有她专业对口。

    李国富看了眼下面的反应,又开口补充。

    “这次是市里的大厨教学,教大概一个月。

    一天两小时。

    想去的人待会去会计那里报名。

    如果报名的人多的话,大厨就来村里教。”

    “这个不错。”

    “这个好,我也去!”

    “村里谁不去啊!这次我也去,我也不怕把我的猪饿瘦。”

    听闻村里养猪大户李彦虎的话,逗的一帮人哈哈大笑。

    李国富又翻了页纸。

    “现在还有件事,让李老爷说一下。”

    李永义清了清嗓子。

    “就是前一段时间我们村里各家出钱,把庙修了下。

    现在过几天要立大门,寓意着我们村的庙就盖好了。

    届时希望村里人都来帮忙,来上香。

    顺便祈求神佛保佑,明年让我们村多出几个万元户!”

    “那肯定给我们的佛长个精神!”

    “我要烧头香!”

    “你起得来不?”

    “我晚上睡那里,半夜起来上香!”

    “我熬夜上香,上完回家补觉!”

    话音未落,人群里陆陆续续有人回复。

    听闻这里的江瑶脑海里想出一句不合时宜的话。

    “你到底拜的是佛还是你的欲望?”

    不过她只是坐在顾红身边,静静听。

    这时候,底下坐着的人有人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万元户是人家有设备有技术才是万元户。

    我们啥都没有,靠啥成万元户?”

    “白日梦呗!”

    话音未落,立刻有人搭话。

    村里每个人听了这番话,都发出了善意的轰笑。

    可笑完一回味,人家说的不无道理。

    是啊!什么都没有,就想着做万元户的,这岂不是白日做梦?

    这时,会计李宏彦放下手中笔,开口。

    “大家有什么话就趁着今晚人多讲出来,不要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那我可说了。”

    人群里坐着的李文昊出声。

    江瑶没想到,接下来李文昊说的话,竟然和她们前几天开的会有关。

章节目录

江瑶的种田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姜楠不知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姜楠不知春并收藏江瑶的种田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