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曾是孕育文明的摇篮;这片土地,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这片土地,也被蛮夷的长枪短炮侵略。

    所幸,后来的新鲜血液,使得土地上诞生了个新帝国。

    帝国赶跑了侵略者,打倒了土豪乡绅。

    她带领着人民,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起初,这一路并不是宽阔大道;路上充满了愚昧无知。

    也并不是羊肠小道;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旨是带着全国人民奔小康。

    它甚至没有路。

    后来,有了无数人前仆后继的开拓;帝国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江瑶没有那么伟大,可她也想凭微薄之力,亮一盏萤火光。

    “有病吧!这个村在弃婴塔上做文章!”

    “穷是有原因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出去请不要说是A市人,谢谢。”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爱丁堡!”

    “封建糟粕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消弭?”

    就在前几日,相关部门公布了去年年度新生儿男女比。

    男女比数据悬殊过大,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筛选婴儿性别的方式愈加高超。

    所以,男女比不再是概率问题。

    而是父母的选择。

    网民根据公布数据联系亲身事例,得出结论。

    这个社会,男性享受的优待要远远高于女性。

    甚至于,这个优待,从胚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一时间,男女对立问题,又变得更加尖锐。

    李家村的弃婴塔,就是这个时侯,被人通过网络,传播出去的。

    谣言像台风过境,所到之处,一片荒凉芜。

    大家的愤怒有了宣泄口,不知情的吃瓜群众越来越多。

    在这场洪流里,李家村为自己辩别的声音,无人听得见。

    “孩子,你看这是啥?”

    李国富递来手机,江瑶扫了眼。

    消息和自己看到的一致。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她有些不知所措。

    在此之前。

    网上关于李家村的信息,廖廖,却不是没有。

    它的位置在A市与a县中心。

    去年开始尝试种植大棚西红柿,小有成效,曾被县城农业报提过一两句。

    除此之外,倒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这次的“死娃娃沟”事件,让很多人纷纷抵制A市产的西红柿;及关于A市,所有对外销售的农产品。

    这让A市本不富裕的贸易市场,更加雪上加霜。

    危机里面蕴藏着机遇。

    江瑶想到一个主意。

    “瑶瑶,这能成吗?”

    “理论上不可以自证,但目前迫切需要这么做。”

    通过网络媒介,江瑶上传了一个视频。

    “我是A市a县李家村江瑶,这是我的身份证,今日13:00,直播间一起观看弃婴塔的前世今生!”

    “我是A市a县李家村村长李国富,这是我的身份证,今日13:00,直播间一起观看弃婴塔的前世今生。”

    目前,短视频和直播很是风靡。

    江瑶想到用这种媒介去向大家解释。

    视频一发出,没溅出两个水花。

    反倒推送给了可能认识的人。

    张璐刚刚关闭直播,打算去取品牌方寄来的快递。

    她随手刷到个视频。

    拍视频的人有点脸熟。

    不确定,再看看。

    点进主页,是江瑶的账号。

    张璐一键三连,随即去了外面。

    有好事者在几分钟之后也看到了这个视频。

    知情的不知情的,纷纷掐着时间,准备挤进直播间骂两句。

    一到点,江瑶打开直播。

    “还有脸开直播!”

    “怎么不去死!”

    “搞什么重男轻女,笑死!”

    一股脑的恶评涌过来,江瑶瞬间有些宕机。

    这时,经常开直播有经验的张璐,拿过手机。

    “大家好,我叫张璐,是李家村的村民……”

    “李家村没一个好东西,举报!”

    “滚出去!”

    “无语,弃婴塔改旅游景点,真想得出来!”

    随着恶评一个个涌上来,张璐恍若未闻,她把摄像头翻转,对着眼前的景色。

    “现在来大体说一下。阳山屲这里种了树,才种了一两年,等后面全长大就是一个避暑胜地。

    目前大家打卡的地方,主要在这里。”

    屏幕里的一些树看起来种植年限就不长。

    “至于死娃娃沟,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弃婴塔,请和我一起来。”

    说着,张璐爬上了江建国开的农用三轮车车斗里。

    “磨磨唧唧干什么呢?”

    “重男轻女统统去死!”

    弹幕依旧不堪入目。

    镜头,随着张璐的视角,摇摇晃晃。

    “举报举报!”

    “吃人血馒头,有什么好看的!”

    “等等,这个人的声音好像一个爱心博主,名叫璐璐籽。不确定,再听听。”

    “楼上你在搞笑吗?穷山恶水出刁民,就她还爱心博主?我还慈善家呢!”

    三轮车一路疾驰。

    直播间也越来越热闹。

    起先从谩骂抵制渐渐变成了回忆。

    “这个地方好熟悉好像梦里来过。”

    “小时候我也走这种路去地里。”

    “爷青回。”

    直到原本平坦宽阔的路变得越来越狭小,直播间里的风向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这路明显是发洪水冲出来的,看样子像是两山交汇处。”

    “楼上,我赞同你的观点。”

    “说熟悉的人你出来,你是不是有病。”

    张璐下车。

    她走到一个石头搭起来的小小房子旁边。

    那边黑漆漆一团,看样子是长期接受过烟火的熏陶。

    “大家看,这个里面就是死娃娃沟。”

    摄像头对准远处一条极细的沟,张璐的声音没有起伏。

    “当年生育条件有限,大家把夭折的小孩都丢在这里;以及一些贫困人民去世了没钱买棺材,便草席一卷也丢在这里。”

    关于死娃娃沟的故事,也是外婆告诉我的。”

    而下面这个,就是祭坛。”

    说着,张璐把摄像头对准了小小房子。

    “别说,大白天怪瘆人的。”

    “这不就是乱葬岗吗?看样子离打卡景点确实有点距离呢!”

    “你父母没教你,对着祭坛是不礼貌的吗?”

    “楼上封建迷信。”

    “虽然我抵制重男轻女,但你要说是几十年前,那我也无从置喙。”

    “说吧,买什么?”

    一直拿着手机看弹幕的江瑶,看到直播间风向转变,有了些许放松。

    这时,直播里的声音听止。

    江瑶低头,直播结束。

    “被人举报封了。”

    张璐见怪不怪。

    江瑶拍了张祭坛照片,用文字解释了下来龙去脉。

    顺便表明李家村的态度,同时也欢迎大家来李家村做客。

    “我可不敢,死在乱葬岗都没人知道。”

    “喝醉的人不会说自己喝醉;你们李家村同理。”

    评论一窝蜂涌来,江瑶没来得及看。

    一行人在三轮车上浩浩荡荡的回去。

    “什么?她们开直播解释了?”

    李斌看到网友各种子虚乌有的视频,再看看江瑶她们的直播澄清。

    对外打了个电话。

    第二日。

    “我是A市新闻社记者郑诗,我在a县李家村。

    今日,请大家随我的镜头来看看,网传弃婴塔做旅游景点是否属实。”

    “你好,你知道阳山屲那个地方是弃婴塔吗?”

    “我们的弃婴塔一般叫它死娃娃沟。”

    “只不过死娃娃沟离阳山屲还有段距离,远着呢!”

    镜头一转。

    “死娃娃沟是以前古人重男轻女,便把生了的女娃娃丢进沟里喂狼吃;前四五十年,医疗条件不发达,生活条件艰苦,便会把夭折的小孩丢里面或者穷人没办法体面下葬,便一草席裹了丢里面。”

    李永义对着郑诗说完,话锋一转。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人做那种伤天害理的事。况且妇女能顶半边天,自我记事起,村里人从来没有谁看不起女性。”

    知道江瑶实名拍视频。

    所以,最后一个采访对象,郑诗对准了江瑶。

    “虽然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了不少。但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繁荣富强。”

    江瑶看了眼阳山屲。

    “去别的地方,偶尔路过农家乐或者田园生态区;总觉得我的家乡,阳山屲这片区域和它们相比,也不逊色。

    它适合种树,也适合打造成旅游景点。

    当然,阳山屲对面,是一片百合地。

    每年七月,会有橘黄色的花开遍山野,届时欢迎大家来打卡。

    除此之外,这里的大棚西红柿可以沉浸式体验。

    对了!我们村关于死娃娃沟有了新的规划。

    等一切建好的时候,到时候,欢迎各位实地参观。”

    本来是针对社会热点,揭示真相的一场专访。

    不料倒免费对李家村做了波宣传。

    昨天还在直播间互动的网友,因为直播封禁而有些意犹未尽。

    所以,这个新闻片段一播出,很多人纷纷计划来李家村旅游。

    侯菊兰的农家乐里,每天人爆满。

    来农家乐参观的人,顺便会去阳山屲拍拍照,再去下川里摘些西红柿。

    李家村的游客量,随着天气渐暖,与日俱增。

    “博物馆?”

    李国富得知江瑶的想法,也动了些心思。

    “只是这博物馆里放什么?”

    “简单啊!从李家村的变迁史说起。”

    江瑶拿出一张纸。

    “我们的博物馆主要分两个。

    一个是文史馆,放些变迁资料和乡村变化照片,以及一些老物件等。

    第二个就是死娃娃沟。”

    “死娃娃沟?”

    这次别说李国富了,连李彦宏都有些吃惊。

    “是的。”

    江瑶笃定的点点头。

    “死娃娃沟也当做一个打卡景点。

    那个沟修缮一下,门口挂满小小的国旗,每日不间断放红歌。

    主题就是在领导人的领导下,李家村的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李国富似是有些了然。

    “意思是把李家村发展成农业和旅游一体化的新村庄。”

    江瑶眼里有亮光闪过。

    “没错!”

    李国富看了眼李彦宏。

    “我们想想。”

    “好呢。”

    李家村种的西红柿小有规模。

    他们和县城蔬菜贸易市场达成了默契。

    市场派司机拉货,第二天结第一天的钱。

    出于长远考虑,李国富把手伸向了废旧的石灰厂。

    离庙不远处,十五六年前曾是一个石灰厂。

    后来,老板去了别的地方,这个厂也渐渐荒芜。

    前几天,经村委会决定,将废弃石灰厂重新修缮。

    如此一来,石灰厂遮风避雨。

    西红柿也有时间挑个大中小;转而运送到车上。

    其次,再过几个月之后,又到了花菜大批量下市的季节。

    若都在这里交易,那么大大缓解了道路两侧蔬菜车的挡路问题。

    毕竟侯大姐农家乐里每天都有市里或者县里来打卡的人。

    若他们休闲时间,浪费太多时光在路上。

    那么估计往后的游客也会越来越少。

    “招娣姐,怎么样?”

    “还行,地方很宽敞,就是有些材料不能用了,需要重新买。”

    “唉,钱都是小事!”

    江瑶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

    李招娣见状,笑了笑。

    这边李家村的建设还没有告一段落,那边殷寒潮又送来新的消息。

    “要不要植物源农药?”

    “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

    看到这个的江瑶,立马给殷寒潮打了个电话。

    “植物源农药是无公害,对人体绿色安全的农药吗?

    “是的。”

    电话那边的人语气含笑,江瑶也喜上眉梢。

    自大棚西红柿开展了游客体验业务以来,为了大家的安全,西红柿苗上便不在喷洒农药。

    可这样却给了一些害虫可趁之机。

    若采用从植物里提取出来的,含有特殊气味且挥发性较强的物质当做驱虫剂。

    那么,它对于此刻的江瑶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种植神器。

    “有公司投了这个项目,前几天拿过来了些成品,想着让你也用用。

    东西在路上,这是单号。”

    江瑶挑挑眉,漂亮。

    “这个要扩建一下。”

    马芸手里握着把瓜子,对着王强说。

    王强看了看自家陈列柜,抿抿唇。

    “那就扩建一下,按照超市的布局来。”

    侯大姐农家乐里没有烟草证,买不了烟。

    王强的小卖铺里有烟草证,可数量有限。

    另,小卖铺里的零食有限,很多人想要的东西都没有。

    于是,马芸想着把商店扩建一下,这样货品齐全,会更好一些。

    说干就干。

    王强当晚就找了些人。

    村委会的房间里。

    “关于博物馆,你怎么看?”

    刘彦宏喝了口茶。

    “我们这个村,成立时间还没有个一百多年,建个博物馆,不让别的村嗤笑吗?”

    李国富抽了口烟,缓缓开口。

    “磨坊那些地方大着呢吧!”

    “你的意思是?”

    李彦宏闻言,一怔。

    他稍微思索了下。

    “磨坊大是大,你要把磨坊也作为景点?”

    李国富郑重的点了点头。

    “磨坊里有个磨园子,我打算把磨园子收拾出来,放几个商铺进去。

    再给上面申请一下,能不能在这里设个大集。

    关于磨坊的话,我打算把它保护起来。到时候给来的人展示我们是怎么把麦子变成面粉的。”

    李宏彦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胡家湾。

    “姑娘家大了就得嫁人,成天往脸上擦脂抹粉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你管得多。”

    胡宁往旁边翻了个白眼。

    她拽着胡爱清的手,打磨指甲。

    胡爱清什么也没说,双眼带着笑意看着胡宁。

    这是她姑娘学美容美发的时候学会的,回家偏要给她展示一番。

    作为妈妈,她才不做扫兴的家长。

    “妈,你喜欢什么颜色?”

    接过胡宁递过来的纸板,胡爱清仔仔细细看了两遍。

    “红色吧。”

    红色鲜艳,像花一样好看。

    “好嘞!”

    收起纸板,胡宁开始着手调色。

    不多时,十个手指甲铺满了鲜艳的颜色。

    胡爱清爱不释手。

    “我的姑娘开个店就好了。”

    胡宁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如果开了店,老妈我天天给你做指甲。”

    “那感情好。”

    屋内的两人无心的谈话。不曾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得到了印证。

章节目录

江瑶的种田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姜楠不知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姜楠不知春并收藏江瑶的种田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