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相公是锦鲤正文卷第章有功“知府大人来了,晨起天没亮就到了,说是有人举告邹县令贪赃枉法,放纵家中亲人在外横行霸道,抢占百姓钱物产业,这会儿知府大人正在县衙问话邹县令呢!”
“知府大人到了县衙后,着人吩咐我们城门守卫,说若是碰到自称是江家村,且带着那些冒充衙差的人,便带到县衙去。”
“诸位,请跟我走吧。”
守卫在前头带了路。
江米夏和江正信等人先跟了上去。
比着刚刚来的路上时的忐忑不安,这会儿江家村的人听闻知府大人前来问话县令,调查县令纵容家人仗势欺人之事,皆是兴奋了起来。
“这老天爷还是开了眼的,这个节骨眼上,知府大人来了,知府大人一定能为咱们村做主的。”
“邪不压正嘛,坏事做多了肯定会遭到报应的,报应这不就来了?”
“哎,你们说,这知府大人来的会不会太凑巧了一些,咱们江家村昨儿个刚出事儿,知府大人大半夜就到县城了?”
“你要这么说的话,刚刚那差爷不是还说了嘛,还交代了他们在城门口等咱们江家村的人,这知府大人已经知道咱江家村的事儿了?”
“看着情形好像是的……”
江家村的村民在这里议论,江米夏和江正信的心里头也是诧异的很。
知府为何会来,为何又这么快知晓江家村的事儿?
而这两个疑问,在江米夏和江正信一行人到达县衙门口,瞧见了面带笑容的荀元柏时,大致猜到了其中的原委。
而荀元柏不等江米夏一行人说话,便先捋了胡须,“你们也别向我道谢,这事儿也不是要专门帮你们的,只是心里头实在是气不过!”
活这么大岁数了,他几时受过此等委屈?
不给这些混账东西点颜色瞧一瞧,他们还只当他不过就是个照样撞骗的江湖术士呢!
他这么多年损耗了这么多年的精神,要是连这点小事儿都摆不平,那他这个天师的名头也实在太无用了些!
所以他二话不说,到了镇上后便雇了马车去府城,寻到了赵知府。
赵知府是京城赵家旁支,仔细论起来,要称呼现如今的赵阁老一句舅老爷,而赵家又素来讲究嫡系旁支之间要相互提携,好确保赵氏一族的荣耀延续。
所以这赵知府虽然是地方官,但和京城赵家联系也颇为密切,知晓京城中的形势,甚至在去京中参与吏部考核时,也是见过荀元柏,更知道荀元柏在皇帝跟前的分量。
赵知府本人也是个长袖善舞之人,在听到荀元柏的大致描述后,几乎是没有丝毫耽搁,连夜赶到了这里,问话邹县令。
满朝文武官员,任命、调任、免职等所有的事情,皆是需要皇帝点头才可以,知府按道理来说并无直接处置、罢黜一个县令的权利。
但知府可上谏朝廷,且对县令进行约束、调查、问责等。
官大一级压死人,赵知府这次如此重视此事,要仔细调查,且赵知府上面有靠山为其说话,这邹县令可以说是彻底玩完了。() ()
江米夏和江正信等人了解了这赵知府来县衙的原委始末,而赵知府得知他们一行人已经来到县衙,便在公堂上向他们问了话。
不必添油加醋,江米夏和江正信等人,只如实描述当时的情景,最后在证词上摁了手印。
赵知府是个身形中等,脸型略方,面向看着颇为正派的中年男子,在问完了话后,直接从案后走了下来,“有关邹县令和柴家之事,本官已经差不多问了个清楚。”
“邹县令早先年因为仰仗岳丈一家才能读书科举,顺利出仕为官,对岳丈一家颇为畏惧忌惮,甚至颇为纵容,妻弟柴开福在几年前便开始强占良田,抢夺许多村中的产业,强行索要钱财,让多地的村民苦不堪言。”
“柴开福这次盯上了江家村的瓷窑,幸得你们不畏强权恶霸,也不被这些恶衙差蒙蔽,这才让柴开福不曾得逞,也让本官有机会肃清这些朝廷的蛀虫,为朝廷铲除此等宵小。”
“你们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呢!”
赵知府说话官腔十足,话说的也有些过于在面上,但听来听去的,这理儿却是一个不错,且有一句话说的十分明白,江家村这次揍那些衙差没有半分错处,反而是立了功。
原本在从县城城门到县衙的路上,许多人想着,既是赵知府来了,这事儿也就好说了,他们江家村功过相抵,大约也不会被罚。
但现在的性质,是从无错,变成了有功。
有这个荣誉在头上,那可是了不得的!
江家村的人闻言,各个都是喜气洋洋的。
晌午的饭,江家村的人是在县衙吃的。
缘由是赵知府为犒劳抓获柴发和那些狼狈为奸衙差的江家村人,特地从外面酒楼里打包了酒菜,在县衙里摆上了一桌。
八凉八热,足足十六道菜,连喝的酒都是汾酒。
江家村的人只觉得这面上实在有光的很,自打吃饱喝足从县衙出来后,便始终都是昂首挺胸,得意洋洋的,甚至回到了江家村后,足足说上了好几日。
“能在县衙吃上一顿饭,还是人知府大人请的,这辈子也算是圆满了。”
“可不嘛,那席面,也是够气派呢!”
“咱们江家村的日子过得也算富足,可那么好的席面,咱也是头一回吃呢。”
“祖坟冒青烟了啊……”
在这般炫耀了足足十几日后,县衙那又来了消息。
说是邹县令因为贪赃枉法,纵容家人巧取豪夺,已是被罢黜官职,与其妻子柴氏及妻弟柴开福下了大狱,不日后要流放西北。
起抢夺来的钱财及产业,能归还的一律物归原主,寻不到原主的,充入国库,用于修缮县城水渠、河堤使用。
新任县令李忠安,不日后即将走马上任。
而说起这新县令李忠安,整个县城可以说也有所耳闻。
耕读世家出身,先前科举时第十八名进士,在翰林时便被人称赞,先前在旁的县城任职县令时,也是被百姓称赞,此次调任到这里,原来县城的百姓,也是争相送行。
k
“知府大人到了县衙后,着人吩咐我们城门守卫,说若是碰到自称是江家村,且带着那些冒充衙差的人,便带到县衙去。”
“诸位,请跟我走吧。”
守卫在前头带了路。
江米夏和江正信等人先跟了上去。
比着刚刚来的路上时的忐忑不安,这会儿江家村的人听闻知府大人前来问话县令,调查县令纵容家人仗势欺人之事,皆是兴奋了起来。
“这老天爷还是开了眼的,这个节骨眼上,知府大人来了,知府大人一定能为咱们村做主的。”
“邪不压正嘛,坏事做多了肯定会遭到报应的,报应这不就来了?”
“哎,你们说,这知府大人来的会不会太凑巧了一些,咱们江家村昨儿个刚出事儿,知府大人大半夜就到县城了?”
“你要这么说的话,刚刚那差爷不是还说了嘛,还交代了他们在城门口等咱们江家村的人,这知府大人已经知道咱江家村的事儿了?”
“看着情形好像是的……”
江家村的村民在这里议论,江米夏和江正信的心里头也是诧异的很。
知府为何会来,为何又这么快知晓江家村的事儿?
而这两个疑问,在江米夏和江正信一行人到达县衙门口,瞧见了面带笑容的荀元柏时,大致猜到了其中的原委。
而荀元柏不等江米夏一行人说话,便先捋了胡须,“你们也别向我道谢,这事儿也不是要专门帮你们的,只是心里头实在是气不过!”
活这么大岁数了,他几时受过此等委屈?
不给这些混账东西点颜色瞧一瞧,他们还只当他不过就是个照样撞骗的江湖术士呢!
他这么多年损耗了这么多年的精神,要是连这点小事儿都摆不平,那他这个天师的名头也实在太无用了些!
所以他二话不说,到了镇上后便雇了马车去府城,寻到了赵知府。
赵知府是京城赵家旁支,仔细论起来,要称呼现如今的赵阁老一句舅老爷,而赵家又素来讲究嫡系旁支之间要相互提携,好确保赵氏一族的荣耀延续。
所以这赵知府虽然是地方官,但和京城赵家联系也颇为密切,知晓京城中的形势,甚至在去京中参与吏部考核时,也是见过荀元柏,更知道荀元柏在皇帝跟前的分量。
赵知府本人也是个长袖善舞之人,在听到荀元柏的大致描述后,几乎是没有丝毫耽搁,连夜赶到了这里,问话邹县令。
满朝文武官员,任命、调任、免职等所有的事情,皆是需要皇帝点头才可以,知府按道理来说并无直接处置、罢黜一个县令的权利。
但知府可上谏朝廷,且对县令进行约束、调查、问责等。
官大一级压死人,赵知府这次如此重视此事,要仔细调查,且赵知府上面有靠山为其说话,这邹县令可以说是彻底玩完了。() ()
江米夏和江正信等人了解了这赵知府来县衙的原委始末,而赵知府得知他们一行人已经来到县衙,便在公堂上向他们问了话。
不必添油加醋,江米夏和江正信等人,只如实描述当时的情景,最后在证词上摁了手印。
赵知府是个身形中等,脸型略方,面向看着颇为正派的中年男子,在问完了话后,直接从案后走了下来,“有关邹县令和柴家之事,本官已经差不多问了个清楚。”
“邹县令早先年因为仰仗岳丈一家才能读书科举,顺利出仕为官,对岳丈一家颇为畏惧忌惮,甚至颇为纵容,妻弟柴开福在几年前便开始强占良田,抢夺许多村中的产业,强行索要钱财,让多地的村民苦不堪言。”
“柴开福这次盯上了江家村的瓷窑,幸得你们不畏强权恶霸,也不被这些恶衙差蒙蔽,这才让柴开福不曾得逞,也让本官有机会肃清这些朝廷的蛀虫,为朝廷铲除此等宵小。”
“你们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呢!”
赵知府说话官腔十足,话说的也有些过于在面上,但听来听去的,这理儿却是一个不错,且有一句话说的十分明白,江家村这次揍那些衙差没有半分错处,反而是立了功。
原本在从县城城门到县衙的路上,许多人想着,既是赵知府来了,这事儿也就好说了,他们江家村功过相抵,大约也不会被罚。
但现在的性质,是从无错,变成了有功。
有这个荣誉在头上,那可是了不得的!
江家村的人闻言,各个都是喜气洋洋的。
晌午的饭,江家村的人是在县衙吃的。
缘由是赵知府为犒劳抓获柴发和那些狼狈为奸衙差的江家村人,特地从外面酒楼里打包了酒菜,在县衙里摆上了一桌。
八凉八热,足足十六道菜,连喝的酒都是汾酒。
江家村的人只觉得这面上实在有光的很,自打吃饱喝足从县衙出来后,便始终都是昂首挺胸,得意洋洋的,甚至回到了江家村后,足足说上了好几日。
“能在县衙吃上一顿饭,还是人知府大人请的,这辈子也算是圆满了。”
“可不嘛,那席面,也是够气派呢!”
“咱们江家村的日子过得也算富足,可那么好的席面,咱也是头一回吃呢。”
“祖坟冒青烟了啊……”
在这般炫耀了足足十几日后,县衙那又来了消息。
说是邹县令因为贪赃枉法,纵容家人巧取豪夺,已是被罢黜官职,与其妻子柴氏及妻弟柴开福下了大狱,不日后要流放西北。
起抢夺来的钱财及产业,能归还的一律物归原主,寻不到原主的,充入国库,用于修缮县城水渠、河堤使用。
新任县令李忠安,不日后即将走马上任。
而说起这新县令李忠安,整个县城可以说也有所耳闻。
耕读世家出身,先前科举时第十八名进士,在翰林时便被人称赞,先前在旁的县城任职县令时,也是被百姓称赞,此次调任到这里,原来县城的百姓,也是争相送行。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