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慢慢悠悠,走到了七号摊。</P>

    他就地一蹲:“老板,能不能上手看看?”</P>

    “随便看!”</P>

    “好!”</P>

    应着声,碗托在了左手里,右手一摸,手中又多了一支高倍的筒状镜。</P>

    别说,模样挺专业:他先是看了看釉,又看了看口和足,再看碗壁的花,最后才看底上的款。</P>

    流程基本没错,李定安平时也是这么看的,但这人太敷衍,感觉不像看,而是照着剧本演:就比如足圈上的那个红点,要是行家肯定会着重研究一下,看是出窑时天生的瑕疵,还是后做旧时留下的痕迹。</P>

    但这人直接略过,把碗翻了过来,看起了款。</P>

    款肯定没问题,典型的“咸丰官窑楷体款”,男人好像也觉得没问题,又顺手敲了敲。</P>

    “咚咚……”</P>

    声音有点闷,不像平常的瓷器发出的那种“当当”的脆响,但也正常:因为这一只的碗底比较厚。</P>

    但他好像发现了点问题,眼眶缩了缩,把碗凑到耳边,又敲了敲底。</P>

    “咚咚……咚咚……”</P>

    来回三次,男人眼睛一亮,仿佛茅塞顿开,笑的若有深意:“多少钱?”</P>

    “一百……”卖家竖起食指,想了想,剩下的四根手指再没有伸出来:“万!”</P>

    李定安无语了:我问,你最低就是一百五十万,转了个身的功夫却砍了三分之一?</P>

    看我年轻是吧?</P>

    “高了!”男人摇摇头,“降一点!”</P>

    “降多少?”</P>

    “减个零,再折一半!”</P>

    这是多少?</P>

    卖主还算了算,随即,眼珠子险些掉出来,“五万,你扯什么淡?”</P>

    “不是我扯淡,而是……”</P>

    男人稍一顿,站起了身,“算了,您留着吧!”</P>

    “等会?”</P>

    卖家一把拽住了他的袖子,“你把话说清楚了!”</P>

    有点莽撞,态度也不怎么好,但不算奇怪:男人表现的那么专业,任谁都会犯嘀咕:我一官窑的物件,还是画珐琅彩,才值五万?</P>

    男人神秘的笑了笑,声音很低:“低温接的老底!”</P>

    放屁……</P>

    卖主悖然大怒,脏话到了嘴边,又回过了神:只要一嚷嚷,全交流区都知道了,以后不好说,反正今天是别想把这东西卖出去。</P>

    忍了又忍,他眼睛一瞪:“滚!”</P>

    男人也不生气,摇着头,离开了摊位。</P>

    李定安转身,又看了看盒子上的碗:毛线的低温接老底?</P>

    这碗叫四花碗没错,因为碗壁上画着四朵花,要是准确点,应该叫折足碗:就是在高足碗的基础上短了一半。</P>

    又叫注碗,平时用来烫酒。用的时候要不停的往里加开水,碗足当然要厚,不然指头都能给你烫秃噜皮。</P>

    就是器形比较少见,一般的藏友和玩家既便认出这是画珐琅彩碗,也不知道具体用途。如果再有人说一句“后加的底”,肯定会怀疑一下:真的假的?</P>

    就比如卖家,男人一走,他就抱起了碗,转着圈的看底。</P>

    正看的仔细,又过来了一位,李定安瞅了瞅,没印象,和之前那男人应该不是一伙的。</P>

    看完之后,再问价格:八十万!</P>

    好家伙,直接就降了二十万?</P>

    这位估计是行家,一听就摇头,当即就放下碗。</P>

    刹时,卖家又狐疑了起来,曲起指节在碗底敲了敲:“咚咚……咚咚……”</P>

    这是……开始怀疑了?</P>

    看着挺精明啊?</P>

    乐呵了一阵,李定安放下漆雕,换到了四花碗的隔壁。</P>

    这位卖主比较热情,打了声招呼,从屁股底下又掏出个马扎。也就刚刚坐下,又过来的个女的。</P>

    就之前指着李定安,骂同伴白痴那位。</P>

    依旧漫不经心,依旧左瞅右看,慢腾腾的走到了七号摊。</P>

    “老板,这碗怎么卖的?”</P>

    “八十万!”</P>

    “这么贵?”</P>

    惊奇了一下,她把碗拿了起来,又在包里一掏,手里就多了一只强光手电。</P>

    就像平时视频中看到的,内行看翡翠和玉石的标准动作,女人把手电顶到了碗壁上,又用手遮了遮外部光线。</P>

    登时,釉面上出现了一道光圈。这手法更专业,玩古董没个十年八年,没人会这么看。因为全凭经验,一般的藏家就算照出光圈也看不出个所以然。</P>

    卖家一下就被震住了,打起了几分精神。</P>

    女人很认真,差不多两三分钟才把碗放下,然后摇了摇头。</P>

    不是……啥意思?</P>

    “怎么样?”</P>

    “不怎么样!”女人撇了撇嘴,“皮壳太薄,八万都不值!”</P>

    我操?</P>

    意思就是,新东西?</P>

    “你特么会不会看?”</P>

    “嘁……不愿意听,那就别问啊?”</P>

    女人一脸不屑,起身就走。卖家心里却有点发毛:刚那人说是低温接的老底,这又来了个皮壳太新?</P>

    见了鬼了?</P>

    他又把碗抱了起来,学着刚才那个女人,打开手电顶到了碗壁上。</P>

    然并卵,表情更迷茫了。</P>

    李定安差点笑出声:这一看就是个二把刀,怪不得那伙人拿他当棒槌。</P>

    老挡着人家生意不合适,他又起身换了个地方。也没走远,就在附近转了一圈,想着第三位来的会是谁,是不是刚才准备和他干架的那个年青点的。</P>

    这次时间稍长一点,差不多有二十分钟。其间有两位过来问了问,这次降的比较狠,卖主直接降到了六十万。</P>

    但到这里来的,基本都抱着捡便宜的心思,即便觉得这东西应该值这么多,依旧摇头。</P>

    卖家更犯嘀咕了:这都实价了呀,怎么还摇头?</P>

    不能我这碗真有点问题吧?</P>

    正自我怀疑,第三位姗姗来迟。李定安本能的眯了眯眼:以为是那小伙,或是五个人当中岁数大点的两个男人中的一位,不成想,是那位周主任?</P>

    流程大致一样,先在左近看一看,问一两句比较内行的话,然后再转到这摊上,确实挺像正常的买家。</P>

    面前有人坐了下来,卖家感觉自己又能行了,精神一振:“随便看!”</P>

    “好!”周主任笑吟吟的回了一句,托起了碗。看的很快,手法也很娴熟,应该有几分功底。至少不像之前两位全凭演技。</P>

    看了五六分钟,还是依样画葫芦,他先问价:“多少钱?”</P>() ()

    “八……不,六十万!”</P>

    “哈?”</P>

    周主任倒是没摇头,但他叹气。</P>

    “怎么了?”</P>

    “没怎么!”</P>

    没怎么你哈个几把?</P>

    心里恼火,手也伸了出去,准备把碗要回来。</P>

    但还没开口,他猝然一顿:不远处,一位老人闲庭信步,不紧不慢的逛着。但摆摊的网友热情的不得了:</P>

    “周教授,今天没坐班?”</P>

    “轮休!”</P>

    “看看我这件,还是您给鉴定的!”</P>

    “不了,谢谢!”</P>

    “周教授哪天有空,我这还有一件,您给看一眼?”</P>

    “有规定,不能随便在外面看,你正常报名参加海选……”</P>

    听话音,这老人还是文博会的鉴定专家?</P>

    “老板,这哪位?”</P>

    “周教授你都不认识?原故宫的研究员,之后又在人大的文物资源mba研修学院任教。现在虽然退休了,但名气更大了。”</P>

    听到前半句,李定安惊了一下:故宫的研究员,我怎么不认识?</P>

    再听后半句:原来早调走了,又去任教了?</P>

    嗯,mba?</P>

    这属实不好评价,各个大学都一样,京大也有……</P>

    一路打着招呼,周教授左瞅瞅,右看看,周主任还挥了挥手:“爸,你来看!”</P>

    卖家的手“嗖”的缩了回来。</P>

    “什么?”</P>

    “珐琅彩的四花碗……看,咸丰官窑?”</P>

    “咦?”</P>

    周教授扶了扶眼镜,看了一眼标签,又噢的一声:“走吧!”</P>

    到这摊前,从前到后他就说了六个字:什么、咦、噢、走吧……</P>

    但卖家心里“咯噔”的一下:你那“咦”和“噢”,是几个意思?</P>

    “您稍等……周教授,我认识您:当初本来准备找您的,但登记的时候给安排到了杜专家哪儿……”</P>

    卖家连忙掏烟,周教授摆了摆手,又指了指柱子上“禁止吸烟”的标语:“你说!”</P>

    “就想请教一下您:这是咸丰官窑,对吧?”</P>

    “对不起,有规定:没有官方授权,我们不能对会场内的古玩进行二次鉴定!”</P>

    我特么……怎么就成了二次鉴定?</P>

    卖家脸都绿了:第一次没看对,需要重新看,才会这么讲……</P>

    而且我也没问“之前的专家看的对不对”,只问了一句“是不是咸丰官窑”,你却连头都不敢点?</P>

    再结合他之前和儿子对话时的表情和语气,难道不是说:这东西和咸丰没关系……</P>

    卖家急中生智,“周教授不能看,那小周教授给看一眼?”</P>

    “他也不能看!”</P>

    “确实不能看!”</P>

    周主任站了起来,都抬起了脚,他又犹豫了一下,声音比较低:“十万卖不卖……”</P>

    “你脑子进水了?”</P>

    话还没说利索,周教授狠狠的在他肩头拍了一掌,“走!”</P>

    意思是,十万都不值?</P>

    脑子里“嗡嗡嗡”的,人都走出了四五步,卖家才回过神,抱着碗追了上去:“周教授……哦不,小周教授,你给留个电话……周教授你放心,不是看这个,是另外一件……真的,我保证……”</P>

    他满脸焦急,恨不得跪下来一样,周主任好像于心不忍,勉为其难的递了一张名片。</P>

    仔细一瞅,京城某企业单位的,还是个小领导。</P>

    “谢谢小周教授……也谢谢周教授……”</P>

    忙不迭的说着感激的话,又不知道怎么央求的,李定安隐隐约约听到周主任说了一句:宣统之后!</P>

    宣统之后,不就是民国,民国又哪来的官窑?</P>

    哈,全对上了:低温接的老底、包浆太薄,又接的是咸丰的款,那肯定就是民国时期民窑的东西……这样的玩意,也就只值个五六万。</P>

    如果是普通的买家,别说三四位,就是来三四十位,说的也全是同一个问题,卖家顶多就是怀疑:这东西真有问题?</P>

    但架不住中间有一个真专家,而且还是知名度相当高、相当有权威性的专家。他嘴一张,就等于给这东西判了死刑。</P>

    卖家不着急才见了鬼,越着急就越容易上钩。不出意外,等下次周主任勉为其难的同意和他见面的时候,就会给他介绍新买家。</P>

    出价肯定不会太高,估计十来万,二十万顶天了。</P>

    啥,你说卖家不会上当?</P>

    请参考乾隆的《嵩阳汉柏图》。</P>

    当然,干砸的风险也不小:如果不巧,卖家事后又碰到了这只碗,再一看:六十万,还是周教授给鉴定的,他要不发疯才见了鬼。</P>

    所以说,周教授才那么为难……</P>

    这次的动静有点大,又看他跟丢了魂儿似的走了回来,旁边的卖家好奇的问了一句:“哥们儿这是怎么了?”</P>

    卖家一个激灵,咬住了牙:“特么的,海选的专家给鉴定错了……”</P>

    “啊……找他去啊?”</P>

    “找个几把?那王八蛋好多天都没来了,都说他低估低买,被人举报后抓走了……”</P>

    再说了,人家这次可不是低估,而是高估,怎么找?</P>

    不找还有张鉴定证书兜底,要是找了,估计这张证书都得被收回去……</P>

    李定安悚然一惊:真有这样的专家?</P>

    这些天他忙着补课时,没怎么关心过展览会,确实没听说。</P>

    但这样一来,卖家更急了:能在这摆摊的,都是去过海选现场的,认识周教授的挺多,所以刚刚留心这边的人绝对不少。</P>

    都不需要像李定安这样,眼睛耳朵贼好使,还离这么近,基本听了个七七八八。只需要听到一句半句,就比说那声“咦”和“噢”,再胡乱一传,他这只碗能卖个五六万都得看运气……</P>

    反过来再想,那几个人小本本上记着的那几件,估计全是“传说被带走的专家”给鉴定的。</P>

    啧啧,一招接一招,还是连环套?</P>

    正感慨着,李定安眯了眯眼睛:那小伙,就之前准备和他干架的那位,这会站在一号摊那里,装模做样的看着一幅画。</P>

    说什么听不到,但眼光时不时的就会往这瞟一下……</P>

    李定安愣了愣:好家伙,哪有什么干砸的风险?</P>

    等这小伙过来,张嘴给你三十万,你猜卖家卖不卖?</P>

    这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你要卖,那皆大欢喜。你要不卖,周主任再上也不迟。</P>

    学到了……

章节目录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眀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眀智并收藏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