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好了衣服,赵姨娘对着小丫头喝道:“香儿,还不倒茶!”
她又忙对方舸赔笑,“白鹭姑娘,辛苦您走这一遭。”
说完赵姨娘看着方舸捧着的锦匣,凑到她身边,伸手要摸,“哎哟喂,这是老太太赏我的?”
方舸正要说话,却见那个老妇人夺过探春的布偶,轻轻放到贾环手里。
这番动作让方舸冷了脸,对老妇人的身份也有了猜测,临时改口,冲老妇人质问:“这是哪位太太,敢抢小姐的东西?”
“妈?她的银子都在我这呢,身上的可不能拿,太太见了要怪罪的。”赵姨娘扭头见探春衣裳首饰完好,放下心来。
赵婆子理直气壮,毫不心虚,“这是家事,我这个做姥姥的,教三姑娘让着弟弟呢。”
赵姨娘和赵婆子的对话着实惊到了方舸,她看着怒火中烧的探春,心里是满满的同情,见她要说话,便先行开口,“原来是王太太,请恕白鹭失礼。”
探春张圆了嘴,愣愣地看过去,旁人也一时呆立原地。
不等赵婆子反驳,方舸行了一礼,缓缓转身,“我这就去回老太太,想来老太太见亲家也会高兴的。”
赵姨娘急忙拉住方舸,“姑娘你误会了,”
“是啊是啊,我是她亲姥姥,她姨娘的亲娘。”赵婆子从后面抱住方舸的腰。
香儿吓得茶壶摔在地上,碎成几瓣,见无人注意,慌忙去拿扫帚。
贾环奶娘抱着贾环缩到墙角,探春呆坐原处,好一会才大声让赵婆子放手。
元春在院里随意走动,抱琴担心地看着元春发白的脸色,“姑娘,你可是着凉了?”
不等元春回答,她就跑远了,“我去拿衣服来。”
元春摇摇头,站在檐下,仰头看着流云飞过。
“是我误会了。”方舸笑盈盈的样子,让赵姨娘和赵婆子放开了她。
方舸朝满脸担心的探春安慰一笑,越发怜惜,现下她占理,在贾府站稳了脚跟,一点口角倒也不怕。
见二人放松下来,方舸才慢悠悠发难,“我虽年幼,可也在老太太那学了规矩。”这是避免她们倚老卖老,拿年龄资历说事。
“姨奶奶和这位妈妈进府多年,应该比我更懂规矩。”
这句话说得赵婆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想要分辩几句,又被方舸抢白。
“我也不是不通人情,按情分,姑娘爷们是姨奶奶生的。”
赵姨娘连连点头,“就是就是,姑娘说的对,难怪老太太喜欢。”
赵婆子却仍然提着心,她可不觉得这丫头想要放过她,果然......
“可按规矩,您也只是姨娘。”方舸也不再慢慢说,不顾赵姨娘难看的脸色,直接道,“这位妈妈几句话,只说对了半句。
你们先听我说,若我没理,自然给你们端茶倒水,赔礼道歉。”
香儿提了茶上来,方舸不慌不忙喝了一口,才道:“其一,按礼法,三姑娘和环三爷都是太太的孩子,和你没有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赵姨娘气红了眼,“她们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我是亲娘。”
赵婆子不敢说话,只默默点头,香儿见气氛不对,倒了茶就溜了,奶娘半捂着贾环的嘴,生怕他出声。
探春抿嘴看着赵姨娘,眼里有几点泪花。
方舸吹了吹茶叶,“你敢到二老爷跟前说吗?”
赵姨娘哑口无言。
方舸不是真要隔绝这母子,只不过撞到她眼前,见探春可怜,以她的身份能够插手,几句话又不妨事,能借此让赵姨娘比书里好上几分,那是烧高香,便是没用,也对得起自己良心。
“既如此,又怎能称得上家事,赵姨娘都不是她娘,你还能是她亲姥姥。”
赵姨娘淌着眼泪,满含希冀地看向探春。
见探春面色动容,方舸咳嗽两声,“教三姑娘这话更不对了,你的身份且不说,我只听过教姊弟和睦的,没听过在其中挑拨的,姑娘的东西自然由她处置,便是处置不妥,也没有去抢的道理。”
赵婆子干笑两声,“可不就是不妥。”
“我看她不是男人才不妥,”方舸讥笑,“不阻止环三爷去抢姐姐的爱物,反而挑拨姐弟关系,三爷年纪小,不懂事,难道你还能不懂?你敢再说一句,我就同琏二奶奶说,把你的月钱都给你兄弟。”
赵婆子顿时脸红脖子粗,却不敢再争辩。
想起蔡婆和周妈,方舸难得赞同宝玉“鱼眼睛”的论调。
方舸突然也有些意兴阑珊,冷冷看了赵婆子一眼,“你想捞好处,别拿其他人做筏子,你生了姨娘不假,我只见姨娘孝顺,却不见你疼爱女儿,也不想想叫人知道了,是怎样的罪过,姨娘可还能有好日子过。”
只最后一句话让赵婆子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白鹭是这样的性子,先打发走了再奉承女儿也不迟。
贾环奶娘轻轻点头,探春勾起笑容的下一瞬连忙捂住嘴,赵姨娘看着赵婆子的眼神也带上了怀疑。
“你看着我做什么,”赵婆子见状忍不住大声起来,她说不过白鹭还能辖制不了女儿,“我是你娘,还不是为了你好,听外人的,倒不信我的。”
方舸毫不在意赵婆子的含沙射影,一口饮尽茶水,将匣子放到桌上,“我还有事要和姨娘说,您请吧。”
赵婆子有些不甘心,“太太同意了我来见姨娘的。”
“你这不是见了吗?还不够?”方舸故作惊讶,“那我先等着就是。”
赵婆子阴着脸,直接挑明:“你也太仗势欺人了,我们的事与你无关。”
“是啊,”方舸也很同意,“我来找姨娘,和你无关。”
赵婆子顿时被噎住了,站在原地不动。
方舸也坐在原处,慢悠悠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她不像赵婆子待在院里的时间有限,也不怕别人来问,自然稳得住。
赵婆子顶多背地里传些坏话罢了,她又不怕,众人在府里日夜相处,空口白牙的谎言,骗得了她的“敌人”,骗不过大多数。
赵姨娘尴尬笑着坐在方舸身边,手摸上锦匣。
“姨娘在吗?”沉默之时,元春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赵姨娘弹起来,掀开帘子,靠着门框,“大姑娘,您有什么吩咐?”
贾环姨娘趁此机会,抱着贾环,口称“给太太请安”便快步走了出去。
赵婆子脸色刷地惨白,万一被大姑娘知道了这事,太太肯定也会知道。
方舸欣赏了一会赵婆子的表情,心下唏嘘,蔡婆是这样,赵婆子也这样,事情一见光就慌了。
她的目光移到一边,只见探春盯着赵姨娘的背影,泫然欲泣的样子。
终究还是母女天性,方舸原不想再管,见此模样,再联想到原著和她这将将一月所闻,心里又添几分怜爱,该是被逼成什么样,才能到用礼法去弹压生母的地步呢。
“......想是三妹妹都喜欢,不舍得又不敢说,才留了白鹭这么久。”元春笑着进来,从背后突然拿出一个红鸡布偶,羽毛处有点点金光,高昂脖颈,骄傲神气,活灵活现,“这是南安王府送来的凤凰,用外国新进贡的回金纱制成。”
方舸扫过布偶圆润的喙,头顶三块凸起的红色,红黄相间带有金光的身躯,和绚烂的尾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难道带上金光,鸡就成了凤凰?
探春看着凤凰和元春的笑脸,眼里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大姐姐,你的......”
“哎哟,您太好了,我替三姑娘收着......”赵姨娘兴奋地挤过来,朝布偶伸手。
探春拉住赵姨娘的衣摆,“姨娘,我怎么能要大姐的东西。”
元春将凤凰塞到探春怀里,拿出手帕在她脸上轻轻拭泪,“姐姐知道你懂事,不会觉得自己小,就该理所应当受谦让。”
赵姨娘脸一僵,讪讪地收回双手。
赵婆子也不敢说话,只踢了一脚赵姨娘,不断使眼色示意她看探春。
赵姨娘疑惑看去,又不好直问,赵婆子瞪了她一眼,自己上前弯腰赔笑,“大姑娘,我来吧,别湿了你的手。”
“自家姐妹,只有疼爱的份,哪有嫌麻烦的,”
方舸越听越觉得话里有话,元春该不会是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她仔细想想,自己的话也没有出格,只是太过成熟,可老太太也有所察觉,她作为一个卖了死契的丫鬟,不还是维持原样,元春再过几月要进宫,也不会带她个小孩进去。
赵姨娘和赵婆子打个哈哈,侍立一旁,元春在此,方舸也不好坐下,只站在一边看戏。
“妹妹可选好了?”元春把方舸拉进对话。
“三姑娘还没选呢。”方舸如实回答。
元春向赵姨娘投以惊讶的目光,赵姨娘看看赵婆子,又看看方舸,朝桌子走去,她拿着锦匣放在探春身前,“我听三姑娘喜欢白鹭的故事,也想听听呢。”
赵姨娘和赵婆子看过来的眼神让方舸仿佛回到了蔡婆和周妈跪在贾母房中的那一瞬。
探春将锦匣推给元春,“我得了姐姐的好东西,胜过这匣子百倍千倍。”
元春淡淡扫过赵姨娘,顺水推舟收下了,“我可不和你客气。”
“赵妈,该走了。”
赵婆子一步三回头地朝外走,赵姨娘腆着脸道:“要不,再多留一会?”
“可去问下二嫂子。”元春笑着建议。
赵姨娘这几月可领教了王熙凤的手段,没占到便宜,反而吃了不少排头,她可不敢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和她一边的赵婆子离去,在房里如坐针毡。
她又忙对方舸赔笑,“白鹭姑娘,辛苦您走这一遭。”
说完赵姨娘看着方舸捧着的锦匣,凑到她身边,伸手要摸,“哎哟喂,这是老太太赏我的?”
方舸正要说话,却见那个老妇人夺过探春的布偶,轻轻放到贾环手里。
这番动作让方舸冷了脸,对老妇人的身份也有了猜测,临时改口,冲老妇人质问:“这是哪位太太,敢抢小姐的东西?”
“妈?她的银子都在我这呢,身上的可不能拿,太太见了要怪罪的。”赵姨娘扭头见探春衣裳首饰完好,放下心来。
赵婆子理直气壮,毫不心虚,“这是家事,我这个做姥姥的,教三姑娘让着弟弟呢。”
赵姨娘和赵婆子的对话着实惊到了方舸,她看着怒火中烧的探春,心里是满满的同情,见她要说话,便先行开口,“原来是王太太,请恕白鹭失礼。”
探春张圆了嘴,愣愣地看过去,旁人也一时呆立原地。
不等赵婆子反驳,方舸行了一礼,缓缓转身,“我这就去回老太太,想来老太太见亲家也会高兴的。”
赵姨娘急忙拉住方舸,“姑娘你误会了,”
“是啊是啊,我是她亲姥姥,她姨娘的亲娘。”赵婆子从后面抱住方舸的腰。
香儿吓得茶壶摔在地上,碎成几瓣,见无人注意,慌忙去拿扫帚。
贾环奶娘抱着贾环缩到墙角,探春呆坐原处,好一会才大声让赵婆子放手。
元春在院里随意走动,抱琴担心地看着元春发白的脸色,“姑娘,你可是着凉了?”
不等元春回答,她就跑远了,“我去拿衣服来。”
元春摇摇头,站在檐下,仰头看着流云飞过。
“是我误会了。”方舸笑盈盈的样子,让赵姨娘和赵婆子放开了她。
方舸朝满脸担心的探春安慰一笑,越发怜惜,现下她占理,在贾府站稳了脚跟,一点口角倒也不怕。
见二人放松下来,方舸才慢悠悠发难,“我虽年幼,可也在老太太那学了规矩。”这是避免她们倚老卖老,拿年龄资历说事。
“姨奶奶和这位妈妈进府多年,应该比我更懂规矩。”
这句话说得赵婆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想要分辩几句,又被方舸抢白。
“我也不是不通人情,按情分,姑娘爷们是姨奶奶生的。”
赵姨娘连连点头,“就是就是,姑娘说的对,难怪老太太喜欢。”
赵婆子却仍然提着心,她可不觉得这丫头想要放过她,果然......
“可按规矩,您也只是姨娘。”方舸也不再慢慢说,不顾赵姨娘难看的脸色,直接道,“这位妈妈几句话,只说对了半句。
你们先听我说,若我没理,自然给你们端茶倒水,赔礼道歉。”
香儿提了茶上来,方舸不慌不忙喝了一口,才道:“其一,按礼法,三姑娘和环三爷都是太太的孩子,和你没有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赵姨娘气红了眼,“她们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我是亲娘。”
赵婆子不敢说话,只默默点头,香儿见气氛不对,倒了茶就溜了,奶娘半捂着贾环的嘴,生怕他出声。
探春抿嘴看着赵姨娘,眼里有几点泪花。
方舸吹了吹茶叶,“你敢到二老爷跟前说吗?”
赵姨娘哑口无言。
方舸不是真要隔绝这母子,只不过撞到她眼前,见探春可怜,以她的身份能够插手,几句话又不妨事,能借此让赵姨娘比书里好上几分,那是烧高香,便是没用,也对得起自己良心。
“既如此,又怎能称得上家事,赵姨娘都不是她娘,你还能是她亲姥姥。”
赵姨娘淌着眼泪,满含希冀地看向探春。
见探春面色动容,方舸咳嗽两声,“教三姑娘这话更不对了,你的身份且不说,我只听过教姊弟和睦的,没听过在其中挑拨的,姑娘的东西自然由她处置,便是处置不妥,也没有去抢的道理。”
赵婆子干笑两声,“可不就是不妥。”
“我看她不是男人才不妥,”方舸讥笑,“不阻止环三爷去抢姐姐的爱物,反而挑拨姐弟关系,三爷年纪小,不懂事,难道你还能不懂?你敢再说一句,我就同琏二奶奶说,把你的月钱都给你兄弟。”
赵婆子顿时脸红脖子粗,却不敢再争辩。
想起蔡婆和周妈,方舸难得赞同宝玉“鱼眼睛”的论调。
方舸突然也有些意兴阑珊,冷冷看了赵婆子一眼,“你想捞好处,别拿其他人做筏子,你生了姨娘不假,我只见姨娘孝顺,却不见你疼爱女儿,也不想想叫人知道了,是怎样的罪过,姨娘可还能有好日子过。”
只最后一句话让赵婆子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白鹭是这样的性子,先打发走了再奉承女儿也不迟。
贾环奶娘轻轻点头,探春勾起笑容的下一瞬连忙捂住嘴,赵姨娘看着赵婆子的眼神也带上了怀疑。
“你看着我做什么,”赵婆子见状忍不住大声起来,她说不过白鹭还能辖制不了女儿,“我是你娘,还不是为了你好,听外人的,倒不信我的。”
方舸毫不在意赵婆子的含沙射影,一口饮尽茶水,将匣子放到桌上,“我还有事要和姨娘说,您请吧。”
赵婆子有些不甘心,“太太同意了我来见姨娘的。”
“你这不是见了吗?还不够?”方舸故作惊讶,“那我先等着就是。”
赵婆子阴着脸,直接挑明:“你也太仗势欺人了,我们的事与你无关。”
“是啊,”方舸也很同意,“我来找姨娘,和你无关。”
赵婆子顿时被噎住了,站在原地不动。
方舸也坐在原处,慢悠悠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她不像赵婆子待在院里的时间有限,也不怕别人来问,自然稳得住。
赵婆子顶多背地里传些坏话罢了,她又不怕,众人在府里日夜相处,空口白牙的谎言,骗得了她的“敌人”,骗不过大多数。
赵姨娘尴尬笑着坐在方舸身边,手摸上锦匣。
“姨娘在吗?”沉默之时,元春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赵姨娘弹起来,掀开帘子,靠着门框,“大姑娘,您有什么吩咐?”
贾环姨娘趁此机会,抱着贾环,口称“给太太请安”便快步走了出去。
赵婆子脸色刷地惨白,万一被大姑娘知道了这事,太太肯定也会知道。
方舸欣赏了一会赵婆子的表情,心下唏嘘,蔡婆是这样,赵婆子也这样,事情一见光就慌了。
她的目光移到一边,只见探春盯着赵姨娘的背影,泫然欲泣的样子。
终究还是母女天性,方舸原不想再管,见此模样,再联想到原著和她这将将一月所闻,心里又添几分怜爱,该是被逼成什么样,才能到用礼法去弹压生母的地步呢。
“......想是三妹妹都喜欢,不舍得又不敢说,才留了白鹭这么久。”元春笑着进来,从背后突然拿出一个红鸡布偶,羽毛处有点点金光,高昂脖颈,骄傲神气,活灵活现,“这是南安王府送来的凤凰,用外国新进贡的回金纱制成。”
方舸扫过布偶圆润的喙,头顶三块凸起的红色,红黄相间带有金光的身躯,和绚烂的尾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难道带上金光,鸡就成了凤凰?
探春看着凤凰和元春的笑脸,眼里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大姐姐,你的......”
“哎哟,您太好了,我替三姑娘收着......”赵姨娘兴奋地挤过来,朝布偶伸手。
探春拉住赵姨娘的衣摆,“姨娘,我怎么能要大姐的东西。”
元春将凤凰塞到探春怀里,拿出手帕在她脸上轻轻拭泪,“姐姐知道你懂事,不会觉得自己小,就该理所应当受谦让。”
赵姨娘脸一僵,讪讪地收回双手。
赵婆子也不敢说话,只踢了一脚赵姨娘,不断使眼色示意她看探春。
赵姨娘疑惑看去,又不好直问,赵婆子瞪了她一眼,自己上前弯腰赔笑,“大姑娘,我来吧,别湿了你的手。”
“自家姐妹,只有疼爱的份,哪有嫌麻烦的,”
方舸越听越觉得话里有话,元春该不会是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她仔细想想,自己的话也没有出格,只是太过成熟,可老太太也有所察觉,她作为一个卖了死契的丫鬟,不还是维持原样,元春再过几月要进宫,也不会带她个小孩进去。
赵姨娘和赵婆子打个哈哈,侍立一旁,元春在此,方舸也不好坐下,只站在一边看戏。
“妹妹可选好了?”元春把方舸拉进对话。
“三姑娘还没选呢。”方舸如实回答。
元春向赵姨娘投以惊讶的目光,赵姨娘看看赵婆子,又看看方舸,朝桌子走去,她拿着锦匣放在探春身前,“我听三姑娘喜欢白鹭的故事,也想听听呢。”
赵姨娘和赵婆子看过来的眼神让方舸仿佛回到了蔡婆和周妈跪在贾母房中的那一瞬。
探春将锦匣推给元春,“我得了姐姐的好东西,胜过这匣子百倍千倍。”
元春淡淡扫过赵姨娘,顺水推舟收下了,“我可不和你客气。”
“赵妈,该走了。”
赵婆子一步三回头地朝外走,赵姨娘腆着脸道:“要不,再多留一会?”
“可去问下二嫂子。”元春笑着建议。
赵姨娘这几月可领教了王熙凤的手段,没占到便宜,反而吃了不少排头,她可不敢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和她一边的赵婆子离去,在房里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