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正文卷第五百八十七章北上见鲁肃对去东海这件事如此笃定,再加上有先前对袁术的准确判断,因此鲁母也就放下心来,不再对此事纠结了。
不过鲁肃说若是不迁移东海,日后很有可能就会被曹操抓到江东,这件事鲁肃的母亲多少还是知道的。
毕竟,现在下邳境内,已经有不少的流民和普通黎庶正在被曹军强行迁移,当然这迁移途中,会出现很多死伤。
曹军自然也是明白这一点,但是为了江东的发展,曹操并没有顾忌到这些。
大规模迁移普通民众的事情,历史上的曹操就干过。
汉中之战,曹操知道汉中终不能保,于是尽迁汉中百姓入关中,给刘备留下了一个空壳子。
但在这迁移之中,又有多少汉中百姓因为曹操的迁移而客死异乡,家破人亡。
当然,相比于屠城而言,迁民这种事对曹操而言,已经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了。
只是对于鲁母来说,他心中还是很不舒服的。
东城鲁氏乃当地的豪右之家,家财田地无数,而且鲁家对待普通的徒户与其他的豪右不一样,对于依附于他们的徒户,相对还算是良善,并不压榨过甚,因而鲁氏父子之行,为乡里人所敬仰。
鲁肃为人豪迈,不治产业,性好施与,大散家产,剽卖田地,好赈穷弊结士。
特别是其父去世之后,鲁肃掌家,多有分粮之举。
今是乱世,粮食之珍贵非同一般,等同黄金不说,关键时刻这些粮食可能就会是鲁氏的最后保障,帮鲁氏上下人等度过荒年战乱的宝贝,如今却被肆意外送。
东城鲁氏,鲁肃只是其一支的主人,并不能代表整个族群,因而鲁氏诸人皆因此事而对鲁肃不满。
更有族中长者乃言,此儿实乃族祸也。
鲁肃也因此向族中诸长解释:
“当今天下,群雄并起,诸州有祸,律法崩丧,强者为尊。”
“值此时,我鲁氏粮秣冠绝乡里,犹如身着锦缎华服,携带金帛行于闹市,必惹人觊觎!”
“钱粮者,可救人性命,亦可害人一门,多留无用,适用即可。”
“散多余之粮秣,既可避祸,又可结乡里之心,来日必有回报!”
可惜,有远见的人终归是少数。
能够支持理解他的人并不多,对于鲁肃的行为,鲁氏其他旁支的人大多抱反对态度。
可是直到,这一次曹军在下邳国举兵,鲁肃的高瞻远瞩终于得到证实。
东城这边并没有什么兵勇能够守护乡里,但是因为鲁肃一支深得乡民之心,于是大部分的乡民和徒户都愿意跟从鲁肃,由鲁肃组织他们对抗外来的侵略之人。
鲁肃虽然是在守孝期间,但为了保护家乡,保护族人,他也是当仁不让,随即在乡中成立了义勇军,组织乡民守护此地。
也正是因为东城有这一支义勇军的存在,才致使曹军的偏支没有着急对东城下手,反倒是保东城无忧。
而年纪轻轻的鲁肃,也因为这一次事件而声名大噪。
……念及往事的鲁母心有所感,也不再劝阻鲁肃了,夫死从子,她现在只要好好支持鲁肃的做法就好。
“既如此,就听吾儿的吧,为娘的随你一起走,这些家业田产,舍了就舍了吧。”
见母亲不再有疑虑,鲁肃大喜。
“多谢母亲成全,母亲放心,今日孩儿舍弃的家业,日后一定会为母亲赚回来,母亲放心就是!”
此时他正好也收拾好了行装。
随后,鲁肃就带着老母来到房外,此刻房外的空地上已经聚拢着五百人。() ()
那五百人将房外本就不大的空地挤的满满的,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行装,在这空地上等鲁肃很久了。
这五百人,都是鲁肃最近乘着乱世,再加上他自己在乡中的声名,而招聚而来的部曲,皆矫健之人。
鲁肃大手大脚的为这些部曲花钱,如此鲁家财货十不存一,大部分都花在了这些部曲身上。
但是这钱花的值!
乱世之中,钱财傍身无用,反倒是会惹来灾祸。
反不如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来的实在。
而且,鲁肃虽然孝顺,但并非是老好人的形象。
相反,鲁肃长于弓马,善使刀矛,精通马术,乃是不折不扣的强者。
虽不能说是勇冠三军,但绝对是弓马娴熟,非同等闲!
而这些部曲,也都是经过鲁肃一手调训的。
在鲁肃的训练奉养之下,这五百部曲,竟然可以做到令行禁止,阵容整肃。
眼看着一切已经收拾停当,便听鲁肃对着空地上的众人喊道,“徐州祸乱,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北方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诸君可愿携家眷,随我前往丰乐之土,以观时变乎?”
“诚然,若有不愿相随者,我亦不强求也!当赠予粮秣,使其安家度日!”
鲁肃本就体貌魁奇,身材壮硕,如今的他慷慨陈词,更是赢得一众人的赞许。
这五百部曲本来就很服气鲁肃的为人,这一次迁移虽然有少许不安,但是在听了鲁肃的话之后,心中又踏实了许多。
众人纷纷从命。
鲁肃见众人皆随,也不浪费时间,他搀扶母亲上了车马,而后乃使众人的女眷等与车驾在中,精壮少部分在前,大部分在后,开始向北而行。
鲁肃亲率精壮部曲在后,为整支队伍护航。
……
这一次北上东海,鲁肃不可能将家中财货、田产等带走,整支队伍中的人都只是带些衣物干粮。
而贵重的良宅田亩,鲁肃则是交给了那些昔日对他不满意的同宗族人。
鲁肃的行事之风,令人叹服。
便是昔日对他行为甚是不满意的一众族人,如今也都对鲁肃刮目相看。
他们很多人,甚至还动了和鲁肃一起走的心思。
可是事到如今,鲁肃走的实在是太过雷厉风行,鲁氏的旁支族人想要走,也是跟不上了。
鲁肃如今也算是下邳国的俊杰,他携家北上迁移,在东城县这边,算是一件大事。
如今,在东城附近将民众迁移往南方的人,乃是曹操手下的校尉于禁。
于禁按照曹操和周瑜的要求,虽然暂时还没有向附近县中的望族豪右动手,只是强迁流民黎庶,但不代表那些人曹操日后不会迁移他们。
只是曹操为了将矛盾缩到最小,故而采取了由底层逐渐往上迁移的策略,现将底层的人迁移,因为这些小民在曹操眼中,最好对付。
将他们迁移的七七八八之后,再去对士族豪右,甚至是本地望族下手,或许到时候不用动手,只是晓以利害,或许便可以成事了!
但是,如今像是鲁肃这样的名人,未曾南迁也就罢了,他居然敢擅自举族北上,这不是在打曹操的脸吗?
此事一旦传开了,必成下邳国诸家争相效仿的对象!
特别是这个鲁肃,似乎也是颇有名望的人物。
于是,于禁当机立断,决定率领一千精兵,前去追击鲁肃!
但是,此时此刻,刘俭和张飞也正带领千余精锐南下,按照校事府所提供的路线,去迎接鲁肃。
不过鲁肃说若是不迁移东海,日后很有可能就会被曹操抓到江东,这件事鲁肃的母亲多少还是知道的。
毕竟,现在下邳境内,已经有不少的流民和普通黎庶正在被曹军强行迁移,当然这迁移途中,会出现很多死伤。
曹军自然也是明白这一点,但是为了江东的发展,曹操并没有顾忌到这些。
大规模迁移普通民众的事情,历史上的曹操就干过。
汉中之战,曹操知道汉中终不能保,于是尽迁汉中百姓入关中,给刘备留下了一个空壳子。
但在这迁移之中,又有多少汉中百姓因为曹操的迁移而客死异乡,家破人亡。
当然,相比于屠城而言,迁民这种事对曹操而言,已经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了。
只是对于鲁母来说,他心中还是很不舒服的。
东城鲁氏乃当地的豪右之家,家财田地无数,而且鲁家对待普通的徒户与其他的豪右不一样,对于依附于他们的徒户,相对还算是良善,并不压榨过甚,因而鲁氏父子之行,为乡里人所敬仰。
鲁肃为人豪迈,不治产业,性好施与,大散家产,剽卖田地,好赈穷弊结士。
特别是其父去世之后,鲁肃掌家,多有分粮之举。
今是乱世,粮食之珍贵非同一般,等同黄金不说,关键时刻这些粮食可能就会是鲁氏的最后保障,帮鲁氏上下人等度过荒年战乱的宝贝,如今却被肆意外送。
东城鲁氏,鲁肃只是其一支的主人,并不能代表整个族群,因而鲁氏诸人皆因此事而对鲁肃不满。
更有族中长者乃言,此儿实乃族祸也。
鲁肃也因此向族中诸长解释:
“当今天下,群雄并起,诸州有祸,律法崩丧,强者为尊。”
“值此时,我鲁氏粮秣冠绝乡里,犹如身着锦缎华服,携带金帛行于闹市,必惹人觊觎!”
“钱粮者,可救人性命,亦可害人一门,多留无用,适用即可。”
“散多余之粮秣,既可避祸,又可结乡里之心,来日必有回报!”
可惜,有远见的人终归是少数。
能够支持理解他的人并不多,对于鲁肃的行为,鲁氏其他旁支的人大多抱反对态度。
可是直到,这一次曹军在下邳国举兵,鲁肃的高瞻远瞩终于得到证实。
东城这边并没有什么兵勇能够守护乡里,但是因为鲁肃一支深得乡民之心,于是大部分的乡民和徒户都愿意跟从鲁肃,由鲁肃组织他们对抗外来的侵略之人。
鲁肃虽然是在守孝期间,但为了保护家乡,保护族人,他也是当仁不让,随即在乡中成立了义勇军,组织乡民守护此地。
也正是因为东城有这一支义勇军的存在,才致使曹军的偏支没有着急对东城下手,反倒是保东城无忧。
而年纪轻轻的鲁肃,也因为这一次事件而声名大噪。
……念及往事的鲁母心有所感,也不再劝阻鲁肃了,夫死从子,她现在只要好好支持鲁肃的做法就好。
“既如此,就听吾儿的吧,为娘的随你一起走,这些家业田产,舍了就舍了吧。”
见母亲不再有疑虑,鲁肃大喜。
“多谢母亲成全,母亲放心,今日孩儿舍弃的家业,日后一定会为母亲赚回来,母亲放心就是!”
此时他正好也收拾好了行装。
随后,鲁肃就带着老母来到房外,此刻房外的空地上已经聚拢着五百人。() ()
那五百人将房外本就不大的空地挤的满满的,每个人的身上都背着行装,在这空地上等鲁肃很久了。
这五百人,都是鲁肃最近乘着乱世,再加上他自己在乡中的声名,而招聚而来的部曲,皆矫健之人。
鲁肃大手大脚的为这些部曲花钱,如此鲁家财货十不存一,大部分都花在了这些部曲身上。
但是这钱花的值!
乱世之中,钱财傍身无用,反倒是会惹来灾祸。
反不如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来的实在。
而且,鲁肃虽然孝顺,但并非是老好人的形象。
相反,鲁肃长于弓马,善使刀矛,精通马术,乃是不折不扣的强者。
虽不能说是勇冠三军,但绝对是弓马娴熟,非同等闲!
而这些部曲,也都是经过鲁肃一手调训的。
在鲁肃的训练奉养之下,这五百部曲,竟然可以做到令行禁止,阵容整肃。
眼看着一切已经收拾停当,便听鲁肃对着空地上的众人喊道,“徐州祸乱,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北方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诸君可愿携家眷,随我前往丰乐之土,以观时变乎?”
“诚然,若有不愿相随者,我亦不强求也!当赠予粮秣,使其安家度日!”
鲁肃本就体貌魁奇,身材壮硕,如今的他慷慨陈词,更是赢得一众人的赞许。
这五百部曲本来就很服气鲁肃的为人,这一次迁移虽然有少许不安,但是在听了鲁肃的话之后,心中又踏实了许多。
众人纷纷从命。
鲁肃见众人皆随,也不浪费时间,他搀扶母亲上了车马,而后乃使众人的女眷等与车驾在中,精壮少部分在前,大部分在后,开始向北而行。
鲁肃亲率精壮部曲在后,为整支队伍护航。
……
这一次北上东海,鲁肃不可能将家中财货、田产等带走,整支队伍中的人都只是带些衣物干粮。
而贵重的良宅田亩,鲁肃则是交给了那些昔日对他不满意的同宗族人。
鲁肃的行事之风,令人叹服。
便是昔日对他行为甚是不满意的一众族人,如今也都对鲁肃刮目相看。
他们很多人,甚至还动了和鲁肃一起走的心思。
可是事到如今,鲁肃走的实在是太过雷厉风行,鲁氏的旁支族人想要走,也是跟不上了。
鲁肃如今也算是下邳国的俊杰,他携家北上迁移,在东城县这边,算是一件大事。
如今,在东城附近将民众迁移往南方的人,乃是曹操手下的校尉于禁。
于禁按照曹操和周瑜的要求,虽然暂时还没有向附近县中的望族豪右动手,只是强迁流民黎庶,但不代表那些人曹操日后不会迁移他们。
只是曹操为了将矛盾缩到最小,故而采取了由底层逐渐往上迁移的策略,现将底层的人迁移,因为这些小民在曹操眼中,最好对付。
将他们迁移的七七八八之后,再去对士族豪右,甚至是本地望族下手,或许到时候不用动手,只是晓以利害,或许便可以成事了!
但是,如今像是鲁肃这样的名人,未曾南迁也就罢了,他居然敢擅自举族北上,这不是在打曹操的脸吗?
此事一旦传开了,必成下邳国诸家争相效仿的对象!
特别是这个鲁肃,似乎也是颇有名望的人物。
于是,于禁当机立断,决定率领一千精兵,前去追击鲁肃!
但是,此时此刻,刘俭和张飞也正带领千余精锐南下,按照校事府所提供的路线,去迎接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