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馆坐下来,廖增福这才摘掉口罩,他还是很紧张,眼睛盯着窗外。
周叶生拿出一张警员证,放在桌子上:“廖师傅,你不用担心,警方会保护每一个证人的安全,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警方寻求帮助。”
廖增福看到警员证,紧张的情绪才稍微缓解一点,他把帽檐压低,小声说:“我是偷偷溜出来的,待会还要回去……号的爆炸案,我怀疑犯罪嫌疑人,就是管昌旗。”
“你有什么证据吗?”
“号的晚上,管昌旗并没有回老家,他在撒谎。”
“他去了哪里?”
“他去了美食街附近的一个酒吧,叫紫葡萄酒吧。”
“除去这一点,你还有什么证据?”
“管昌旗对隔壁的如乡饭馆,早就怀恨在心……有一次他喝醉酒,说要趁着天黑把如乡饭馆给炸了。”
一来面馆和如乡饭馆,一墙之隔,两家的生意确实天差地别,廖增福还提供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信息。
如乡饭馆是在三年前开业的,那个时候,一来面馆已经是一家十二年的老店了。在星海美食街,一来面馆的招牌十分响亮,每到节假日,门前的顾客是成群结队。
但是,自从如乡饭馆开业,一来面馆的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
管昌旗和曹悠曾经是牌友,他们原来的关系不错,两个人是在打扑克牌的时候认识的,每到周末,都会聚在一起喝酒、打牌。
后来,曹悠听说管昌旗在美食街开面馆,他开始打听开饭馆的事情。
管昌旗提供了一些租房信息,曹悠选择在一来面馆的旁边,租下一个店铺,如乡饭馆开业当天,管昌旗还送过一个花篮。
不过,半年之后,如乡饭馆的客流量就远远地超过一来面馆,面馆的老顾客全都被抢走,管昌旗开始对曹悠心生怨恨。
每天早上,开门营业的时候,大家总会碰面,管昌旗从来都是冷眼相待,根本不理会曹悠。
号的晚上,一来面馆还是没什么生意,管昌旗坐在柜台边喝茶,作为厨师的廖增福也无事可做,他坐在凳子上,嗑着瓜子。
晚上的七点半,管昌旗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端不知道是谁,他们聊了一会儿,管昌旗挂断电话,拿着自己的车钥匙,准备回去。
按照以往的惯例,管昌旗会让廖增福一个人看着店,直到晚上的十点半再回家,但是,这一天,情况特殊。
管昌旗拿着自己的黑色挎包,走到厨房门口,他把面馆的大门钥匙拿出来:“廖师傅,我有点事,现在回老家一趟,后天回来。你在店里待着……今天不用等到十点半,八点就把店门关上。”
廖增福觉得奇怪,但是,也不敢多问,他接过钥匙:“好的,老板,我等到八点就关门”。
管昌旗开着自己的黑色小轿车,离开面馆,廖增福一个人坐在店里。
二十分钟以后,廖增福听到墙上的挂钟响起,刚好是八点,他关上后厨的电炉子,拉上卷闸门,上了锁。
美食街还是人潮涌动,廖增福推着自行车,走在街道上,难得今天下班早,他也没有着急回家,准备去附近的批发市场逛一逛。() ()
距离星海美食街不到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在这里可以买到品类齐全的生活用品,而且价格便宜。
他骑着自行车,赶到批发市场,这里地处老城区,市场内部没有管理员,也没有统一的照明设备,商贩们都是自己带着蓄电池和灯管。
进入批发市场,灯光立刻暗下来,路上的摊位摆放得很杂乱,廖增福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着。
他准备在批发市场里买几个脸盆,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廖增福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这辆车看着很眼熟,好像是管昌旗的车。
不过灯光比较暗,他以为自己看错了,等到他走近,看清楚车牌,这才确认,的确是管昌旗的车。
管昌旗为什么来这里呢?廖增福左右看了看,发现这一条路上,停放着二十多辆高档轿车。
顺着汽车停放的方向,廖增福向远处看去,那是一条狭窄的巷子,黑漆漆的,没有安装路灯。
出于好奇,廖增福把自行车停在路边,自己一个人进入巷子,直到巷子的尽头,他发现这里竟然开着一家酒吧。
酒吧的门前只有一盏昏黄的灯,灯下是酒吧的招牌,上面写着“紫葡萄酒吧”。这一条小巷子如此偏僻,谁会来这里喝酒呢,真是奇怪。
廖增福没有进入酒吧,他在门口看了一会儿,陡然感觉到后背发凉,便转过身,快步离开。
号的早上,廖增福一个人来到美食街,打开面馆的大门,开门营业。管昌旗这一天,确实没有来店里,也没有打电话。
爆炸发生之后,冲击波导致一来面馆的墙壁开裂,大厅里一片狼藉,廖增福立刻给管昌旗打电话,但是,电话一直没人接。
直到号的上午,管昌旗才回复一个电话,说他中午赶回店里。
廖增福一直在店里等着,中午并没有见到管昌旗,直到下午的一点多才看到他回到店内。管昌旗戴着墨镜,当他来到柜台,看到面馆的墙壁开裂、天花板塌了一半、窗户上的玻璃都被震碎了……
整个店铺,面目全非,但是,他并不惊讶,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可乐,平静地坐在椅子上喝起来。
廖增福说起如乡饭馆发生爆炸的经过,报告了店里的受损情况,管昌旗只是点了点头,也没说话。
随后,他拿起手机,打给装修公司,让装修公司安排工人到店里进行维修。
廖增福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详细地说了出来,他拿出手表,看着时间,很慌张地戴上口罩:“警官同志,我是偷偷溜出来的,我要赶快回去了。”
周叶生把一张纸条交给廖增福:“这是我的手机号,如果有新情况,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廖增福拿着纸条,匆忙地离开。
周叶生拿出录音笔,又听了一遍刚才的对话,他把对话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在记事本中,标注出关键的信息。
周叶生拿出一张警员证,放在桌子上:“廖师傅,你不用担心,警方会保护每一个证人的安全,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警方寻求帮助。”
廖增福看到警员证,紧张的情绪才稍微缓解一点,他把帽檐压低,小声说:“我是偷偷溜出来的,待会还要回去……号的爆炸案,我怀疑犯罪嫌疑人,就是管昌旗。”
“你有什么证据吗?”
“号的晚上,管昌旗并没有回老家,他在撒谎。”
“他去了哪里?”
“他去了美食街附近的一个酒吧,叫紫葡萄酒吧。”
“除去这一点,你还有什么证据?”
“管昌旗对隔壁的如乡饭馆,早就怀恨在心……有一次他喝醉酒,说要趁着天黑把如乡饭馆给炸了。”
一来面馆和如乡饭馆,一墙之隔,两家的生意确实天差地别,廖增福还提供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信息。
如乡饭馆是在三年前开业的,那个时候,一来面馆已经是一家十二年的老店了。在星海美食街,一来面馆的招牌十分响亮,每到节假日,门前的顾客是成群结队。
但是,自从如乡饭馆开业,一来面馆的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
管昌旗和曹悠曾经是牌友,他们原来的关系不错,两个人是在打扑克牌的时候认识的,每到周末,都会聚在一起喝酒、打牌。
后来,曹悠听说管昌旗在美食街开面馆,他开始打听开饭馆的事情。
管昌旗提供了一些租房信息,曹悠选择在一来面馆的旁边,租下一个店铺,如乡饭馆开业当天,管昌旗还送过一个花篮。
不过,半年之后,如乡饭馆的客流量就远远地超过一来面馆,面馆的老顾客全都被抢走,管昌旗开始对曹悠心生怨恨。
每天早上,开门营业的时候,大家总会碰面,管昌旗从来都是冷眼相待,根本不理会曹悠。
号的晚上,一来面馆还是没什么生意,管昌旗坐在柜台边喝茶,作为厨师的廖增福也无事可做,他坐在凳子上,嗑着瓜子。
晚上的七点半,管昌旗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端不知道是谁,他们聊了一会儿,管昌旗挂断电话,拿着自己的车钥匙,准备回去。
按照以往的惯例,管昌旗会让廖增福一个人看着店,直到晚上的十点半再回家,但是,这一天,情况特殊。
管昌旗拿着自己的黑色挎包,走到厨房门口,他把面馆的大门钥匙拿出来:“廖师傅,我有点事,现在回老家一趟,后天回来。你在店里待着……今天不用等到十点半,八点就把店门关上。”
廖增福觉得奇怪,但是,也不敢多问,他接过钥匙:“好的,老板,我等到八点就关门”。
管昌旗开着自己的黑色小轿车,离开面馆,廖增福一个人坐在店里。
二十分钟以后,廖增福听到墙上的挂钟响起,刚好是八点,他关上后厨的电炉子,拉上卷闸门,上了锁。
美食街还是人潮涌动,廖增福推着自行车,走在街道上,难得今天下班早,他也没有着急回家,准备去附近的批发市场逛一逛。() ()
距离星海美食街不到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在这里可以买到品类齐全的生活用品,而且价格便宜。
他骑着自行车,赶到批发市场,这里地处老城区,市场内部没有管理员,也没有统一的照明设备,商贩们都是自己带着蓄电池和灯管。
进入批发市场,灯光立刻暗下来,路上的摊位摆放得很杂乱,廖增福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着。
他准备在批发市场里买几个脸盆,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廖增福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这辆车看着很眼熟,好像是管昌旗的车。
不过灯光比较暗,他以为自己看错了,等到他走近,看清楚车牌,这才确认,的确是管昌旗的车。
管昌旗为什么来这里呢?廖增福左右看了看,发现这一条路上,停放着二十多辆高档轿车。
顺着汽车停放的方向,廖增福向远处看去,那是一条狭窄的巷子,黑漆漆的,没有安装路灯。
出于好奇,廖增福把自行车停在路边,自己一个人进入巷子,直到巷子的尽头,他发现这里竟然开着一家酒吧。
酒吧的门前只有一盏昏黄的灯,灯下是酒吧的招牌,上面写着“紫葡萄酒吧”。这一条小巷子如此偏僻,谁会来这里喝酒呢,真是奇怪。
廖增福没有进入酒吧,他在门口看了一会儿,陡然感觉到后背发凉,便转过身,快步离开。
号的早上,廖增福一个人来到美食街,打开面馆的大门,开门营业。管昌旗这一天,确实没有来店里,也没有打电话。
爆炸发生之后,冲击波导致一来面馆的墙壁开裂,大厅里一片狼藉,廖增福立刻给管昌旗打电话,但是,电话一直没人接。
直到号的上午,管昌旗才回复一个电话,说他中午赶回店里。
廖增福一直在店里等着,中午并没有见到管昌旗,直到下午的一点多才看到他回到店内。管昌旗戴着墨镜,当他来到柜台,看到面馆的墙壁开裂、天花板塌了一半、窗户上的玻璃都被震碎了……
整个店铺,面目全非,但是,他并不惊讶,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可乐,平静地坐在椅子上喝起来。
廖增福说起如乡饭馆发生爆炸的经过,报告了店里的受损情况,管昌旗只是点了点头,也没说话。
随后,他拿起手机,打给装修公司,让装修公司安排工人到店里进行维修。
廖增福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详细地说了出来,他拿出手表,看着时间,很慌张地戴上口罩:“警官同志,我是偷偷溜出来的,我要赶快回去了。”
周叶生把一张纸条交给廖增福:“这是我的手机号,如果有新情况,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廖增福拿着纸条,匆忙地离开。
周叶生拿出录音笔,又听了一遍刚才的对话,他把对话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在记事本中,标注出关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