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统计一窝蜜蜂的数量,是比较麻烦的事情。蜜蜂们可不会乖乖排好队给你一只只的数。
神使王军团的侦查兵们也缺乏这方面的技能和经验。搁以前,神使王军团还比较少遇到需要统计敌人数量的情况。
在需要统计己方数量时,只需要每个小队指挥官向军团指挥官报告自己麾下多少战士,军团指挥官汇总后再统一报给一名负责的雄蚁大王,这名雄蚁大王很快就能算出我军总兵力。
至于敌军的兵力,比如交手的铺道蚁蛮族军的数量,很多指挥官往往并不关心,或习惯在战斗中根据战斗烈度加以大致估算。
而大头蚁王国内战期间,神使王军团则可以从俘虏的同族蚂蚁那里探听到情报,也无需飞骑士或猎镰猛蚁斥候估算对方数量。
但与蜜蜂这样的对手开战是以往从没有过的行为,远比对付螳螂这样的猛虫要危险的多。所以主角还是希望尽可能的弄明白敌人数量。《孙子兵法》中也说要“知己知彼”。
但是现在,主角就很头疼该如何计算出蜜蜂的数量,自己挖的坑,也只能自己跳了。
蜂巢他们是进不去的,而飞在外面的工蜂,一转眼就消失在了天边,根本无从数起。
主角这时候才领悟到为何统计学会单独发展成一门学科。
转了半天,主角一开始还不得要领,后来终于想到了一个替代性办法。
据主角所知,一个蚂蚁巢穴中,每天外出劳作的蚂蚁一般占蚁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十分之九的蚂蚁都是在巢**工作(比如照顾蚁卵、幼蚁和蚁蛹,修缮或扩建巢穴,伺候雄蚁和蚁后等)、休息或干脆无所事事。
只要能够数清楚一个巢穴外面有多少只蚂蚁,乘以十就能够大致推断出这个巢穴的蚁口数量了。
说到这里,得解释一个问题,为何一蚂蚁个巢穴只有十分之一的蚂蚁在外面工作(主要是觅食)。
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一个蚂蚁巢穴,实际上长期都是在以十分之一的农业蚁口来供养整个社会。
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部分时期,农业人口都必须占到一半以上,甚至七八成,才足以供养其他不事农业生产的官员、僧侣、手工艺人和士兵等。只有到了现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才能够不到十分之一的比例,将将与蚂蚁世界的平均水平持平。
这自然是两种文明获取粮食的方式不同,人类无论是耕种还是放牧等农业行为,实际产出比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不高。
一般来说,需要三四名农民(也包括农村的无法生产的老幼),其剩余的粮食才足以供养一到两名不事农业的人员。
比如人类世界的军队就可以作为不事生产又规模庞大的组织代表。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就已经认识到“十丁抽一”的征兵制度,长期使用就会严重破坏经济。可见农村地区经受不起“十丁抽一”这一比例的劳动人口下降。
相对而言,蚂蚁们获取粮食的压力要小的多,毕竟人类需要大量农田和牧场,以密集型劳动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仅仅依靠狩猎和采集是不够的。() ()
但蚂蚁不同,绝大多数蚂蚁巢穴只靠采集狩猎就能活的很好。
这也是可以猜想到的,对于人类来说,一个原始人部落大约一百人,如果猎捕到一只斑马这种体型的大型猎物,足够他们吃上一周。但是猎捕斑马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去制作陷阱,而斑马也不是随处可见,其繁殖率也并不足以保障原始部落能够毫不顾忌的每天猎捕斑马,那样斑马群很快就会消失。
但如果是蚂蚁,一万只蚂蚁的巢穴,却可以轻松的在每天捕获一百只以上的蚱蜢。对于蚂蚁来说,蚱蜢的体型比自己大很多,与人类与斑马的体型对比差不多。而且蚱蜢繁殖力惊人,蚂蚁们无需担心蚱蜢会灭绝。更何况蚂蚁们有着非常多的猎物选择。
正是由于体型和环境的不同,蚂蚁们才可以用较小比例的农业蚁口供养全部蚁口。
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有些研究蚂蚁的学者认为蚂蚁不仅不“勤劳”,而且堪称“懒惰”。
比如有的学者长期观察一种平均寿命为两年的蚂蚁工蚁,发现这些工蚁平均一辈子只花费-天去觅食,只占全部生命的/-/,大约相当于能活七十年的人类一辈子只工作-年。
对比下古代没有退休制度,现代退休制度也普遍要求工作三十年以上,似乎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言归正传,主角打算用计算蜜蜂在外的数量乘以十的办法去大致估算一下蜂巢规模,这比之前一筹莫展可有了很大进步。
飞骑士们将苍蝇停在白杨树上远离蜂巢的枝杈上,计算着蜂巢内进进出出的蜜蜂数量。
由于蜂巢树洞下面就有一个伸出的树杈,好似天然的起降平台,因此进出的蜜蜂都会在这里降落,然后拥挤着来回窜,它们可没有什么靠右行的交通规则,想要尽快抵达自己的目的地,就只能靠挤。
数了十分钟后,主角数出来这期间有只蜜蜂外出,只蜜蜂进巢。进出数目大致相等。
以只为基数的话,那么换算成一小时,就有大约只蜜蜂进巢或出巢。
现在刚过春分日不久,按照昼夜平分各十二小时来算,蜜蜂们有十二小时可以工作,那么这十二小时里总外出蜂数大约是只,乘以十的话,蜂群共有一万只工蜂。
主角很快计算出了结果。
不过这个结果只具有一个大致的参考意义。
统计学讲究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而主角只是简单根据十分钟内的观测数据予以推算,样本太少,容易和实际情况产生偏差。
比如早晚的时候蜜蜂进出频率显然比正午时分低得多,选择这两个时间段推算出的结果就会相差极大。
但主角也没更好的办法,或许火力侦查能够弥补这一短板。
神使王军团的侦查兵们也缺乏这方面的技能和经验。搁以前,神使王军团还比较少遇到需要统计敌人数量的情况。
在需要统计己方数量时,只需要每个小队指挥官向军团指挥官报告自己麾下多少战士,军团指挥官汇总后再统一报给一名负责的雄蚁大王,这名雄蚁大王很快就能算出我军总兵力。
至于敌军的兵力,比如交手的铺道蚁蛮族军的数量,很多指挥官往往并不关心,或习惯在战斗中根据战斗烈度加以大致估算。
而大头蚁王国内战期间,神使王军团则可以从俘虏的同族蚂蚁那里探听到情报,也无需飞骑士或猎镰猛蚁斥候估算对方数量。
但与蜜蜂这样的对手开战是以往从没有过的行为,远比对付螳螂这样的猛虫要危险的多。所以主角还是希望尽可能的弄明白敌人数量。《孙子兵法》中也说要“知己知彼”。
但是现在,主角就很头疼该如何计算出蜜蜂的数量,自己挖的坑,也只能自己跳了。
蜂巢他们是进不去的,而飞在外面的工蜂,一转眼就消失在了天边,根本无从数起。
主角这时候才领悟到为何统计学会单独发展成一门学科。
转了半天,主角一开始还不得要领,后来终于想到了一个替代性办法。
据主角所知,一个蚂蚁巢穴中,每天外出劳作的蚂蚁一般占蚁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十分之九的蚂蚁都是在巢**工作(比如照顾蚁卵、幼蚁和蚁蛹,修缮或扩建巢穴,伺候雄蚁和蚁后等)、休息或干脆无所事事。
只要能够数清楚一个巢穴外面有多少只蚂蚁,乘以十就能够大致推断出这个巢穴的蚁口数量了。
说到这里,得解释一个问题,为何一蚂蚁个巢穴只有十分之一的蚂蚁在外面工作(主要是觅食)。
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一个蚂蚁巢穴,实际上长期都是在以十分之一的农业蚁口来供养整个社会。
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部分时期,农业人口都必须占到一半以上,甚至七八成,才足以供养其他不事农业生产的官员、僧侣、手工艺人和士兵等。只有到了现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才能够不到十分之一的比例,将将与蚂蚁世界的平均水平持平。
这自然是两种文明获取粮食的方式不同,人类无论是耕种还是放牧等农业行为,实际产出比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不高。
一般来说,需要三四名农民(也包括农村的无法生产的老幼),其剩余的粮食才足以供养一到两名不事农业的人员。
比如人类世界的军队就可以作为不事生产又规模庞大的组织代表。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就已经认识到“十丁抽一”的征兵制度,长期使用就会严重破坏经济。可见农村地区经受不起“十丁抽一”这一比例的劳动人口下降。
相对而言,蚂蚁们获取粮食的压力要小的多,毕竟人类需要大量农田和牧场,以密集型劳动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仅仅依靠狩猎和采集是不够的。() ()
但蚂蚁不同,绝大多数蚂蚁巢穴只靠采集狩猎就能活的很好。
这也是可以猜想到的,对于人类来说,一个原始人部落大约一百人,如果猎捕到一只斑马这种体型的大型猎物,足够他们吃上一周。但是猎捕斑马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去制作陷阱,而斑马也不是随处可见,其繁殖率也并不足以保障原始部落能够毫不顾忌的每天猎捕斑马,那样斑马群很快就会消失。
但如果是蚂蚁,一万只蚂蚁的巢穴,却可以轻松的在每天捕获一百只以上的蚱蜢。对于蚂蚁来说,蚱蜢的体型比自己大很多,与人类与斑马的体型对比差不多。而且蚱蜢繁殖力惊人,蚂蚁们无需担心蚱蜢会灭绝。更何况蚂蚁们有着非常多的猎物选择。
正是由于体型和环境的不同,蚂蚁们才可以用较小比例的农业蚁口供养全部蚁口。
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有些研究蚂蚁的学者认为蚂蚁不仅不“勤劳”,而且堪称“懒惰”。
比如有的学者长期观察一种平均寿命为两年的蚂蚁工蚁,发现这些工蚁平均一辈子只花费-天去觅食,只占全部生命的/-/,大约相当于能活七十年的人类一辈子只工作-年。
对比下古代没有退休制度,现代退休制度也普遍要求工作三十年以上,似乎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言归正传,主角打算用计算蜜蜂在外的数量乘以十的办法去大致估算一下蜂巢规模,这比之前一筹莫展可有了很大进步。
飞骑士们将苍蝇停在白杨树上远离蜂巢的枝杈上,计算着蜂巢内进进出出的蜜蜂数量。
由于蜂巢树洞下面就有一个伸出的树杈,好似天然的起降平台,因此进出的蜜蜂都会在这里降落,然后拥挤着来回窜,它们可没有什么靠右行的交通规则,想要尽快抵达自己的目的地,就只能靠挤。
数了十分钟后,主角数出来这期间有只蜜蜂外出,只蜜蜂进巢。进出数目大致相等。
以只为基数的话,那么换算成一小时,就有大约只蜜蜂进巢或出巢。
现在刚过春分日不久,按照昼夜平分各十二小时来算,蜜蜂们有十二小时可以工作,那么这十二小时里总外出蜂数大约是只,乘以十的话,蜂群共有一万只工蜂。
主角很快计算出了结果。
不过这个结果只具有一个大致的参考意义。
统计学讲究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而主角只是简单根据十分钟内的观测数据予以推算,样本太少,容易和实际情况产生偏差。
比如早晚的时候蜜蜂进出频率显然比正午时分低得多,选择这两个时间段推算出的结果就会相差极大。
但主角也没更好的办法,或许火力侦查能够弥补这一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