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人,时代变了
功夫不大,大阳城周围方圆三十里,就升起了阵阵浓烟。很显然,镇东军为了立威,在杀人放火了。
又过了一两个时辰,一群群面色惨淡、衣衫褴褛的乡民们,被镇东军押送着,成群结队往大阳城方向而来。
那里面虽然大多数是壮丁和健妇,但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年不到弱冠的少年郎、稚气犹存的少女,甚至襁褓中的婴儿——如果家中无人照看,总不能把婴儿留在家里吧?不放心家中的顶梁柱,自愿跟随的老者也不少。
见此惨状,贾逵自然也想到了四个大字——驱民登城。
“诸位,事到如今,万不可心慈手软!”
县衙内,贾逵向着麾下诸头目看来,道:“镇东军毫无人性,竟然要逼迫无辜的百姓,攻打我大阳城。一旦大家顾及乡邻之宜,不愿意下手,恐怕吾等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就是大家不在乎自己的安危,也得为家人考虑考虑吧?”
“贾城守放心,我们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咱们河东骑士,都是刀头舔血的汉子,绝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给贼人可乘之机!”
“镇东贼若是丧心病狂,驱民攻城,那就是自绝于河东!自绝于天下!吾等只会把乡亲们的死记再姜耀的头上,更加勇猛杀敌,为乡亲们报仇!”
……
众头目纷纷表态。
“很好!”
眼见军心可用,贾逵意气风发,道:“只要吾等不存妇人之仁,姜耀的驱民登城之术,就全然无用。诸君且回去休息,明天再为国立功。”
“喏!”
诸头目领命而去,贾逵却是兴奋之极,睡意全无。直找了城内豪强送来的三个侍女轮番泻火,才沉沉睡去。
他是文弱书生一名,可没有姜耀的强壮体魄。经过这么一番折腾,直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依旧沉睡难醒。
咚咚咚!
咚咚咚!
随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副将白易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道:“贾城守,醒醒!贾城守,快起来啊!出大事了!”
“嗯?”贾逵努力睁开眼睛,顶着两个大大的黑圆圈,一边在侍女的伺候下穿着衣服,一边胡乱应道:“何事?可是镇东军驱民攻城了?放心,大阳城附近能有多少乡民,三千还是五千?只要咱们坚守城池,不心存妇人之仁,姜耀翻不了天!”
“不…不是啊!”白易急道:“镇东军并没有驱民攻城,贾城守您完全料错了!”
“那他们在干什么?”
“末将也说不清楚,你快跟我去看看吧!”
“也好,头前带路。”
贾逵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慌里慌张穿好衣服,出门跟着白易,来到城楼之上。不过,只看了一眼,他就哈哈大笑。
“哈哈哈!我当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呢?敢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发石机啊,不值一哂,完全不值一哂!”
白易还是觉得有些不靠谱,道:“这些发石机密密麻麻怕不是有两三百架,那些石块看着块头也很是不小,起码十几斤重。这么多石头砸过来,果真不值一提?”
“嗯?你不信我?”贾逵不悦道:“你也不想想,如果发石机真那么厉害,为什么此物只在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自秦以后,就消失无踪了呢?”
白易深深一躬,恭恭敬敬地道:“末将没读过什么书,在今日之前连发石机的名字都没听说过,更别提知道此物在什么时候大兴,又在什么时候销声匿迹了。还请贾先生,为末将解惑、”
贾逵微微点头,道:“行,今天我心情好,就教你一点学问。这发石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正如《范蠡兵法》所云,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
“十二斤?二百步?那岂不是,这些石头完全可以能砸到咱们?”
贾逵不以为然地道:“当然不行。这所谓的二百步,是陆地对陆地的距离。难道,从二百步外,发石到咱们的城墙根,也有威胁吗?”
“即便只有一百多步,也不少啊!”
“也没有一百多步。”贾逵仔细解释道:“春秋时期的发石机,由能工巧匠用特殊的绵长而有弹力的木材精心制作,连飞石都精心打磨成圆球型,才能飞那么远。你看姜耀,仅仅半个白天加半個晚上,就造了两三百架发石机来,粗糙之极,他们准备的石块更是完全没有打磨,参差不齐,什么形状都有。这种劣质发石机,能在几十步外打到咱们的城墙上就算不错了。”
白易恍然大悟,道:“如果只有几十步的射程,那这些发石机发射的石头,就完全够不着咱们的城墙,堪称全无威胁。如果他们重新制造发石机…哼,在离城墙几十步内制造发石机,真当咱们的强弓硬弩是吃素的吗?”
贾逵满意地点头,道:“白副将聪明!”
“呃…”忽然间,白易又想起一件事来,道:“既然发石机这么不堪用,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时流行呢?”
贾逵道:“关键在于城墙和弓矢。春秋战国时期,城墙低矮,弓箭矢也远不如现在犀利。这发石机还是有些作用的。但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城墙越建越高,弓矢越来越犀利,这发石机也就被淘汰了。”
“多谢贾城守为末将解惑。果然,世家子弟,学问渊博,上马可治军,下马可治民,比我们这些武夫不知强了多少倍啊!”
这是白易的心里话。
这年头,世家代表着高贵而神秘的知识,是平民乃至于豪强都要仰望的存在。
如今,白易连听都没听过发石机,贾逵却能随口讲出这番道理来。世家子弟的尊贵,可见一斑。
贾逵听了这话心中甚为受用,道:“白副将帮我守这大阳城,不知不觉间就能学不少守城的学问。我再认真点拨你几句…包你这辈子都受用无穷,甚至荫蔽子孙。”
“谢贾城守慷慨!”
听说能学到一些珍贵的知识,白易别提多高兴了。整理了一下衣冠,就要大礼参拜。
不过,正在他刚刚弯腰要拜的时候,忽然——
嗖!
随着一阵恶风,一颗石弹擦着白易的头盔划过!
咚~
这颗十来斤重的石弹恶狠狠地砸在城墙上的兵道上,直砸的碎石纷飞,出现了一个碗口大小的圆坑。
“我的娘诶!”
白易激灵零出了一身冷汗,一句“我的娘”脱口而出。他毫不怀疑,他的脑袋即便加上了头盔,也绝对没有眼前青石铺成的兵道硬。要不是他刚才的弯腰之举,现在已经被砸成了一具尸体。
换言之,他刚才已经再鬼门关走了一遭了!
“贾城守,你不是说,镇东军的发石机只能攻击几十步远吗?现在又算什么?”白易气急败坏地道。
“我…”
贾逵也完全傻眼,道:“这…镇东军的发石机,跟我贾家的兵书不符啊?是不是是个意外?”
意外?意外个毛啊?() ()
嗖嗖嗖!
嗖嗖嗖!
话刚说完,一颗颗石弹从城下飞来,有的砸到城墙上,有的砸到城墙上面的兵道上,甚至有的直接越过了城墙砸到了城内的民居里,还有些直接将守城的军卒砸了个脑浆碎裂万朵桃花开,或者是骨断筋折!
这还不是关键!
这些石弹稀稀落落的,并没有一起发出。很显然,这只是镇东军在校准,这只是攻城的小小的开胃菜而已。
如果,城下的近三百架发石机一同发射…
“贾逵!姓贾的!”
白易再也不称什么“贾城守”了,一伸手就把贾逵的脖领子薅住了,道:“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话说?你贾逵活腻歪了不要紧,你想拿你贾家全族陪葬,跟我也没什么关系。但是,伱别拿我陪葬啊!你别拿大阳城全城的军民百姓陪葬啊。真打不过镇东军,你怎么不早说?”
“我…我哪知道啊?”贾逵满脸委屈,道“我祖传的兵书,都背的滚瓜烂熟。但是,谁让姜耀,不按照兵书攻城呢?”
说实话,贾诩现在,要比白易郁闷上十倍、百倍。
好么,临上任之前,还想着凭着祖传的兵书战策,让姜耀吃一个大亏,让河东贾氏重新复兴呢。
昨日,还对姜耀的招降不屑一顾,憧憬着成为当世名将呢。
昨晚,还因为即将挫败姜耀的驱民登城之计,即将一展宏图,兴奋的睡不着觉呢。
结果呢?
什么祖传的兵书战策啊?哪个河东贾氏啊?还有什么宏图大志,在姜耀的石弹面前,全部变成了一个个巨大的笑话!一个个梦幻泡影!
事实上,贾逵哪知道啊,姜耀用的“抛石车”,确确实实是来自未来的“高科技”。
春秋战国时期的“发石机”,是在木头的一端放上石头,利用杠杆原理,把杠杆的一端陡然翘起,将这块石头发射出去。正如《说文》所言“旌,建大木,置石其上,发其机以拒敌也。”这里的“旌”,就是抛石车的最初名称。后来,才有了“投机”“发石机”等称呼。当然了,这种原始的抛射装置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不能让人满意。随着筑城技术和弓弩技术的发展,渐渐在战场上消失了。
直到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时,袁绍在曹操的营寨外面堆起土山、筑起楼橹、向曹营内射箭,让曹操只能挨打不能还手,才促成了一种叫“霹雳车”的新型抛石车诞生。
这种抛石车,说穿了,就是给最原始的抛石车安个地盘,装四个轮子。
如此一来,就没必要在敌军的弓箭射程内安装“发石机”了。曹军在远处组装好“霹雳车”,然后再进入敌军的弓箭射程,与之对射。就是靠着这种“霹雳车”,曹操才守住了营寨,最终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眼见这“霹雳车”这么好用,抛石装置才重新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用着用着,就有人别出心裁了:为什么要在木头上挖洞形成“石巢”装载石弹呢?用条绳索绑个皮兜子用来装石弹,岂不是能发射的更远?于是乎,抛石车的射程和威力都大大提升。
到了两晋唐宋时期,更有人推陈出新:一根木头做成的杠杆,强度终究是有限的。如果,把三根五根甚至十几根木头绑在一起形成杠杆,抛石车威力是不是大增呢?
于是乎,到了宋朝,抛石车的威力打着跟头往上翻,成为了攻守城池最主要的兵器。
据说,金军为了攻克北宋的京都汴梁城,一夜就制作了五千架抛石车。而宋朝人汴梁被破之后痛定思痛,对城墙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不再追求多么高大的城墙,而是反复强调要“低墙多门”。
没办法,南宋以前的城墙设计思路,面对威力越来越强大的抛石车,完全不堪使用。
姜耀虽然对抛石车的历史了解的不大清楚,但是,成熟的抛石车造型还是知道的。
不就是先造一个架子,然后用一根或者几根木头组成杠杆,搭在架子上。最后,在杠杆的一端用绳索和皮兜装石弹,另外一端用几十人拽曳着绳索牵引发射吗?
金兵一夜间能造五千座抛石车,这玩意儿能有多大的技术含量?
当然,也正是因为技术含量太低,远远一看就知道,根本就无法保密。姜耀刚穿越时,才不用这抛石车来破穰城。现在,他一战歼曹军三万,趁着曹操无力救援河东的机会,迅速攻取河东郡,才是让这种技术面世的最佳时机。
总而言之,一夜之间,姜耀就命麾下大军以及那些征发来的百姓,造了两百多架相当于宋代水平的抛石车来。其中,三稍砲五十座(中型抛石车),单稍砲(小型抛石车)两百二十座。
用来对付这个时代的小城,完全足够。
“正式攻城吧。”
经过几轮校准之后,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能让人满意,姜耀直接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嗖嗖嗖~~
两百七十架抛石车同时发威了,两百多块石弹,携带者巨大的动能,向着大阳城的南城墙呼啸而来。
轰轰轰!!
只在顷刻间,大阳城南城墙上的三座战棚,就完全跨塌。
“救…救我!我不想死!”
“给我个痛快啊!”
“娘!娘啊!怎么这么疼,我想回…回家!”
……
只在顷刻间,南城墙就有十几名军士中弹,骨断筋折,发出痛苦的哀嚎。
什么?十几个人太少?
那是叫出声的,还有死了的,和重伤的呢?加起来,这一轮攻击,守军的伤亡怎么也有二三十个。
要知道,大阳城满打满算才三千兵,一面城墙才七八百人。一次就伤亡二三十个,多来几次呢?
而且,很显然,镇东军这第一轮齐射,主要是摧毁守城军士用于遮蔽的战棚,下次守军的伤亡只会更多!
还有更关键的,眼睁睁的看着同僚被石头白白砸死砸伤,谁还愿意披坚执锐站在城墙上等死?其他城墙上的守军,又怎么敢来支援呢?
简短截说,十几轮攻击过去,大阳城南城墙上的防御措施,几乎完全被石弹摧毁。南城墙上残存的守军,躲在一片废墟之中,根本就不敢站起来。
那还等什么?
姜耀一挥手,胡车儿就率领一千人,扛着云梯上前。没费多大力气,就攻占了大阳城的南城墙。
吱扭扭~·
南城门打开了,陈到率领另外一个千人队冲入城内。
再过一个时辰。
“启禀大帅!”
陈到、胡车儿齐齐跪倒在姜耀的面前,道:“大阳城已经肃清,共俘大阳城守贾逵以下,军民百姓共九千七百人。各种金银、粮食、物资无算,请大帅定夺。”
“这…这…这…”
姜耀还没说话呢,一旁的已经杨修完全目瞪口呆,道:“这么快?这么容易?大阳城就攻下了?现在,还没到午时呢!”
又过了一两个时辰,一群群面色惨淡、衣衫褴褛的乡民们,被镇东军押送着,成群结队往大阳城方向而来。
那里面虽然大多数是壮丁和健妇,但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年不到弱冠的少年郎、稚气犹存的少女,甚至襁褓中的婴儿——如果家中无人照看,总不能把婴儿留在家里吧?不放心家中的顶梁柱,自愿跟随的老者也不少。
见此惨状,贾逵自然也想到了四个大字——驱民登城。
“诸位,事到如今,万不可心慈手软!”
县衙内,贾逵向着麾下诸头目看来,道:“镇东军毫无人性,竟然要逼迫无辜的百姓,攻打我大阳城。一旦大家顾及乡邻之宜,不愿意下手,恐怕吾等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就是大家不在乎自己的安危,也得为家人考虑考虑吧?”
“贾城守放心,我们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咱们河东骑士,都是刀头舔血的汉子,绝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给贼人可乘之机!”
“镇东贼若是丧心病狂,驱民攻城,那就是自绝于河东!自绝于天下!吾等只会把乡亲们的死记再姜耀的头上,更加勇猛杀敌,为乡亲们报仇!”
……
众头目纷纷表态。
“很好!”
眼见军心可用,贾逵意气风发,道:“只要吾等不存妇人之仁,姜耀的驱民登城之术,就全然无用。诸君且回去休息,明天再为国立功。”
“喏!”
诸头目领命而去,贾逵却是兴奋之极,睡意全无。直找了城内豪强送来的三个侍女轮番泻火,才沉沉睡去。
他是文弱书生一名,可没有姜耀的强壮体魄。经过这么一番折腾,直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依旧沉睡难醒。
咚咚咚!
咚咚咚!
随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副将白易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道:“贾城守,醒醒!贾城守,快起来啊!出大事了!”
“嗯?”贾逵努力睁开眼睛,顶着两个大大的黑圆圈,一边在侍女的伺候下穿着衣服,一边胡乱应道:“何事?可是镇东军驱民攻城了?放心,大阳城附近能有多少乡民,三千还是五千?只要咱们坚守城池,不心存妇人之仁,姜耀翻不了天!”
“不…不是啊!”白易急道:“镇东军并没有驱民攻城,贾城守您完全料错了!”
“那他们在干什么?”
“末将也说不清楚,你快跟我去看看吧!”
“也好,头前带路。”
贾逵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慌里慌张穿好衣服,出门跟着白易,来到城楼之上。不过,只看了一眼,他就哈哈大笑。
“哈哈哈!我当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呢?敢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发石机啊,不值一哂,完全不值一哂!”
白易还是觉得有些不靠谱,道:“这些发石机密密麻麻怕不是有两三百架,那些石块看着块头也很是不小,起码十几斤重。这么多石头砸过来,果真不值一提?”
“嗯?你不信我?”贾逵不悦道:“你也不想想,如果发石机真那么厉害,为什么此物只在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自秦以后,就消失无踪了呢?”
白易深深一躬,恭恭敬敬地道:“末将没读过什么书,在今日之前连发石机的名字都没听说过,更别提知道此物在什么时候大兴,又在什么时候销声匿迹了。还请贾先生,为末将解惑、”
贾逵微微点头,道:“行,今天我心情好,就教你一点学问。这发石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正如《范蠡兵法》所云,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
“十二斤?二百步?那岂不是,这些石头完全可以能砸到咱们?”
贾逵不以为然地道:“当然不行。这所谓的二百步,是陆地对陆地的距离。难道,从二百步外,发石到咱们的城墙根,也有威胁吗?”
“即便只有一百多步,也不少啊!”
“也没有一百多步。”贾逵仔细解释道:“春秋时期的发石机,由能工巧匠用特殊的绵长而有弹力的木材精心制作,连飞石都精心打磨成圆球型,才能飞那么远。你看姜耀,仅仅半个白天加半個晚上,就造了两三百架发石机来,粗糙之极,他们准备的石块更是完全没有打磨,参差不齐,什么形状都有。这种劣质发石机,能在几十步外打到咱们的城墙上就算不错了。”
白易恍然大悟,道:“如果只有几十步的射程,那这些发石机发射的石头,就完全够不着咱们的城墙,堪称全无威胁。如果他们重新制造发石机…哼,在离城墙几十步内制造发石机,真当咱们的强弓硬弩是吃素的吗?”
贾逵满意地点头,道:“白副将聪明!”
“呃…”忽然间,白易又想起一件事来,道:“既然发石机这么不堪用,为什么能在春秋战国时流行呢?”
贾逵道:“关键在于城墙和弓矢。春秋战国时期,城墙低矮,弓箭矢也远不如现在犀利。这发石机还是有些作用的。但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城墙越建越高,弓矢越来越犀利,这发石机也就被淘汰了。”
“多谢贾城守为末将解惑。果然,世家子弟,学问渊博,上马可治军,下马可治民,比我们这些武夫不知强了多少倍啊!”
这是白易的心里话。
这年头,世家代表着高贵而神秘的知识,是平民乃至于豪强都要仰望的存在。
如今,白易连听都没听过发石机,贾逵却能随口讲出这番道理来。世家子弟的尊贵,可见一斑。
贾逵听了这话心中甚为受用,道:“白副将帮我守这大阳城,不知不觉间就能学不少守城的学问。我再认真点拨你几句…包你这辈子都受用无穷,甚至荫蔽子孙。”
“谢贾城守慷慨!”
听说能学到一些珍贵的知识,白易别提多高兴了。整理了一下衣冠,就要大礼参拜。
不过,正在他刚刚弯腰要拜的时候,忽然——
嗖!
随着一阵恶风,一颗石弹擦着白易的头盔划过!
咚~
这颗十来斤重的石弹恶狠狠地砸在城墙上的兵道上,直砸的碎石纷飞,出现了一个碗口大小的圆坑。
“我的娘诶!”
白易激灵零出了一身冷汗,一句“我的娘”脱口而出。他毫不怀疑,他的脑袋即便加上了头盔,也绝对没有眼前青石铺成的兵道硬。要不是他刚才的弯腰之举,现在已经被砸成了一具尸体。
换言之,他刚才已经再鬼门关走了一遭了!
“贾城守,你不是说,镇东军的发石机只能攻击几十步远吗?现在又算什么?”白易气急败坏地道。
“我…”
贾逵也完全傻眼,道:“这…镇东军的发石机,跟我贾家的兵书不符啊?是不是是个意外?”
意外?意外个毛啊?() ()
嗖嗖嗖!
嗖嗖嗖!
话刚说完,一颗颗石弹从城下飞来,有的砸到城墙上,有的砸到城墙上面的兵道上,甚至有的直接越过了城墙砸到了城内的民居里,还有些直接将守城的军卒砸了个脑浆碎裂万朵桃花开,或者是骨断筋折!
这还不是关键!
这些石弹稀稀落落的,并没有一起发出。很显然,这只是镇东军在校准,这只是攻城的小小的开胃菜而已。
如果,城下的近三百架发石机一同发射…
“贾逵!姓贾的!”
白易再也不称什么“贾城守”了,一伸手就把贾逵的脖领子薅住了,道:“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话说?你贾逵活腻歪了不要紧,你想拿你贾家全族陪葬,跟我也没什么关系。但是,伱别拿我陪葬啊!你别拿大阳城全城的军民百姓陪葬啊。真打不过镇东军,你怎么不早说?”
“我…我哪知道啊?”贾逵满脸委屈,道“我祖传的兵书,都背的滚瓜烂熟。但是,谁让姜耀,不按照兵书攻城呢?”
说实话,贾诩现在,要比白易郁闷上十倍、百倍。
好么,临上任之前,还想着凭着祖传的兵书战策,让姜耀吃一个大亏,让河东贾氏重新复兴呢。
昨日,还对姜耀的招降不屑一顾,憧憬着成为当世名将呢。
昨晚,还因为即将挫败姜耀的驱民登城之计,即将一展宏图,兴奋的睡不着觉呢。
结果呢?
什么祖传的兵书战策啊?哪个河东贾氏啊?还有什么宏图大志,在姜耀的石弹面前,全部变成了一个个巨大的笑话!一个个梦幻泡影!
事实上,贾逵哪知道啊,姜耀用的“抛石车”,确确实实是来自未来的“高科技”。
春秋战国时期的“发石机”,是在木头的一端放上石头,利用杠杆原理,把杠杆的一端陡然翘起,将这块石头发射出去。正如《说文》所言“旌,建大木,置石其上,发其机以拒敌也。”这里的“旌”,就是抛石车的最初名称。后来,才有了“投机”“发石机”等称呼。当然了,这种原始的抛射装置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不能让人满意。随着筑城技术和弓弩技术的发展,渐渐在战场上消失了。
直到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时,袁绍在曹操的营寨外面堆起土山、筑起楼橹、向曹营内射箭,让曹操只能挨打不能还手,才促成了一种叫“霹雳车”的新型抛石车诞生。
这种抛石车,说穿了,就是给最原始的抛石车安个地盘,装四个轮子。
如此一来,就没必要在敌军的弓箭射程内安装“发石机”了。曹军在远处组装好“霹雳车”,然后再进入敌军的弓箭射程,与之对射。就是靠着这种“霹雳车”,曹操才守住了营寨,最终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眼见这“霹雳车”这么好用,抛石装置才重新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用着用着,就有人别出心裁了:为什么要在木头上挖洞形成“石巢”装载石弹呢?用条绳索绑个皮兜子用来装石弹,岂不是能发射的更远?于是乎,抛石车的射程和威力都大大提升。
到了两晋唐宋时期,更有人推陈出新:一根木头做成的杠杆,强度终究是有限的。如果,把三根五根甚至十几根木头绑在一起形成杠杆,抛石车威力是不是大增呢?
于是乎,到了宋朝,抛石车的威力打着跟头往上翻,成为了攻守城池最主要的兵器。
据说,金军为了攻克北宋的京都汴梁城,一夜就制作了五千架抛石车。而宋朝人汴梁被破之后痛定思痛,对城墙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不再追求多么高大的城墙,而是反复强调要“低墙多门”。
没办法,南宋以前的城墙设计思路,面对威力越来越强大的抛石车,完全不堪使用。
姜耀虽然对抛石车的历史了解的不大清楚,但是,成熟的抛石车造型还是知道的。
不就是先造一个架子,然后用一根或者几根木头组成杠杆,搭在架子上。最后,在杠杆的一端用绳索和皮兜装石弹,另外一端用几十人拽曳着绳索牵引发射吗?
金兵一夜间能造五千座抛石车,这玩意儿能有多大的技术含量?
当然,也正是因为技术含量太低,远远一看就知道,根本就无法保密。姜耀刚穿越时,才不用这抛石车来破穰城。现在,他一战歼曹军三万,趁着曹操无力救援河东的机会,迅速攻取河东郡,才是让这种技术面世的最佳时机。
总而言之,一夜之间,姜耀就命麾下大军以及那些征发来的百姓,造了两百多架相当于宋代水平的抛石车来。其中,三稍砲五十座(中型抛石车),单稍砲(小型抛石车)两百二十座。
用来对付这个时代的小城,完全足够。
“正式攻城吧。”
经过几轮校准之后,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能让人满意,姜耀直接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嗖嗖嗖~~
两百七十架抛石车同时发威了,两百多块石弹,携带者巨大的动能,向着大阳城的南城墙呼啸而来。
轰轰轰!!
只在顷刻间,大阳城南城墙上的三座战棚,就完全跨塌。
“救…救我!我不想死!”
“给我个痛快啊!”
“娘!娘啊!怎么这么疼,我想回…回家!”
……
只在顷刻间,南城墙就有十几名军士中弹,骨断筋折,发出痛苦的哀嚎。
什么?十几个人太少?
那是叫出声的,还有死了的,和重伤的呢?加起来,这一轮攻击,守军的伤亡怎么也有二三十个。
要知道,大阳城满打满算才三千兵,一面城墙才七八百人。一次就伤亡二三十个,多来几次呢?
而且,很显然,镇东军这第一轮齐射,主要是摧毁守城军士用于遮蔽的战棚,下次守军的伤亡只会更多!
还有更关键的,眼睁睁的看着同僚被石头白白砸死砸伤,谁还愿意披坚执锐站在城墙上等死?其他城墙上的守军,又怎么敢来支援呢?
简短截说,十几轮攻击过去,大阳城南城墙上的防御措施,几乎完全被石弹摧毁。南城墙上残存的守军,躲在一片废墟之中,根本就不敢站起来。
那还等什么?
姜耀一挥手,胡车儿就率领一千人,扛着云梯上前。没费多大力气,就攻占了大阳城的南城墙。
吱扭扭~·
南城门打开了,陈到率领另外一个千人队冲入城内。
再过一个时辰。
“启禀大帅!”
陈到、胡车儿齐齐跪倒在姜耀的面前,道:“大阳城已经肃清,共俘大阳城守贾逵以下,军民百姓共九千七百人。各种金银、粮食、物资无算,请大帅定夺。”
“这…这…这…”
姜耀还没说话呢,一旁的已经杨修完全目瞪口呆,道:“这么快?这么容易?大阳城就攻下了?现在,还没到午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