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阳坊。
裴居道热情的给陈青兕介绍李治赠送给他的宅邸。
“先生可知此宅邸之前的主人是谁?”
陈青兕摇头道:“不知?”
裴居道说道:“马中书令……”
突然说马中书令,陈青兕压根想不起是谁。
裴居道提醒了一句“可听过以图购宅的故事?”
“原来是他!”
经世名臣马周。
陈青兕也是略微错愕,李小九比想象中的更要器重自己。
唐朝赏赐宅邸有不成文的规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房子的所有权赏赐给受赏者,受赏者及其子孙后代都拥有这套房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二种情是将房子居住权赏赐给受赏者,除了赐给和赐借,还有赐住。
但不管哪种方式,皇帝都是有权收回的。
这间宅邸是马周任御史时,派人按图购买宅邸,众人皆笑马周一穷困书生,哪里买得起宅邸。
马周将图献给李世民,李世民会意,下令朝廷出钱购买赠予。
马周早亡,而他的两个儿子马载、马恂皆在外地任官。
宅邸便空置下来,皇帝赏赐的物件,马家后人自然不敢售卖,便由朝廷收回。
马周获赠宅邸的时候,七品小官,故而宅子地段很好,占地面积不大,符合他当时的身份。
收回以后,赏赐功高之人,拿不出手,六七品的小官又因住过马周而不够资格,一直空置,直到今日方才有了主人。
裴居道语气中略带羡慕,说道:“天子将此宅赏赐先生,足见寄予厚望。”
陈青兕心中微沉,有一种感觉,现在的情况,不是什么好事,惭愧道:“陛下如此厚爱,实在受之有愧。”
裴居道很是健谈,也很会找话题,见气氛略微僵硬,一本正经的道:“陈先生可知此宅邸还有一好处。”
陈青兕道:“愿闻其详!”
裴居道低声道:“此处离平康坊就一坊之隔,盏茶功夫便至。”
陈青兕眼睛微亮,这确实不错。
平康坊乃才子汇聚之所,自己好歹也是其一,便于自己推广盛唐诗。
拜别了裴居道,陈青兕回到了江南道邸。
陈青兕多年磨练出来的政治嗅觉,让他洞察到了一些不对劲。
风头正劲并非坏事,不遭人妒是庸才。
有能力的人如何低调都会在不经意间展露实力。
但明明没干什么实事,风头居高不落,这就有问题了。
陈青兕告诫自己,得低调一点,好好当自己的教导处主任。
陈青兕将自己的担忧告知萧妙宸。
萧妙宸也认同陈青兕的顾虑,夫妻二人决定继续住在江南道邸,并不急着搬进李治赏赐的宅邸。
理由也很好找,那里空置许久,需要置办一些家具,雇佣一些佣人,需要认真打扫整理。
陈青兕有了自己的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带着吏部颁发的公文,前往务本坊国子监。
务本坊位于天子脚下,朱雀门街东第二街北数第一坊。
国子监占据了整个街坊的一半,其余一半是房玄龄宅,还有王公贵族的宅邸。
李世民很重视教育问题,隋朝时期国子监大学只有三百名额,招收的皆是达官贵族之后。李世民将国子监彻底改革,一口气将三百名额提升到上万,从仅限于达官贵族,扩充至天下臣民,并接受高句丽、新罗、百济、高昌、占城、突厥、吐蕃、倭国等国派子弟进国子监求学。() ()
这还未走进国子监的大门,陈青兕就见到了不少来自于四方各异的各族学子。
他们有的穿自己国家的民族服饰,有的穿大唐的儒士服,相互间打着招呼,和谐如同一家。
后世人说李世民此举是犯罪,将吐蕃的崛起,宋朝辽、金的强大归于唐朝的包容,宣扬文化。
对此陈青兕嗤之以鼻。
什么时候固步自封,宣扬华夏文化都成罪过了?
满清将固步自封坚持到底,结果如何?
时代在进步,想要不被超越,只有不断地前进,而不是将自己封锁在牢笼里。
作为先驱,领先一百步一千步,让他人超越,不审视自身,怪罪他人作何道理?
当然如冶炼、器械锻造这些能够提升国力的技术,确实需要保密。可只靠保密来维持自己的先进,早晚会让人超越。
不断进步发展才是维持领先的唯一之法。
让天下都识汉字说汉话,确实会有负面效果,但绝对不是过错。
陈青兕向来心细,并没有直接进国子监,而是将自己的佩刀挂在马背上,方才走进国子监大门。
国子监占地面积堪比后世大学,一时间不知往哪里走,顺便问了一个路人,道:“这位兄台,请问国子祭酒的办公署在何处?”
一个年纪在二十上下的青年,作揖道:“兄台这是入学新生?”
现在四月初,一般而言新生都在三月初入学。
不过国子监招揽天下英才,有些庶民学生因为路远会迟到月余时间。
陈青兕正想解释,自己是国子监监丞,教导处主任。
对方已经先一步指明道路,然后还加了一句,“新入学的太学生应该根据所属学科寻博士,而非直接寻令狐祭酒。”
说着他竟直接离去了。
陈青兕摸着自己光秃秃的下巴,自己真有那么年轻?
罢了!
不予计较。
陈青兕跟着那位太学生所指的方向找到了国子监祭酒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今年七十四岁,公认的文儒领袖,对于华夏文化传承,作出了卓越贡献。
隋末大乱,经籍图书大量散失,令狐德棻向高祖建李渊议,以朝廷之力广泛收求天下书,对献书者重加钱帛,予以奖励,对所收之书,以楷书拓写收藏。令狐德棻数年间,于宏文殿聚四部群书二十余万卷,及时地抢救了大批散失的古书图籍,保留了文化的火种。也是唐史的奠基人《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南史》、《北史》八部正史皆有他的参与。
或许文治武功没有他的身影,但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令狐德棻是这时代的第一人。
令狐德棻并不怎么在乎陈青兕的诗才,但对于《三字经》是爱不释手,“陈监丞来得正好,老夫早想与你探讨《三字经》里的学问,快,入座。”
陈青兕依言坐下,见他拿出了《三字经》,真有与自己探讨的意思,忍不住道:“令狐祭酒,这等私事不如空闲时再行谈论?在下初来乍到,得熟悉一下监丞应尽职责。”
令狐德棻却道:“陈监丞有所不知,这太学生能管的无须管,管不了的管不了,不如由他们自处。”
裴居道热情的给陈青兕介绍李治赠送给他的宅邸。
“先生可知此宅邸之前的主人是谁?”
陈青兕摇头道:“不知?”
裴居道说道:“马中书令……”
突然说马中书令,陈青兕压根想不起是谁。
裴居道提醒了一句“可听过以图购宅的故事?”
“原来是他!”
经世名臣马周。
陈青兕也是略微错愕,李小九比想象中的更要器重自己。
唐朝赏赐宅邸有不成文的规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房子的所有权赏赐给受赏者,受赏者及其子孙后代都拥有这套房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二种情是将房子居住权赏赐给受赏者,除了赐给和赐借,还有赐住。
但不管哪种方式,皇帝都是有权收回的。
这间宅邸是马周任御史时,派人按图购买宅邸,众人皆笑马周一穷困书生,哪里买得起宅邸。
马周将图献给李世民,李世民会意,下令朝廷出钱购买赠予。
马周早亡,而他的两个儿子马载、马恂皆在外地任官。
宅邸便空置下来,皇帝赏赐的物件,马家后人自然不敢售卖,便由朝廷收回。
马周获赠宅邸的时候,七品小官,故而宅子地段很好,占地面积不大,符合他当时的身份。
收回以后,赏赐功高之人,拿不出手,六七品的小官又因住过马周而不够资格,一直空置,直到今日方才有了主人。
裴居道语气中略带羡慕,说道:“天子将此宅赏赐先生,足见寄予厚望。”
陈青兕心中微沉,有一种感觉,现在的情况,不是什么好事,惭愧道:“陛下如此厚爱,实在受之有愧。”
裴居道很是健谈,也很会找话题,见气氛略微僵硬,一本正经的道:“陈先生可知此宅邸还有一好处。”
陈青兕道:“愿闻其详!”
裴居道低声道:“此处离平康坊就一坊之隔,盏茶功夫便至。”
陈青兕眼睛微亮,这确实不错。
平康坊乃才子汇聚之所,自己好歹也是其一,便于自己推广盛唐诗。
拜别了裴居道,陈青兕回到了江南道邸。
陈青兕多年磨练出来的政治嗅觉,让他洞察到了一些不对劲。
风头正劲并非坏事,不遭人妒是庸才。
有能力的人如何低调都会在不经意间展露实力。
但明明没干什么实事,风头居高不落,这就有问题了。
陈青兕告诫自己,得低调一点,好好当自己的教导处主任。
陈青兕将自己的担忧告知萧妙宸。
萧妙宸也认同陈青兕的顾虑,夫妻二人决定继续住在江南道邸,并不急着搬进李治赏赐的宅邸。
理由也很好找,那里空置许久,需要置办一些家具,雇佣一些佣人,需要认真打扫整理。
陈青兕有了自己的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带着吏部颁发的公文,前往务本坊国子监。
务本坊位于天子脚下,朱雀门街东第二街北数第一坊。
国子监占据了整个街坊的一半,其余一半是房玄龄宅,还有王公贵族的宅邸。
李世民很重视教育问题,隋朝时期国子监大学只有三百名额,招收的皆是达官贵族之后。李世民将国子监彻底改革,一口气将三百名额提升到上万,从仅限于达官贵族,扩充至天下臣民,并接受高句丽、新罗、百济、高昌、占城、突厥、吐蕃、倭国等国派子弟进国子监求学。() ()
这还未走进国子监的大门,陈青兕就见到了不少来自于四方各异的各族学子。
他们有的穿自己国家的民族服饰,有的穿大唐的儒士服,相互间打着招呼,和谐如同一家。
后世人说李世民此举是犯罪,将吐蕃的崛起,宋朝辽、金的强大归于唐朝的包容,宣扬文化。
对此陈青兕嗤之以鼻。
什么时候固步自封,宣扬华夏文化都成罪过了?
满清将固步自封坚持到底,结果如何?
时代在进步,想要不被超越,只有不断地前进,而不是将自己封锁在牢笼里。
作为先驱,领先一百步一千步,让他人超越,不审视自身,怪罪他人作何道理?
当然如冶炼、器械锻造这些能够提升国力的技术,确实需要保密。可只靠保密来维持自己的先进,早晚会让人超越。
不断进步发展才是维持领先的唯一之法。
让天下都识汉字说汉话,确实会有负面效果,但绝对不是过错。
陈青兕向来心细,并没有直接进国子监,而是将自己的佩刀挂在马背上,方才走进国子监大门。
国子监占地面积堪比后世大学,一时间不知往哪里走,顺便问了一个路人,道:“这位兄台,请问国子祭酒的办公署在何处?”
一个年纪在二十上下的青年,作揖道:“兄台这是入学新生?”
现在四月初,一般而言新生都在三月初入学。
不过国子监招揽天下英才,有些庶民学生因为路远会迟到月余时间。
陈青兕正想解释,自己是国子监监丞,教导处主任。
对方已经先一步指明道路,然后还加了一句,“新入学的太学生应该根据所属学科寻博士,而非直接寻令狐祭酒。”
说着他竟直接离去了。
陈青兕摸着自己光秃秃的下巴,自己真有那么年轻?
罢了!
不予计较。
陈青兕跟着那位太学生所指的方向找到了国子监祭酒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今年七十四岁,公认的文儒领袖,对于华夏文化传承,作出了卓越贡献。
隋末大乱,经籍图书大量散失,令狐德棻向高祖建李渊议,以朝廷之力广泛收求天下书,对献书者重加钱帛,予以奖励,对所收之书,以楷书拓写收藏。令狐德棻数年间,于宏文殿聚四部群书二十余万卷,及时地抢救了大批散失的古书图籍,保留了文化的火种。也是唐史的奠基人《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南史》、《北史》八部正史皆有他的参与。
或许文治武功没有他的身影,但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令狐德棻是这时代的第一人。
令狐德棻并不怎么在乎陈青兕的诗才,但对于《三字经》是爱不释手,“陈监丞来得正好,老夫早想与你探讨《三字经》里的学问,快,入座。”
陈青兕依言坐下,见他拿出了《三字经》,真有与自己探讨的意思,忍不住道:“令狐祭酒,这等私事不如空闲时再行谈论?在下初来乍到,得熟悉一下监丞应尽职责。”
令狐德棻却道:“陈监丞有所不知,这太学生能管的无须管,管不了的管不了,不如由他们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