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兕看着“苏定方绝笔”五字,脑袋一空。
毫无疑问苏定方就是这时代唐王朝在军事上的擎天之柱。
他的存在,对于唐王朝的意义是无法替代的。
尽管新生代的将帅薛仁贵、程务挺、黑齿常之、李谨行、唐休这些将帅开始崭露头角,但远无法取代苏定方。
历史上李治朝的武勋也是在苏定方病故之后,开始走下坡路的。
只是靠着薛仁贵、程务挺、黑齿常之等人撑住了场面,稳住了局势。
直至武周时期,断崖式下跌……
随即是李隆基时期,盛唐最后的辉煌……
尽管现在历史因为自己的缘故大变,不会再走历史老路,但苏定方的离世,对于唐王朝还是致命的。
他虽压下了吐蕃,却引来了更强大的对手……巅峰时期的大食。
得知苏定方逼死论钦陵的时候,陈青兕一度有着国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心思。
有如此强大的队友,区区大食,何足道哉?
结果谁想竟得此噩耗。
陈青兕不可置信地伸手接过信,手都有些颤抖,心中涌现一个念头:是不是因为自己之故,才令得苏定方离世的?
他打开了信,但见开头文绉绉的写着:“先生见信安好……”
字并不好看,反而有些扭捏,想来是他亲自写的。
果然,下一句就暴露了……
“都是文书代笔,十多年没干这活了,比打仗还累。算了,某大老粗一枚,跟先生这样的大儒比不了,咬文嚼字,反污先生眼,先生将就着看。”
“某生于大乱,幼年随先父护卫乡里,征战至今,六十载。身上创伤无数,旧疾不可计数。入古稀之龄后,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儿孙常劝致仕归家,颐养天年。”
“只是苏某英雄一世,怎甘为多活几年,在病榻上苟延残喘?”
“便是死,某亦当如孤狼,不累任何人,战斗至最后一刻。”
“苏某书读得不多,却很喜欢伏波将军马援的那一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先生若得此信,想来苏某已如愿以偿。”
“诚如先生言,吐蕃噶尔东赞、论钦陵父子乃我朝大敌。世人或许不觉,某在鄯州多与之接触往来,却深知此父子,一为天下名相,一为不世将星,乃我朝之大患,若不除之,必生祸端。”
“这里得请先生原谅,苏某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在先生谋划之前,苏某已觉身体疲累不适,大夫言若能静心调养,可苟活三年五载。然此非某之愿,能以此残躯,为国除患,苏某之幸。”
“只是难免会令先生愧疚自责……”
“写此信是望先生理解,苏某一切抉择皆为自主,与先生无关。反谢先生谋划,让苏某有此机会,能够得偿所愿。”
看完信,陈青兕眼圈微红,苏定方显是担心自己内疚自责,特留下此信……
陈青兕伤感了一阵,突然意识到什么。
苏定方病逝?
什么时候离世的?
为何京中一点消息也没有……
现在京中上下一切如故,而他自己也因唐军大破吐蕃,逼得论钦陵自裁而心情愉悦,半点也没有听到苏定方逝世的消息。
苏定方这级别的大将,他的逝世,怎能如此风轻云淡?
难道消息还未传达?
“传信之人在哪?”
陈青兕问了一句。
姜辰道:“已经离去了,将信送达之后,便走了。”
陈青兕没有多言,许是苏定方逝世不久,消息还未传达吧。
陈青兕本极佳的心情大变,郁郁过了两日。
陈青兕在兵部的属下见上官如此,皆是噤若寒蝉,与他汇报工作的时候,那叫一个小心翼翼生怕惹得他不高兴。
就连至亲之人萧妙宸、镜镜、李红清都察觉到了些许的不对劲。
陈青兕颇有城府,他是极少将工作上的情绪带入家中的。
这天,陈青兕处理完兵部的事情,骑上冠军,直奔礼部去了。
他的表情是越发的难看,都两日过去了,长安竟然依旧如故,京中上下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完全没有道理……
他手上已经收到了苏定方的绝笔遗书,这遗书既送达他手,足以说明苏定方已经逝世了。
就算是给信送的人比报丧的要快,也不至于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消息。
陈青兕想到一种可能,亲自到了礼部。
丧葬之事也是由礼部负责的,不过朝廷一般不管官员的丧葬,但一定级别的官员逝世会第一时间通知朝廷,由朝廷根据官员的贡献给予一定的嘉奖,甚至朝廷会出钱负责丧葬,各别人还有特殊待遇。
如果未来的许敬宗,他病故之后,李治特地派遣大臣给他哭丧。
苏定方这级别的边将,病故之后,必然会向礼部汇报的。
陈青兕怒气冲冲的来到了礼部。
礼部尚书叫卢承庆,跟陈青兕并不熟,反而有着不小的矛盾。
李治对于关东士族用的是分化打压的态度,卢承庆就是他拉拢的对象。
卢承庆属于政治理念守旧,与陈青兕的改革开明,不属于同一赛道。
陈青兕也没有寻他,而是找到了清流党的高智周。
高智周是礼部侍郎,不过他并不负责葬礼这一块,甚至不是对内,而是负责处理外交方面的问题。
对于陈青兕问的问题,他也是一问三不知。
不过身为礼部的二把手,高智周是有权利向下调查的,直接让人叫来了祠部员外郎莫宗昭。
“见过陈尚书、高侍郎!”
莫宗昭有些忐忑,祠部员外郎官职并不小,可对上陈青兕、高智周那就逊色太多了。
高智周问道:“最近可收到鄯州来的丧报?”
上官询问,莫宗昭自是不敢隐瞒道:“是有的,苏邢公病逝于石堡城。”
石堡城?
陈青兕立刻察觉了问题,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苏定方还没有撑到回师鄯州,在途中就病逝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
前线的军功簿,都已经送到了兵部,功绩的统计,战后的封赏都已经整理好了。
如果不是张文卡了一下,双方来回扯了皮,此事都定下来了。() ()
陈青兕气得握紧了拳头,压着怒火道:“可记得苏邢公什么时候病逝的?”
莫宗昭看了一眼陈青兕,又望了一眼高智周。
高智周道:“无妨,直说便是。”
莫宗昭双手拇指交叉作揖,恭敬的道:“是三月六日。”
陈青兕气得笑出声来。
三月六日,现在是三月二十八日。
二十二天。
这显然是有人将苏定方病逝的消息压下来了。
高智周皱眉问道:“到底什么情况,苏邢公逝世这等大事,没有向相公们汇报?”
“回侍郎!”莫宗昭道:“这种事情怎能不汇报?只是张相公给下批示,说此等事情无须上报,苏邢公于国有功,祠部可派遣官员前往鄯州,协助苏家后人处理丧葬之事。祠部已经派人前往鄯州,至今未归。”
陈青兕听明白了,这一切显然是张文搞的鬼。
张文重治轻武,为了压下庙堂的好战之风,在给将士的封赏上做了克扣,又压协助战事文官的功绩。
苏定方病逝前线,他担心苏定方的死会激起国内尚武之风,特地将之压了下去,低调处理。
张文现在是庙堂左相,除他之外,没人做得到这些。
“好了,我明白了!”
陈青兕想通这一切,挥手让莫宗昭下去。
闭目沉思了片刻,陈青兕想着张文拜相之后的所作所为。
无可否认,他的行政手段对于大唐是有百利的。
但他对武的偏见,却到了过激的地步。
自拜相以后,一直都在压制尚武的风气,且越发的过分。
陈青兕念着对百姓确实有利,只要不过分,便退让了几步。
前日打压文官功绩,已经稍微过界。
陈青兕也没想着与之撕破脸,只是出手搅黄了这事。
现在又得知,张文竟连苏定方病逝这等事情都想压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实在过分了。
泥人也有三分脾气呢!
陈青兕霍然起身,对着高智周笑道:“知周,今日之事,多谢了!”
陈青兕心中有火,但不会胡乱发泄,尤其是对着自己人,即便心情确实难受,脸上不好看,却也不会拿下属出气。
知周是高智周的字。
高智周道:“此事,先生当如何处理?”
陈青兕道:“还能如何?难不成打他一顿?”
高智周一想也对,当即不再多问了。
尚书省!
张文与尚书右仆射乐彦玮,以及一众官员走出尚书省的公廨。
这尚书省本就是张文的老家,他出身清河张氏,贞观年间,以明经及第,补任并州参军,深受长史李的器重,调入京师入尚书省为官,但因与兄长时任户部侍郎的张文琮同在尚书省为官,不合制度,被外放为云阳县令,不久之后,又调入京城在东宫任职。
此番拜相,升任尚书左仆射,若蛟龙入海,整合了两兄弟在长安的人脉,加上李治重用张文治吏,自身政治手段卓越,干了不少大事,风头正盛,一时无两。
张文与一纵同僚说说笑笑,正欲相互拜别,一骑来到近处,正是陈青兕。
张文一行人见是陈青兕,不约而同的微皱眉头。
有些来者不善。
张文、乐彦玮皆是宰相,陈青兕直接策马到近前,本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
陈青兕翻身下马,很客气的作揖问好:“见过左相,右相。”
尚书省的诸多官员,他也一并示意。
张文、乐彦玮皆是官场老油条,面子功夫也做足了,也回礼喊了声:“陈尚书。”
两人身后的诸多官员亦是如此。
陈青兕双目灼灼看着张文,道:“我有几问,想问张相公。”
张文自比魏征、马周,对于陈青兕这个红人也是不惧,道:“陈尚书请问?”
陈青兕道:“张相公跟苏邢公有仇?”
他这话一出,尚书省的人都知道陈青兕这事为苏定方鸣冤叫屈了。
苏定方之事,知道的人不多,不过尚书省多多少少有所耳闻的,不少人知道此事。
不过自己的上司,当朝宰相要压下此事,他们自不敢乱说。
张文道:“无仇!”
“那是有怨?”
“无怨!”
陈青兕质问道:“既是无仇,亦是无怨,那为何要压下他逝世一事?苏邢公为我大唐征战一生,擒三王,灭三国,功勋之高,谁能匹敌。你凭什么将他的死讯压下?”
张文道:“自是为了大唐。大唐立国至今,对外战事,几未停止。现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正是需要安心求稳图治之时。苏邢公于国有大功不假,但现在朝廷求的是民生,要的是天下安泰,而非四方求战树敌,妄起兵戈。”
“苏邢公,武功卓绝不假,但他坐镇鄯州,未能镇服吐蕃,反而使得吐蕃连年北下。三年三战,耗费钱财无数。功过如何,犹未可算。”
“某为我大唐计,杜绝好战之风,问心无愧。是有些委屈苏邢公,朝廷日后自会给之补偿。”
张文大义凛然。
“好!”陈青兕对着张文竖起了大拇指,赞道:“你清高,你了不起。随随便便就藏他人之名。今日,我陈青兕将话放在这里,如果你张文百年之后,不向朝廷报丧,敬你是条汉子。但你若向朝廷报丧,求好谥号。我去你坟前祭祀,左边给你一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右边给一联孝悌忠信礼义廉,烧给你!”
他说着直接上马离去。
留下一群风中凌乱的人们。
不是让陈青兕吓到了,而是单纯的不理解。
对联在这个时候并不盛行,所以一下子大多人都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直至有一人低语:“一二三四五六七,何解?孝悌忠信礼义廉,又何解?不应该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少了一个耻。”
一瞬间,静寂无声。
少耻,无耻。
张文气得脸色煞白,这身为读书人谁不想名垂青史。这死之后的谥号,尽管是简短一两字,那是他们的毕生所求。
陈青兕这当众骂他无耻,还要在死后烧给他,比刨他祖坟都让他难以接受。
乐彦玮一众人面面相觑,已经不敢说一个字了。
毫无疑问苏定方就是这时代唐王朝在军事上的擎天之柱。
他的存在,对于唐王朝的意义是无法替代的。
尽管新生代的将帅薛仁贵、程务挺、黑齿常之、李谨行、唐休这些将帅开始崭露头角,但远无法取代苏定方。
历史上李治朝的武勋也是在苏定方病故之后,开始走下坡路的。
只是靠着薛仁贵、程务挺、黑齿常之等人撑住了场面,稳住了局势。
直至武周时期,断崖式下跌……
随即是李隆基时期,盛唐最后的辉煌……
尽管现在历史因为自己的缘故大变,不会再走历史老路,但苏定方的离世,对于唐王朝还是致命的。
他虽压下了吐蕃,却引来了更强大的对手……巅峰时期的大食。
得知苏定方逼死论钦陵的时候,陈青兕一度有着国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心思。
有如此强大的队友,区区大食,何足道哉?
结果谁想竟得此噩耗。
陈青兕不可置信地伸手接过信,手都有些颤抖,心中涌现一个念头:是不是因为自己之故,才令得苏定方离世的?
他打开了信,但见开头文绉绉的写着:“先生见信安好……”
字并不好看,反而有些扭捏,想来是他亲自写的。
果然,下一句就暴露了……
“都是文书代笔,十多年没干这活了,比打仗还累。算了,某大老粗一枚,跟先生这样的大儒比不了,咬文嚼字,反污先生眼,先生将就着看。”
“某生于大乱,幼年随先父护卫乡里,征战至今,六十载。身上创伤无数,旧疾不可计数。入古稀之龄后,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儿孙常劝致仕归家,颐养天年。”
“只是苏某英雄一世,怎甘为多活几年,在病榻上苟延残喘?”
“便是死,某亦当如孤狼,不累任何人,战斗至最后一刻。”
“苏某书读得不多,却很喜欢伏波将军马援的那一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先生若得此信,想来苏某已如愿以偿。”
“诚如先生言,吐蕃噶尔东赞、论钦陵父子乃我朝大敌。世人或许不觉,某在鄯州多与之接触往来,却深知此父子,一为天下名相,一为不世将星,乃我朝之大患,若不除之,必生祸端。”
“这里得请先生原谅,苏某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在先生谋划之前,苏某已觉身体疲累不适,大夫言若能静心调养,可苟活三年五载。然此非某之愿,能以此残躯,为国除患,苏某之幸。”
“只是难免会令先生愧疚自责……”
“写此信是望先生理解,苏某一切抉择皆为自主,与先生无关。反谢先生谋划,让苏某有此机会,能够得偿所愿。”
看完信,陈青兕眼圈微红,苏定方显是担心自己内疚自责,特留下此信……
陈青兕伤感了一阵,突然意识到什么。
苏定方病逝?
什么时候离世的?
为何京中一点消息也没有……
现在京中上下一切如故,而他自己也因唐军大破吐蕃,逼得论钦陵自裁而心情愉悦,半点也没有听到苏定方逝世的消息。
苏定方这级别的大将,他的逝世,怎能如此风轻云淡?
难道消息还未传达?
“传信之人在哪?”
陈青兕问了一句。
姜辰道:“已经离去了,将信送达之后,便走了。”
陈青兕没有多言,许是苏定方逝世不久,消息还未传达吧。
陈青兕本极佳的心情大变,郁郁过了两日。
陈青兕在兵部的属下见上官如此,皆是噤若寒蝉,与他汇报工作的时候,那叫一个小心翼翼生怕惹得他不高兴。
就连至亲之人萧妙宸、镜镜、李红清都察觉到了些许的不对劲。
陈青兕颇有城府,他是极少将工作上的情绪带入家中的。
这天,陈青兕处理完兵部的事情,骑上冠军,直奔礼部去了。
他的表情是越发的难看,都两日过去了,长安竟然依旧如故,京中上下一点消息也没有。
这完全没有道理……
他手上已经收到了苏定方的绝笔遗书,这遗书既送达他手,足以说明苏定方已经逝世了。
就算是给信送的人比报丧的要快,也不至于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消息。
陈青兕想到一种可能,亲自到了礼部。
丧葬之事也是由礼部负责的,不过朝廷一般不管官员的丧葬,但一定级别的官员逝世会第一时间通知朝廷,由朝廷根据官员的贡献给予一定的嘉奖,甚至朝廷会出钱负责丧葬,各别人还有特殊待遇。
如果未来的许敬宗,他病故之后,李治特地派遣大臣给他哭丧。
苏定方这级别的边将,病故之后,必然会向礼部汇报的。
陈青兕怒气冲冲的来到了礼部。
礼部尚书叫卢承庆,跟陈青兕并不熟,反而有着不小的矛盾。
李治对于关东士族用的是分化打压的态度,卢承庆就是他拉拢的对象。
卢承庆属于政治理念守旧,与陈青兕的改革开明,不属于同一赛道。
陈青兕也没有寻他,而是找到了清流党的高智周。
高智周是礼部侍郎,不过他并不负责葬礼这一块,甚至不是对内,而是负责处理外交方面的问题。
对于陈青兕问的问题,他也是一问三不知。
不过身为礼部的二把手,高智周是有权利向下调查的,直接让人叫来了祠部员外郎莫宗昭。
“见过陈尚书、高侍郎!”
莫宗昭有些忐忑,祠部员外郎官职并不小,可对上陈青兕、高智周那就逊色太多了。
高智周问道:“最近可收到鄯州来的丧报?”
上官询问,莫宗昭自是不敢隐瞒道:“是有的,苏邢公病逝于石堡城。”
石堡城?
陈青兕立刻察觉了问题,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苏定方还没有撑到回师鄯州,在途中就病逝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
前线的军功簿,都已经送到了兵部,功绩的统计,战后的封赏都已经整理好了。
如果不是张文卡了一下,双方来回扯了皮,此事都定下来了。() ()
陈青兕气得握紧了拳头,压着怒火道:“可记得苏邢公什么时候病逝的?”
莫宗昭看了一眼陈青兕,又望了一眼高智周。
高智周道:“无妨,直说便是。”
莫宗昭双手拇指交叉作揖,恭敬的道:“是三月六日。”
陈青兕气得笑出声来。
三月六日,现在是三月二十八日。
二十二天。
这显然是有人将苏定方病逝的消息压下来了。
高智周皱眉问道:“到底什么情况,苏邢公逝世这等大事,没有向相公们汇报?”
“回侍郎!”莫宗昭道:“这种事情怎能不汇报?只是张相公给下批示,说此等事情无须上报,苏邢公于国有功,祠部可派遣官员前往鄯州,协助苏家后人处理丧葬之事。祠部已经派人前往鄯州,至今未归。”
陈青兕听明白了,这一切显然是张文搞的鬼。
张文重治轻武,为了压下庙堂的好战之风,在给将士的封赏上做了克扣,又压协助战事文官的功绩。
苏定方病逝前线,他担心苏定方的死会激起国内尚武之风,特地将之压了下去,低调处理。
张文现在是庙堂左相,除他之外,没人做得到这些。
“好了,我明白了!”
陈青兕想通这一切,挥手让莫宗昭下去。
闭目沉思了片刻,陈青兕想着张文拜相之后的所作所为。
无可否认,他的行政手段对于大唐是有百利的。
但他对武的偏见,却到了过激的地步。
自拜相以后,一直都在压制尚武的风气,且越发的过分。
陈青兕念着对百姓确实有利,只要不过分,便退让了几步。
前日打压文官功绩,已经稍微过界。
陈青兕也没想着与之撕破脸,只是出手搅黄了这事。
现在又得知,张文竟连苏定方病逝这等事情都想压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实在过分了。
泥人也有三分脾气呢!
陈青兕霍然起身,对着高智周笑道:“知周,今日之事,多谢了!”
陈青兕心中有火,但不会胡乱发泄,尤其是对着自己人,即便心情确实难受,脸上不好看,却也不会拿下属出气。
知周是高智周的字。
高智周道:“此事,先生当如何处理?”
陈青兕道:“还能如何?难不成打他一顿?”
高智周一想也对,当即不再多问了。
尚书省!
张文与尚书右仆射乐彦玮,以及一众官员走出尚书省的公廨。
这尚书省本就是张文的老家,他出身清河张氏,贞观年间,以明经及第,补任并州参军,深受长史李的器重,调入京师入尚书省为官,但因与兄长时任户部侍郎的张文琮同在尚书省为官,不合制度,被外放为云阳县令,不久之后,又调入京城在东宫任职。
此番拜相,升任尚书左仆射,若蛟龙入海,整合了两兄弟在长安的人脉,加上李治重用张文治吏,自身政治手段卓越,干了不少大事,风头正盛,一时无两。
张文与一纵同僚说说笑笑,正欲相互拜别,一骑来到近处,正是陈青兕。
张文一行人见是陈青兕,不约而同的微皱眉头。
有些来者不善。
张文、乐彦玮皆是宰相,陈青兕直接策马到近前,本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
陈青兕翻身下马,很客气的作揖问好:“见过左相,右相。”
尚书省的诸多官员,他也一并示意。
张文、乐彦玮皆是官场老油条,面子功夫也做足了,也回礼喊了声:“陈尚书。”
两人身后的诸多官员亦是如此。
陈青兕双目灼灼看着张文,道:“我有几问,想问张相公。”
张文自比魏征、马周,对于陈青兕这个红人也是不惧,道:“陈尚书请问?”
陈青兕道:“张相公跟苏邢公有仇?”
他这话一出,尚书省的人都知道陈青兕这事为苏定方鸣冤叫屈了。
苏定方之事,知道的人不多,不过尚书省多多少少有所耳闻的,不少人知道此事。
不过自己的上司,当朝宰相要压下此事,他们自不敢乱说。
张文道:“无仇!”
“那是有怨?”
“无怨!”
陈青兕质问道:“既是无仇,亦是无怨,那为何要压下他逝世一事?苏邢公为我大唐征战一生,擒三王,灭三国,功勋之高,谁能匹敌。你凭什么将他的死讯压下?”
张文道:“自是为了大唐。大唐立国至今,对外战事,几未停止。现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正是需要安心求稳图治之时。苏邢公于国有大功不假,但现在朝廷求的是民生,要的是天下安泰,而非四方求战树敌,妄起兵戈。”
“苏邢公,武功卓绝不假,但他坐镇鄯州,未能镇服吐蕃,反而使得吐蕃连年北下。三年三战,耗费钱财无数。功过如何,犹未可算。”
“某为我大唐计,杜绝好战之风,问心无愧。是有些委屈苏邢公,朝廷日后自会给之补偿。”
张文大义凛然。
“好!”陈青兕对着张文竖起了大拇指,赞道:“你清高,你了不起。随随便便就藏他人之名。今日,我陈青兕将话放在这里,如果你张文百年之后,不向朝廷报丧,敬你是条汉子。但你若向朝廷报丧,求好谥号。我去你坟前祭祀,左边给你一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右边给一联孝悌忠信礼义廉,烧给你!”
他说着直接上马离去。
留下一群风中凌乱的人们。
不是让陈青兕吓到了,而是单纯的不理解。
对联在这个时候并不盛行,所以一下子大多人都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直至有一人低语:“一二三四五六七,何解?孝悌忠信礼义廉,又何解?不应该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少了一个耻。”
一瞬间,静寂无声。
少耻,无耻。
张文气得脸色煞白,这身为读书人谁不想名垂青史。这死之后的谥号,尽管是简短一两字,那是他们的毕生所求。
陈青兕这当众骂他无耻,还要在死后烧给他,比刨他祖坟都让他难以接受。
乐彦玮一众人面面相觑,已经不敢说一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