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启身世
一无所知的林惠兮合上手上的卷宗,也正准备下值。
不过仵作和其他的差吏有所不同,并不需要每日当值看守牢狱或是其他的什么地方,只需要留一人在大理寺轮流值守即可。
而林惠兮之前一直跟着赵修和,本就与其他的仵作并不相熟,现在虽然赵修和赋闲在家,但是看着两位少卿对林惠兮的态度好似并没有什么变化。
甚至于没有以前那么排斥,遇见自己的案子有什么尸检上想不通的还会问一问林惠兮,其他仵作思虑再三决定秉持一贯的作风,冷漠视之。
所以按理说,林惠兮并不需要来大理寺,但是林惠兮一直风雨无阻。
这让一旁的仵作有些心动,要不让她来当值试试?他们也不需要每天来了吧,在家里躺着拿俸禄不比这舒服?
林惠兮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只是比所有人都紧迫,虽然现在看着还没有什么,但是林惠兮知道自己和那些仵作相比,中间还差着许多经验。
虽然在孟州,云州的时候,她也每日都去翻看当地的卷宗,知道了不少偏门,但是他们做的这种事情,胆大心细四个字是最重要的。
这其中还有很多的情况是她没有真实遇见过的。
太难了,此间要和其他的仵作比肩站在一起,她需要付出比旁人多十倍的努力和小心。
旁人就算是错上那么一两次,别人也只会觉得他干活不上心,但她若是出现一丁点错误,就会被一直攻讦,好像正应证了世人的那句女子只能相夫教子一样。
林惠兮看的清楚但又无力改变,只能先顾好自己。
至于赵大人一时被免这件事情,她从来没有担心过,如果大周失去了赵修和这个官员,林惠兮会觉得这不过是亡国之相罢了。
一边想着一边将东西都装进自己的箱子里,突然听到一些人哗啦啦的朝着一个地方去,不知道说了什么之后,一下子又开始议论纷纷,她摇头浅笑,这些大理寺的人好奇心还是真的重。
不论有点什么风吹草动,他们总是恨不得第一个知道。
谁知道走过他们旁边才听到他们说什么康国公,什么高家,本来想走的身形一顿,这两个名字有些陌生但是又有些耳熟。
尤其是加上那个姓,让她觉得更加熟悉。
“大人,康国公府怎么了?”
几个凑在一起的人被打断,看了林惠兮一眼,想着平日里点头之交,又觉得这事明日也一准闹得沸沸扬扬。
于是道:“其实对大理寺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陈老将军的寿宴上出了些意外,康国公家的小世子溺亡了。”
林惠兮觉得耳边一阵风吹过,一下子一声轰响出现在自己脑子里。
“你是说,高家的那个康国公吗?”
那人点头:“对,不然还能有哪个康国公。”
林惠兮垂眸问:“我以前还听说康国公家是不是还有个长子。”
那人眼睛眯了一下,看着林惠兮有些奇怪,大理寺的人可不是其他地方的官员那么好糊弄。() ()
“你问这个什么意思,你不是知道吗?那人之前和你们一起去了孟州云州,还是说你也知道些什么?他果真对他的身世不满?”
不放过一点点追问的信息。
林惠兮浅笑:“这到不是,高大人平日里冷言寡语的,小的并不与他常说话,只是听赵大人提起过两句,现在听到了才觉得耳熟。”
那人细想好像确实如此,至于赵修和,那是肯定知道这些事情的啊,这有什么好怀疑的,他点点头,“行吧,不过之后可能大人也会问你,康国公夫妇二人都说他是杀人凶手呢。”
林惠兮的上齿紧紧咬住下唇:“原来如此,那刚才听到大人们出去,看来就是去抓人了。”
那人仔细辨别了一下林惠兮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因为林惠兮和高启的交集全部都是因为赵修和,除了这个其他的好想法也没什么。
于是他点头,旁边的人也正在八卦头上,又看见上头的点头了还继续给林惠兮八卦:“不过我说现在把人抓回来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我听去的兄弟说,他们到那的时候,看着康国公那样子都像想要直接把那个高郎将杀了,你说说就算是不在陈府,回了康国公府,他一个做儿子怎么可能反抗双亲。”
“那他不能逃吗?之前不是就有人说他武功很高吗?”
“逃?他能逃到哪里去?你当这出事情不解决,他还能继续回去当差,而且他一逃不几乎做实了这个罪名?那他一辈子弑杀亲弟的名头可就逃不掉了。”
最开始那人突然皱紧眉头,仔细想了想这件事情的前后突然摇头:“不对啊,要是康国公真恨不得杀了这高启,那陈老将军恐怕是出了陈府就不愿意插手了,谢大人一个人抗得过康国公两夫妇,那两口子发起疯来……”
想到这里,他不经打了个寒颤,这俩人是真没什么本事,但是知道十年前的事情就知道,这两口子发疯那是真的跟疯了一样。
“本来谢大人都准备让咱们兄弟强抢着把人弄回来了,但是好在最后国师那个女徒弟出来了,说高启不是凶手,康国公夫人不愿意,那女徒弟还直接说高启是她故人,她不可能平白无故看着高启死,这才把人留下来了。”
林惠兮觉得自己的声音都有些梗塞,但她还是淡淡勾起嘴角问:“康国公夫妇好像很讨厌高大人?”
那人点头:“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你别说过得还真快,还觉得那出闹剧就在眼前似的。”
林惠兮勉强一笑:“该不会高大人不是康国公的孩子吧?”
其他人也惊了一下,纷纷看着中间站着的这人,其他人多是寒门,十年前还不知道在哪个小县城挣扎呢,只有这位一出仕就在翰林院、刑部和大理寺打转,家里显然也不一般,平日里同官级的对他还多有礼让。
那人叹了一口气:“是康国公亲生的,还是康国公夫人的侄儿呢。”
众人啊了一声,精神振奋的看着中间这人。
能进大理寺的就没有不八卦不好奇不喜欢说道的!!
不过仵作和其他的差吏有所不同,并不需要每日当值看守牢狱或是其他的什么地方,只需要留一人在大理寺轮流值守即可。
而林惠兮之前一直跟着赵修和,本就与其他的仵作并不相熟,现在虽然赵修和赋闲在家,但是看着两位少卿对林惠兮的态度好似并没有什么变化。
甚至于没有以前那么排斥,遇见自己的案子有什么尸检上想不通的还会问一问林惠兮,其他仵作思虑再三决定秉持一贯的作风,冷漠视之。
所以按理说,林惠兮并不需要来大理寺,但是林惠兮一直风雨无阻。
这让一旁的仵作有些心动,要不让她来当值试试?他们也不需要每天来了吧,在家里躺着拿俸禄不比这舒服?
林惠兮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只是比所有人都紧迫,虽然现在看着还没有什么,但是林惠兮知道自己和那些仵作相比,中间还差着许多经验。
虽然在孟州,云州的时候,她也每日都去翻看当地的卷宗,知道了不少偏门,但是他们做的这种事情,胆大心细四个字是最重要的。
这其中还有很多的情况是她没有真实遇见过的。
太难了,此间要和其他的仵作比肩站在一起,她需要付出比旁人多十倍的努力和小心。
旁人就算是错上那么一两次,别人也只会觉得他干活不上心,但她若是出现一丁点错误,就会被一直攻讦,好像正应证了世人的那句女子只能相夫教子一样。
林惠兮看的清楚但又无力改变,只能先顾好自己。
至于赵大人一时被免这件事情,她从来没有担心过,如果大周失去了赵修和这个官员,林惠兮会觉得这不过是亡国之相罢了。
一边想着一边将东西都装进自己的箱子里,突然听到一些人哗啦啦的朝着一个地方去,不知道说了什么之后,一下子又开始议论纷纷,她摇头浅笑,这些大理寺的人好奇心还是真的重。
不论有点什么风吹草动,他们总是恨不得第一个知道。
谁知道走过他们旁边才听到他们说什么康国公,什么高家,本来想走的身形一顿,这两个名字有些陌生但是又有些耳熟。
尤其是加上那个姓,让她觉得更加熟悉。
“大人,康国公府怎么了?”
几个凑在一起的人被打断,看了林惠兮一眼,想着平日里点头之交,又觉得这事明日也一准闹得沸沸扬扬。
于是道:“其实对大理寺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陈老将军的寿宴上出了些意外,康国公家的小世子溺亡了。”
林惠兮觉得耳边一阵风吹过,一下子一声轰响出现在自己脑子里。
“你是说,高家的那个康国公吗?”
那人点头:“对,不然还能有哪个康国公。”
林惠兮垂眸问:“我以前还听说康国公家是不是还有个长子。”
那人眼睛眯了一下,看着林惠兮有些奇怪,大理寺的人可不是其他地方的官员那么好糊弄。() ()
“你问这个什么意思,你不是知道吗?那人之前和你们一起去了孟州云州,还是说你也知道些什么?他果真对他的身世不满?”
不放过一点点追问的信息。
林惠兮浅笑:“这到不是,高大人平日里冷言寡语的,小的并不与他常说话,只是听赵大人提起过两句,现在听到了才觉得耳熟。”
那人细想好像确实如此,至于赵修和,那是肯定知道这些事情的啊,这有什么好怀疑的,他点点头,“行吧,不过之后可能大人也会问你,康国公夫妇二人都说他是杀人凶手呢。”
林惠兮的上齿紧紧咬住下唇:“原来如此,那刚才听到大人们出去,看来就是去抓人了。”
那人仔细辨别了一下林惠兮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主要是因为林惠兮和高启的交集全部都是因为赵修和,除了这个其他的好想法也没什么。
于是他点头,旁边的人也正在八卦头上,又看见上头的点头了还继续给林惠兮八卦:“不过我说现在把人抓回来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我听去的兄弟说,他们到那的时候,看着康国公那样子都像想要直接把那个高郎将杀了,你说说就算是不在陈府,回了康国公府,他一个做儿子怎么可能反抗双亲。”
“那他不能逃吗?之前不是就有人说他武功很高吗?”
“逃?他能逃到哪里去?你当这出事情不解决,他还能继续回去当差,而且他一逃不几乎做实了这个罪名?那他一辈子弑杀亲弟的名头可就逃不掉了。”
最开始那人突然皱紧眉头,仔细想了想这件事情的前后突然摇头:“不对啊,要是康国公真恨不得杀了这高启,那陈老将军恐怕是出了陈府就不愿意插手了,谢大人一个人抗得过康国公两夫妇,那两口子发起疯来……”
想到这里,他不经打了个寒颤,这俩人是真没什么本事,但是知道十年前的事情就知道,这两口子发疯那是真的跟疯了一样。
“本来谢大人都准备让咱们兄弟强抢着把人弄回来了,但是好在最后国师那个女徒弟出来了,说高启不是凶手,康国公夫人不愿意,那女徒弟还直接说高启是她故人,她不可能平白无故看着高启死,这才把人留下来了。”
林惠兮觉得自己的声音都有些梗塞,但她还是淡淡勾起嘴角问:“康国公夫妇好像很讨厌高大人?”
那人点头:“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你别说过得还真快,还觉得那出闹剧就在眼前似的。”
林惠兮勉强一笑:“该不会高大人不是康国公的孩子吧?”
其他人也惊了一下,纷纷看着中间站着的这人,其他人多是寒门,十年前还不知道在哪个小县城挣扎呢,只有这位一出仕就在翰林院、刑部和大理寺打转,家里显然也不一般,平日里同官级的对他还多有礼让。
那人叹了一口气:“是康国公亲生的,还是康国公夫人的侄儿呢。”
众人啊了一声,精神振奋的看着中间这人。
能进大理寺的就没有不八卦不好奇不喜欢说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