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抛问题试探态度
自刘协认定董卓是把好刀后,他便再无屠戮董卓一族的打算。然而,董卓确是不会相信。哪怕他做再多解释,也是徒劳。
沉吟片刻,刘协无奈道:“董公愿意蓄养甲士,以保全性命,朕非常理解。只是法不可废,若是这些甲士再有违法乱纪之行,朕定不会宽宥。”
听到刘协松口,董卓这才放下心来。他大笑道:“陛下文韬武略、神武雄才,臣深有体会!又兼具仁厚礼贤、节俭爱民、气度恢弘之德,老臣自是愿助陛下亲政。”
对于董卓的溢美之词,刘协听听也就罢了。而亲政,乃势在必行之举,董卓既便不同意,刘协也不会退让。此事得到董卓的支持,他自是心满意足。
只是,想到左将军皇甫嵩处情况不明,他便敛去脸上的喜色,急切催促道:“董公既然允诺,那我们立刻启程,前往西凉军驻地,安抚西凉军如何?”
董卓闻言,询问道:“陛下想必派兵去了军营,不知是哪位将军?”
洛阳城周边的兵马,他心中门清。只是他不清楚,对方是如何躲过斥候的探查,悄无声息地抵达洛阳城外。
因此,他想让刘协亲口说出,以印证心中所想罢了。
刘协道:“太尉想必猜到,正是左将军皇甫嵩领兵围困西凉军,长安尹盖勋助朕三千精兵。”
想到皇甫嵩和盖勋的为人,董卓不由得感叹道:“大汉终不缺忠心之臣啊!”
刘协扶着董卓下车,令其府上甲士护送其回府。
董卓回到府上,先是好言安抚府上的将领和甲士,随即命李儒替他代管太尉府,避免西凉兵和刘协的亲兵发生冲突。他还将刘璋送还刘协。
一应事情安排完毕,董卓带数名西凉将领和三百名甲士,随同刘协前往西凉军大营。
御撵之上,刘璋驾车,刘协继续斟茶给董卓。
看着刘协不慌不忙的气度,董卓自认输的不冤。在权臣压制下成长起来的皇帝,终会和权臣斗个你死我活。
终汉一朝,权臣被皇帝所灭,屡见不鲜,他早有心理准备,只是,他没想到会这么快罢了。
董卓将孙女董白嫁给刘协,自是有深意的。若是董白生子,他便可以废掉刘协,立幼子为帝,这样,就能将隐患消除于未发,保证董氏一族长远的利益。
只可惜,刘协太过于妖孽,仅数月之间,便逆势翻盘,致使他的后手无法实现。
董卓啜了口热茶,只觉满嘴苦涩。哎,终究是错付了!
刘协轻啜一口茶水,略感微甜。胜利者的心情总是美好的。
董卓心气不顺,绵里带针地说道:“陛下难道不惧老臣拥兵自重,反了朝廷?”
刘协指着皇宫方向道:“部分西凉军的家眷此刻或在宫中,或在邙山校场。且不说那些西凉兵是否愿意割舍亲人,就说叛逆的骂名,又有几个人愿意背负?大义和名分,足以左右很多人的选择。”
董卓闻言怔住了。李儒说刘协谋定而后动,他还不以为然。今日方知,原来刘协早就算计好了一切,就等他主动跳入陷阱。() ()
想到自己竟是和妖孽般的皇帝作对,他顿时有些心灰意冷了。
董卓意兴阑珊地问道:“既然陛下算计好了一切,又何必跟老臣谈这些?”
刘协平静地说道:“未来的朝堂,朕尚有许多事情仰仗太尉。朕与太尉,亦算是合作关系。开诚布公地交谈,是为了向太尉表明心迹,以免太尉生出猜忌之心。正所谓君子坦荡荡,莫不如是!”
董卓怒笑道:“君子,坦荡,果然,陛下真是够君子的!”
不是董卓按捺不住,实在是刘协的阴招一环接一环。此时,刘协居然舔着脸说他是君子,这就让董卓无法忍受了。
想到女军成立之初,他还嘲笑刘协瞎胡闹。不过是看在孙女董白的面子上,他才勉强同意。哪曾想,刚登基数天的刘协,就已经暗地里筹谋,想要以此羁绊西凉军,端的是心机深沉啊!
刘协不以为意地说道:“朕所做一桩桩、一件件,都问心无愧,称一声君子之行也不为过吧!”
董卓张张嘴,想要反驳刘协,却不知道槽点在哪。他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确实,刘协成立亲军和女军后,经常巡逻洛阳城内外,打击不法和宵小。同时刘协提拔的那拨官员,也都是颇有清名和能力的人。要说他做过什么坏事,他还真说不上来。
唯一值得说道的,恐怕便是刘辩之死了。想到刘辩之死,他心中不由地悸动。这人畜无害的面容下,藏着一颗冷酷的心呢!
刘辩之死,对刘协而言,他心中丝毫无愧。且不说刘辩他妈鸩杀自己的母亲,就说先父刘宏想要立自己为帝,却因何氏一族势大,无果而终。
杀母夺位之仇,岂是一句兄弟兄弟情深就能掩盖的。若真如此,天可汗李世民就不会杀兄灭弟逼老爹退位了。
更何况,既使刘协不鼓动,刘辩照样会死在董卓手中,只不过是时间早晚得问题。所以,他刘协不过是做了顺水人情,何错之有!
所以,想要做好皇帝,不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能行的!
董卓不知李世民,却也知皇位面前无父子兄弟。他想了想,还是略过刘辩的事情,不再提及。
刘协才不管董卓怎么想,他只要问心无愧即可。因此,他提议道:“董公,朕欲丈量土地,确定纳税之基,不知可否?”
董卓嗤笑道:“若真可为,先帝就不会卖官鬻爵了!”
是啊,刘宏前期施政尚有章法,可后十余年,可谓是荒唐绝顶,祸国殃民。所以,刘协虽不知刘宏心态转变的原因,但他捍卫汉室江山的心却没有任何变化。
刘协没理会董卓的讥讽,继续探问道:“朕若舍弃丁税(户调),加收商税,可否?”
董卓愣了愣神,问道:“取消丁税,这是为何?”
刘协道:“丁税弊端太多,长此以往,富者田连阡陌,亦少丁差;贫者无立锥之地,反多徭役。可谓是逼死穷人,肥了富人,如此恶政,不可不除!”
沉吟片刻,刘协无奈道:“董公愿意蓄养甲士,以保全性命,朕非常理解。只是法不可废,若是这些甲士再有违法乱纪之行,朕定不会宽宥。”
听到刘协松口,董卓这才放下心来。他大笑道:“陛下文韬武略、神武雄才,臣深有体会!又兼具仁厚礼贤、节俭爱民、气度恢弘之德,老臣自是愿助陛下亲政。”
对于董卓的溢美之词,刘协听听也就罢了。而亲政,乃势在必行之举,董卓既便不同意,刘协也不会退让。此事得到董卓的支持,他自是心满意足。
只是,想到左将军皇甫嵩处情况不明,他便敛去脸上的喜色,急切催促道:“董公既然允诺,那我们立刻启程,前往西凉军驻地,安抚西凉军如何?”
董卓闻言,询问道:“陛下想必派兵去了军营,不知是哪位将军?”
洛阳城周边的兵马,他心中门清。只是他不清楚,对方是如何躲过斥候的探查,悄无声息地抵达洛阳城外。
因此,他想让刘协亲口说出,以印证心中所想罢了。
刘协道:“太尉想必猜到,正是左将军皇甫嵩领兵围困西凉军,长安尹盖勋助朕三千精兵。”
想到皇甫嵩和盖勋的为人,董卓不由得感叹道:“大汉终不缺忠心之臣啊!”
刘协扶着董卓下车,令其府上甲士护送其回府。
董卓回到府上,先是好言安抚府上的将领和甲士,随即命李儒替他代管太尉府,避免西凉兵和刘协的亲兵发生冲突。他还将刘璋送还刘协。
一应事情安排完毕,董卓带数名西凉将领和三百名甲士,随同刘协前往西凉军大营。
御撵之上,刘璋驾车,刘协继续斟茶给董卓。
看着刘协不慌不忙的气度,董卓自认输的不冤。在权臣压制下成长起来的皇帝,终会和权臣斗个你死我活。
终汉一朝,权臣被皇帝所灭,屡见不鲜,他早有心理准备,只是,他没想到会这么快罢了。
董卓将孙女董白嫁给刘协,自是有深意的。若是董白生子,他便可以废掉刘协,立幼子为帝,这样,就能将隐患消除于未发,保证董氏一族长远的利益。
只可惜,刘协太过于妖孽,仅数月之间,便逆势翻盘,致使他的后手无法实现。
董卓啜了口热茶,只觉满嘴苦涩。哎,终究是错付了!
刘协轻啜一口茶水,略感微甜。胜利者的心情总是美好的。
董卓心气不顺,绵里带针地说道:“陛下难道不惧老臣拥兵自重,反了朝廷?”
刘协指着皇宫方向道:“部分西凉军的家眷此刻或在宫中,或在邙山校场。且不说那些西凉兵是否愿意割舍亲人,就说叛逆的骂名,又有几个人愿意背负?大义和名分,足以左右很多人的选择。”
董卓闻言怔住了。李儒说刘协谋定而后动,他还不以为然。今日方知,原来刘协早就算计好了一切,就等他主动跳入陷阱。() ()
想到自己竟是和妖孽般的皇帝作对,他顿时有些心灰意冷了。
董卓意兴阑珊地问道:“既然陛下算计好了一切,又何必跟老臣谈这些?”
刘协平静地说道:“未来的朝堂,朕尚有许多事情仰仗太尉。朕与太尉,亦算是合作关系。开诚布公地交谈,是为了向太尉表明心迹,以免太尉生出猜忌之心。正所谓君子坦荡荡,莫不如是!”
董卓怒笑道:“君子,坦荡,果然,陛下真是够君子的!”
不是董卓按捺不住,实在是刘协的阴招一环接一环。此时,刘协居然舔着脸说他是君子,这就让董卓无法忍受了。
想到女军成立之初,他还嘲笑刘协瞎胡闹。不过是看在孙女董白的面子上,他才勉强同意。哪曾想,刚登基数天的刘协,就已经暗地里筹谋,想要以此羁绊西凉军,端的是心机深沉啊!
刘协不以为意地说道:“朕所做一桩桩、一件件,都问心无愧,称一声君子之行也不为过吧!”
董卓张张嘴,想要反驳刘协,却不知道槽点在哪。他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确实,刘协成立亲军和女军后,经常巡逻洛阳城内外,打击不法和宵小。同时刘协提拔的那拨官员,也都是颇有清名和能力的人。要说他做过什么坏事,他还真说不上来。
唯一值得说道的,恐怕便是刘辩之死了。想到刘辩之死,他心中不由地悸动。这人畜无害的面容下,藏着一颗冷酷的心呢!
刘辩之死,对刘协而言,他心中丝毫无愧。且不说刘辩他妈鸩杀自己的母亲,就说先父刘宏想要立自己为帝,却因何氏一族势大,无果而终。
杀母夺位之仇,岂是一句兄弟兄弟情深就能掩盖的。若真如此,天可汗李世民就不会杀兄灭弟逼老爹退位了。
更何况,既使刘协不鼓动,刘辩照样会死在董卓手中,只不过是时间早晚得问题。所以,他刘协不过是做了顺水人情,何错之有!
所以,想要做好皇帝,不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能行的!
董卓不知李世民,却也知皇位面前无父子兄弟。他想了想,还是略过刘辩的事情,不再提及。
刘协才不管董卓怎么想,他只要问心无愧即可。因此,他提议道:“董公,朕欲丈量土地,确定纳税之基,不知可否?”
董卓嗤笑道:“若真可为,先帝就不会卖官鬻爵了!”
是啊,刘宏前期施政尚有章法,可后十余年,可谓是荒唐绝顶,祸国殃民。所以,刘协虽不知刘宏心态转变的原因,但他捍卫汉室江山的心却没有任何变化。
刘协没理会董卓的讥讽,继续探问道:“朕若舍弃丁税(户调),加收商税,可否?”
董卓愣了愣神,问道:“取消丁税,这是为何?”
刘协道:“丁税弊端太多,长此以往,富者田连阡陌,亦少丁差;贫者无立锥之地,反多徭役。可谓是逼死穷人,肥了富人,如此恶政,不可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