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李渊一直处于心跳加速、又喜又惊的状态之中,喜的是李密屠戮江南士族的壮举,并没有让魏国造成多大的动荡,这让李渊备受鼓舞。他觉得自己麾下的关陇贵族似乎也没那么可怕,只要自己能够像李密这般,以快马斩乱麻之势把关陇贵族各个门阀的家主、核心人员屠杀干净,各家便会陷入群龙无首之境,到时候想怎么炮制关陇贵族子弟都行,至于关陇贵族的门生故吏失去了追随的对象,只有效忠于李氏皇族。
让他吃惊的是杨侗率领十万隋军逼近襄阳,朝发即可夕至,而隋军的到来,令全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经过紧急招募和尚、道士从军,荆襄地区目前的驻军又到了三十五之多,除了夷陵郡七万和舂陵郡的十二万军队外,襄阳城外还有四万驻军,分别由永安郡王李孝基、淮安王李神通统领,驻扎在京城东郊,当作阴城县和安养县后援,汉水防线的西城石泉、西城洵阳、西城黄土、西城丰利,淅阳勋乡、淅阳武当、淅阳均阳、襄阳阴城各有驻军一万,襄阳城中还有一万元从禁军,和李建成麾下的两万新军,若是算上一万名武川卒。
但是谁都知道,这三十五万大军看似吓人,但是刨除李世民两万嫡系、舂陵十万精锐、张士贵一万精锐、一万元从禁军、两万新军、一万武川卒、李孝基一万精锐、李神通一万精锐之外,剩下的十六大军全都是强征入伍的新兵,训练跟不上不说,甚至连铠甲武器都凑不齐。这些兵凑凑人数尤可,让他们和隋军作战的话,恐怕是不仅帮不了精锐之师,反而会引起恐慌,导致全军溃败。被萧铣军吭害了的杜伏威,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这天早朝散后,萧瑀疾步匆匆向御书房走去,他是在大清早才接到李世民亲笔信,李世民在信中提到杨侗极有可能攻打李密,在南阳的一切行动都只是麻痹李密,并且认为杨侗会利用攻打高句丽的办法对付李密,就是遣一支奇兵沿海南下,从长江直袭江都城。尽管这只是李世民的猜测,可是萧瑀相当赞成这个观点,因为他也觉得以杨侗喜欢剑走偏锋作战风格,极可能会走这一步险棋,这种战术已经在高句丽得到了成效,杨侗故技重施也很正常。
与此同时,萧瑀也认为李密是大唐王朝的天然盟友,唯有保持隋唐魏三足鼎立之势,大唐才能长久立足,不然的话,下一个就是李唐王朝了。至于林士弘和孟海公匪性难改、小富则安、目光短浅,根本没有资格和隋唐魏相提并论,要不是生存在水网纵横的南方,错开了几大诸侯,这二人早就被灭了无数遍。
萧瑀走进了武德殿,不多时便来到御书房,他对当值宦官拱手道:“请代我禀报圣上,就说萧瑀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
“请相国稍候。”
宦官入内禀报,很快就带回了李渊的口谕,并行礼道:“萧相国,圣上请您进去。”
萧瑀深知现在很难说服李渊,但也认为自己必须向圣上说明清楚,让他意识到李密对于大唐的重要。
……
御书房内,李建成正在向李渊介绍生铁进展情况。
“父皇,我们这两个月来从寺院、道观以及民间征集生铁和铁器,一共获得生铁两百十万斤,铜料四十万斤,基本可以满足新兵的武器装备需求,军器监和将作监现在昼夜不停的打造兵器铠甲。”
“隋朝有没有遵守承诺?”李渊有点紧张的问道,如今他已经没有精力处理乱七八糟的政务,一律由李建成代劳,凡事只听一个结果,粮食是重中之重,所以隋朝是否遵守房玄龄立下的承诺十分重要。
“隋朝倒是信守承诺,粮食都是优质稻米,不过……”
“不过什么?”
“就是太贵了。”
“战乱之中,万贯冰冷家财也不如一斗米实在,贵一点都无所谓。”李渊沉吟了一下,又说道:“一件兵器、一套铠甲耗时太久,一时间也赶制不出多少,可以稍微押后一些。先把收集到的铜料全部铸造成开元通宝,务必在战争爆发之前,将黄金白银和铜钱全部换成粮食。”
“儿臣遵命。”李建成犹豫了一下,应了下来。
“矿山进展得如何了?”
“眉山郡平羌县的铁矿山已经找到,不过矿藏位于岩石下层,很难开采,如果全力开采,每年最多也只能产铁百万斤左右,远远无法满足军队和百姓需求,儿臣现在已经责令当地官府全力开采,并在平羌县建立冶炼工场,最多三个月后就能冶炼出第一炉生铁。从平羌县运到龙游县,然后通过江水直达夷陵流头滩。”说到这里,李建成看了父皇一眼,又说道:“儿臣擅自作主,令眉山郡守从平羌县矿场开凿一条官道直达龙游县江边。”
“这都是小节,皇儿做得很好。”李渊挥了挥手,又问道:“平羌矿场可有伴生铜矿出产?”
李建成摇了摇头,“基本上没有。”
李渊沉默了,心中忽然有些不舒服起来,只因李唐从民间征集到的生铁和铜料,其实都是在吃他所谩骂、痛斥的隋朝的老本,这让他格外难堪。更令他揪心的吃老本不能长久,最多只能再征集一两次,否则就会激起民变。
过了半晌,李渊缓缓的说道:“我们之前专门针对铜铁召开了一次朝议,是因为生铁和铜锭事关重大、迫在眉睫,没有铜铁,无法成就帝国,如果我们没有稳定的铜铁供应,就造不出兵器铠甲、造不出开元通宝,我们大唐王朝就无法持久,所以我们尽管讨论过,但如果迟迟找不到稳定的来源,危机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甚至愈演愈烈,直到我们大唐王朝无法支撑下去,希望皇儿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儿臣明白。”
“皇儿继续说。”
“父皇,铜铁产自矿山,只要找到就好办。儿臣自从发现缺少铜铁之后,就派出工部工匠分赴巴蜀寻找矿脉,但这是一件很耗费时间事情,而且有时候即便是找到了矿山,却因为交通无法运出。”
“有没有想过从外部解决?”
“儿臣想过,但基本不可能。”李建成苦笑道:“天下有名的铁矿区有十处:一是历阳、二是江夏、三是武安邯郸、四是辽东、五是涿郡和右北平、六是五原、七是雁门……”() ()
“够了!”李渊粗暴的打断了李建成将要说的另外三处矿场,不用听他都知道这三处铁矿场位于杨侗的地盘。听这些,实在太瘆人了,还不如不知道呢?
“……”李建成尴尬的闭嘴。
李渊黑着脸道:“朕就不信巴蜀除了眉山,其他地方就不有矿山,让工部的官员集体看书,从一一查找。”
“儿臣遵命。”
李建成顿了一顿,又说道:“汶山郡郡守来信,说是有很多羌人入境,前来交换生活物品,他们的物品大多是牛皮马皮、羊皮羊毛,儿臣觉得可以和让他们带来耕牛和战马,父皇觉得如何?”
李渊双眼一亮:“再好不过了。”
“儿臣可以让地方官员试一试。”
“很好!”
话音刚落,萧瑀快步入内,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圣上!”
“萧相可是有要紧之事要说?”李渊问道。
“禀圣上,微臣认为势弱的尧君素和杜伏威攻打李密之事,极有可能是杨侗抛出来的诱饵,事实上,杨侗极有可能已经沿海路南下,从背后攻打江都城。圣上,江都城一旦被攻破,李密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高建武。”
李世民在信上着重交待萧瑀,让他将信上内容当成自己之所思,这正是李世民的精明之处,一来可以避开结交皇帝近臣之罪名,以免父皇反感;二是萧瑀乃是他的支持者,萧瑀若是获得封赏,对李世民也有好处;三是萧瑀说完之后,宇文士及再带着自己的书信入宫面圣,然后是李建成,三管齐下之后,使出兵支援李密之提议变得更有说服力,父皇也将认真考虑李密对于李唐王朝的重要,而不是开口就否决。
实际上李密对于大唐的重要意义,李渊心知肚明,今天的朝会上,李唐君臣就专门针对郑元璧求援之事讨论过,有李密在徐州、江淮、江南牵制,隋军不会也不敢全力攻打唐朝,这一点是今天达成的共识。杨侗从海路进军江南的观点,还是首次听闻,不过当萧瑀说到‘高建武’三个字的时候,立马就认可了这个说法。
一时间,心中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杨侗首选之敌不是自己,使自己有充足时间来处理内部之敌;忧的李密一旦败亡,李唐王朝就会失去最强大的天然盟友。
过了半晌,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就算我们看穿了杨侗之策,也来不及通知李密了,从襄阳到江都,少说也要十天时间,信使要避开隋军的重重盘查,路上所花的时间就更多了,当信使到江都城的时候,江都城恐怕已经沦陷了。”
“圣上,或许还有挽救的办法!”
“萧相国有什么办法?”李渊立刻明白萧瑀要说什么,只因朝会上,也有人说要进军江淮,不过被他一口否决了。
萧瑀说道:“圣上,我们可以出兵南郡,逼荆襄隋军集中于南郡,柴驸马之军便可以从后面攻打尧君素和杜伏威的隋军……”
“不可能。”不等萧瑀说完,李渊如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立马就炸毛了,毫不客气的断然拒绝:“朕又是灭佛,又是禁道的,把满天神佛都得罪了个遍,才得到这么一点点兵,这些兵训练不到一个月,连装备都缺,怎么打?拿木头刀子上阵吗?这是我大唐最后的力量了,朕败不起,绝不答应、不同意出一兵一卒。”
“……”萧瑀一头黑线,万万没想到皇帝拒绝得这么干脆利落,空有一番打算,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李渊怒火万丈,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杨侗好不容易消停一下,你萧瑀却让我主动开战,这不是让我的兵去送死吗?我的兵打没了,我的命也没了。
李建成明白父皇因何恼怒,连忙当起了和事佬:“父皇,李密和我们是唇亡齿寒的关系,重要性不言而喻。萧相国出于天下大势考虑,才会这么急切。您册封萧相为政事堂相国、御史大夫,不就是看中萧相国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品质吗?”
说到这里,李建成又向萧瑀拱手说道:“萧相国,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是父皇也说了,我们的兵大多是不堪一战的新兵,我们甚至连铠甲武器都凑不齐,又怎么能够救得了李密?关键是杨侗具备全面开战的实力,要是我们招惹他,隋唐之战、隋魏之战极有可能同时爆发,我们根本抵挡不了隋唐边境的几十万虎狼之师,生死存亡之际,您说谁能救我们?”
李世民要是听到李建成这番话,不知是何感想,反正萧瑀是哑口无言了。
“萧相国,这不是朕胆小怕事,实在是实力不如人,得认。我们以前就是好高骛远、目空一切、不敢面对现实,才会屡战屡败,再不长记性,我们真就亡国灭种了。”李渊这时候也缓过气来,叹息道:“李密那边,朕是爱莫能助,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派几支信使,让他留意海上动静,能不能及时送到他手上,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萧瑀万般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微臣明白了。”
李渊和声道:“明白就好,李密若灭,隋唐大战也将开启,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萧相国理应把心思放在朝政上,我们日后才能和杨侗放手一搏。”
萧瑀知道归根到底是圣上被杨侗打怕了,已经彻底失去力争上游、搏击升空的斗志,恨不得立即撤出襄阳,跑到巴蜀偏安一隅,安安分分度过余生;但是杨侗灭了李密,不,只须掌控大局,就能抽了数十万雄兵,然后挟大胜之势进攻李唐。
现在的李唐王朝连皇帝都失去奋进之志,巴蜀有四塞险关又有何用?失去了人心的李唐国祚又能坚持得了多久?苟延残喘的日子又岂能长久?
再看人家杨侗,虽然占据了有四关之险的关中,但他始终没有凭之为恃。虽然花费人力物力无数去修建高大、坚固的新长城,但是他从一开始就将之定位成进攻前的堡垒,目的是出兵之后,免得后方空虚,让百姓吃大亏。有这道长城在,军队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征伐域外。
这才是皇者应有的气势。
一一对比,萧瑀心中生起一股难言的疲惫之感,意兴阑珊的躬身行礼道:“微臣告退。”
让他吃惊的是杨侗率领十万隋军逼近襄阳,朝发即可夕至,而隋军的到来,令全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经过紧急招募和尚、道士从军,荆襄地区目前的驻军又到了三十五之多,除了夷陵郡七万和舂陵郡的十二万军队外,襄阳城外还有四万驻军,分别由永安郡王李孝基、淮安王李神通统领,驻扎在京城东郊,当作阴城县和安养县后援,汉水防线的西城石泉、西城洵阳、西城黄土、西城丰利,淅阳勋乡、淅阳武当、淅阳均阳、襄阳阴城各有驻军一万,襄阳城中还有一万元从禁军,和李建成麾下的两万新军,若是算上一万名武川卒。
但是谁都知道,这三十五万大军看似吓人,但是刨除李世民两万嫡系、舂陵十万精锐、张士贵一万精锐、一万元从禁军、两万新军、一万武川卒、李孝基一万精锐、李神通一万精锐之外,剩下的十六大军全都是强征入伍的新兵,训练跟不上不说,甚至连铠甲武器都凑不齐。这些兵凑凑人数尤可,让他们和隋军作战的话,恐怕是不仅帮不了精锐之师,反而会引起恐慌,导致全军溃败。被萧铣军吭害了的杜伏威,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这天早朝散后,萧瑀疾步匆匆向御书房走去,他是在大清早才接到李世民亲笔信,李世民在信中提到杨侗极有可能攻打李密,在南阳的一切行动都只是麻痹李密,并且认为杨侗会利用攻打高句丽的办法对付李密,就是遣一支奇兵沿海南下,从长江直袭江都城。尽管这只是李世民的猜测,可是萧瑀相当赞成这个观点,因为他也觉得以杨侗喜欢剑走偏锋作战风格,极可能会走这一步险棋,这种战术已经在高句丽得到了成效,杨侗故技重施也很正常。
与此同时,萧瑀也认为李密是大唐王朝的天然盟友,唯有保持隋唐魏三足鼎立之势,大唐才能长久立足,不然的话,下一个就是李唐王朝了。至于林士弘和孟海公匪性难改、小富则安、目光短浅,根本没有资格和隋唐魏相提并论,要不是生存在水网纵横的南方,错开了几大诸侯,这二人早就被灭了无数遍。
萧瑀走进了武德殿,不多时便来到御书房,他对当值宦官拱手道:“请代我禀报圣上,就说萧瑀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
“请相国稍候。”
宦官入内禀报,很快就带回了李渊的口谕,并行礼道:“萧相国,圣上请您进去。”
萧瑀深知现在很难说服李渊,但也认为自己必须向圣上说明清楚,让他意识到李密对于大唐的重要。
……
御书房内,李建成正在向李渊介绍生铁进展情况。
“父皇,我们这两个月来从寺院、道观以及民间征集生铁和铁器,一共获得生铁两百十万斤,铜料四十万斤,基本可以满足新兵的武器装备需求,军器监和将作监现在昼夜不停的打造兵器铠甲。”
“隋朝有没有遵守承诺?”李渊有点紧张的问道,如今他已经没有精力处理乱七八糟的政务,一律由李建成代劳,凡事只听一个结果,粮食是重中之重,所以隋朝是否遵守房玄龄立下的承诺十分重要。
“隋朝倒是信守承诺,粮食都是优质稻米,不过……”
“不过什么?”
“就是太贵了。”
“战乱之中,万贯冰冷家财也不如一斗米实在,贵一点都无所谓。”李渊沉吟了一下,又说道:“一件兵器、一套铠甲耗时太久,一时间也赶制不出多少,可以稍微押后一些。先把收集到的铜料全部铸造成开元通宝,务必在战争爆发之前,将黄金白银和铜钱全部换成粮食。”
“儿臣遵命。”李建成犹豫了一下,应了下来。
“矿山进展得如何了?”
“眉山郡平羌县的铁矿山已经找到,不过矿藏位于岩石下层,很难开采,如果全力开采,每年最多也只能产铁百万斤左右,远远无法满足军队和百姓需求,儿臣现在已经责令当地官府全力开采,并在平羌县建立冶炼工场,最多三个月后就能冶炼出第一炉生铁。从平羌县运到龙游县,然后通过江水直达夷陵流头滩。”说到这里,李建成看了父皇一眼,又说道:“儿臣擅自作主,令眉山郡守从平羌县矿场开凿一条官道直达龙游县江边。”
“这都是小节,皇儿做得很好。”李渊挥了挥手,又问道:“平羌矿场可有伴生铜矿出产?”
李建成摇了摇头,“基本上没有。”
李渊沉默了,心中忽然有些不舒服起来,只因李唐从民间征集到的生铁和铜料,其实都是在吃他所谩骂、痛斥的隋朝的老本,这让他格外难堪。更令他揪心的吃老本不能长久,最多只能再征集一两次,否则就会激起民变。
过了半晌,李渊缓缓的说道:“我们之前专门针对铜铁召开了一次朝议,是因为生铁和铜锭事关重大、迫在眉睫,没有铜铁,无法成就帝国,如果我们没有稳定的铜铁供应,就造不出兵器铠甲、造不出开元通宝,我们大唐王朝就无法持久,所以我们尽管讨论过,但如果迟迟找不到稳定的来源,危机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甚至愈演愈烈,直到我们大唐王朝无法支撑下去,希望皇儿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儿臣明白。”
“皇儿继续说。”
“父皇,铜铁产自矿山,只要找到就好办。儿臣自从发现缺少铜铁之后,就派出工部工匠分赴巴蜀寻找矿脉,但这是一件很耗费时间事情,而且有时候即便是找到了矿山,却因为交通无法运出。”
“有没有想过从外部解决?”
“儿臣想过,但基本不可能。”李建成苦笑道:“天下有名的铁矿区有十处:一是历阳、二是江夏、三是武安邯郸、四是辽东、五是涿郡和右北平、六是五原、七是雁门……”() ()
“够了!”李渊粗暴的打断了李建成将要说的另外三处矿场,不用听他都知道这三处铁矿场位于杨侗的地盘。听这些,实在太瘆人了,还不如不知道呢?
“……”李建成尴尬的闭嘴。
李渊黑着脸道:“朕就不信巴蜀除了眉山,其他地方就不有矿山,让工部的官员集体看书,从一一查找。”
“儿臣遵命。”
李建成顿了一顿,又说道:“汶山郡郡守来信,说是有很多羌人入境,前来交换生活物品,他们的物品大多是牛皮马皮、羊皮羊毛,儿臣觉得可以和让他们带来耕牛和战马,父皇觉得如何?”
李渊双眼一亮:“再好不过了。”
“儿臣可以让地方官员试一试。”
“很好!”
话音刚落,萧瑀快步入内,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圣上!”
“萧相可是有要紧之事要说?”李渊问道。
“禀圣上,微臣认为势弱的尧君素和杜伏威攻打李密之事,极有可能是杨侗抛出来的诱饵,事实上,杨侗极有可能已经沿海路南下,从背后攻打江都城。圣上,江都城一旦被攻破,李密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高建武。”
李世民在信上着重交待萧瑀,让他将信上内容当成自己之所思,这正是李世民的精明之处,一来可以避开结交皇帝近臣之罪名,以免父皇反感;二是萧瑀乃是他的支持者,萧瑀若是获得封赏,对李世民也有好处;三是萧瑀说完之后,宇文士及再带着自己的书信入宫面圣,然后是李建成,三管齐下之后,使出兵支援李密之提议变得更有说服力,父皇也将认真考虑李密对于李唐王朝的重要,而不是开口就否决。
实际上李密对于大唐的重要意义,李渊心知肚明,今天的朝会上,李唐君臣就专门针对郑元璧求援之事讨论过,有李密在徐州、江淮、江南牵制,隋军不会也不敢全力攻打唐朝,这一点是今天达成的共识。杨侗从海路进军江南的观点,还是首次听闻,不过当萧瑀说到‘高建武’三个字的时候,立马就认可了这个说法。
一时间,心中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杨侗首选之敌不是自己,使自己有充足时间来处理内部之敌;忧的李密一旦败亡,李唐王朝就会失去最强大的天然盟友。
过了半晌,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就算我们看穿了杨侗之策,也来不及通知李密了,从襄阳到江都,少说也要十天时间,信使要避开隋军的重重盘查,路上所花的时间就更多了,当信使到江都城的时候,江都城恐怕已经沦陷了。”
“圣上,或许还有挽救的办法!”
“萧相国有什么办法?”李渊立刻明白萧瑀要说什么,只因朝会上,也有人说要进军江淮,不过被他一口否决了。
萧瑀说道:“圣上,我们可以出兵南郡,逼荆襄隋军集中于南郡,柴驸马之军便可以从后面攻打尧君素和杜伏威的隋军……”
“不可能。”不等萧瑀说完,李渊如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立马就炸毛了,毫不客气的断然拒绝:“朕又是灭佛,又是禁道的,把满天神佛都得罪了个遍,才得到这么一点点兵,这些兵训练不到一个月,连装备都缺,怎么打?拿木头刀子上阵吗?这是我大唐最后的力量了,朕败不起,绝不答应、不同意出一兵一卒。”
“……”萧瑀一头黑线,万万没想到皇帝拒绝得这么干脆利落,空有一番打算,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李渊怒火万丈,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杨侗好不容易消停一下,你萧瑀却让我主动开战,这不是让我的兵去送死吗?我的兵打没了,我的命也没了。
李建成明白父皇因何恼怒,连忙当起了和事佬:“父皇,李密和我们是唇亡齿寒的关系,重要性不言而喻。萧相国出于天下大势考虑,才会这么急切。您册封萧相为政事堂相国、御史大夫,不就是看中萧相国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品质吗?”
说到这里,李建成又向萧瑀拱手说道:“萧相国,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是父皇也说了,我们的兵大多是不堪一战的新兵,我们甚至连铠甲武器都凑不齐,又怎么能够救得了李密?关键是杨侗具备全面开战的实力,要是我们招惹他,隋唐之战、隋魏之战极有可能同时爆发,我们根本抵挡不了隋唐边境的几十万虎狼之师,生死存亡之际,您说谁能救我们?”
李世民要是听到李建成这番话,不知是何感想,反正萧瑀是哑口无言了。
“萧相国,这不是朕胆小怕事,实在是实力不如人,得认。我们以前就是好高骛远、目空一切、不敢面对现实,才会屡战屡败,再不长记性,我们真就亡国灭种了。”李渊这时候也缓过气来,叹息道:“李密那边,朕是爱莫能助,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派几支信使,让他留意海上动静,能不能及时送到他手上,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萧瑀万般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微臣明白了。”
李渊和声道:“明白就好,李密若灭,隋唐大战也将开启,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萧相国理应把心思放在朝政上,我们日后才能和杨侗放手一搏。”
萧瑀知道归根到底是圣上被杨侗打怕了,已经彻底失去力争上游、搏击升空的斗志,恨不得立即撤出襄阳,跑到巴蜀偏安一隅,安安分分度过余生;但是杨侗灭了李密,不,只须掌控大局,就能抽了数十万雄兵,然后挟大胜之势进攻李唐。
现在的李唐王朝连皇帝都失去奋进之志,巴蜀有四塞险关又有何用?失去了人心的李唐国祚又能坚持得了多久?苟延残喘的日子又岂能长久?
再看人家杨侗,虽然占据了有四关之险的关中,但他始终没有凭之为恃。虽然花费人力物力无数去修建高大、坚固的新长城,但是他从一开始就将之定位成进攻前的堡垒,目的是出兵之后,免得后方空虚,让百姓吃大亏。有这道长城在,军队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征伐域外。
这才是皇者应有的气势。
一一对比,萧瑀心中生起一股难言的疲惫之感,意兴阑珊的躬身行礼道:“微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