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圣武帝纵横雪域高原,一战斩二王、再灭吐谷浑的消息,朝廷早已收到。杨恭仁、韦云起等留守官员经过商议,一致认为要大肆宣传。
理由是杨侗这些年虽然一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深受百姓拥护爱戴,被尊为至高无上的军神、战神,但这种影响力大多流传在幽州、冀州、雍州、凉州、豫州、兖州这些北方大地。
而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这些新近收复的地方,由于窦建德、李密、萧铣、孟海公刻意隐瞒之故,百姓对隋帝杨侗即便有所了解,也对他的功绩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尽管朝廷的制度政策给了百姓带去安定富足的生活,可他们对朝廷的归属心并不强,他们认同大隋王朝的重新统治,却未必因为大隋荣辱而感同身受、上下一心。要打破南方百姓心的篱笆和壁垒,让民心所向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为此,杨恭仁、韦云起等人不但大肆宣传杨侗一战斩二王的惊世战绩,还决定赠给每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斗米,以让天下百姓知道大隋的强大,从而起到凝聚人心、震慑不甘失败的魑魅魍魉的作用,同时也让千家万户享受到朝廷大胜所带来的实惠。
因此,当杨侗大胜的消息很快就被朝廷传给各郡太守,再由太守传给各县县令,如此层层宣传到百姓耳中,使大隋各地欢欣鼓舞、热血沸腾。
尤其是赠给花甲老人的一斗米,虽然数目不多,但就是这么一点粮食,却是威力无穷,当一一发放到位时,天下各地一片欢腾,对大隋王朝的拥护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举国欢庆之时,作为荆州战役的偏师主帅,罗士信却心急如焚的跑向了主帅杨善会的大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以来,他不仅夺了蔡阳县,还带着骑兵不断在比水打击李建成企图送给李孝恭的粮食,但杨善会却始终没有进攻李孝恭这支不断在山中游走的军队,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大军每天的巨大消耗不但给朝廷带来负担,还会导致李孝恭跑掉,甚至罗士信还担心久则生变,所以他认为应该早一点歼灭李孝恭,早一点收复荆州大地,免得陡生变故。
罗士信并不完全代表自己,由于他是追随杨侗最早最久最亲近的大将之一,所以荆州方面的各名主将都悄悄联系他请他去劝杨善会停止对峙早点打破僵局,结果这一场战役。
营中士兵并没有阻拦他,直接让罗士信进了大营中军大帐前杨善会正在练武,十几名亲兵分站两边。
罗士信走到近前忽然刀光一闪一刀向他刺来,罗士信连忙闪身避开。
杨善会收刀而笑:“怎么不打?”
“您是主帅末将可不敢以下犯上。”罗士信笑了笑,心说我怕把你打死。
杨善会微微一笑,收回了宝刀,悠哉悠哉的走到一边的桌子旁端起凉茶慢慢喝了一口他不慌不忙的态度让罗士信煞是郁闷,连忙上前道:“大帅,已经一个多月了大家都想快点破掉李孝恭。”
“李孝恭躲在山林里和我们玩躲猫猫游戏,我也没办法啊。”杨善会笑了起来。
“可是大帅……”罗士信胀红了脸:“我们完全有能力破这僵局的,不能再这样对峙下去了。您知道将士们怎么说您的吗?”
“怎么说?”杨善会笑眯眯的。
“说您胆小如鼠一点不像男人。”
“我以前只有几千兵马的时候你知道我是怎么和张金称、高士达博弈的吗?就是绞尽脑汁的想各种各样的激将法。”杨善会乐呵呵的看了罗士信一眼笑道:“所以你这肤浅的激将法对我没有半点作用。”
“这我知道。”罗士信没辙了,嘟囔道:“可是出兵晚的圣上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辉煌大胜,将士们欣羡交集,再对比咱们的不作为,不但感到丧气、还有怨言,总觉得自己拖了圣上统一大业的后腿,都感到相当丢脸……咱们总不能再这么对峙下去吧?”
“其实我也觉得很丢脸,也想早一天结束战争,不用在山中喂蚊子……但我就是不打,你能拿我怎样?”杨善会笑着说。
“你是大帅,我当然不能拿你怎样了。”看着杨善会欠揍的样子,罗士信强忍着一巴掌过去的冲动,没好气的说道,“但是您老人家,总该说说不打的理由吧?”
杨善会呵呵一笑:“我们这边是内战,能不打则不打,而圣上跟我们不一样,战略目的也不同。你作为一名大隋的大将,要是不理解一场战争的最终目的,那你永远只是将,而不是帅。”
“那你说说圣上这一仗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罗士信有些不解。() ()
杨善会拍了拍罗士信的肩膀,剖析道:“二吐联军举国来犯,这对我大隋来说,是威胁,也是杀鸡儆猴的天赐良机,所以此战的风格是快、准、狠,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畅快淋漓的大胜。此之以后听说大隋之名就闻风丧胆、闻风而降……从目前的战果来看,圣上已经实现了所有的战略目的。”
说到这里,杨善会又转向了国内:“内战持续到现在,早已过了杀戮为主的阶段;现在的战争更多要为战后重建做准备,能小打则不大打,能不打则尽量不打。李孝恭这十几万士兵虽是敌人,但同样是大隋子民,要是我们杀掉这十几万人,则意味着我大隋少去十几万青壮、多出十几万个破碎家庭,我拖着不打,目的是逼迫李孝恭陷入无粮的绝境,使他的军队斗志尽失,不战而溃,为我大隋挽救十几万生灵,纵然还有死忠伪唐的将士负隅顽抗、坚持到底,那也是极少数人,对战后重建的影响并不大。”
“你认为十几万人口重要,还是每天消耗的粮食重要?”最后,杨善会笑问。
“那肯定是人口啊。”罗士信想不到其中竟然还有这学问,对于杨善会想法表示叹服。
“你明白就好。”杨善会笑道:“这就是外战和内战最大的区别,也是圣上和我们的区别,若不能理解这个区别,你永远只能当名大将,而不是全军统帅。”
“那你认为我们还要对峙多久?”不知不觉,罗士信气也消了。
“李孝恭得不到半点补给,他的军粮应该差不多了,等他粮饷耗尽,那么军队自然就崩溃了。那时便是我们出兵的时刻。走,陪我去看看唐军大营。”
说完,杨善会宴请道:“我要去瞭望塔,你去不?。”
“当然要去了!”
两人翻身上马,一起向眺望塔方向而去,罗士信虽然没有杨善会这种统筹全局的能力,但他并不愚蠢,经过这一番对话,他也明白杨善会心中有数。杨善会的不慌不忙正说明他已经是胸有成竹,罗士信也不着急了。
奔了近十里,来到了一座山顶的眺望塔,其实这也是隋军的烽火台和警报台,有一旅士兵日夜观望,天气晴朗时,从这里可以远远看到唐军营盘。
两人上了塔顶,视线一下子就豁然开朗,利用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远方的唐军军旗,
此处视野开阔,虽然看起来唐军十分接近,但实际上,弯弯绕绕下来,距离唐军大营还有近几十里的距离。
杨善会对罗士信道:“看见敌军大营了吗?李孝恭这些天在山里绕来绕去,也知道自己走不掉了,索性设立大营,严阵以待,希望我们前去和他打一场攻坚之战。我们固然不怕他,但一场大战下来,敌我双方都会出现不小的损失,不管损失的兵力属于哪一方,对我大隋都有影响。”
罗士信默默点头,他已经彻底领会了杨善会的意思,认真的观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道:“圣上以前说李孝恭的能力远在李世民之是,是伪唐宗室第一将,可是他去年被我打得全军覆没。自那以后,我对李孝恭的能力不以为然,觉得圣上高看了此人。”
“现在呢?”杨善会问道。
“现在?我有些认同圣上的说法了。”罗士信赞叹道:“唐军本身是一支良莠不齐的军队,又处于我军追逐和包抄之境,要是主帅的能力不足,唐军轻则不战而溃,重则如李密那般发生营啸,然而唐军两者都没有,可见李孝恭拥兵不凡的统帅能力,是一个相当强悍的对手。可惜的是他跟错了对象,遇到了一个昏庸得皇帝。”
“古有‘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之说,这话放到一个国家亦然成立;声势浩大的伪唐王朝破落成这样,固然是我大隋太强之故,但同时也和李渊息息相关,正是李渊屡次决策失误,过多插手军事有关,伪唐没有一个英明君王带头,李孝恭再强也没用。”杨善会笑道。
“这没办法,谁让他是李渊的侄子。”
“确实是这样。”
“大帅认为李孝恭大概还能坚持多久?”
“应该快了。”
杨善会说到这里,又继续道:“自古征战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而李孝恭现在还有十几万身临绝境的大军,我们要是大举进攻,他们必将跟我们打一场破釜沉舟之战,我军没有重大伤亡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逼他压缩兵力,放弃一部分杂兵。”
理由是杨侗这些年虽然一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深受百姓拥护爱戴,被尊为至高无上的军神、战神,但这种影响力大多流传在幽州、冀州、雍州、凉州、豫州、兖州这些北方大地。
而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这些新近收复的地方,由于窦建德、李密、萧铣、孟海公刻意隐瞒之故,百姓对隋帝杨侗即便有所了解,也对他的功绩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尽管朝廷的制度政策给了百姓带去安定富足的生活,可他们对朝廷的归属心并不强,他们认同大隋王朝的重新统治,却未必因为大隋荣辱而感同身受、上下一心。要打破南方百姓心的篱笆和壁垒,让民心所向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为此,杨恭仁、韦云起等人不但大肆宣传杨侗一战斩二王的惊世战绩,还决定赠给每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一斗米,以让天下百姓知道大隋的强大,从而起到凝聚人心、震慑不甘失败的魑魅魍魉的作用,同时也让千家万户享受到朝廷大胜所带来的实惠。
因此,当杨侗大胜的消息很快就被朝廷传给各郡太守,再由太守传给各县县令,如此层层宣传到百姓耳中,使大隋各地欢欣鼓舞、热血沸腾。
尤其是赠给花甲老人的一斗米,虽然数目不多,但就是这么一点粮食,却是威力无穷,当一一发放到位时,天下各地一片欢腾,对大隋王朝的拥护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举国欢庆之时,作为荆州战役的偏师主帅,罗士信却心急如焚的跑向了主帅杨善会的大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以来,他不仅夺了蔡阳县,还带着骑兵不断在比水打击李建成企图送给李孝恭的粮食,但杨善会却始终没有进攻李孝恭这支不断在山中游走的军队,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大军每天的巨大消耗不但给朝廷带来负担,还会导致李孝恭跑掉,甚至罗士信还担心久则生变,所以他认为应该早一点歼灭李孝恭,早一点收复荆州大地,免得陡生变故。
罗士信并不完全代表自己,由于他是追随杨侗最早最久最亲近的大将之一,所以荆州方面的各名主将都悄悄联系他请他去劝杨善会停止对峙早点打破僵局,结果这一场战役。
营中士兵并没有阻拦他,直接让罗士信进了大营中军大帐前杨善会正在练武,十几名亲兵分站两边。
罗士信走到近前忽然刀光一闪一刀向他刺来,罗士信连忙闪身避开。
杨善会收刀而笑:“怎么不打?”
“您是主帅末将可不敢以下犯上。”罗士信笑了笑,心说我怕把你打死。
杨善会微微一笑,收回了宝刀,悠哉悠哉的走到一边的桌子旁端起凉茶慢慢喝了一口他不慌不忙的态度让罗士信煞是郁闷,连忙上前道:“大帅,已经一个多月了大家都想快点破掉李孝恭。”
“李孝恭躲在山林里和我们玩躲猫猫游戏,我也没办法啊。”杨善会笑了起来。
“可是大帅……”罗士信胀红了脸:“我们完全有能力破这僵局的,不能再这样对峙下去了。您知道将士们怎么说您的吗?”
“怎么说?”杨善会笑眯眯的。
“说您胆小如鼠一点不像男人。”
“我以前只有几千兵马的时候你知道我是怎么和张金称、高士达博弈的吗?就是绞尽脑汁的想各种各样的激将法。”杨善会乐呵呵的看了罗士信一眼笑道:“所以你这肤浅的激将法对我没有半点作用。”
“这我知道。”罗士信没辙了,嘟囔道:“可是出兵晚的圣上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辉煌大胜,将士们欣羡交集,再对比咱们的不作为,不但感到丧气、还有怨言,总觉得自己拖了圣上统一大业的后腿,都感到相当丢脸……咱们总不能再这么对峙下去吧?”
“其实我也觉得很丢脸,也想早一天结束战争,不用在山中喂蚊子……但我就是不打,你能拿我怎样?”杨善会笑着说。
“你是大帅,我当然不能拿你怎样了。”看着杨善会欠揍的样子,罗士信强忍着一巴掌过去的冲动,没好气的说道,“但是您老人家,总该说说不打的理由吧?”
杨善会呵呵一笑:“我们这边是内战,能不打则不打,而圣上跟我们不一样,战略目的也不同。你作为一名大隋的大将,要是不理解一场战争的最终目的,那你永远只是将,而不是帅。”
“那你说说圣上这一仗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罗士信有些不解。() ()
杨善会拍了拍罗士信的肩膀,剖析道:“二吐联军举国来犯,这对我大隋来说,是威胁,也是杀鸡儆猴的天赐良机,所以此战的风格是快、准、狠,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畅快淋漓的大胜。此之以后听说大隋之名就闻风丧胆、闻风而降……从目前的战果来看,圣上已经实现了所有的战略目的。”
说到这里,杨善会又转向了国内:“内战持续到现在,早已过了杀戮为主的阶段;现在的战争更多要为战后重建做准备,能小打则不大打,能不打则尽量不打。李孝恭这十几万士兵虽是敌人,但同样是大隋子民,要是我们杀掉这十几万人,则意味着我大隋少去十几万青壮、多出十几万个破碎家庭,我拖着不打,目的是逼迫李孝恭陷入无粮的绝境,使他的军队斗志尽失,不战而溃,为我大隋挽救十几万生灵,纵然还有死忠伪唐的将士负隅顽抗、坚持到底,那也是极少数人,对战后重建的影响并不大。”
“你认为十几万人口重要,还是每天消耗的粮食重要?”最后,杨善会笑问。
“那肯定是人口啊。”罗士信想不到其中竟然还有这学问,对于杨善会想法表示叹服。
“你明白就好。”杨善会笑道:“这就是外战和内战最大的区别,也是圣上和我们的区别,若不能理解这个区别,你永远只能当名大将,而不是全军统帅。”
“那你认为我们还要对峙多久?”不知不觉,罗士信气也消了。
“李孝恭得不到半点补给,他的军粮应该差不多了,等他粮饷耗尽,那么军队自然就崩溃了。那时便是我们出兵的时刻。走,陪我去看看唐军大营。”
说完,杨善会宴请道:“我要去瞭望塔,你去不?。”
“当然要去了!”
两人翻身上马,一起向眺望塔方向而去,罗士信虽然没有杨善会这种统筹全局的能力,但他并不愚蠢,经过这一番对话,他也明白杨善会心中有数。杨善会的不慌不忙正说明他已经是胸有成竹,罗士信也不着急了。
奔了近十里,来到了一座山顶的眺望塔,其实这也是隋军的烽火台和警报台,有一旅士兵日夜观望,天气晴朗时,从这里可以远远看到唐军营盘。
两人上了塔顶,视线一下子就豁然开朗,利用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远方的唐军军旗,
此处视野开阔,虽然看起来唐军十分接近,但实际上,弯弯绕绕下来,距离唐军大营还有近几十里的距离。
杨善会对罗士信道:“看见敌军大营了吗?李孝恭这些天在山里绕来绕去,也知道自己走不掉了,索性设立大营,严阵以待,希望我们前去和他打一场攻坚之战。我们固然不怕他,但一场大战下来,敌我双方都会出现不小的损失,不管损失的兵力属于哪一方,对我大隋都有影响。”
罗士信默默点头,他已经彻底领会了杨善会的意思,认真的观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道:“圣上以前说李孝恭的能力远在李世民之是,是伪唐宗室第一将,可是他去年被我打得全军覆没。自那以后,我对李孝恭的能力不以为然,觉得圣上高看了此人。”
“现在呢?”杨善会问道。
“现在?我有些认同圣上的说法了。”罗士信赞叹道:“唐军本身是一支良莠不齐的军队,又处于我军追逐和包抄之境,要是主帅的能力不足,唐军轻则不战而溃,重则如李密那般发生营啸,然而唐军两者都没有,可见李孝恭拥兵不凡的统帅能力,是一个相当强悍的对手。可惜的是他跟错了对象,遇到了一个昏庸得皇帝。”
“古有‘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之说,这话放到一个国家亦然成立;声势浩大的伪唐王朝破落成这样,固然是我大隋太强之故,但同时也和李渊息息相关,正是李渊屡次决策失误,过多插手军事有关,伪唐没有一个英明君王带头,李孝恭再强也没用。”杨善会笑道。
“这没办法,谁让他是李渊的侄子。”
“确实是这样。”
“大帅认为李孝恭大概还能坚持多久?”
“应该快了。”
杨善会说到这里,又继续道:“自古征战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而李孝恭现在还有十几万身临绝境的大军,我们要是大举进攻,他们必将跟我们打一场破釜沉舟之战,我军没有重大伤亡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逼他压缩兵力,放弃一部分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