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梁裕早起叫醒了梁二郎,两个人一起去了厨房。
梁母正在厨房准备今晨的早饭,看见梁裕两个人心里惊讶:“怎么醒得这样早?”
梁二郎一早就被梁裕叫醒,一脸疑惑地被拉来了厨房。
两个人都不知道梁裕一大早要和他们说什么,但心里清楚,若不是有事要说,梁裕是不会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的。
梁裕犹豫了一下缓缓开口,决定把昨天晚上的事情告诉给梁母和梁二郎。
这是他与江初窈商量过决定的。
他们觉得梁二郎有权知道吴氏的心思,他们也不忍梁二郎就这么被吴氏蒙在鼓里。
听了梁裕的话,梁二郎没想到吴氏能做出勾引小叔子的事情。
当即怒极,手掌重重击打在门框上,嘴里骂道:“这个不知廉耻的贱人!我要休了她!”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吴氏一直看不上他,原来他最初要嫁的人就不是他!
梁母震惊地愣在原地,缓过神来仍旧是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三郎,你说的可是真的?”
梁裕叹了口气,这件事的确在别人听来很难相信,但事实就是那么发生了。
“是真的,娘,我何必拿这种事骗你?”梁裕无奈地叹息。
梁母沉默了,她一直以为自己的这个二儿媳只是多事了点,爱搬弄些是非罢了,可谁能想到.......
竟然能做出这种不知廉耻的事情!
突然,梁母想到了什么开口道:“我想起来了,当初二郎和她定亲的时候,吴家就提到过换亲的事情,那时候就想将定亲的人换成三郎。”
“当时我拒绝以后,吴家也没说什么,我也就没多想,原来那个时候她就对三郎有了心思!”梁母简直气得牙痒痒。
梁裕没有要再说话,他明白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才选择在梁家人都没有起床的时候与梁母二人说。
他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梁二郎被吴氏蒙骗。
“这个无耻妇人!我定要休了她!”梁二郎红着一双眼睛,怒气冲冲地打开门,就要去找吴氏算账。
“二哥,冷静一下。”梁裕抓住梁二郎的手臂。
梁母也拉住梁二郎的手,生怕他冲动做出什么事来:“二郎,你要去做什么!”
“这样的女人不配做我梁家的人!我去休了她!”梁二郎粗着嗓音,指着吴氏的房门。
“二哥,这件事不光彩,若是你现在就冲去房间,你们二人势必会争吵,到时候闹得人尽皆知反而不好。”梁裕沉声劝他。
“是啊,二郎,你别冲动。”梁母也劝他,紧紧拉着他不放手。
梁裕选择只有他们几人的时候告诉梁二郎这件事,就是为了不闹的人尽皆知。
梁二郎被这么一劝,恢复了大部分的理智。
“我知道了,我心里有数。”梁二郎丢下这么一句,就拂开梁母的手,去了吴氏的房间。
“二郎!”梁母看着梁二郎的背影,试图喊住他。
梁裕拦住梁母,沉声道:“娘,二哥不是鲁莽的人,他心中有数,让他去吧。”
梁母眼角忍不住闪着泪,一手捂着心口:“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没人知道梁二郎回房和吴氏说了什么,只知道午时吴氏收拾了包袱离开了梁家,回了吴家。
梁大郎夫妇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以为是前一天吵架的事情,开口劝道:“二郎,夫妻过日子哪有不拌嘴的,你也不能就因为这个就与二弟妹和离啊!”
“大哥,事情已经这样了,让她走吧。”梁二郎整个人仿佛老了几岁,眼神颓废地摆摆手。
看着梁二郎显然不想再提这件事,梁大郎夫妇也不好说什么了。
梁父喝了一口酒,看了梁二郎一眼,嘴里念叨了一句:“造孽啊!”
梁母也一言不发。
梁二郎一连喝了好几杯酒,大家知道他心里难受,也没人拦着他。
最初吴氏听说梁二郎要休她就知道昨晚的事情他知道了,当即整个人跌坐在床上。
等到梁二郎写了休书以后,吴氏才反应过来,抓过休书就一把撕了,坚决不同意。
要是被休,她回家还有什么脸面,到时候众人一打听,她勾引小叔子的事情就都知道了,届时她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吴氏抱着梁二郎的大腿就开始哭,一直说自己错了,又说自己被休回家哥嫂会如何对她。
梁二郎看着她的样子,想到她在吴家的境地,吴氏的哥嫂对她一直都不好,要是被休回家只怕转手就会被哥嫂扫地出门。
毕竟一起生活了快四年,梁二郎对她还收有些感情的,不忍看她最后落得个无家可归的境地。
最后松口写了和离书。
吴氏还想再说些什么,梁二郎却冷着脸告诉她:“你既已做出了那般不知廉耻的事情,梁家就不会容你,看在你我夫妻一场,我不写休书,这封和离书你拿走,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女子离开夫家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被休,二是和离。
被休回家的女子一般是犯了七出之条,无法再被夫家所容忍,名声尽毁,被休之后也会被娘家嫌弃,甚至会影响娘家未出嫁女子的婚配。
日子可想而知的艰难。
而和离,则是指男女双方皆没有过错,只是性格不合,无法再继续在一起生活,不影响女子和离之后的二次婚配。
吴氏拿着和离书,知道梁二郎已经留有余地了,有了这封和离书,算是保全了她的名声,至于以后能不能再遇良人那就是她的运气了。
看着已经让步的梁二郎,吴氏深深地看了眼一脸冷漠的男人,哭着签下了和离书。
收好和离书,梁二郎迈出房间,离去的之前留下一句:“你走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里,连一句话都不愿再与她多说。
梁二郎知道,吴氏回去以后也不会乱说,嫂子勾引小叔子这件事毕竟上不得台面,事关她的名声。
若是被人知道,吴氏的下半辈子都会在谩骂声度过,也无法再找夫家了。
哪怕是为了她自己好,她都会守口如瓶。
整个村子都知道梁家二郎和离了。
但没人知道是因为什么和离。
但凡有人问起,梁家人只说二人性格不合。
听者撇撇嘴,都成婚那么多年了,现在说性格不合,谁会相信?
这一说法虽然没人信,可谁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只能姑且信了这个说辞。
梁大郎一开始看不下去,曾经试图劝梁二郎把人接回来。
后来梁父把他叫进屋子,说了些什么,梁大郎再也不提让梁二郎接人回来的事情了。
私下里咬着牙说梁二郎把人赶走是对的!
至于吴氏离开以后的事情,梁裕并不知情,当天他就和谢进返回镇上的武馆了。
算着,梁裕下次休假的时间也快到了,江初窈就没在江家住,返回了梁家。
这天晚上,江初窈正在房里看书,晚上早早地就睡下了。
深夜,一阵急促地敲门声惊醒了江初窈。
因为之前发生过梁汉深夜试图进她房间的事情,江初窈晚上睡前把门加了好几道锁。
现在听见敲门声,惊得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
“谁?”
江初窈坐在床上,看向门口,冷声开口。
听见门里的问话,门外的人靠近门口,低声道:“江姑娘,我是小九。”
听见门口是小九,江初窈松了口气,紧绷着的神经放松下来:“有什么事吗?”
这大晚上的,要说没什么事,鬼都不会信。
只是江初窈拿不准到底是什么事情。
“江姑娘,江家出事了。”小九的声音隔着门传来。
江初窈紧紧皱起眉,出事了?
为了确认自己没有听错,江初窈重复问了一遍,在得到了一样答案以后,江初窈立即下床穿衣裳。
小九是谢进在梁裕拜托下,特地留下来保护江初窈,顺带着传话的人。
谢进的护卫里只有小九是女儿身,留下也是最方便的。
江初窈穿好衣裳,打开门看见等在旁边的小九,不疑有他,快步朝着大门走去。
路上,江初窈问她到底是发生什么事了?
脚下的脚步也不住加快,心里十分担心江景明夫妇。
小九一脸为难,想到江家目前的情况,只觉得复杂,斟酌了一下讲了个大致情况:“今日深夜,突然有一伙人敲响了大门,打开门以后他们就冲了院子里。”
小九看着那些人不像来者不善的样子,倒像是来寻人。
在确保那些人并无恶意,小九寻了个机会就来给江初窈报信。
不然为了江初窈的安全她就带着她离开这里了,而不是陪着她回江家。
她时刻记得江初窈曾经叮嘱过她的话,只要江家有什么事情就立即去立即找她。
自从谢家夫妇离开以后,江初窈就总觉得要出什么事,这才有了之前叮嘱小九的事情。
小九跟在她的身侧打着灯笼,虽然是深夜,可江初窈惦记着爹娘,脚下的步伐只快不慢。
江初窈走在前面,远远地一看见江家的大门口就觉得不对劲。
江家的大门口站在了不少的人,手里拿着火把,火光快要将这一片天照得亮如白昼。
那些人不远处是一些马匹。
所有人穿着统一,神色凝重,警惕地打量着四周,带着武器,训练有素,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小九跟在江初窈的旁边,说不清这些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只把江初窈护在身后。
梁母正在厨房准备今晨的早饭,看见梁裕两个人心里惊讶:“怎么醒得这样早?”
梁二郎一早就被梁裕叫醒,一脸疑惑地被拉来了厨房。
两个人都不知道梁裕一大早要和他们说什么,但心里清楚,若不是有事要说,梁裕是不会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的。
梁裕犹豫了一下缓缓开口,决定把昨天晚上的事情告诉给梁母和梁二郎。
这是他与江初窈商量过决定的。
他们觉得梁二郎有权知道吴氏的心思,他们也不忍梁二郎就这么被吴氏蒙在鼓里。
听了梁裕的话,梁二郎没想到吴氏能做出勾引小叔子的事情。
当即怒极,手掌重重击打在门框上,嘴里骂道:“这个不知廉耻的贱人!我要休了她!”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吴氏一直看不上他,原来他最初要嫁的人就不是他!
梁母震惊地愣在原地,缓过神来仍旧是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三郎,你说的可是真的?”
梁裕叹了口气,这件事的确在别人听来很难相信,但事实就是那么发生了。
“是真的,娘,我何必拿这种事骗你?”梁裕无奈地叹息。
梁母沉默了,她一直以为自己的这个二儿媳只是多事了点,爱搬弄些是非罢了,可谁能想到.......
竟然能做出这种不知廉耻的事情!
突然,梁母想到了什么开口道:“我想起来了,当初二郎和她定亲的时候,吴家就提到过换亲的事情,那时候就想将定亲的人换成三郎。”
“当时我拒绝以后,吴家也没说什么,我也就没多想,原来那个时候她就对三郎有了心思!”梁母简直气得牙痒痒。
梁裕没有要再说话,他明白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所以才选择在梁家人都没有起床的时候与梁母二人说。
他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梁二郎被吴氏蒙骗。
“这个无耻妇人!我定要休了她!”梁二郎红着一双眼睛,怒气冲冲地打开门,就要去找吴氏算账。
“二哥,冷静一下。”梁裕抓住梁二郎的手臂。
梁母也拉住梁二郎的手,生怕他冲动做出什么事来:“二郎,你要去做什么!”
“这样的女人不配做我梁家的人!我去休了她!”梁二郎粗着嗓音,指着吴氏的房门。
“二哥,这件事不光彩,若是你现在就冲去房间,你们二人势必会争吵,到时候闹得人尽皆知反而不好。”梁裕沉声劝他。
“是啊,二郎,你别冲动。”梁母也劝他,紧紧拉着他不放手。
梁裕选择只有他们几人的时候告诉梁二郎这件事,就是为了不闹的人尽皆知。
梁二郎被这么一劝,恢复了大部分的理智。
“我知道了,我心里有数。”梁二郎丢下这么一句,就拂开梁母的手,去了吴氏的房间。
“二郎!”梁母看着梁二郎的背影,试图喊住他。
梁裕拦住梁母,沉声道:“娘,二哥不是鲁莽的人,他心中有数,让他去吧。”
梁母眼角忍不住闪着泪,一手捂着心口:“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没人知道梁二郎回房和吴氏说了什么,只知道午时吴氏收拾了包袱离开了梁家,回了吴家。
梁大郎夫妇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以为是前一天吵架的事情,开口劝道:“二郎,夫妻过日子哪有不拌嘴的,你也不能就因为这个就与二弟妹和离啊!”
“大哥,事情已经这样了,让她走吧。”梁二郎整个人仿佛老了几岁,眼神颓废地摆摆手。
看着梁二郎显然不想再提这件事,梁大郎夫妇也不好说什么了。
梁父喝了一口酒,看了梁二郎一眼,嘴里念叨了一句:“造孽啊!”
梁母也一言不发。
梁二郎一连喝了好几杯酒,大家知道他心里难受,也没人拦着他。
最初吴氏听说梁二郎要休她就知道昨晚的事情他知道了,当即整个人跌坐在床上。
等到梁二郎写了休书以后,吴氏才反应过来,抓过休书就一把撕了,坚决不同意。
要是被休,她回家还有什么脸面,到时候众人一打听,她勾引小叔子的事情就都知道了,届时她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
吴氏抱着梁二郎的大腿就开始哭,一直说自己错了,又说自己被休回家哥嫂会如何对她。
梁二郎看着她的样子,想到她在吴家的境地,吴氏的哥嫂对她一直都不好,要是被休回家只怕转手就会被哥嫂扫地出门。
毕竟一起生活了快四年,梁二郎对她还收有些感情的,不忍看她最后落得个无家可归的境地。
最后松口写了和离书。
吴氏还想再说些什么,梁二郎却冷着脸告诉她:“你既已做出了那般不知廉耻的事情,梁家就不会容你,看在你我夫妻一场,我不写休书,这封和离书你拿走,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女子离开夫家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被休,二是和离。
被休回家的女子一般是犯了七出之条,无法再被夫家所容忍,名声尽毁,被休之后也会被娘家嫌弃,甚至会影响娘家未出嫁女子的婚配。
日子可想而知的艰难。
而和离,则是指男女双方皆没有过错,只是性格不合,无法再继续在一起生活,不影响女子和离之后的二次婚配。
吴氏拿着和离书,知道梁二郎已经留有余地了,有了这封和离书,算是保全了她的名声,至于以后能不能再遇良人那就是她的运气了。
看着已经让步的梁二郎,吴氏深深地看了眼一脸冷漠的男人,哭着签下了和离书。
收好和离书,梁二郎迈出房间,离去的之前留下一句:“你走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里,连一句话都不愿再与她多说。
梁二郎知道,吴氏回去以后也不会乱说,嫂子勾引小叔子这件事毕竟上不得台面,事关她的名声。
若是被人知道,吴氏的下半辈子都会在谩骂声度过,也无法再找夫家了。
哪怕是为了她自己好,她都会守口如瓶。
整个村子都知道梁家二郎和离了。
但没人知道是因为什么和离。
但凡有人问起,梁家人只说二人性格不合。
听者撇撇嘴,都成婚那么多年了,现在说性格不合,谁会相信?
这一说法虽然没人信,可谁也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只能姑且信了这个说辞。
梁大郎一开始看不下去,曾经试图劝梁二郎把人接回来。
后来梁父把他叫进屋子,说了些什么,梁大郎再也不提让梁二郎接人回来的事情了。
私下里咬着牙说梁二郎把人赶走是对的!
至于吴氏离开以后的事情,梁裕并不知情,当天他就和谢进返回镇上的武馆了。
算着,梁裕下次休假的时间也快到了,江初窈就没在江家住,返回了梁家。
这天晚上,江初窈正在房里看书,晚上早早地就睡下了。
深夜,一阵急促地敲门声惊醒了江初窈。
因为之前发生过梁汉深夜试图进她房间的事情,江初窈晚上睡前把门加了好几道锁。
现在听见敲门声,惊得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
“谁?”
江初窈坐在床上,看向门口,冷声开口。
听见门里的问话,门外的人靠近门口,低声道:“江姑娘,我是小九。”
听见门口是小九,江初窈松了口气,紧绷着的神经放松下来:“有什么事吗?”
这大晚上的,要说没什么事,鬼都不会信。
只是江初窈拿不准到底是什么事情。
“江姑娘,江家出事了。”小九的声音隔着门传来。
江初窈紧紧皱起眉,出事了?
为了确认自己没有听错,江初窈重复问了一遍,在得到了一样答案以后,江初窈立即下床穿衣裳。
小九是谢进在梁裕拜托下,特地留下来保护江初窈,顺带着传话的人。
谢进的护卫里只有小九是女儿身,留下也是最方便的。
江初窈穿好衣裳,打开门看见等在旁边的小九,不疑有他,快步朝着大门走去。
路上,江初窈问她到底是发生什么事了?
脚下的脚步也不住加快,心里十分担心江景明夫妇。
小九一脸为难,想到江家目前的情况,只觉得复杂,斟酌了一下讲了个大致情况:“今日深夜,突然有一伙人敲响了大门,打开门以后他们就冲了院子里。”
小九看着那些人不像来者不善的样子,倒像是来寻人。
在确保那些人并无恶意,小九寻了个机会就来给江初窈报信。
不然为了江初窈的安全她就带着她离开这里了,而不是陪着她回江家。
她时刻记得江初窈曾经叮嘱过她的话,只要江家有什么事情就立即去立即找她。
自从谢家夫妇离开以后,江初窈就总觉得要出什么事,这才有了之前叮嘱小九的事情。
小九跟在她的身侧打着灯笼,虽然是深夜,可江初窈惦记着爹娘,脚下的步伐只快不慢。
江初窈走在前面,远远地一看见江家的大门口就觉得不对劲。
江家的大门口站在了不少的人,手里拿着火把,火光快要将这一片天照得亮如白昼。
那些人不远处是一些马匹。
所有人穿着统一,神色凝重,警惕地打量着四周,带着武器,训练有素,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小九跟在江初窈的旁边,说不清这些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只把江初窈护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