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初步怀疑病人的韧带很大可能出现了断裂的情况,这需要二次手术,作为家属,您需要提前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跟孩子做好沟通工作。”医生尽量压低声音。
“韧带断裂?可是看上去……”
常知予妈妈脸上的担忧显露无疑。
“那,这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正常生活?能彻底恢复吗……”
“您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既然有损伤,那肯定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孩子正处于青少年阶段,还在发育,积极锻炼,配合复健,不会留下后遗症的。”
医生很能理解一个母亲的心
“那什么时候安排第二次手术呢?”
对面女人的脸色并没有因为医生的几句宽慰而得到疏解。
“这个先不急,现在的工作主要就是恢复创伤,同时照顾好病人的情绪。”
“好的,好的,谢谢医生啊!”女人望着医生渐远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这要怎么跟孩子开口呢?
接下来,没有常知予参与的7号和8号如期而至。
同学们脱离苦海后,陆陆续续地来看望常知予了。
有的吐槽这次数学概率大题多么变态,连题目都没读懂,有的感叹语文作文题材押宝押中了,轻轻松松上48+,还有的抱怨自己的文综大题时间很紧张,最后半页答题纸的字都飞起来了,还有的说这套英语阅读理解就是傻子题,错一道自己改姓常……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躺在病床上的常知予似乎也亲身体验了自己期待已久的高考。
只是,她是一名没有成绩的考生。
父母的悉心照料,朋友们的不定期看望,使常知予渐渐走出了那个阴郁的下雨天。
不过,每到半夜的时候,常知予还是会梦见那天发生的一切。
阴雨蒙蒙,汽笛轰鸣,郎才女貌……
也只有在白天,常知予才会安稳地睡上一阵。
目前她能做的也只有睡觉了。
经过各项检查后,确诊“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
第二次的手术就定在了明天,常知予被推着做了各种术前检查。
回来时,隔壁床位上已经住好下一个病友了。
是一个与常知予年纪相仿的女生。
“不疼,一点儿都不疼,除了限制我的行动以外,其他的,我真没什么感觉!”
女孩在和朋友视频,她爽朗的声音在整间病房中环绕。
“现在的我,别提多开心、多自在了,姐姐的幸福你体会不到!”
“你尽情想象一下你的退休生活,就是我现在每天的状态。”
讲电话的小姑娘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哎呀,我不像你,每天都这么充实忙碌,我呢,就只能躺在病床上,什么都不用干。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晚上还不能早点休息,因为还得连夜追剧追综艺,最重要的是,你们最最最‘期待’的大学军训和体育测试,我可能都没有机会参加咯!”
听上去似乎满是遗憾,但语气别提多开心了,丝毫掩饰不住。
“哎哎哎,闭嘴哟,我这可是因祸得福。”
电话那头的人说了什么,引得病床上的小姑娘笑个不停。
应该是牵扯到了伤口吧,她发出了轻微的嘶嘶声,不过很快又被盖了去。
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乐天派啊,一直卧床的常知予开始好奇了。
怎么能够有人总是这么开心呢?
“3号床,常知予,五分钟后准备手术。”护士推着移动病床走了进来。
不知道是因为这次手术要更繁琐一些,还是因为这次手术常知予全程清醒,她总觉得时间好漫长,好似过了一个世纪。
“还要多久啊?”
“马上要缝合了,这次我一定给你缝的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
这是常知予的主治医师周承泽的声音。
“昨天有一台手术,也是一个小姑娘,还说让我给她缝一个蝴蝶结呢。”
周承泽打趣道,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影响。
三个小时后,常知予终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病房。
只是,她没有上一次坚强。
刚一结束,她就感受到了钻骨的疼痛。
她恳求医生给她打一剂止疼针,医生出于她的身体状况,拒绝了她。
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吃了一片止痛药。
吃过药之后,妈妈哄着她睡着了。
病房里的温度如往常,但是常知予的额前却密密麻麻缀满了汗珠。
她努力地想要睁开眼睛,想要摆脱那个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梦境,却越陷越深,宛如深陷泥沼。
迷迷糊糊,常知予听到了一些声音,她猛的睁开眼睛。
一下子适应不了刺眼的阳光,缓了好久,再次慢慢睁开眼睛。
“为什么不可以?”女孩的声音有点熟悉。
“因为你的伤没有那么严重。”这个声音更熟悉了。
“这还不严重,都见血了,都开刀了!”女孩的声调明显上扬了几个调。
“这个伤恢复正常之后,不会影响你任何的日常生活。”
“万一呢,万一时间短,我恢复不好呢?万一我一着急旧疾复发呢?万一中间再出什么岔子呢?反正,你就多给我开两个月假条嘛!”女孩的声音缓和下来。
“没有那么多万一,我说不行就不行!”
……
“嘘,你都把人家吵醒了。”女孩做了个手势,示意周承泽降低音量。
“没有关系。”常知予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真的清醒了,“你们这是?”
“这个人不讲道理,我没有办法跟他沟通。”女孩气哄哄地说道。
“到底是谁不讲理。”周承泽也加快了语速,“先不说理不理的事,我就先问问你,咱俩谁才是医生?”
“你是医生,没错,但是,但是……”女孩一时语塞,“但我是病人啊,患者最大,这句话你没听说过吗?”
“哎,有些人啊,在手术台上,求我给她缝一个蝴蝶结的时候,可不是这个语气哦!”
蝴蝶结,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我叫尤思童,你叫什么名字啊?”这是女孩第一次主动开口。
“我叫常知予。”
“你也是刚刚参加完高考吗?”女孩依旧兴高采烈地说着。
“不算吧。”常知予简短地回答道。
她要怎么回复呢?
她确实是一名高三生,只是没有参加高考的高三生。
“开学升高三吗?那我比你大一届哎,你有想考的大学吗,没准以后我们还可以在一所大学遇见呢?”
“还没有。”
“好巧哦,我也没有。”尤思童继续说道,“不过,我想报考星海大学,没别的原因,我就想离家近一些,嘿嘿。”
“嗯。”常知予依旧没有多余的话。
“你追星嘛?“
尤思童突如其来的一句,问懵了一直静卧的常知予。
“???”
每天,两个病友都会有一些简短的交流。
说不上交流,因为每次都是尤思童问问题,常知予用很简单的话回答问题。
或许,尤思童也不明白,为什么常知予总是那么暗自神伤呢,她难道不会憋出病来吗?
正如常知予也不明白,为什么尤思童每天有那么多问题要问,有那么多开心的事情要分享?
自从上次尤思童问了一个追星的问题之后,见被问人没有回答,这可激起了尤思童的粉丝素养,开始疯狂地给常知予安利。
说来也巧,安利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天常知予觉得一般的易卿尘。
一提起易卿尘,尤思童仿佛有滔滔不绝的话要说。
常知予看在她这么热情的份上,并没有打断她,只是有一搭无一搭地听着。
终于常知予爸爸的到来,结束了尤思童的好一通安利。
“丫头啊,爸爸可算是回来了,今天停车场可太热闹了!”常怀瑾先是探了个头,然后笑眯眯地走了进来,怀里抱着好大两个保温桶。
“叔叔,您这是又带什么好吃的了啊?”
跟常知予住在同一个病房的最大好处就是吃到了常知予爸爸每天做的各种美味佳肴。以至于尤思童一看见常知予爸爸的出现,就两眼冒光地等着开饭。
“当然是你们心心念念的玉米猪蹄汤和鲈鱼豆腐汤啊。”
常怀瑾边说边打开了保温桶。
“你们两个赶紧趁热一起吃,今天叔叔做的可多了,来!”
“谢谢叔叔,那我就不客气了!”
两个人接过汤碗,一口一口地往下灌着。
一旁的常怀瑾只是静静地看着,眼里有藏不住的慈爱与欣慰。
“韧带断裂?可是看上去……”
常知予妈妈脸上的担忧显露无疑。
“那,这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正常生活?能彻底恢复吗……”
“您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既然有损伤,那肯定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孩子正处于青少年阶段,还在发育,积极锻炼,配合复健,不会留下后遗症的。”
医生很能理解一个母亲的心
“那什么时候安排第二次手术呢?”
对面女人的脸色并没有因为医生的几句宽慰而得到疏解。
“这个先不急,现在的工作主要就是恢复创伤,同时照顾好病人的情绪。”
“好的,好的,谢谢医生啊!”女人望着医生渐远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这要怎么跟孩子开口呢?
接下来,没有常知予参与的7号和8号如期而至。
同学们脱离苦海后,陆陆续续地来看望常知予了。
有的吐槽这次数学概率大题多么变态,连题目都没读懂,有的感叹语文作文题材押宝押中了,轻轻松松上48+,还有的抱怨自己的文综大题时间很紧张,最后半页答题纸的字都飞起来了,还有的说这套英语阅读理解就是傻子题,错一道自己改姓常……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躺在病床上的常知予似乎也亲身体验了自己期待已久的高考。
只是,她是一名没有成绩的考生。
父母的悉心照料,朋友们的不定期看望,使常知予渐渐走出了那个阴郁的下雨天。
不过,每到半夜的时候,常知予还是会梦见那天发生的一切。
阴雨蒙蒙,汽笛轰鸣,郎才女貌……
也只有在白天,常知予才会安稳地睡上一阵。
目前她能做的也只有睡觉了。
经过各项检查后,确诊“左膝内侧副韧带断裂”。
第二次的手术就定在了明天,常知予被推着做了各种术前检查。
回来时,隔壁床位上已经住好下一个病友了。
是一个与常知予年纪相仿的女生。
“不疼,一点儿都不疼,除了限制我的行动以外,其他的,我真没什么感觉!”
女孩在和朋友视频,她爽朗的声音在整间病房中环绕。
“现在的我,别提多开心、多自在了,姐姐的幸福你体会不到!”
“你尽情想象一下你的退休生活,就是我现在每天的状态。”
讲电话的小姑娘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哎呀,我不像你,每天都这么充实忙碌,我呢,就只能躺在病床上,什么都不用干。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晚上还不能早点休息,因为还得连夜追剧追综艺,最重要的是,你们最最最‘期待’的大学军训和体育测试,我可能都没有机会参加咯!”
听上去似乎满是遗憾,但语气别提多开心了,丝毫掩饰不住。
“哎哎哎,闭嘴哟,我这可是因祸得福。”
电话那头的人说了什么,引得病床上的小姑娘笑个不停。
应该是牵扯到了伤口吧,她发出了轻微的嘶嘶声,不过很快又被盖了去。
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乐天派啊,一直卧床的常知予开始好奇了。
怎么能够有人总是这么开心呢?
“3号床,常知予,五分钟后准备手术。”护士推着移动病床走了进来。
不知道是因为这次手术要更繁琐一些,还是因为这次手术常知予全程清醒,她总觉得时间好漫长,好似过了一个世纪。
“还要多久啊?”
“马上要缝合了,这次我一定给你缝的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
这是常知予的主治医师周承泽的声音。
“昨天有一台手术,也是一个小姑娘,还说让我给她缝一个蝴蝶结呢。”
周承泽打趣道,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影响。
三个小时后,常知予终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病房。
只是,她没有上一次坚强。
刚一结束,她就感受到了钻骨的疼痛。
她恳求医生给她打一剂止疼针,医生出于她的身体状况,拒绝了她。
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吃了一片止痛药。
吃过药之后,妈妈哄着她睡着了。
病房里的温度如往常,但是常知予的额前却密密麻麻缀满了汗珠。
她努力地想要睁开眼睛,想要摆脱那个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梦境,却越陷越深,宛如深陷泥沼。
迷迷糊糊,常知予听到了一些声音,她猛的睁开眼睛。
一下子适应不了刺眼的阳光,缓了好久,再次慢慢睁开眼睛。
“为什么不可以?”女孩的声音有点熟悉。
“因为你的伤没有那么严重。”这个声音更熟悉了。
“这还不严重,都见血了,都开刀了!”女孩的声调明显上扬了几个调。
“这个伤恢复正常之后,不会影响你任何的日常生活。”
“万一呢,万一时间短,我恢复不好呢?万一我一着急旧疾复发呢?万一中间再出什么岔子呢?反正,你就多给我开两个月假条嘛!”女孩的声音缓和下来。
“没有那么多万一,我说不行就不行!”
……
“嘘,你都把人家吵醒了。”女孩做了个手势,示意周承泽降低音量。
“没有关系。”常知予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真的清醒了,“你们这是?”
“这个人不讲道理,我没有办法跟他沟通。”女孩气哄哄地说道。
“到底是谁不讲理。”周承泽也加快了语速,“先不说理不理的事,我就先问问你,咱俩谁才是医生?”
“你是医生,没错,但是,但是……”女孩一时语塞,“但我是病人啊,患者最大,这句话你没听说过吗?”
“哎,有些人啊,在手术台上,求我给她缝一个蝴蝶结的时候,可不是这个语气哦!”
蝴蝶结,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我叫尤思童,你叫什么名字啊?”这是女孩第一次主动开口。
“我叫常知予。”
“你也是刚刚参加完高考吗?”女孩依旧兴高采烈地说着。
“不算吧。”常知予简短地回答道。
她要怎么回复呢?
她确实是一名高三生,只是没有参加高考的高三生。
“开学升高三吗?那我比你大一届哎,你有想考的大学吗,没准以后我们还可以在一所大学遇见呢?”
“还没有。”
“好巧哦,我也没有。”尤思童继续说道,“不过,我想报考星海大学,没别的原因,我就想离家近一些,嘿嘿。”
“嗯。”常知予依旧没有多余的话。
“你追星嘛?“
尤思童突如其来的一句,问懵了一直静卧的常知予。
“???”
每天,两个病友都会有一些简短的交流。
说不上交流,因为每次都是尤思童问问题,常知予用很简单的话回答问题。
或许,尤思童也不明白,为什么常知予总是那么暗自神伤呢,她难道不会憋出病来吗?
正如常知予也不明白,为什么尤思童每天有那么多问题要问,有那么多开心的事情要分享?
自从上次尤思童问了一个追星的问题之后,见被问人没有回答,这可激起了尤思童的粉丝素养,开始疯狂地给常知予安利。
说来也巧,安利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天常知予觉得一般的易卿尘。
一提起易卿尘,尤思童仿佛有滔滔不绝的话要说。
常知予看在她这么热情的份上,并没有打断她,只是有一搭无一搭地听着。
终于常知予爸爸的到来,结束了尤思童的好一通安利。
“丫头啊,爸爸可算是回来了,今天停车场可太热闹了!”常怀瑾先是探了个头,然后笑眯眯地走了进来,怀里抱着好大两个保温桶。
“叔叔,您这是又带什么好吃的了啊?”
跟常知予住在同一个病房的最大好处就是吃到了常知予爸爸每天做的各种美味佳肴。以至于尤思童一看见常知予爸爸的出现,就两眼冒光地等着开饭。
“当然是你们心心念念的玉米猪蹄汤和鲈鱼豆腐汤啊。”
常怀瑾边说边打开了保温桶。
“你们两个赶紧趁热一起吃,今天叔叔做的可多了,来!”
“谢谢叔叔,那我就不客气了!”
两个人接过汤碗,一口一口地往下灌着。
一旁的常怀瑾只是静静地看着,眼里有藏不住的慈爱与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