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武试的榜首是何人?”

    “林宰相的公子”。

    “可了不得,少年可期哟”。

    “……”

    一夜之间,林翯翀成了街头百姓所称道之人。人人都夸赞林相之子,是英勇豪杰之辈。

    少年欣喜,在街头飞奔,他要赶快将这个喜讯回去告诉爹娘,如此一来,他也会得到父亲的认可了。

    迎面走来一少女,两人四目对视,但很快,林翯翀挪开了眼,从她身边跑过。

    带过一缕清风,空气中是少年身上独有的檀香味,一瞬即逝。

    梁音儿的目光随着他的离去迟迟不肯移开,她是尚书千金,名门之女,京都多少人家翘首以盼的大家闺秀。

    她自视清高,从不对谁另眼相看,哪怕父亲说她会成为日后的太子妃,她对太子也不过是敬畏之情。

    可眼前这位离去的少年让她第一次有了少女初心的悸动。

    都说林家之子从小生的一副好模样,十一岁上武当拜师学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舞文弄墨不在话下,这一次武试更是出类拔萃。

    起初她并不以为然,直到亲眼见到,她动了芳心。

    “小姐,您在瞧什么?”

    “那位公子,可是林相之子?”

    “正是,听说拔得今年武试头魁,此时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好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母亲,我夺了头魁,您看啊”。

    林翯翀难得露出孩子的模样,乖巧至极。

    “好翀儿,母亲就知道你一定能行”。

    “母亲,父亲呢?”

    他得了圣旨,第一时间就想回家和爹娘分享喜悦,此时他一心想着林辅。

    “你父亲刚才进宫去了,怎的你父子二人没有碰上”。

    “昂~应当是错过了”。

    林翯翀没有多想,直到贺辛前来,告诉他林辅听说他中了头魁,一时情急,便跑进宫请命,希望陛下收回成命。

    林翯翀一听就急了,火速赶往宫中。

    “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小儿不懂事,欺瞒君上,还请陛下体谅老臣一片爱子之心,收回成命吧”。

    林辅在御书房一跪不起,以命相要挟,沈权气得满脸通红。这老儿,人家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求取功名,怎么到他这儿就如此贪生怕死。

    “老臣老来得子,实在无法忍受有一日痛失爱子啊,陛下”。

    “林相您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莫要再惹父皇不悦了”。

    沈灏澜在一旁劝说,真害怕父皇一时恼怒,将他贬入牢狱。

    此时的林翯翀刚进宫就遇到了沈诗筠。

    “林公子为何如此匆忙”。

    “公主殿下,臣有要紧事,今日便不叨扰了”。

    说着林翯翀就奔向了御书房。

    “何事如此要紧,就不能和本公主好好打个招呼么”。

    沈诗筠心里委屈,气嘟嘟的。搞得身后的竹叶和竹心二人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走,看看去”。

    小手一挥,还不等竹叶阻拦,她就不紧不慢地向着御书房走去。

    “陛下赎罪,父亲冲撞了陛下,还望陛下体谅父亲年事已高,莫要怪罪”。

    林翯翀刚赶来,就在门外听到沈权的责骂和林辅的哀嚎,吓得他直接进来就跪在了父亲身边。

    “你这逆子,来这里作甚”。

    林翯翀不予理会,直接对沈权说道。

    “好男儿保家卫国,理所应当,可怜父亲爱子心切,请求陛下体恤。臣愿领兵前往西北边境,再效定远将军,保家国平安”。

    说完连磕三个响头,这倒是感动了沈权,却全然不管林辅的脸一片苍白。

    “林相啊林相,你瞧瞧你儿子,怎就你如此顽固不化”。

    “父亲,孩儿不孝,可家国安定,总要有人上阵杀敌,才不枉是嘉靖的子民”。

    此话说的沈权是热血沸腾,有其父必有其子,如今的林翯翀与年轻的林辅简直如出一辙。

    “林相,小公子年少有为,您作为父亲,应当欣慰才是”。

    沈灏澜也是对林翯翀另眼相看,得此少年,何愁嘉靖未来。

    林辅无言,一屁股瘫坐在地上,最后离开之时,还是在林翯翀搀扶之下才走的。

    “我林家,怎会出了你这么个犟种”。

    刚出了御书房没走两步,林辅缓过来,对着林翯翀就是破口大骂,眼看就要抬手上去一巴掌,好在沈诗筠及时赶来。

    “林相莫怪,我路过此处,碰巧——”

    她语气间有些尴尬,但此时不出面,总比要看着林翯翀挨打来的好些。

    刚才她一直在门外听着,从未想过在她八岁那年从天而降的少年竟是如此志存高远,心中顿时五味杂陈。

    “公主殿下”。

    林辅已没了心情再去装大度,此时一肚子的火气和悔恨,要不是礼制在此,他真想拂袖而去。

    “林相,总有一日,您会为他感到骄傲的”。

    说着她看向了林翯翀,满眼星光,皆是温柔。

    林辅思绪飘外,会感到骄傲么,如果真是他自己的儿子,或许真的会感到骄傲。

    他不再说话,只是作揖行礼,之后默默转身离去。林翯翀跟上父亲的脚步,临走前,向沈诗筠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

    “公主,咱们何必多管闲事呢”。

    竹心不解的问道。看这几次闹的,林相对自家公主肯定没了好感,以后哪还能指望嫁进林府呢。

    “他不是白鸽,他是雄鹰,本就该翱翔于天际,我不过是由心而论罢了”。

    年仅十四,从小衣食无忧,出生起便受万民敬仰,可她何德何能,不过是有一个好的出生罢了。这一刻,她好像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

    此事已定,不能悔改,林辅只好认命,可依旧不愿与林翯翀多言一二,林蓉妤看了也是难过。

    眼看出征在即,一切准备就绪。

    这一日莫连生找上林翯翀,告诉他自己已经向陛下请命,愿跟随林翯翀前往西北,作为副将,伴随在侧。

    “陛下允了?”

    “那是自然,我可是出生定远将军府”。

    “好兄弟”。

    说着林翯翀拍在了莫连生的肩上,两个人的眼神里透露着坚定。

    “公子,梁府千金前来拜访,夫人要你去前厅”。

    府上小厮来报。

    “那今日我就先告辞了,咱们出征那日再见”。

    “莫兄别急,不如随我一起去前厅,也好带你见见我母亲”。

    莫连生不好推脱,就跟着一同前去。

    到了前厅,只见林蓉妤笑容满面,正同一女子相聊甚欢,好不欢快。

    “母亲,这位就是我与你常说的莫兄,定远将军家的大公子”。

    进屋之后,林翯翀并未理会梁音儿,而是径直向母亲走去。

    倒是莫连生多看了一眼,虽然只有侧面,长长的睫毛,微挺的鼻梁,手中喝茶的动作格外优雅。

    “真是好一少年郎啊,莫将军教子有方了,常听我家翀儿提起你”。

    “谢夫人夸奖,今日拜访林辅,来得匆忙,还望夫人莫要怪罪”。

    “哪里的话,公子快请坐”。

    说完让下人上茶。

    “翀儿,这位是梁尚书的千金”。

    林蓉妤引荐二人,梁音儿起身行礼,林翯翀也只是客套,没有多余的话。

    梁音儿只觉得两人不久前才在街上见过,今日就已经忘记了,心中难免失落。毕竟,她这般姿色,任由哪个男人看了都会久久不能忘怀。

    就好比此时的莫连生,竟看入了眼,痴痴的望着。只是梁音儿看着林翯翀,并不曾在意莫连生的目光。

    几人寒暄了几句,林蓉妤留梁音儿吃过饭后再走,梁音儿也推辞了,林蓉妤也不再多做挽留。

    几日后,林翯翀奉旨入宫听宣。早朝之上,沈权破例封林翯翀为玄鹰将军,给他颁了兵符,派遣将士。

    就这样,在众朝臣的注视下,林翯翀身披铠甲,手握兵符,向沈权保证,必会夺胜归来。

    等出了殿门,林翯翀早已寻不到父亲的身影,长叹一口气,打算离开。

    他看了眼不远处的宫阙,心中竟有一丝不舍,“还是等回来以后再找你吧”,心里默默想着。

    还不等走出宫门,就被一女子拦下。

    女子面目表情,神情有些冷酷。

    “林公子,公主请你走一趟”。

    果不其然,林翯翀被竹叶这架势吓到了,这是请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将他带去下狱。

    林翯翀咽了咽口水跟上她,竹叶带她来到宫墙下的梨树前,却空无一人。

    “公主,人带到了”。

    只见沈诗筠探出个小脑袋,欢快地走到林翯翀面前。竹心也格外懂事,一把拉走了竹叶。

    “玄鹰将军”。

    “公主说笑了”。

    看到沈诗筠,林翯翀也不知为何心中多了些雀跃。

    “你可喜欢?”

    “什么?”

    “这封号”。

    林翯翀不语,他并未立下任何功劳,就被破例赐了封号,谈不上喜不喜欢。

    “那日父皇欢喜得此良将,正与母后分享喜悦,我在一旁,听父皇说起要破例赐封号,只是为了封号一事难心”。

    “是公主向陛下提议?”

    “我只是随便一说,中了父皇的心思罢了”。

    “多谢公主”。

    沈诗筠好像还在等他说些什么,可他闭口不说。

    “罢了罢了,这个赠予你”。

    沈诗筠从腰间拿出一枚剑穗,那是她做了好几日才做好的。她让竹叶摘来新鲜的梨花,泡入沸水中,又将制作剑穗的丝线浸入。

    在女红这方面她笨手笨脚的,试了多次,才得了这么满意的一枚。

    林翯翀接过剑穗,一不小心碰到了沈诗筠的手尖,她吓得立刻缩回了手,林翯翀也被羞红了脸。

    “多谢公主,臣定不辱使命”。

    “平安回来就好”。

    沈诗筠红了眼眶,其实她也不舍,可少年有他的志向,她能做的,就是默默守护。

    林翯翀当着她的面,将剑穗系在剑上,就要拜别离去。又转过头来,说道。

    “我很喜欢,我是说,封号和这个”。

    说着他晃了晃手中的剑,微风摇曳之下,剑穗随风摇晃,有着淡淡的梨花清香。

    说罢转身离去。

    “等你回来”。

    看着林翯翀逐渐远去的身影,沈诗筠大喊道。

    等到人不见了踪影,沈诗筠默默呢喃。

    “我就在这儿,梨树下,等你回来”。

    那一年,十四岁的小公主,目送她十七岁的少年郎,踏上了战场。

章节目录

三世忘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星夜故人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夜故人归并收藏三世忘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