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坊间第三个传闻,则是与佛家有关。
在景国,佛家、道家都很受推崇,都有很多追随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求神拜佛无非就是求功名、求姻缘、求财运、求健康、避祸事,小我的能力极其有限,只得将心愿寄托给神明,希望能得到祝福和庇佑。
而对于官宦甚至帝王来说,求神拜佛的意义则大不相同。他们生来便衣食无忧,寻常百姓家的烦恼他们是没有的,而他们希望得到庇佑的是江山稳固、仕途亨通、福泽千秋,甚至是长生不老。
而对于一些文人异士而言,他们希望寻求的是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他们希望从神明那里得到指点,能够破除迷茫、找到方向。
景文帝也同样是肉体凡胎,生在帝王家,烦恼、困惑、忧惧也同样都有,只是跟大家困扰的点不同而已。
他原本觉得在自己的治理下,景国一片繁荣盛世之景。然而“天火”事件发生之后,他才大梦初醒,原来自己一直活在梦里,现实中那么多的裂痕、苦难他全然不知。当他醒悟过来的时候,这些沉疴痼疾已经有些积重难返了。
他突然间惊恐万分,担心百年基业会毁在自己手里,即使不能做一个好皇帝,也不能成为被覆灭和推翻的最后一帝,成为史书中、后人心中的昏庸帝王,成为家族的罪人。
所以,才有了后来清缴全国所有戏曲行当的荒唐和过激的举动,使得无数人横遭祸事,积累了更多的民怨。
其实不只是针对戏曲行当,当时的景文帝犹如惊弓之鸟,一时间秘密抓捕了很多官员,其中不乏被构陷的忠良。而景文帝顾不了其他,“宁可错杀,不可错过”,但凡对王权、社稷有威胁的,一个也不能放过。
所以,当时的官场很混乱,人人为自保已是拼尽全力,哪还有心思管什么朝政和民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而让景文帝从恐惧当中清醒过来的,据说是檀香寺的觉心大师。那段时间,景文帝总是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总也无法平复内心的情绪。他便秘密来到京州城郊的檀香寺,一是为了参拜礼佛,凝神静心;二来也是为了拜访觉心大师,希望大师能为自己指点迷津,答疑解惑。
檀香寺是千年古刹,虽然偏居皇城一隅,但香火一直很盛,每天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香客。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在佛祖面前,都只能是虔心跪拜,来不得半点虚假。
觉心大师如今已是80岁高龄,他从年少开始,就一直在檀香寺修行,是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僧。年轻的时候他云游四方,不仅去过景国的很多知名寺庙,西贝、蒙丹等邻国的很多古寺他也去拜访参禅,还带回了很多经书。
年事渐高以后,觉心大师便留在寺里翻译佛经,偶尔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他才会出来讲经或者主持法事,但很少会接待来客。
这次是皇帝要来,自是要见的,檀香寺也很少见的闭门谢客。
在觉心眼里,皇帝和普通百姓并无什么差别,既然到了这里,无非就是身有所恙、心有所惑、终有所求罢了,都是佛家要渡的人,仅此而已。
对于一心向佛、心无旁骛的觉心来说,世俗也好、政事也罢,都不是他愿意花费精力的事情。虽是如此,他也并不是完全出世之人,毕竟要宣扬佛法,要为众生解惑,很多事情他自然也是清楚的,只是他自己并不会置身其中而已。
景文帝一大早便来到了檀香寺,他在大殿的佛强前跪了许久,才肯起身。他倒不是像旁人那般,嘴里念叨着什么,他只是觉得这样能让他的心静下来,他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觉心早已在一旁等候,见到景文帝起身,便双手合十,躬身上前。
景文帝赶紧请大师一同到旁边的讲经堂坐下,屋内只剩下二人,侍卫和僧众都在门外等候。景文帝没有多说那些具体的事件,只是隐约说出了内心的困惑和担忧,其实不用多说,觉心已了然于心,对于这些年景国发生的事情,他早有耳闻,心里一清二楚。
“贫僧向来只醉心于佛法,对于庙堂之事,知之甚少,如有妄言,还请皇上莫怪”。
“大师但说无妨,朕愿闻其详”,景文帝回道。
觉心思忖片刻,缓缓地说道,“其实皇上心里已经知道问题根源所在,与其惊惧忧虑,不如化为行动。有错便纠,有失当之处就改,人事不足之处便尽人事,天命不足之处便交由天命。百姓会看到,臣子会看到,老天也会看到。重要的是,皇上的腿动起来,心就会静下来。即便日后依然有惊涛有波澜,您也会泰然自若、从容应对,因为平日里的行动,最终都化为了您心中的丘壑,自会帮您应对和抵挡这些变故。。。”
觉心大师话虽不多,但景文帝已深知其意。过去的自己太过年轻气盛,走过的路也一直很平顺,所以突如其来的一点变故,就差点将自己打入谷底,还为此犯了很多错误。身为帝王,如此胆小、鲁莽,实属不该。
正如觉心大师所言,其实很多事情他自己这几年早已经想清楚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面对,他把自己困在了原地。要想心不被困住,就要先让腿动起来。觉心大师不愧是得道高僧,他超然于万事万物,却能看透千人千面。
传闻景文帝从檀香寺回来之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仅精气神大有不同,还励精图治,大兴改革,才有了现在景国的变化。
在景国,佛家、道家都很受推崇,都有很多追随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求神拜佛无非就是求功名、求姻缘、求财运、求健康、避祸事,小我的能力极其有限,只得将心愿寄托给神明,希望能得到祝福和庇佑。
而对于官宦甚至帝王来说,求神拜佛的意义则大不相同。他们生来便衣食无忧,寻常百姓家的烦恼他们是没有的,而他们希望得到庇佑的是江山稳固、仕途亨通、福泽千秋,甚至是长生不老。
而对于一些文人异士而言,他们希望寻求的是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他们希望从神明那里得到指点,能够破除迷茫、找到方向。
景文帝也同样是肉体凡胎,生在帝王家,烦恼、困惑、忧惧也同样都有,只是跟大家困扰的点不同而已。
他原本觉得在自己的治理下,景国一片繁荣盛世之景。然而“天火”事件发生之后,他才大梦初醒,原来自己一直活在梦里,现实中那么多的裂痕、苦难他全然不知。当他醒悟过来的时候,这些沉疴痼疾已经有些积重难返了。
他突然间惊恐万分,担心百年基业会毁在自己手里,即使不能做一个好皇帝,也不能成为被覆灭和推翻的最后一帝,成为史书中、后人心中的昏庸帝王,成为家族的罪人。
所以,才有了后来清缴全国所有戏曲行当的荒唐和过激的举动,使得无数人横遭祸事,积累了更多的民怨。
其实不只是针对戏曲行当,当时的景文帝犹如惊弓之鸟,一时间秘密抓捕了很多官员,其中不乏被构陷的忠良。而景文帝顾不了其他,“宁可错杀,不可错过”,但凡对王权、社稷有威胁的,一个也不能放过。
所以,当时的官场很混乱,人人为自保已是拼尽全力,哪还有心思管什么朝政和民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而让景文帝从恐惧当中清醒过来的,据说是檀香寺的觉心大师。那段时间,景文帝总是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总也无法平复内心的情绪。他便秘密来到京州城郊的檀香寺,一是为了参拜礼佛,凝神静心;二来也是为了拜访觉心大师,希望大师能为自己指点迷津,答疑解惑。
檀香寺是千年古刹,虽然偏居皇城一隅,但香火一直很盛,每天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香客。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在佛祖面前,都只能是虔心跪拜,来不得半点虚假。
觉心大师如今已是80岁高龄,他从年少开始,就一直在檀香寺修行,是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僧。年轻的时候他云游四方,不仅去过景国的很多知名寺庙,西贝、蒙丹等邻国的很多古寺他也去拜访参禅,还带回了很多经书。
年事渐高以后,觉心大师便留在寺里翻译佛经,偶尔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他才会出来讲经或者主持法事,但很少会接待来客。
这次是皇帝要来,自是要见的,檀香寺也很少见的闭门谢客。
在觉心眼里,皇帝和普通百姓并无什么差别,既然到了这里,无非就是身有所恙、心有所惑、终有所求罢了,都是佛家要渡的人,仅此而已。
对于一心向佛、心无旁骛的觉心来说,世俗也好、政事也罢,都不是他愿意花费精力的事情。虽是如此,他也并不是完全出世之人,毕竟要宣扬佛法,要为众生解惑,很多事情他自然也是清楚的,只是他自己并不会置身其中而已。
景文帝一大早便来到了檀香寺,他在大殿的佛强前跪了许久,才肯起身。他倒不是像旁人那般,嘴里念叨着什么,他只是觉得这样能让他的心静下来,他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觉心早已在一旁等候,见到景文帝起身,便双手合十,躬身上前。
景文帝赶紧请大师一同到旁边的讲经堂坐下,屋内只剩下二人,侍卫和僧众都在门外等候。景文帝没有多说那些具体的事件,只是隐约说出了内心的困惑和担忧,其实不用多说,觉心已了然于心,对于这些年景国发生的事情,他早有耳闻,心里一清二楚。
“贫僧向来只醉心于佛法,对于庙堂之事,知之甚少,如有妄言,还请皇上莫怪”。
“大师但说无妨,朕愿闻其详”,景文帝回道。
觉心思忖片刻,缓缓地说道,“其实皇上心里已经知道问题根源所在,与其惊惧忧虑,不如化为行动。有错便纠,有失当之处就改,人事不足之处便尽人事,天命不足之处便交由天命。百姓会看到,臣子会看到,老天也会看到。重要的是,皇上的腿动起来,心就会静下来。即便日后依然有惊涛有波澜,您也会泰然自若、从容应对,因为平日里的行动,最终都化为了您心中的丘壑,自会帮您应对和抵挡这些变故。。。”
觉心大师话虽不多,但景文帝已深知其意。过去的自己太过年轻气盛,走过的路也一直很平顺,所以突如其来的一点变故,就差点将自己打入谷底,还为此犯了很多错误。身为帝王,如此胆小、鲁莽,实属不该。
正如觉心大师所言,其实很多事情他自己这几年早已经想清楚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面对,他把自己困在了原地。要想心不被困住,就要先让腿动起来。觉心大师不愧是得道高僧,他超然于万事万物,却能看透千人千面。
传闻景文帝从檀香寺回来之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仅精气神大有不同,还励精图治,大兴改革,才有了现在景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