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屋里不时传出来欢声笑语,站在门外的赵德彬却像是没有听见似的。
屋里,陈武军和陈文仪坐在了内屋待客用的椅子上,赵德青忙着给客人倒茶水,韩义华坐在炕边上与陈家兄妹说话。
陈武军本来就是曾经是韩义华的学生,韩义华对他也还留有些许印象,有着这样一层关系,陈家兄妹的距离瞬间就和赵母拉近了。
再加上兄妹两个本身就很会说话,时不时就夸赞几句赵德彬的见义勇为,在这短短的时间,陈家兄妹已经和赵母熟络起来了。
眼见着赵德彬一直没有进屋,不知道在外面干些什么,赵母便悄悄地对坐在一旁的赵德青使了个眼色。
赵德青立刻心领神会。
他悄悄走出屋子,就看到在外屋门口呆立着的赵德彬。
赵德青走到赵德彬跟前,拍拍弟弟的肩膀,担忧地低声问询:“大明,你这是怎么了?”
赵德彬的回忆突然间被打断,就好像是鼓起来气球骤然间被戳了一个口子,立刻就将沉湎于过去的他拉回现实。
赵德彬连忙收敛心神,但却没听清大哥之前说了什么,下意识地问道:“什么?”
赵德青做了一个进来的手势,用口型示意赵母让他赶紧进屋。
赵德彬跟赵德青进了屋子,陈家兄妹和赵母一齐看了过来。
赵德青见赵德彬心不在焉的,赶紧搬了个椅子让赵德彬坐下,并且替赵德彬找理由道:“大明现在还有点头晕,精神头还不大好。”
陈文仪听了之后,对赵德彬因救她而受伤这件事更加地愧疚了。
她站起身来,把带来的两个提兜拿给赵母,言辞恳切道:“婶子,这是我家里给赵同学带的罐头和饼干,再就是一些猪肉和鸡,您给赵同学好好补补身体,可千万别落下病根了。”
韩义华哪里能收,她望着那两个提兜的样子,就像是提兜上正燃着火似的,双手一直往陈文仪的方向推,口中连连拒绝道:“这可不能收,不能收,文仪,你这是做什么呀!我自己也有闺女,要是我闺女遇见这样的事,我也盼着有人来帮一把。”
见赵母不肯收,陈武军也加入进来,与妹妹一起说服韩义华他们收下带来的东西。
眼见陈武军也加入了战团,赵德青也只能无奈地站起身,加入了推辞的一方,说什么也不肯要。
就陈家兄妹好像送的不是礼物,而是炸弹一样。
这倒不是赵家人在拿捏什么,只是因为赵德彬老家这边的习惯就是一贯如此。
平海市所在的海右省,人情往来中的送礼和收礼,两方确实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送礼人和收礼人,双方各占“拿着”和“不要”的阵地,一方须得把另一方磨得彻底没脾气了,才能罢休。
两方之中,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谁才能决定这个礼物收还是不收。
赵德彬人虽是坐在屋里,心却已飞回了过去。
在赵德彬和陈文仪年轻的时候,风气还没有后世那么开放。
两人又都是农村孩子,开窍自然就比较晚。
在“英雄救美”之后,赵德彬和陈文仪的关系被拉近了一些,可在那时候,谁都没有往深处想,只当是多了个朋友。
高考后,陈文仪考上了省城的海右大学,赵德彬则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专。
巧的是,赵德彬的学校正好在陈文仪学校的旁边。
两个人都是初次离家,在省城本就人生地不熟的。
在这种情况下,赵德彬和陈文仪彼此之间本就是老同学,还有救命之恩那层关系在,自然就要比其余同学来得亲厚些。
赵德彬又是个喜欢搞些发明创造的人,有时做了点新东西出来,苦于无人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就时常前往隔壁寻找陈文仪。
两人的感情就在赵德彬一次次探访当中逐渐加深。
后来,陈文仪家中突遭变故,大舅哥和二舅哥相继出事,在陈文仪痛苦无助之时,又是赵德彬一直守在她身边努力开解她,并且还尽力帮她处理家中事务。
正是有了赵德彬的帮助和支持,陈文仪和陈家才逐渐走出困境。
赵德彬和陈文仪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在一起又经历了很多变故和磨难。
他们双方对彼此都是坚定不移,感情甚笃,最终结合在一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
陈文仪并非没有更好的选择。
她长得有六七分像洪港明星周惠敏,同样拥有着白皙的皮肤、标准的鹅蛋脸和黑亮的圆眼睛。
可能就是因为年轻,没有谈过恋爱,心思太过单纯,陈文仪从没有想过找个更加有权有势的夫家,也不认为农村出身的穷小子就不能带给她幸福。
两个人都是凭着一股子热情,只觉得只要两个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那么这世界上所有的困难都能克服。
不过,韩义华并没有给赵德彬留下多少回忆过去的时间,她的呼唤打断了赵德彬的思绪:“大明,大明,怎么了这是,为啥你一句话也不说啊?”
.
这里说一下离婚原因吧。
陈文仪幼年丧父,她父亲是得脑瘤去世的,所以陈文仪从小努力读书,就是想成为一名脑科医生。
陈文仪在大学毕业后成了脑外科的医生,她的事业心很强,而赵德彬在没做生意之前,是一个典型的搞技术的知识分子,只会搞学问,情商低,对钱看的很淡,放不下身段,好面子。
那时的赵德彬情商不高,在家里属于酱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在单位看起书来都能忘了去接孩子,只知道研究技术,根本就不知道往家里多拿钱。
赵德彬和陈文仪组成家庭以后,两个人感情很好,但由于赵德彬情商不高,又不通庶务,一直以来都是陈文仪放弃一部分事业去照顾孩子和家庭。
医生这个职业又是特别忙碌的,要搞科研、评职称、医院还要经常考核,女医生主要是在内科,神经外科又是所有学科当中最难、最复杂的,女医生凤毛麟角,因为工作强度和压力太大了,整个海右省的神经外科女医生可能都不超过十位。
陈文仪上的手术,开颅是家常便饭,陈文仪见人的脑花的频率比见豆花还高,过程都是电钻钻头骨,听着刺耳的声音,血水飞溅;
上介入手术,她要穿着斤的铅衣站好几个小时;
一台神经外科手术,经常要十几个小时,从早做到晚,陈文仪下了手术,却发现赵德彬在科研所画电路板画入迷了,竟然忘了去幼儿园接孩子。
不管半夜不管几点,又或是逢年过节,陈文仪必须随叫随到,一个电话就回到医院去。
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之下,陈文仪要照顾孩子,打理家事,而赵德彬天天沉迷技术帮不上什么忙,这让陈文仪跟着赵德彬生活特别累。
这个是离婚的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是,等科研所倒了,赵德彬下岗了,陈文仪就和赵德彬商量一起出国,她认为国外的环境更适合赵德彬这种情商不高但是技术专精的人发展。
在两人出国之前,赵德彬的一个好兄弟跟赵德彬借钱做生意,说一个月就能还上。
当时陈文仪强烈反对借钱,说那个人不可靠,再说两个人都要出国了,不为大人想,也要为孩子想想。
然而,赵德彬那时很讲义气,觉得只借一个月也没什么,就没听陈文仪的话,最后把钱给借出去了。
等到一个月之后,那个“好兄弟”早跑了。
这事从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
赵德彬深受打击。
事情发生了,陈文仪也没有怪赵德彬,而是鼓励他,陪他振作起来。
等到赵德彬开始做起了生意,赚到了钱,一切重回正轨的时候,陈文仪提出了离婚。
陈文仪离婚的原因是她为家庭付出的太多了,而赵德彬一直没有让她觉得他是一个好好过日子的人。
陈文仪也没要赵德彬的钱和房子,带着自己攒下的工资出国读研,交了学费只剩下了澳元,到了袋鼠国第二个星期就开始在华人超市打工。
陈文仪在去袋鼠国的第二年拿到了身份,把两个孩子接出国,然后又在丑国读博士、博士后,最后在丑国当医学教授,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赵德彬后来成长了,情商高了,也知道挣钱了,还抠神附体了,可老婆孩子也没了。
(一直想找机会写离婚原因,结果写到了三百多章还没有机会写,主要是主角一直在搞事业,跟前妻根本就没有感情线,但实在顶不住读者朋友们的追问了,只好在这里写了。)
屋里,陈武军和陈文仪坐在了内屋待客用的椅子上,赵德青忙着给客人倒茶水,韩义华坐在炕边上与陈家兄妹说话。
陈武军本来就是曾经是韩义华的学生,韩义华对他也还留有些许印象,有着这样一层关系,陈家兄妹的距离瞬间就和赵母拉近了。
再加上兄妹两个本身就很会说话,时不时就夸赞几句赵德彬的见义勇为,在这短短的时间,陈家兄妹已经和赵母熟络起来了。
眼见着赵德彬一直没有进屋,不知道在外面干些什么,赵母便悄悄地对坐在一旁的赵德青使了个眼色。
赵德青立刻心领神会。
他悄悄走出屋子,就看到在外屋门口呆立着的赵德彬。
赵德青走到赵德彬跟前,拍拍弟弟的肩膀,担忧地低声问询:“大明,你这是怎么了?”
赵德彬的回忆突然间被打断,就好像是鼓起来气球骤然间被戳了一个口子,立刻就将沉湎于过去的他拉回现实。
赵德彬连忙收敛心神,但却没听清大哥之前说了什么,下意识地问道:“什么?”
赵德青做了一个进来的手势,用口型示意赵母让他赶紧进屋。
赵德彬跟赵德青进了屋子,陈家兄妹和赵母一齐看了过来。
赵德青见赵德彬心不在焉的,赶紧搬了个椅子让赵德彬坐下,并且替赵德彬找理由道:“大明现在还有点头晕,精神头还不大好。”
陈文仪听了之后,对赵德彬因救她而受伤这件事更加地愧疚了。
她站起身来,把带来的两个提兜拿给赵母,言辞恳切道:“婶子,这是我家里给赵同学带的罐头和饼干,再就是一些猪肉和鸡,您给赵同学好好补补身体,可千万别落下病根了。”
韩义华哪里能收,她望着那两个提兜的样子,就像是提兜上正燃着火似的,双手一直往陈文仪的方向推,口中连连拒绝道:“这可不能收,不能收,文仪,你这是做什么呀!我自己也有闺女,要是我闺女遇见这样的事,我也盼着有人来帮一把。”
见赵母不肯收,陈武军也加入进来,与妹妹一起说服韩义华他们收下带来的东西。
眼见陈武军也加入了战团,赵德青也只能无奈地站起身,加入了推辞的一方,说什么也不肯要。
就陈家兄妹好像送的不是礼物,而是炸弹一样。
这倒不是赵家人在拿捏什么,只是因为赵德彬老家这边的习惯就是一贯如此。
平海市所在的海右省,人情往来中的送礼和收礼,两方确实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送礼人和收礼人,双方各占“拿着”和“不要”的阵地,一方须得把另一方磨得彻底没脾气了,才能罢休。
两方之中,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谁才能决定这个礼物收还是不收。
赵德彬人虽是坐在屋里,心却已飞回了过去。
在赵德彬和陈文仪年轻的时候,风气还没有后世那么开放。
两人又都是农村孩子,开窍自然就比较晚。
在“英雄救美”之后,赵德彬和陈文仪的关系被拉近了一些,可在那时候,谁都没有往深处想,只当是多了个朋友。
高考后,陈文仪考上了省城的海右大学,赵德彬则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专。
巧的是,赵德彬的学校正好在陈文仪学校的旁边。
两个人都是初次离家,在省城本就人生地不熟的。
在这种情况下,赵德彬和陈文仪彼此之间本就是老同学,还有救命之恩那层关系在,自然就要比其余同学来得亲厚些。
赵德彬又是个喜欢搞些发明创造的人,有时做了点新东西出来,苦于无人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就时常前往隔壁寻找陈文仪。
两人的感情就在赵德彬一次次探访当中逐渐加深。
后来,陈文仪家中突遭变故,大舅哥和二舅哥相继出事,在陈文仪痛苦无助之时,又是赵德彬一直守在她身边努力开解她,并且还尽力帮她处理家中事务。
正是有了赵德彬的帮助和支持,陈文仪和陈家才逐渐走出困境。
赵德彬和陈文仪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在一起又经历了很多变故和磨难。
他们双方对彼此都是坚定不移,感情甚笃,最终结合在一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
陈文仪并非没有更好的选择。
她长得有六七分像洪港明星周惠敏,同样拥有着白皙的皮肤、标准的鹅蛋脸和黑亮的圆眼睛。
可能就是因为年轻,没有谈过恋爱,心思太过单纯,陈文仪从没有想过找个更加有权有势的夫家,也不认为农村出身的穷小子就不能带给她幸福。
两个人都是凭着一股子热情,只觉得只要两个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那么这世界上所有的困难都能克服。
不过,韩义华并没有给赵德彬留下多少回忆过去的时间,她的呼唤打断了赵德彬的思绪:“大明,大明,怎么了这是,为啥你一句话也不说啊?”
.
这里说一下离婚原因吧。
陈文仪幼年丧父,她父亲是得脑瘤去世的,所以陈文仪从小努力读书,就是想成为一名脑科医生。
陈文仪在大学毕业后成了脑外科的医生,她的事业心很强,而赵德彬在没做生意之前,是一个典型的搞技术的知识分子,只会搞学问,情商低,对钱看的很淡,放不下身段,好面子。
那时的赵德彬情商不高,在家里属于酱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在单位看起书来都能忘了去接孩子,只知道研究技术,根本就不知道往家里多拿钱。
赵德彬和陈文仪组成家庭以后,两个人感情很好,但由于赵德彬情商不高,又不通庶务,一直以来都是陈文仪放弃一部分事业去照顾孩子和家庭。
医生这个职业又是特别忙碌的,要搞科研、评职称、医院还要经常考核,女医生主要是在内科,神经外科又是所有学科当中最难、最复杂的,女医生凤毛麟角,因为工作强度和压力太大了,整个海右省的神经外科女医生可能都不超过十位。
陈文仪上的手术,开颅是家常便饭,陈文仪见人的脑花的频率比见豆花还高,过程都是电钻钻头骨,听着刺耳的声音,血水飞溅;
上介入手术,她要穿着斤的铅衣站好几个小时;
一台神经外科手术,经常要十几个小时,从早做到晚,陈文仪下了手术,却发现赵德彬在科研所画电路板画入迷了,竟然忘了去幼儿园接孩子。
不管半夜不管几点,又或是逢年过节,陈文仪必须随叫随到,一个电话就回到医院去。
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之下,陈文仪要照顾孩子,打理家事,而赵德彬天天沉迷技术帮不上什么忙,这让陈文仪跟着赵德彬生活特别累。
这个是离婚的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是,等科研所倒了,赵德彬下岗了,陈文仪就和赵德彬商量一起出国,她认为国外的环境更适合赵德彬这种情商不高但是技术专精的人发展。
在两人出国之前,赵德彬的一个好兄弟跟赵德彬借钱做生意,说一个月就能还上。
当时陈文仪强烈反对借钱,说那个人不可靠,再说两个人都要出国了,不为大人想,也要为孩子想想。
然而,赵德彬那时很讲义气,觉得只借一个月也没什么,就没听陈文仪的话,最后把钱给借出去了。
等到一个月之后,那个“好兄弟”早跑了。
这事从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
赵德彬深受打击。
事情发生了,陈文仪也没有怪赵德彬,而是鼓励他,陪他振作起来。
等到赵德彬开始做起了生意,赚到了钱,一切重回正轨的时候,陈文仪提出了离婚。
陈文仪离婚的原因是她为家庭付出的太多了,而赵德彬一直没有让她觉得他是一个好好过日子的人。
陈文仪也没要赵德彬的钱和房子,带着自己攒下的工资出国读研,交了学费只剩下了澳元,到了袋鼠国第二个星期就开始在华人超市打工。
陈文仪在去袋鼠国的第二年拿到了身份,把两个孩子接出国,然后又在丑国读博士、博士后,最后在丑国当医学教授,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赵德彬后来成长了,情商高了,也知道挣钱了,还抠神附体了,可老婆孩子也没了。
(一直想找机会写离婚原因,结果写到了三百多章还没有机会写,主要是主角一直在搞事业,跟前妻根本就没有感情线,但实在顶不住读者朋友们的追问了,只好在这里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