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祭祀完先延平王后,郑经及左右随从就来到泉州学宫祀拜黄道周,告慰忠烈。
其实,泉州学宫一开始,祀拜的并不是黄道周,而是祀拜洪承畴。
在永历廿九年二月初(年)的一天,已经攻占泉州的郑经在下朝之后,与冯锡范等亲信随从几人,在泉州城内微服私访,体察家乡的民生民计。
郑家,祖籍是泉州南安。
未曾想郑经一行几人,走到泉州学宫,见学宫内人头攒动,烟火缭绕。
以为泉州百姓、学子心慕圣贤教化,正在祀拜圣人。
后来才发现,泉州学宫内所祀拜之人的竟然是洪亨九!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年)进士。
累迁至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尚书,后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处军务,大破李自成部。
李自成四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仅余骑逃入商洛山。
洪承畴原起于微末,少年家贫,岁便辍学帮助母亲做豆干。当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听课。
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免费收洪承畴为徒,洪承畴因此重返学堂。
洪承畴学习用功,博览群书。把洪启胤的《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书借来研读,从小就表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甚得洪启胤赏识。
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后来洪承畴进入官场,崇祯皇帝极力支持提拔。
为表达自己对大明皇帝的忠诚与感激,洪承畴曾在自家门前贴了副对联: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崇祯十二年(年),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于十四年(年)统兵十三万出山海关,救援锦州,在松锦之战中为清军所败,次年被俘于松山。
崇祯皇帝听闻大军兵败、洪承畴被俘后“骂贼不屈,惟西向叩头,称天王圣明,臣已力竭,死之”的忠义之举,震悼痛哭,决定亲祭议谥。
崇祯十四年六月,崇祯皇帝下旨,对洪承畴赐祭九坛(《清史稿》记录为一十六坛),在正阳门内关帝庙中设立祠堂,皇帝亲议谥号,供奉洪承畴牌位。
未曾想崇祯皇帝的祭奠尚未结束,就传来了洪承畴降清的消息。
顿时崇祯如晴天霹雳,颜面无存,悲痛欲绝。
彼时,京城百姓皆咒骂洪承畴是无君无父的叛徒,纷纷自发来到京城的昭回靖恭坊,俗称“锣锅巷”的洪承畴家中(今京城东城区南锣鼓巷号)。
众人往洪府泼洒猪粪、黑狗血,并大声咒骂洪承畴。吓得洪母及其妻儿不敢外出,对自家男人贪生怕死的行为感到羞愧难当。
崇祯皇帝对洪承畴是真厚道。
直到李自成的大顺军从德胜门打进京城,乃至到煤山上吊自杀,崇祯都始终没有为难洪承畴家人。
最终洪承畴随清军入了京城,还能阖家团聚。
据说,后来洪承畴功成名就,在老家泉州南安建了一座豪华府邸,建成入宅之日,宴请乡邻百姓、洪氏宗亲、好友故交前来。
而南安百姓不齿有这样的同乡,洪氏族人羞于有这样的宗亲,以致亲朋故旧无一登门拜访。
连洪承畴老母及弟弟,也拒绝入住。
洪母及亲弟指天发誓,“头不戴清天,脚不踏清地”。洪家老母及亲弟一直住在船上,直至去世。
此为后话。
崇祯十七年(年),甲申国难,神州沉沦。满清入主神京,窃夺神器。
顺治元年,清兵入京后,洪承畴则与范文程共同谋划,以“假太子”之名,设计谋害崇祯皇帝太子朱慈烺,为满清“承继”大明法统清除了一大隐患。(因为清兵入关的打着旗号是“为明复仇”,人家崇祯太子在,法理上清军是需要把京城还给明朝的。)
次年(顺治二年),因多尔衮下“剃发令”,多铎率师屠戮江南大地,江南人民奋起反抗。
危难之中,清廷派洪承畴取代多铎,任免为招讨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招抚江南诸省,敕赐便宜行事。
正常情况下,人家明将明臣投降清廷后,往往都是躺平摸鱼混日子,甚至还有想着恢复故国的,例如钱谦益。
但洪承畴就真的是“掏出一片真心向大清”了。
在洪承畴总督军务期间,大肆捕杀抗清义士,如黄道周,陈子龙,金正希(金声)、夏完淳等忠明义士。
清顺治九年、明永历六年,大明晋王李定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清廷一度惊慌失措,打算放弃西南七省,划江而治。
也是洪承畴主动站出来,坚决反对议和,力劝多尔衮“非灭明不可”,极力要求多尔衮挥师南下。
清顺治十年、明永历七年(年),洪承畴奉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受赐“经略大学士”印,建幕府于长沙,主持对南明永历政权(大西军)的全面进攻、分化、利诱等具体事宜。
此时洪承畴已经六十高龄,垂暮之年的他不惜以老病之躯舍马当步,行走于沼泞崎岖之中,一心只为剿灭南明。
在经略西南五省期间,他写过一首五言绝句:
横秋看剑气,跃马渡金边;
坐策连云骑,亲挥指金戈。
诗词间充斥着志得意满、洋洋自得的意气风发,毫无半点屠戮同胞的愧疚之心。
可以说,在清兵入关后,汉人抵抗政权能够那么快被瓦解,满清能那么容易坐稳汉人江山,洪承畴功不可没。
所以说他是“开清第一功”,倒也没错。
康熙四年,洪承畴去世。
对这个为了大清王朝建设事业“忠心耿耿、殚精竭虑、贡献巨大”的“开清重臣”,清廷直到两年之后,才给他定了谥号,立了碑文,作为清廷对此人的盖棺定论。
按理说,人家老洪一个汉人,跟你清朝原本无亲无故的,但为了你爱新觉罗的江山加班加点给你大清干活,没功劳也有苦劳嘛。
老洪都自谓“昼夜冰兢,不敢倾刻自逸”了。
现在人家都死了两年了,你大清官方给人家定的墓志铭,多少给点面子说两句好话。
即中国历来传统的“为逝者讳”,也就是俗称“死者为大”。
但清廷的碑文根本不给面子,连皮里阳秋的面上功夫都不做,简直就是直接抽人家洪承畴的脸,具体如下:
“我朝平定锦州、松山等处,破明兵十三万时获尔,蒙太宗皇帝宽恩抚育。逮克取京城,大兵南下,尔图报豢养之恩,督理绿旗官兵,协同大兵歼逆,首擒伪王,发获奸细,招徕叛党,除党安民,所在著绩。事竣还朝,仍赞纶扉,尔能夙夜宣劳,恪供厥职。旋畀尔经略五省,随满洲大兵,进取云贵,招抚军民土司,供应大兵粮饷,能济军需,边疆有赖。”
大概意思就是:
我大清朝破松锦,把你抓住。蒙太宗皇帝仁义,舍口饭养了你。你洪承畴为了报答我大清的养育之恩,表现很积极,在西南大杀四方,能好好干活,态度良好,我们很满意。
这就是纯纯的打脸诛心了。
在南方平定后,洪承畴已经没有了统战价值,而清廷也毫不客气,用完之后直接一脚踢开。
百年后,乾隆皇帝御批:
“虽皆臣事兴朝,究有亏于大节,洪承畴在明代身膺阃寄,一旦力屈俘降,历跻显要。律以有死无贰之义,固不能为之讳”,特将洪承畴打入‘贰臣甲等’,“而待天下后世之公论”。
时隔百年,清朝历任皇帝对洪承畴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此为后话。() ()
所以无论在明在清,在官在民,大家对于“贰臣”的态度其实都是一样的——看不起。
因此在郑经听说泉州学宫内,竟然大张旗鼓地祭祀着这样一个“贰臣”的时候,郑经是极度震惊的:
难道泉州百姓对叛国贰臣如此虔诚追崇吗?
待询问周围百姓及当地吏员后,方得知事实并非如郑经所想:
缘由是当地官府为了讨好洪家和清廷,想做出“亮点”成绩,特意把洪亨九木像引进学宫,引导百姓祭拜。
而当地百姓无知,不知所拜乃何人,有何功绩。
只知所拜木像之人为本地乡人,乃进士及第出身,当过大明朝和大清朝的大官。
不明真相的愚夫蠢妇,以为跪拜之人是本地的文曲老爷,定会加倍庇佑本地学子;为祈子侄学业进步,加上官府有意引导,特意将洪亨九木像摆入学宫供泉州学子及乡民跪拜,因此泉州学宫内洪亨九木像前香火缭绕。
“荒缪!”郑经听闻之后,怒不可歇。
“如此倒转天罡之事,世所未闻!叛国卖主之徒,官府不予批判惩戒也就罢了,岂有开祠祭祀、缅怀纪念之理!”
郑经越说越气,右手对着洪承畴的木像挥舞,又转过身来对着随从的冯锡范等人用起闽南话咆哮起来:
“大家隆是(都是)泉州人,先王于闽于国有大功,伊泉州府不祭就算吼,林北唔怪伊(你爸我不怪他)。
但伊祭洪亨九是爱创舍(要干嘛)?
鼓励家乡哈星(学生)效仿伊洪亨九背主求荣、贪生怕死之举吗?荒唐!恬不知耻!”
“要祭就得祭石斋先生!石斋先生才称得起‘闽人风骨’!”
“冯锡范!”郑经脸色阴沉,冷冷的盯着他。
“臣在!臣立刻彻查此事,定让混淆天罡之人,绳之于网!”冯锡范立刻低头领命。
“把这木像给孤砸了,改祀石斋先生和元白先生。还有,给孤彻查,看看泉州还躲有哪个叛国背主之徒,统统给孤揪出来。”
郑经顿了顿,脸色稍有缓和,对随从说:
“孤记得石斋先生的诞辰是二月初九,此事一定要赶在二月初九前完成。二月初九当日,本藩要亲祭石斋先生和元白先生。”
郑经口中的石斋先生,就是黄道周。
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漳浦县铜山所人(今福建东山县铜陵镇)。天启二年进士,累升至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
由于其直言进谏,被崇祯皇帝罢官回籍,私下崇祯皇帝曾对近臣言:“黄道周冰心铁胆,自是今时一人”。
清兵入关时,黄道周已经告老还乡,只是一介布衣。
而且,相对于做官而言,黄道周更像个做学问的人。
既是艺术家,也是学问家。
他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史称“漳浦体”。
世人尊称之“黄圣人”。
后世有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曾评:“明季书家,可夺王铎之席的,只有黄道周。”
黄道周的画亦是一绝,国画大师潘天寿《中国绘画史》的评价是,“山水人物,长松怪石,极为磊落。”
时称“三株树”,同倪元璐并称为“北倪南黄”。
此为后话。
就是这样的一个学问家、艺术家,不愿与洪承畴一样迎降附逆,卖主求荣,不愿如钱谦益那样身降心不降,也不愿如黄宗羲、张岱那样避而做学问,以明哲保身。
这个老人,选择如陈子龙、张苍水那般奋起抗清,以一介书生,拔剑迎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九死无悔。
彼时,清廷颁发剃发令,开始屠戮江南,江南百姓求助福建的隆武朝廷。
可惜,福建兵马全在郑芝龙(郑经的爷爷)手中,郑芝龙拥兵自重,以致隆武帝无一兵一卒可派。
明知去救江南与送死无异,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的黄道周毅然返乡募军,得兵数千人,马十余匹,另一月粮草。
由于所募士卒多是百姓,几无兵甲,最好的武器竟是“锄头、扁担”,时称“扁担军”。
“扁担军”的士卒既无兵家常识,将帅又是毫无作战经验的文人,却毅然诀别家乡,去同兵精粮足的清兵作拼死之争。道周夫人蔡氏听闻他出征,叹道:“道周死得其所了!”
隆武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黄道周兵败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至南京狱中。
道周狱中吟咏如故,有诗云:
六十年来事已非,翻翻复复少生机;
老臣挤尽一腔血,会看中原万里归。
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在洪承畴看来,如果黄道周这样的忠义之人都能投降,那自己叛国投敌的耻辱就能减轻了。
可面对洪承畴的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将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让洪承畴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
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隆武二年三月五日就义,临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纸墨,画一幅长松怪石赠人,并给家人留下了遗言:
“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
就义之日,其老仆哭之甚哀,道周安慰他说:
“吾为正义而死,是为考终,汝何哀?”
至东华门刑场上,向南方再拜。
黄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以血书遗家人: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在将要行刑的时候,黄道周不小心摔了一跤,刽子手嘲笑他怂了,怕死。
他表示自己绝食十数日,只是饿了,大呼:
“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
于是刽子手就给他搬来一个凳子,让他坐着行刑。
最后头已断而身尤“兀立不仆”,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
其门人蔡春落、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同日被杀,人称“黄门四君子”。
讣讯传至福建,隆武帝“震悼罢朝”,特赐谥“忠烈”,赠文明伯,并令在福州为黄道周立“闵忠”庙,树“中兴大功”坊;
另在漳浦立“报忠”庙,树“中兴荩辅”坊,春秋奠祭。
百年后,乾隆帝称赞黄道周“立朝守正,风节凛然……不愧一代完人”,为褒扬黄道周忠节,改谥“忠端”;道光帝甚至旨准黄道周从祀孔庙。此为后话。
以自己文弱的双肩,担起天下大任,抛头颅,洒热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此悲绝之情,忠勇之状,感天动地。
“或许石斋先生、大樽先生、苍水公等人不善领兵作战,对上清兵无异以卵击石。
本藩也不求家乡学子,都能成为岳武穆那样来挽狂澜于既倒。
但至少,能明事理,辨是非,知荣辱吧。
本藩相信,如果人人都能做石斋先生、大樽先生、苍水公那样‘于世无补’之事,我泱泱中华焉能任由东夷小族凌驾。
石斋先生曾写道:
‘何人如武穆,唯我效文山’。
闽人风骨,当数石斋先生!”
郑经准备借此机会,拨乱反正,大祭忠良,以正视听。
……
等交代完事情后,郑经看着依然香火鼎盛的泉州学宫,又抬头望向天空。
福建的二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泉州的空气,弥漫着海的清新。
本藩,要给泉州百姓一片清明!(注)
其实,泉州学宫一开始,祀拜的并不是黄道周,而是祀拜洪承畴。
在永历廿九年二月初(年)的一天,已经攻占泉州的郑经在下朝之后,与冯锡范等亲信随从几人,在泉州城内微服私访,体察家乡的民生民计。
郑家,祖籍是泉州南安。
未曾想郑经一行几人,走到泉州学宫,见学宫内人头攒动,烟火缭绕。
以为泉州百姓、学子心慕圣贤教化,正在祀拜圣人。
后来才发现,泉州学宫内所祀拜之人的竟然是洪亨九!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年)进士。
累迁至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尚书,后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等处军务,大破李自成部。
李自成四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仅余骑逃入商洛山。
洪承畴原起于微末,少年家贫,岁便辍学帮助母亲做豆干。当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听课。
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免费收洪承畴为徒,洪承畴因此重返学堂。
洪承畴学习用功,博览群书。把洪启胤的《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书借来研读,从小就表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甚得洪启胤赏识。
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后来洪承畴进入官场,崇祯皇帝极力支持提拔。
为表达自己对大明皇帝的忠诚与感激,洪承畴曾在自家门前贴了副对联: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崇祯十二年(年),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于十四年(年)统兵十三万出山海关,救援锦州,在松锦之战中为清军所败,次年被俘于松山。
崇祯皇帝听闻大军兵败、洪承畴被俘后“骂贼不屈,惟西向叩头,称天王圣明,臣已力竭,死之”的忠义之举,震悼痛哭,决定亲祭议谥。
崇祯十四年六月,崇祯皇帝下旨,对洪承畴赐祭九坛(《清史稿》记录为一十六坛),在正阳门内关帝庙中设立祠堂,皇帝亲议谥号,供奉洪承畴牌位。
未曾想崇祯皇帝的祭奠尚未结束,就传来了洪承畴降清的消息。
顿时崇祯如晴天霹雳,颜面无存,悲痛欲绝。
彼时,京城百姓皆咒骂洪承畴是无君无父的叛徒,纷纷自发来到京城的昭回靖恭坊,俗称“锣锅巷”的洪承畴家中(今京城东城区南锣鼓巷号)。
众人往洪府泼洒猪粪、黑狗血,并大声咒骂洪承畴。吓得洪母及其妻儿不敢外出,对自家男人贪生怕死的行为感到羞愧难当。
崇祯皇帝对洪承畴是真厚道。
直到李自成的大顺军从德胜门打进京城,乃至到煤山上吊自杀,崇祯都始终没有为难洪承畴家人。
最终洪承畴随清军入了京城,还能阖家团聚。
据说,后来洪承畴功成名就,在老家泉州南安建了一座豪华府邸,建成入宅之日,宴请乡邻百姓、洪氏宗亲、好友故交前来。
而南安百姓不齿有这样的同乡,洪氏族人羞于有这样的宗亲,以致亲朋故旧无一登门拜访。
连洪承畴老母及弟弟,也拒绝入住。
洪母及亲弟指天发誓,“头不戴清天,脚不踏清地”。洪家老母及亲弟一直住在船上,直至去世。
此为后话。
崇祯十七年(年),甲申国难,神州沉沦。满清入主神京,窃夺神器。
顺治元年,清兵入京后,洪承畴则与范文程共同谋划,以“假太子”之名,设计谋害崇祯皇帝太子朱慈烺,为满清“承继”大明法统清除了一大隐患。(因为清兵入关的打着旗号是“为明复仇”,人家崇祯太子在,法理上清军是需要把京城还给明朝的。)
次年(顺治二年),因多尔衮下“剃发令”,多铎率师屠戮江南大地,江南人民奋起反抗。
危难之中,清廷派洪承畴取代多铎,任免为招讨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招抚江南诸省,敕赐便宜行事。
正常情况下,人家明将明臣投降清廷后,往往都是躺平摸鱼混日子,甚至还有想着恢复故国的,例如钱谦益。
但洪承畴就真的是“掏出一片真心向大清”了。
在洪承畴总督军务期间,大肆捕杀抗清义士,如黄道周,陈子龙,金正希(金声)、夏完淳等忠明义士。
清顺治九年、明永历六年,大明晋王李定国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清廷一度惊慌失措,打算放弃西南七省,划江而治。
也是洪承畴主动站出来,坚决反对议和,力劝多尔衮“非灭明不可”,极力要求多尔衮挥师南下。
清顺治十年、明永历七年(年),洪承畴奉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受赐“经略大学士”印,建幕府于长沙,主持对南明永历政权(大西军)的全面进攻、分化、利诱等具体事宜。
此时洪承畴已经六十高龄,垂暮之年的他不惜以老病之躯舍马当步,行走于沼泞崎岖之中,一心只为剿灭南明。
在经略西南五省期间,他写过一首五言绝句:
横秋看剑气,跃马渡金边;
坐策连云骑,亲挥指金戈。
诗词间充斥着志得意满、洋洋自得的意气风发,毫无半点屠戮同胞的愧疚之心。
可以说,在清兵入关后,汉人抵抗政权能够那么快被瓦解,满清能那么容易坐稳汉人江山,洪承畴功不可没。
所以说他是“开清第一功”,倒也没错。
康熙四年,洪承畴去世。
对这个为了大清王朝建设事业“忠心耿耿、殚精竭虑、贡献巨大”的“开清重臣”,清廷直到两年之后,才给他定了谥号,立了碑文,作为清廷对此人的盖棺定论。
按理说,人家老洪一个汉人,跟你清朝原本无亲无故的,但为了你爱新觉罗的江山加班加点给你大清干活,没功劳也有苦劳嘛。
老洪都自谓“昼夜冰兢,不敢倾刻自逸”了。
现在人家都死了两年了,你大清官方给人家定的墓志铭,多少给点面子说两句好话。
即中国历来传统的“为逝者讳”,也就是俗称“死者为大”。
但清廷的碑文根本不给面子,连皮里阳秋的面上功夫都不做,简直就是直接抽人家洪承畴的脸,具体如下:
“我朝平定锦州、松山等处,破明兵十三万时获尔,蒙太宗皇帝宽恩抚育。逮克取京城,大兵南下,尔图报豢养之恩,督理绿旗官兵,协同大兵歼逆,首擒伪王,发获奸细,招徕叛党,除党安民,所在著绩。事竣还朝,仍赞纶扉,尔能夙夜宣劳,恪供厥职。旋畀尔经略五省,随满洲大兵,进取云贵,招抚军民土司,供应大兵粮饷,能济军需,边疆有赖。”
大概意思就是:
我大清朝破松锦,把你抓住。蒙太宗皇帝仁义,舍口饭养了你。你洪承畴为了报答我大清的养育之恩,表现很积极,在西南大杀四方,能好好干活,态度良好,我们很满意。
这就是纯纯的打脸诛心了。
在南方平定后,洪承畴已经没有了统战价值,而清廷也毫不客气,用完之后直接一脚踢开。
百年后,乾隆皇帝御批:
“虽皆臣事兴朝,究有亏于大节,洪承畴在明代身膺阃寄,一旦力屈俘降,历跻显要。律以有死无贰之义,固不能为之讳”,特将洪承畴打入‘贰臣甲等’,“而待天下后世之公论”。
时隔百年,清朝历任皇帝对洪承畴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此为后话。() ()
所以无论在明在清,在官在民,大家对于“贰臣”的态度其实都是一样的——看不起。
因此在郑经听说泉州学宫内,竟然大张旗鼓地祭祀着这样一个“贰臣”的时候,郑经是极度震惊的:
难道泉州百姓对叛国贰臣如此虔诚追崇吗?
待询问周围百姓及当地吏员后,方得知事实并非如郑经所想:
缘由是当地官府为了讨好洪家和清廷,想做出“亮点”成绩,特意把洪亨九木像引进学宫,引导百姓祭拜。
而当地百姓无知,不知所拜乃何人,有何功绩。
只知所拜木像之人为本地乡人,乃进士及第出身,当过大明朝和大清朝的大官。
不明真相的愚夫蠢妇,以为跪拜之人是本地的文曲老爷,定会加倍庇佑本地学子;为祈子侄学业进步,加上官府有意引导,特意将洪亨九木像摆入学宫供泉州学子及乡民跪拜,因此泉州学宫内洪亨九木像前香火缭绕。
“荒缪!”郑经听闻之后,怒不可歇。
“如此倒转天罡之事,世所未闻!叛国卖主之徒,官府不予批判惩戒也就罢了,岂有开祠祭祀、缅怀纪念之理!”
郑经越说越气,右手对着洪承畴的木像挥舞,又转过身来对着随从的冯锡范等人用起闽南话咆哮起来:
“大家隆是(都是)泉州人,先王于闽于国有大功,伊泉州府不祭就算吼,林北唔怪伊(你爸我不怪他)。
但伊祭洪亨九是爱创舍(要干嘛)?
鼓励家乡哈星(学生)效仿伊洪亨九背主求荣、贪生怕死之举吗?荒唐!恬不知耻!”
“要祭就得祭石斋先生!石斋先生才称得起‘闽人风骨’!”
“冯锡范!”郑经脸色阴沉,冷冷的盯着他。
“臣在!臣立刻彻查此事,定让混淆天罡之人,绳之于网!”冯锡范立刻低头领命。
“把这木像给孤砸了,改祀石斋先生和元白先生。还有,给孤彻查,看看泉州还躲有哪个叛国背主之徒,统统给孤揪出来。”
郑经顿了顿,脸色稍有缓和,对随从说:
“孤记得石斋先生的诞辰是二月初九,此事一定要赶在二月初九前完成。二月初九当日,本藩要亲祭石斋先生和元白先生。”
郑经口中的石斋先生,就是黄道周。
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漳浦县铜山所人(今福建东山县铜陵镇)。天启二年进士,累升至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
由于其直言进谏,被崇祯皇帝罢官回籍,私下崇祯皇帝曾对近臣言:“黄道周冰心铁胆,自是今时一人”。
清兵入关时,黄道周已经告老还乡,只是一介布衣。
而且,相对于做官而言,黄道周更像个做学问的人。
既是艺术家,也是学问家。
他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史称“漳浦体”。
世人尊称之“黄圣人”。
后世有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曾评:“明季书家,可夺王铎之席的,只有黄道周。”
黄道周的画亦是一绝,国画大师潘天寿《中国绘画史》的评价是,“山水人物,长松怪石,极为磊落。”
时称“三株树”,同倪元璐并称为“北倪南黄”。
此为后话。
就是这样的一个学问家、艺术家,不愿与洪承畴一样迎降附逆,卖主求荣,不愿如钱谦益那样身降心不降,也不愿如黄宗羲、张岱那样避而做学问,以明哲保身。
这个老人,选择如陈子龙、张苍水那般奋起抗清,以一介书生,拔剑迎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九死无悔。
彼时,清廷颁发剃发令,开始屠戮江南,江南百姓求助福建的隆武朝廷。
可惜,福建兵马全在郑芝龙(郑经的爷爷)手中,郑芝龙拥兵自重,以致隆武帝无一兵一卒可派。
明知去救江南与送死无异,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的黄道周毅然返乡募军,得兵数千人,马十余匹,另一月粮草。
由于所募士卒多是百姓,几无兵甲,最好的武器竟是“锄头、扁担”,时称“扁担军”。
“扁担军”的士卒既无兵家常识,将帅又是毫无作战经验的文人,却毅然诀别家乡,去同兵精粮足的清兵作拼死之争。道周夫人蔡氏听闻他出征,叹道:“道周死得其所了!”
隆武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黄道周兵败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至南京狱中。
道周狱中吟咏如故,有诗云:
六十年来事已非,翻翻复复少生机;
老臣挤尽一腔血,会看中原万里归。
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在洪承畴看来,如果黄道周这样的忠义之人都能投降,那自己叛国投敌的耻辱就能减轻了。
可面对洪承畴的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将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让洪承畴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
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隆武二年三月五日就义,临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纸墨,画一幅长松怪石赠人,并给家人留下了遗言:
“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
就义之日,其老仆哭之甚哀,道周安慰他说:
“吾为正义而死,是为考终,汝何哀?”
至东华门刑场上,向南方再拜。
黄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以血书遗家人: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在将要行刑的时候,黄道周不小心摔了一跤,刽子手嘲笑他怂了,怕死。
他表示自己绝食十数日,只是饿了,大呼:
“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
于是刽子手就给他搬来一个凳子,让他坐着行刑。
最后头已断而身尤“兀立不仆”,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
其门人蔡春落、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同日被杀,人称“黄门四君子”。
讣讯传至福建,隆武帝“震悼罢朝”,特赐谥“忠烈”,赠文明伯,并令在福州为黄道周立“闵忠”庙,树“中兴大功”坊;
另在漳浦立“报忠”庙,树“中兴荩辅”坊,春秋奠祭。
百年后,乾隆帝称赞黄道周“立朝守正,风节凛然……不愧一代完人”,为褒扬黄道周忠节,改谥“忠端”;道光帝甚至旨准黄道周从祀孔庙。此为后话。
以自己文弱的双肩,担起天下大任,抛头颅,洒热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此悲绝之情,忠勇之状,感天动地。
“或许石斋先生、大樽先生、苍水公等人不善领兵作战,对上清兵无异以卵击石。
本藩也不求家乡学子,都能成为岳武穆那样来挽狂澜于既倒。
但至少,能明事理,辨是非,知荣辱吧。
本藩相信,如果人人都能做石斋先生、大樽先生、苍水公那样‘于世无补’之事,我泱泱中华焉能任由东夷小族凌驾。
石斋先生曾写道:
‘何人如武穆,唯我效文山’。
闽人风骨,当数石斋先生!”
郑经准备借此机会,拨乱反正,大祭忠良,以正视听。
……
等交代完事情后,郑经看着依然香火鼎盛的泉州学宫,又抬头望向天空。
福建的二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泉州的空气,弥漫着海的清新。
本藩,要给泉州百姓一片清明!(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