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

    宫中挂满了灯笼,红彤彤很是喜庆。

    建武帝难得休息半日,没有批阅奏折,换上常服在天麒殿摆宴守岁,长幼嫡庶十二位皇子分坐左右。

    宴厅其乐融融,欢声笑语。

    到了子时。

    诸皇子三叩九拜,祝父皇万寿无疆,随后轮流献上礼物。

    期间未有什么暗斗争风,建武帝权倾天下,东宫稳固如山,所以诸皇子表面上兄友弟恭。

    轮到十二皇子赵浩,虚岁方才六岁,捧着卷轴走到御案前。

    “这是儿臣听来的诗,誊写了几百遍才满意,祝父皇龙体安康,寿与天齐。”

    建武帝接过卷轴,打开后见到一首五言绝句。

    圣君享天命,功德高煌煌……

    “写的不错。”

    建武帝笑着点头,不知是夸赞皇子的字,还是说诗写得好。

    康公公拍马道:“老奴也听过这诗,在京中广为传唱,据说是北方第一才子所作,正是陛下励精图治,才有天下士子虔诚拥护!”

    “你这老倌儿惯会拍马。”

    建武帝笑道:“浩儿字写的不错,看来平日里是用功了,赐笔墨纸砚,日后再接再厉。”

    赵浩惊喜道:“拜谢父皇。”

    其他皇子面露羡慕,轮番进献的奇珍异宝,只得了句夸赞,没有任何实物赐下。

    太子记下了“北方第一才子”,会写拍马屁的诗词,还得了父皇夸赞,或许可以募入东宫做事。

    宴会结束。

    建武帝回到勤政殿,打开卷轴欣赏片刻,忽然问道。

    “朕怎么不知道,京城出了个北方第一才子?”

    任谁都知道舆论的重要性,而民间的舆论大多掌握在读书人手中,所以镇抚司有不少书生密探。

    混入其中打探消息,谁敢对朝廷、对陛下不满,轻则科举之路断绝,重则死于强盗贼人之手。

    “回陛下。”

    康公公收了珍妃的银子,为赵浩说了吉祥话,自然会调查好诗词来历,以及写诗之人身份背景。

    “此人名唤苏明远,本是个落魄书生,虽多有才名,然而性子清高,不愿投效,所以连年科举失利。”

    当今科举让世家大族垄断,不过也给了寒门士子机会,那就是投效。

    持帖拜入世家大族门下,名义上是门客、清客,实则什么事都不用做,只要一心读书备战科考即可。

    世家大族会安排名师指点文章,又会疏通主试考官,榜上有名的概率就高多了。

    近些年科举南方士子占八成,余下二成半数是北方大族,再半数是投效大族的士子。

    那些真正身家清白的穷苦书生,几乎不可能考中。

    建武帝面色如常,眼底闪过寒光:“有些人越来越过分了,科举是为朝选才,岂能沦为私户计?”

    康公公不敢置评,世家底蕴深厚斗不过。

    更何况陛下一心平衡,安稳交接皇位,没有与世家争斗的意思。

    “苏明远去年七八月份,外出游历途径凉州,意外发了笔横财,回到京城后开始大肆写诗作词,花钱请其他书生传播。”

    “名声起来后印刷诗集,花大价钱请沈祭酒、卢博士做序,一时间名声大噪,便有了北方第一才子的美名。”

    建武帝微微一怔:“花银子捧出来的?”

    “陛下圣明。”

    康公公不敢隐瞒:“正因如此,许多读书人不服,甚至当街嘲讽。不过苏明远此人,忠君体国,写的诗也是如此。”() ()

    “竟是个溜须拍马的家伙……”

    建武帝再看那诗句,不似先前顺眼,沉吟片刻问道。

    “此人确定与世家大族无牵扯?”

    “确定。”

    康公公说道:“苏明远常去崔氏书铺借书,里面伙计是镇抚司探子,亲耳听到他说宰相府烈火烹油,敬而远之。”

    “不错,是个看清楚大势的。”

    建武帝收起卷轴,吩咐道:“摆驾延禧宫,许久不见珍妃,朕有些想念了。”

    康公公躬身领命,暗叹又有人要飞黄腾达了。

    年后春闱,那苏明远定能高中!

    ……

    大年初一。

    无需洒扫庭除。

    李平安煮了百来个饺子,个个皮薄馅大,咬一口呲油水。

    “好吃!”

    自己做了三年饭,曾经靠外卖活着的宅男,也练出了不错的厨艺。

    吃饺子的时候会想起前世,不过已经没了悲伤,更不会吃着吃着流泪,只是机械的睹物思人。

    人总得学会习惯。

    吃罢饭惯例练武,先是铁腿功,然后修炼铁布衫。

    赤裸着上半身,涂满锻骨药膏,对着木桩咚咚咚碰撞。

    铁布衫的招式更加简洁,分为撞、压、靠、抱四种,或者说是不同角度的撞,击打锤炼胸背肌肉。

    “练起来简单,只是药膏耗费多了三四倍!”

    “四门武道同修,每天十几两银子,地主家都吃穷了……”

    李平安有时候忍不住想,弄几个赚钱的配方,改头换面卖出去,赚几千两银子用于练功。

    尤其在囊中羞涩时,途径春风楼时,这种想法如野草般滋生。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李平安默诵道家清心诀,将危险的想法按下,盘膝打坐修炼大蟾气。

    种种捷径,皆为诱惑!

    四门武道逐一练过,时间已经到了晌午。

    李平安正在诵读道家典籍,听到敲门声,开门看到拎着点心盒的李三。

    “平安兄弟,新年大吉。”

    “三哥新年大吉。”

    李平安不知该不该请进门,大过年的来殓尸房,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李家在京城属于外来户,又因为做的是阴门行当,历代都是买的农村媳妇,逢年过节也没人走动。

    “咱在外边说会儿话就行。”

    李三也不愿沾染晦气,将点心盒塞到李平安手中。

    “本来打算年后摆桌酒,你嫂子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咱两家祖上沾着亲,逢年过节必须走动。”

    李平安问道:“三哥的事儿成了?”

    “嘿嘿,果然瞒不过平安兄弟。”

    李三从怀里掏出个铜牌,上面铭刻百夫长三个字。

    “那两个贼人作恶多端,朝廷早就下了海捕文书,三司结案后,兵马司的罗指挥亲自给我升了官儿。”

    “恭喜三哥。”

    “感谢平安兄弟。”

    客气寒暄了几句,李三告辞,李平安回到殓尸房。

    打开点心盒,发现里面有一叠银票,数了数有百五十两,应该是通缉令奖励的捉刀银。

    “嗯,人还算不错!”

章节目录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贰更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贰更2并收藏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