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值房里的明枪暗箭朱由检并不知道,他仍在乾清宫东暖阁继续翻阅奏章,巡抚贵州左副都御史陆献明的一份奏疏,引起他的注意。
川贵奢安之乱已历时七年,叛贼虽然以水西为朝穴,但贵阳城北绵亘千里,号称水外,到处都是仲苗,叛乱反反复复。叛贼一退回北部,仲苗就群起响应,云南安效良,广西泗城等州,四川镇雄等土司都是反贼同党,奢崇明与这些人结盟,外加安邦彦等实在难以剿灭。陆献明建议以五万川兵分守于永宁、遵义,五万滇兵攻占于沾益、乌撤一带,七八万黔兵分布于思腊、三坌、陆广之东西同时并进,才能剿灭反贼。现今滇、川没有布置,仅靠黔兵五万,根本困不住反贼。
朱由检抬起头刚想吩咐王承恩,想起来刚被自己支出去找资料,旁边侍立的是高时明,于是随意问了句:“你也曾任过秉笔,对奢安之乱可熟悉?”
天启初年奢安之乱时,正是高时明秉笔司礼监的时候,那时王安在位,高时明比较得宠,川贵的不少奏报都是他处理的,所以印象尤新。
“川贵叛乱奴婢还是清楚的,不知道万岁想知道哪些?”奢安之乱比较复杂,高时明也不知道皇帝具体想了解什么。
“从天启元年到现在奢崇明,安邦彦已叛乱七年,屡剿不利,迁延至今,你可知道是何缘故?”朱由检这句不乏考教之意。
高时明这些年也时常反思,原想润色一番,仔细一想皇帝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觉得应该实话实说,“要说奢安之乱,就得从土汉矛盾说起,汉民与众苗之间矛盾已久,自万历以来,云贵一带,官员贪腐横行,对当地百姓欺压得狠了,奴婢至今还记得曾经批过贵州提学道刘锡玄的一篇奏疏,他说云贵当地百姓遭受贪官污吏的盘剥,生活苦不堪言,甚至土司也备受流官‘脧削’,百姓无一不愤怒。足见当时官吏盘剥之狠。奢崇明与其子奢寅等人也有所怨恨,因而产生了叛明之心,趁建奴大兵压境,辽东事紧,川军调去辽东,才起兵反叛。”
“朕还有印象,天启三年的时候战乱就已平息,怎么现今又有不稳的迹象?”朱由检在潜邸的时候对大明的不少历史都反复研究过,记得当时是报捷的。
高时明说道:“据奴婢所知,天启三年四川巡抚朱燮元率四川总兵官李维新、监军副使李仙品、佥事监军刘可训等,分五路进兵龙场,擒获奢崇明妻安氏、弟奢崇辉及叛军大学士、经略、丞相、总督等文官武将多人,斩首万余人,奢崇明父子俱受伤而逃,于朝廷来说,平叛已算告捷,但奢崇明父子躲到安邦彦的水西一带,继续为祸,官府只能时剿时抚。”
“朱燮元现在哪里?”朱燮元这个人朱由检有印象,奢安之乱最终也是在他的清剿之下彻底平定的,看来现在最好还是启用他,
高时明不愧是司礼监秉笔出身,对朝廷动向事事关心,颇为熟悉,“奴婢听说,朱燮元于天启六年回乡守制去了。”
朱由检把陆献明的奏疏递给高时明,“司礼监批红,朱燮元平复川贵叛乱,功于社稷,今水西不稳,叛乱将起,今夺情起复,擢朱燮元总督云贵川黔桂五省军政,加兵部尚书衔,五省总兵悉归调遣,负责剿灭奢安叛贼,平靖地方。加急发给内阁催办。”
高时明连忙应是。
朱由检想了想,又吩咐他:“顺便写道谕旨,朝廷财政艰难,许他就地筹措粮饷。”
朱由检也是没办法,虽然刚抄了千万两回来,但是要拿给朱燮元,估计用不了两年,这点银子就没了,而且给了朱燮元,辽东给不给,山东有白莲,甘陕有三寇,都来要钱怎么办。
高时明欲言又止,朱由检看出来有些疑惑,“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高时明还是把他的担忧讲了出来,“万岁,今川贵由于奢安之乱,民生凋敝,许督抚自筹粮饷,只怕当地百姓难堪重负啊。”
现在整个大明的情况都不怎么好,边疆地区尤其不稳,东虏、西虏,奢安,四处要钱,过段时间搞不好,西北也要乱起来,朱由检不想花钱,可形势逼人。
“责令户部先筹措三十万两,粮草在湖广征集,清剿奢安不是短时间的事儿,你和兵部也说一下,让他们想想办法。”朱由检又叮嘱了一句,“你再去兵部查一下,祖大寿现在在哪?如果他到了陕西,让他别闲着,趁现在海寇还没什么动作,清剿一下当地的乱匪。”
朱由检也是怕祖大寿在陕西不老实,搞出点事情来,最后跑回辽东,把他调出来只这么一次机会,绝对不能让他再回去,否则关宁集团的形成只会越来越快。兵事上,自己的侍卫亲军没练出来,说什么都没用,先忍一口气吧。
现在自己腾不出手来整顿辽东,但是眼前锦衣卫却可以整顿。() ()
刚刚他看了户部尚书郭允厚的奏疏,“京营年俸三百余万石,今京、通二仓存米仅剩下一百二十六万九千五百七十三石,目前还能以两仓的存米作为支应,今后将难以为继。锦衣卫在万历年间仅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余人,魏珰增补,先帝荫补,现在已经三万六千三百六十余人,多支米二十七万多石。请皇帝批准核查。”
当然说是核查,还是提醒朱由检赶紧裁撤,这两件事儿差不多,京营十几万人,锦衣卫三万多,现在状况就是至少一半都是在那里虚领。
见高时明差遣当值的小太监去办事,他突然想到王承恩,这家伙还真是榆木脑袋,自己吩咐他去做事,他就真的自己跑去做事,浑然忘记自己现在是司礼监的二号人物,东厂提督太监,看看人家高时明毕竟是前朝司礼监秉笔,做事就井然有序的。
于是朱由检吩咐道:“时明,去把张惟贤、骆思恭、郭承昊叫过来。”
先来的是骆思恭和郭承昊两个,朱由检见到他们就问道:“朕问你们,现在锦衣卫多少人?”
骆思恭当先答道:“锦衣卫现有三万六千三百六十余人。”
“这么说郭允厚的数字是从你这里来的?”朱由检问道。
骆思恭答道:“是,前几天郭尚书向锦衣卫下了咨文,臣等也是如实查验回报的。”
“朕听说,万历年间锦衣卫也只一万七千多,现在多了一倍有余。怎么会这么多?”朱由检问道。
“这……”骆思恭看了郭承昊一眼,说道:“陛下,天启一朝,魏珰时刻增补,外加蒙荫等等,致使锦衣卫人员超编,现在确实臃肿不堪。”
“蒙荫的有多少?”
“锦衣卫千户以上蒙荫的七百余人,若加上历年荫补的,大略四千三百余人。”骆思恭也如实作答。
朱由检眉头皱起,“这么多?米粮从何处支应?”
郭承昊这时插口道:“陛下,现在锦衣卫照万历时年增俸禄近三十万石,臣也是按例向户部支米,户部才发来咨文,增补好裁撤,荫官确实太多,臣等也拿他们没办法。”
这话很明确,蒙荫都是皇帝赐的,他们也确实无权裁撤。
朱由检想了想,询问二人,“从今往后,朕不会再荫补锦衣卫,你们按照职司把冗员裁撤掉,朕给你们三个月,裁撤到万历时的标准,至于过去蒙荫的人员,一会儿英国公过来,朕同他说一下,把这些人都挪去五军都督府,另外与魏珰牵涉的要酌情削夺、清除,这件事儿你们做了吗?”
骆思恭立刻回复,“禀陛下,现在削夺、黜落的有魏珰、王体乾、涂文辅、梁栋、石元雅、李永贞等人荫补子弟等一百七十余人,其他因未有发落,所以……”
朱由检明白了,虽然自己把魏忠贤打发去给光宗守灵,但现在一没有定罪,二没有大范围追查阉党余孽,现在也就是魏忠贤身边几个主要人物的荫补被夺,其他的没皇帝的话,他们怎么敢随便乱动。朱由检想明白这一点,也就没再要求他们,这事儿不着急,清查阉党余孽怎么也要等到过完年之后,这段时间他还想清净点呢。
“这些人先就这样,过完年魏珰的案子就得审理,待审理过后再行处理,先把增补的裁撤掉,另外选派精干人员去辽东、宣大、甘陕和云贵,这些地方战事或起,或将起,朕要知道这几个地方的详细情报,你们要把这件事当做头等大事去做,一有情况,随时向朕汇报。另外还需要你们派干员去各州府县侦查,有贪腐索贿的官员,拿到实据,交给朕来查办。”朱由检吩咐道。
“是,陛下,臣等回去马上精简人员,另派干员到各地监察地方,请陛下放心。”骆思恭答得倒是很干脆,这事儿也是锦衣卫最愿意干的,别说中饱私囊,就凭锦衣卫的腰牌,下到地方什么事做不了。
朱由检似是察觉了骆思恭的心思,再次强调,“朕知道你们有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朕不想去管,只要不惹出乱子就好,朕要看到结果,若无真凭实据,朕不会保你们,若有真凭实据,就算皇亲国戚,也奈何不了你们,另外不得扰民,懂了吗?”
这句话是给骆思恭和郭承昊一颗定心丸,就是怕他们两个畏首畏尾,不敢深入,这样这两个人必然竞争,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坐收结果了。
两人也是高兴,主要是万历、天启两朝,锦衣卫的职权被压制得厉害,只在京城活动,锦衣卫早就应该恢复对天下的监察,这次皇帝给了准话,他们的职司范围顿时扩大无数,回去两个人就得看着分派任务了。
朱由检满意地打发走两人,不久,张惟贤也到了,朱由检没说话,先把郭允厚的奏疏递了过去。
川贵奢安之乱已历时七年,叛贼虽然以水西为朝穴,但贵阳城北绵亘千里,号称水外,到处都是仲苗,叛乱反反复复。叛贼一退回北部,仲苗就群起响应,云南安效良,广西泗城等州,四川镇雄等土司都是反贼同党,奢崇明与这些人结盟,外加安邦彦等实在难以剿灭。陆献明建议以五万川兵分守于永宁、遵义,五万滇兵攻占于沾益、乌撤一带,七八万黔兵分布于思腊、三坌、陆广之东西同时并进,才能剿灭反贼。现今滇、川没有布置,仅靠黔兵五万,根本困不住反贼。
朱由检抬起头刚想吩咐王承恩,想起来刚被自己支出去找资料,旁边侍立的是高时明,于是随意问了句:“你也曾任过秉笔,对奢安之乱可熟悉?”
天启初年奢安之乱时,正是高时明秉笔司礼监的时候,那时王安在位,高时明比较得宠,川贵的不少奏报都是他处理的,所以印象尤新。
“川贵叛乱奴婢还是清楚的,不知道万岁想知道哪些?”奢安之乱比较复杂,高时明也不知道皇帝具体想了解什么。
“从天启元年到现在奢崇明,安邦彦已叛乱七年,屡剿不利,迁延至今,你可知道是何缘故?”朱由检这句不乏考教之意。
高时明这些年也时常反思,原想润色一番,仔细一想皇帝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觉得应该实话实说,“要说奢安之乱,就得从土汉矛盾说起,汉民与众苗之间矛盾已久,自万历以来,云贵一带,官员贪腐横行,对当地百姓欺压得狠了,奴婢至今还记得曾经批过贵州提学道刘锡玄的一篇奏疏,他说云贵当地百姓遭受贪官污吏的盘剥,生活苦不堪言,甚至土司也备受流官‘脧削’,百姓无一不愤怒。足见当时官吏盘剥之狠。奢崇明与其子奢寅等人也有所怨恨,因而产生了叛明之心,趁建奴大兵压境,辽东事紧,川军调去辽东,才起兵反叛。”
“朕还有印象,天启三年的时候战乱就已平息,怎么现今又有不稳的迹象?”朱由检在潜邸的时候对大明的不少历史都反复研究过,记得当时是报捷的。
高时明说道:“据奴婢所知,天启三年四川巡抚朱燮元率四川总兵官李维新、监军副使李仙品、佥事监军刘可训等,分五路进兵龙场,擒获奢崇明妻安氏、弟奢崇辉及叛军大学士、经略、丞相、总督等文官武将多人,斩首万余人,奢崇明父子俱受伤而逃,于朝廷来说,平叛已算告捷,但奢崇明父子躲到安邦彦的水西一带,继续为祸,官府只能时剿时抚。”
“朱燮元现在哪里?”朱燮元这个人朱由检有印象,奢安之乱最终也是在他的清剿之下彻底平定的,看来现在最好还是启用他,
高时明不愧是司礼监秉笔出身,对朝廷动向事事关心,颇为熟悉,“奴婢听说,朱燮元于天启六年回乡守制去了。”
朱由检把陆献明的奏疏递给高时明,“司礼监批红,朱燮元平复川贵叛乱,功于社稷,今水西不稳,叛乱将起,今夺情起复,擢朱燮元总督云贵川黔桂五省军政,加兵部尚书衔,五省总兵悉归调遣,负责剿灭奢安叛贼,平靖地方。加急发给内阁催办。”
高时明连忙应是。
朱由检想了想,又吩咐他:“顺便写道谕旨,朝廷财政艰难,许他就地筹措粮饷。”
朱由检也是没办法,虽然刚抄了千万两回来,但是要拿给朱燮元,估计用不了两年,这点银子就没了,而且给了朱燮元,辽东给不给,山东有白莲,甘陕有三寇,都来要钱怎么办。
高时明欲言又止,朱由检看出来有些疑惑,“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高时明还是把他的担忧讲了出来,“万岁,今川贵由于奢安之乱,民生凋敝,许督抚自筹粮饷,只怕当地百姓难堪重负啊。”
现在整个大明的情况都不怎么好,边疆地区尤其不稳,东虏、西虏,奢安,四处要钱,过段时间搞不好,西北也要乱起来,朱由检不想花钱,可形势逼人。
“责令户部先筹措三十万两,粮草在湖广征集,清剿奢安不是短时间的事儿,你和兵部也说一下,让他们想想办法。”朱由检又叮嘱了一句,“你再去兵部查一下,祖大寿现在在哪?如果他到了陕西,让他别闲着,趁现在海寇还没什么动作,清剿一下当地的乱匪。”
朱由检也是怕祖大寿在陕西不老实,搞出点事情来,最后跑回辽东,把他调出来只这么一次机会,绝对不能让他再回去,否则关宁集团的形成只会越来越快。兵事上,自己的侍卫亲军没练出来,说什么都没用,先忍一口气吧。
现在自己腾不出手来整顿辽东,但是眼前锦衣卫却可以整顿。() ()
刚刚他看了户部尚书郭允厚的奏疏,“京营年俸三百余万石,今京、通二仓存米仅剩下一百二十六万九千五百七十三石,目前还能以两仓的存米作为支应,今后将难以为继。锦衣卫在万历年间仅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余人,魏珰增补,先帝荫补,现在已经三万六千三百六十余人,多支米二十七万多石。请皇帝批准核查。”
当然说是核查,还是提醒朱由检赶紧裁撤,这两件事儿差不多,京营十几万人,锦衣卫三万多,现在状况就是至少一半都是在那里虚领。
见高时明差遣当值的小太监去办事,他突然想到王承恩,这家伙还真是榆木脑袋,自己吩咐他去做事,他就真的自己跑去做事,浑然忘记自己现在是司礼监的二号人物,东厂提督太监,看看人家高时明毕竟是前朝司礼监秉笔,做事就井然有序的。
于是朱由检吩咐道:“时明,去把张惟贤、骆思恭、郭承昊叫过来。”
先来的是骆思恭和郭承昊两个,朱由检见到他们就问道:“朕问你们,现在锦衣卫多少人?”
骆思恭当先答道:“锦衣卫现有三万六千三百六十余人。”
“这么说郭允厚的数字是从你这里来的?”朱由检问道。
骆思恭答道:“是,前几天郭尚书向锦衣卫下了咨文,臣等也是如实查验回报的。”
“朕听说,万历年间锦衣卫也只一万七千多,现在多了一倍有余。怎么会这么多?”朱由检问道。
“这……”骆思恭看了郭承昊一眼,说道:“陛下,天启一朝,魏珰时刻增补,外加蒙荫等等,致使锦衣卫人员超编,现在确实臃肿不堪。”
“蒙荫的有多少?”
“锦衣卫千户以上蒙荫的七百余人,若加上历年荫补的,大略四千三百余人。”骆思恭也如实作答。
朱由检眉头皱起,“这么多?米粮从何处支应?”
郭承昊这时插口道:“陛下,现在锦衣卫照万历时年增俸禄近三十万石,臣也是按例向户部支米,户部才发来咨文,增补好裁撤,荫官确实太多,臣等也拿他们没办法。”
这话很明确,蒙荫都是皇帝赐的,他们也确实无权裁撤。
朱由检想了想,询问二人,“从今往后,朕不会再荫补锦衣卫,你们按照职司把冗员裁撤掉,朕给你们三个月,裁撤到万历时的标准,至于过去蒙荫的人员,一会儿英国公过来,朕同他说一下,把这些人都挪去五军都督府,另外与魏珰牵涉的要酌情削夺、清除,这件事儿你们做了吗?”
骆思恭立刻回复,“禀陛下,现在削夺、黜落的有魏珰、王体乾、涂文辅、梁栋、石元雅、李永贞等人荫补子弟等一百七十余人,其他因未有发落,所以……”
朱由检明白了,虽然自己把魏忠贤打发去给光宗守灵,但现在一没有定罪,二没有大范围追查阉党余孽,现在也就是魏忠贤身边几个主要人物的荫补被夺,其他的没皇帝的话,他们怎么敢随便乱动。朱由检想明白这一点,也就没再要求他们,这事儿不着急,清查阉党余孽怎么也要等到过完年之后,这段时间他还想清净点呢。
“这些人先就这样,过完年魏珰的案子就得审理,待审理过后再行处理,先把增补的裁撤掉,另外选派精干人员去辽东、宣大、甘陕和云贵,这些地方战事或起,或将起,朕要知道这几个地方的详细情报,你们要把这件事当做头等大事去做,一有情况,随时向朕汇报。另外还需要你们派干员去各州府县侦查,有贪腐索贿的官员,拿到实据,交给朕来查办。”朱由检吩咐道。
“是,陛下,臣等回去马上精简人员,另派干员到各地监察地方,请陛下放心。”骆思恭答得倒是很干脆,这事儿也是锦衣卫最愿意干的,别说中饱私囊,就凭锦衣卫的腰牌,下到地方什么事做不了。
朱由检似是察觉了骆思恭的心思,再次强调,“朕知道你们有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朕不想去管,只要不惹出乱子就好,朕要看到结果,若无真凭实据,朕不会保你们,若有真凭实据,就算皇亲国戚,也奈何不了你们,另外不得扰民,懂了吗?”
这句话是给骆思恭和郭承昊一颗定心丸,就是怕他们两个畏首畏尾,不敢深入,这样这两个人必然竞争,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坐收结果了。
两人也是高兴,主要是万历、天启两朝,锦衣卫的职权被压制得厉害,只在京城活动,锦衣卫早就应该恢复对天下的监察,这次皇帝给了准话,他们的职司范围顿时扩大无数,回去两个人就得看着分派任务了。
朱由检满意地打发走两人,不久,张惟贤也到了,朱由检没说话,先把郭允厚的奏疏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