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那个春天的夜晚,很冷,马大姐从家里逃似得离开,然后将领带夹狠狠地丢入了荷花潭子,同时被她丢掉的还有很多。
马大姐并不知道,那枚领带夹不仅仅是父亲的心爱之物,其实也是母亲的。母亲对人世间的不舍、念想,以及愧疚,附着在领带夹上,带着不肯消散的执着存留其间。但马大姐让这执着深藏池底,直到老小区被推到,荷花池子被填埋,当多年后领带夹再重见天日之时,竟然没有成为锈迹斑斑的铁器。被时间铭刻其上的怨念,成为多年以后,重回过去的唯一契机。
“妈妈,为什么你会变成摆旧货的摊贩?”
似梦非梦的过去亦或是当下,马小萍抓着“妈妈”的手问道。说是妈妈,却是摊贩老板的模样,不见了之前的尖酸,也不是从前的面容,但是那神情与话语,就是妈妈,就是妈妈。
“并不是我变成摊贩,”妈妈微笑着,“应该说领带夹因为我的不肯离去,让它成为了我。”
“难道领带夹是人吗?”马小萍不解地问。
“可是我现在也不是人了。”
“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小萍,你还记得吗?你第一次见到这枚领带夹是什么时候?”
“我记得。那时我大概四五岁吧,哥哥小学毕业,要拍毕业照。人家都是白衬衫、蓝短裤、白球鞋,我哥只有一双绿色的解放鞋。他没有和你要到白球鞋,却不知道从哪里翻到了那枚领带夹。你下班回来,发现领导夹不见了,急了到处找。等哥哥从学校回来,看到他把领带夹歪歪扭扭地夹在红领巾上,气得不得了,把他收拾了一顿。我哥又哭又闹,用手捏着领带夹不还给你,差点就被他从楼上丢出去了。后来……我们就再也没见到,直到爸爸从劳改农场回来。”
“那次你哥哥想出风头,拿走了领带夹。我生怕被他弄丢,后来就藏起来了。你爸爸回来后,他好几次想和我找,都没有说出口,我也故意不说。他就天天在家里翻箱倒柜……”
“我记得呢,他就在卧室里翻来覆去地找,我看见了不敢问。后来,你拿出领带夹的那天,爸爸就出去了,很晚才回来。”马小萍有些小心翼翼地说。
“嗯,这枚领带夹……对你爸爸很重要。”妈妈像是有些自言自语,眼神渐渐空洞。
“不就是他老情人当年送给他的吗?那年过年,他不就讲给我们听……我听了气得不得了,他那么喜欢那个女的,为什么最后还是和你在一起。虽然说那个女的后来不在了,但爸爸并没有就……”女儿突然止住了话语,就像从前想问没敢问,再后来就没有机会再问的疑问,她只能转移话题说道,“再说,那种东西他自己留着也就算了,为什么你也要帮他好好留着?”
“小萍,领带夹的意义只有领带夹知道。”
“啊?”马小萍完全没有听懂。
“这些往事,领带夹——也就是你说的摊贩老板——可以告诉你。”就在母亲说完这句莫名的话后,马小萍觉得自己似乎在瞬间沉到了水里……
水并不深,还能借着阳光看到水下沉着的淤泥,以及生长的荷花根茎——啊,这里难道是小花园的荷花潭子!
“是的,就是荷花潭子,我要让你感受感受十多年来被困水下的绝望!”竟然是摊贩老板的声音,马小萍莫名害怕,想挣扎着往水面上去,却又好像怎么都动不了。
“不要害怕,没事的。”阿丁的声音也出现在这里,马小萍这才发现了那个什么旅社里的阿丁,好像就没有消失过,一直都在。
“领带夹,你不要再吓大姐了。我知道你憋了三十年气,但你得让她知道啊。”阿丁稳住了马大姐,转身又去劝摊贩老板,“还有,不就是你故意把她引到三十年前,想让她知道这一切吗?”
摊贩老板瞪着阿丁,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然后移过眼神,看向马大姐,恶狠狠地说:“你爸妈究竟为什么那么在乎我,你自己看!”
水波荡漾,时空流转。
……
马大姐一眼就看出,那是妈妈还在纱厂时,家里最早住过的马家大院。
这里原本是马大爹的三叔,在解放前跑马帮做生意时在城里置下的家产。后来马大爹成家,又退役离开了部队,就带着妻子搬来了这个同族的大院。哥哥就是在这里出生,院里院外,他熟悉得不得了。后来父亲所在的机床厂盖工人村,父亲也分得了一套,全家人才搬进了楼房。妈妈后来经常带她和哥哥回来看三爷爷三奶奶,哥哥的很多小伙伴也在这里,也会偷偷带她来这里玩。这里……发生过什么吗?
后院东北角的耳房内,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收拾行李。油灯晦暗,火苗闪动,灯下是正在写信的丈夫,一旁的妻子正在收衣物,却一会儿放入又一会儿拿出,犹豫不已。这窸窸窣窣的声音,还是打扰到伏案的人,他转过身来,轻声说道:“不要忙了,带不了什么的。就是要像平日里回村那样,不多不少地拿两样就行。那个包袱就算了,太像出远门的了。”
妻子像是泄气一般,只能点点头,又将衣物拿出了几件。可干坐着也很尴尬,妻子便打开一个大皮箱,从里面继续拿出或者拿进一些东西。箱子打开,一套整叠整齐的军装映入眼帘。妻子轻轻摸着军领,一路下滑:纹理清晰的黄色卡叽布料,虽已半旧发白但洗得干干净净,一条磨得发亮的皮带,压在上面。她还记得这套衣服,她们说亲的前一年,他入伍后回来探亲,穿的就是这套。她站在自家的山墙后,远远就就看到这一身黄的他,从村子口大踏步走来。她突然就害臊起来,马上转身进了屋子,好像人家见到她一样。
还是这套衣服,不知道陪着他经历了多少。妻子又理了理衣角,又下意识地往下压了压,却发现军装下似有物件,按压不平。她翻起军装,发现衣服下方是一打有红戳印子的信笺,它下面则是一个硬壳的小纸盒。妻子在看到盒子的那一瞬就知道,那是丈夫的珍爱之物。她不敢,也不能打开。快速将军装压下,胡乱地理了理箱子,又重新合上放到一边。
终于完成书信的丈夫,站起了身来,转身看到坐在床边发呆的妻子,似有些不忍。他将封口的信递给她,压低声音说道:“我走之后,如果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你就将信交给父亲;如果……我被抓了,你就将信马上烧掉。这样才能证明你什么都不知道,明白了吗?”妻子点点头,郑重地,然后那颗忍了很久的眼泪还是落了下来。
丈夫不是没有看到,但他什么都没有说,两人沉默相对,掩不去的尴尬又回来了。过了一会儿,作丈夫的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一般,突然起身,将那个大皮箱重新打开。
“这个……你帮我收着吧。”丈夫说。
“嗯?”妻子诧异地看着他,还有他手里递过来的小纸盒,“是什么?”
“是一枚领带夹。你打开看看吧。”
妻子依言打开了盒子,一枚通体银白色,上端镶嵌着一把金色的小提琴,尾部还挂有一条同色的纽扣链。她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放在手心,仔细地看了又看。
“是那把琴吗?”她指着领带夹问丈夫。
“是的,是把小提琴,西洋乐器。”他也一样看着领带夹,眼睛里闪动着的跳动的火苗。
“和三弦一样?也是拉?”
“嗯,有弓,拉出来的声音很好听,和三弦的不一样。”
“你会拉?”
“会。那个美国兵教过我的,还把他的小提琴借我拉。后来,就是这个大兵开飞机出去,没有再能飞回来。他的小提琴是遗物,被送回了美国他爹妈那里。”
妻子静静听着,眼睛又红了。
丈夫也就不再讲了,只能等她稍稍平息后,又继续讲道:“这枚领带夹是……你帮我保管吧。”
妻子不可置信地抬头看他,他肯定地点点头。那一刻,妻子有了一种被信任的喜悦,这个小东西对他,无疑是信物,顶重要顶重要的;可也无可名状地涌出一种酸涩,这小物件都已经交给自己,他应该是打定主意不再回来了。她突然就想将盒子还给他,她不要保存,她要他回来;可是又在下一秒反应过来,如果他能回来,他一定会再来找她,因为东西在她这里!
也不知是怎样的笃定,她应下了:“好。”
面对这样的交付,妻子什么都没问,什么都没说,就一个“好”字,反而让丈夫有了隐瞒的愧疚。他明白,从今往后,除了父母,他又亏欠了一个人。如果真的是夫妻,那或许还有一份情义;可……他们并不是,他有责任把这其中的原委和领带夹的来历告诉她。
“三妹,你真的不会后悔吗?”丈夫对着正在将盒子藏起来的妻子说道。
妻子身子一紧,这是他第一次喊她的小名,尽管是在这样的时刻。她回了回神,平静地说:“嗯,不后悔。”
“那你已经知道,这个领带夹是谁送我的吧?”丈夫直直看着她。
她没有回答,只是看着他,点了点头。
“你也知道我这次为什么要走。半月前得到消息,她已近来到木姐镇等我。那年她跟着做生意的父母去了国外,我们一直都通着信,就等着战打完了,他们就回来。可想不到这个战就不会停,当时省主席下野之后,我们这边的局势顿时紧张了起来,通信也中断了。我之后在边境执行任务时,遇到了走夷邦的同学,他也认识小梅。他告诉我,原来小梅一家已经来到了缅甸密□□,在那里做着玉石生意。因为同学在边境上跑活,让我和小梅又重新联系上了。那时我已经厌倦了打战,我不想再待在部队,便想先回省城申请退伍,再去缅甸去找到小梅。可等我回来,战又打起来了,我不仅没有退伍,还被老爹骗回村子,结了婚,娶了……你。”丈夫低着头,将事情的原委缓缓告诉她,“你也记得,我曾经写信告诉你,想要解除婚约。没想到,你还是等我等到了打完战。现在我也退伍了,本想着回村,说服父母,和你正式离婚。我已经耽误你很多年了,现在……又要你帮我离开。我这一辈子,大概也还不了你这份情。”
“这些,我都晓得。”妻子还是安静地坐着,似也跟着他陷入了回忆,“我从前不退婚,现在也不会离婚。你要走,我愿意帮你;如果你回来,我也会等你。”
“但是我,何德何能?”
“这个……可能是我的命。”
“三妹,不要等我了,你——”
“这个领带夹就是她送你的那个噶?”妻子打断了他的话,转移了话题。
“……哦,是,是这个。那个美国大兵牺牲后,我们大家都很难过的时候,她送给我了这个领带夹,说等我们结婚的时候,让我用这把小提琴去换她那把真的小提琴。三妹,你还是愿意……收着这领带夹吗?”
“嗯。”
一角的油灯,火苗摇动,一阵从门缝涌进的风,吹灭了它。
坐在床边的两人没有再说话,因为天已经快亮了。
马大姐并不知道,那枚领带夹不仅仅是父亲的心爱之物,其实也是母亲的。母亲对人世间的不舍、念想,以及愧疚,附着在领带夹上,带着不肯消散的执着存留其间。但马大姐让这执着深藏池底,直到老小区被推到,荷花池子被填埋,当多年后领带夹再重见天日之时,竟然没有成为锈迹斑斑的铁器。被时间铭刻其上的怨念,成为多年以后,重回过去的唯一契机。
“妈妈,为什么你会变成摆旧货的摊贩?”
似梦非梦的过去亦或是当下,马小萍抓着“妈妈”的手问道。说是妈妈,却是摊贩老板的模样,不见了之前的尖酸,也不是从前的面容,但是那神情与话语,就是妈妈,就是妈妈。
“并不是我变成摊贩,”妈妈微笑着,“应该说领带夹因为我的不肯离去,让它成为了我。”
“难道领带夹是人吗?”马小萍不解地问。
“可是我现在也不是人了。”
“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小萍,你还记得吗?你第一次见到这枚领带夹是什么时候?”
“我记得。那时我大概四五岁吧,哥哥小学毕业,要拍毕业照。人家都是白衬衫、蓝短裤、白球鞋,我哥只有一双绿色的解放鞋。他没有和你要到白球鞋,却不知道从哪里翻到了那枚领带夹。你下班回来,发现领导夹不见了,急了到处找。等哥哥从学校回来,看到他把领带夹歪歪扭扭地夹在红领巾上,气得不得了,把他收拾了一顿。我哥又哭又闹,用手捏着领带夹不还给你,差点就被他从楼上丢出去了。后来……我们就再也没见到,直到爸爸从劳改农场回来。”
“那次你哥哥想出风头,拿走了领带夹。我生怕被他弄丢,后来就藏起来了。你爸爸回来后,他好几次想和我找,都没有说出口,我也故意不说。他就天天在家里翻箱倒柜……”
“我记得呢,他就在卧室里翻来覆去地找,我看见了不敢问。后来,你拿出领带夹的那天,爸爸就出去了,很晚才回来。”马小萍有些小心翼翼地说。
“嗯,这枚领带夹……对你爸爸很重要。”妈妈像是有些自言自语,眼神渐渐空洞。
“不就是他老情人当年送给他的吗?那年过年,他不就讲给我们听……我听了气得不得了,他那么喜欢那个女的,为什么最后还是和你在一起。虽然说那个女的后来不在了,但爸爸并没有就……”女儿突然止住了话语,就像从前想问没敢问,再后来就没有机会再问的疑问,她只能转移话题说道,“再说,那种东西他自己留着也就算了,为什么你也要帮他好好留着?”
“小萍,领带夹的意义只有领带夹知道。”
“啊?”马小萍完全没有听懂。
“这些往事,领带夹——也就是你说的摊贩老板——可以告诉你。”就在母亲说完这句莫名的话后,马小萍觉得自己似乎在瞬间沉到了水里……
水并不深,还能借着阳光看到水下沉着的淤泥,以及生长的荷花根茎——啊,这里难道是小花园的荷花潭子!
“是的,就是荷花潭子,我要让你感受感受十多年来被困水下的绝望!”竟然是摊贩老板的声音,马小萍莫名害怕,想挣扎着往水面上去,却又好像怎么都动不了。
“不要害怕,没事的。”阿丁的声音也出现在这里,马小萍这才发现了那个什么旅社里的阿丁,好像就没有消失过,一直都在。
“领带夹,你不要再吓大姐了。我知道你憋了三十年气,但你得让她知道啊。”阿丁稳住了马大姐,转身又去劝摊贩老板,“还有,不就是你故意把她引到三十年前,想让她知道这一切吗?”
摊贩老板瞪着阿丁,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然后移过眼神,看向马大姐,恶狠狠地说:“你爸妈究竟为什么那么在乎我,你自己看!”
水波荡漾,时空流转。
……
马大姐一眼就看出,那是妈妈还在纱厂时,家里最早住过的马家大院。
这里原本是马大爹的三叔,在解放前跑马帮做生意时在城里置下的家产。后来马大爹成家,又退役离开了部队,就带着妻子搬来了这个同族的大院。哥哥就是在这里出生,院里院外,他熟悉得不得了。后来父亲所在的机床厂盖工人村,父亲也分得了一套,全家人才搬进了楼房。妈妈后来经常带她和哥哥回来看三爷爷三奶奶,哥哥的很多小伙伴也在这里,也会偷偷带她来这里玩。这里……发生过什么吗?
后院东北角的耳房内,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收拾行李。油灯晦暗,火苗闪动,灯下是正在写信的丈夫,一旁的妻子正在收衣物,却一会儿放入又一会儿拿出,犹豫不已。这窸窸窣窣的声音,还是打扰到伏案的人,他转过身来,轻声说道:“不要忙了,带不了什么的。就是要像平日里回村那样,不多不少地拿两样就行。那个包袱就算了,太像出远门的了。”
妻子像是泄气一般,只能点点头,又将衣物拿出了几件。可干坐着也很尴尬,妻子便打开一个大皮箱,从里面继续拿出或者拿进一些东西。箱子打开,一套整叠整齐的军装映入眼帘。妻子轻轻摸着军领,一路下滑:纹理清晰的黄色卡叽布料,虽已半旧发白但洗得干干净净,一条磨得发亮的皮带,压在上面。她还记得这套衣服,她们说亲的前一年,他入伍后回来探亲,穿的就是这套。她站在自家的山墙后,远远就就看到这一身黄的他,从村子口大踏步走来。她突然就害臊起来,马上转身进了屋子,好像人家见到她一样。
还是这套衣服,不知道陪着他经历了多少。妻子又理了理衣角,又下意识地往下压了压,却发现军装下似有物件,按压不平。她翻起军装,发现衣服下方是一打有红戳印子的信笺,它下面则是一个硬壳的小纸盒。妻子在看到盒子的那一瞬就知道,那是丈夫的珍爱之物。她不敢,也不能打开。快速将军装压下,胡乱地理了理箱子,又重新合上放到一边。
终于完成书信的丈夫,站起了身来,转身看到坐在床边发呆的妻子,似有些不忍。他将封口的信递给她,压低声音说道:“我走之后,如果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你就将信交给父亲;如果……我被抓了,你就将信马上烧掉。这样才能证明你什么都不知道,明白了吗?”妻子点点头,郑重地,然后那颗忍了很久的眼泪还是落了下来。
丈夫不是没有看到,但他什么都没有说,两人沉默相对,掩不去的尴尬又回来了。过了一会儿,作丈夫的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一般,突然起身,将那个大皮箱重新打开。
“这个……你帮我收着吧。”丈夫说。
“嗯?”妻子诧异地看着他,还有他手里递过来的小纸盒,“是什么?”
“是一枚领带夹。你打开看看吧。”
妻子依言打开了盒子,一枚通体银白色,上端镶嵌着一把金色的小提琴,尾部还挂有一条同色的纽扣链。她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放在手心,仔细地看了又看。
“是那把琴吗?”她指着领带夹问丈夫。
“是的,是把小提琴,西洋乐器。”他也一样看着领带夹,眼睛里闪动着的跳动的火苗。
“和三弦一样?也是拉?”
“嗯,有弓,拉出来的声音很好听,和三弦的不一样。”
“你会拉?”
“会。那个美国兵教过我的,还把他的小提琴借我拉。后来,就是这个大兵开飞机出去,没有再能飞回来。他的小提琴是遗物,被送回了美国他爹妈那里。”
妻子静静听着,眼睛又红了。
丈夫也就不再讲了,只能等她稍稍平息后,又继续讲道:“这枚领带夹是……你帮我保管吧。”
妻子不可置信地抬头看他,他肯定地点点头。那一刻,妻子有了一种被信任的喜悦,这个小东西对他,无疑是信物,顶重要顶重要的;可也无可名状地涌出一种酸涩,这小物件都已经交给自己,他应该是打定主意不再回来了。她突然就想将盒子还给他,她不要保存,她要他回来;可是又在下一秒反应过来,如果他能回来,他一定会再来找她,因为东西在她这里!
也不知是怎样的笃定,她应下了:“好。”
面对这样的交付,妻子什么都没问,什么都没说,就一个“好”字,反而让丈夫有了隐瞒的愧疚。他明白,从今往后,除了父母,他又亏欠了一个人。如果真的是夫妻,那或许还有一份情义;可……他们并不是,他有责任把这其中的原委和领带夹的来历告诉她。
“三妹,你真的不会后悔吗?”丈夫对着正在将盒子藏起来的妻子说道。
妻子身子一紧,这是他第一次喊她的小名,尽管是在这样的时刻。她回了回神,平静地说:“嗯,不后悔。”
“那你已经知道,这个领带夹是谁送我的吧?”丈夫直直看着她。
她没有回答,只是看着他,点了点头。
“你也知道我这次为什么要走。半月前得到消息,她已近来到木姐镇等我。那年她跟着做生意的父母去了国外,我们一直都通着信,就等着战打完了,他们就回来。可想不到这个战就不会停,当时省主席下野之后,我们这边的局势顿时紧张了起来,通信也中断了。我之后在边境执行任务时,遇到了走夷邦的同学,他也认识小梅。他告诉我,原来小梅一家已经来到了缅甸密□□,在那里做着玉石生意。因为同学在边境上跑活,让我和小梅又重新联系上了。那时我已经厌倦了打战,我不想再待在部队,便想先回省城申请退伍,再去缅甸去找到小梅。可等我回来,战又打起来了,我不仅没有退伍,还被老爹骗回村子,结了婚,娶了……你。”丈夫低着头,将事情的原委缓缓告诉她,“你也记得,我曾经写信告诉你,想要解除婚约。没想到,你还是等我等到了打完战。现在我也退伍了,本想着回村,说服父母,和你正式离婚。我已经耽误你很多年了,现在……又要你帮我离开。我这一辈子,大概也还不了你这份情。”
“这些,我都晓得。”妻子还是安静地坐着,似也跟着他陷入了回忆,“我从前不退婚,现在也不会离婚。你要走,我愿意帮你;如果你回来,我也会等你。”
“但是我,何德何能?”
“这个……可能是我的命。”
“三妹,不要等我了,你——”
“这个领带夹就是她送你的那个噶?”妻子打断了他的话,转移了话题。
“……哦,是,是这个。那个美国大兵牺牲后,我们大家都很难过的时候,她送给我了这个领带夹,说等我们结婚的时候,让我用这把小提琴去换她那把真的小提琴。三妹,你还是愿意……收着这领带夹吗?”
“嗯。”
一角的油灯,火苗摇动,一阵从门缝涌进的风,吹灭了它。
坐在床边的两人没有再说话,因为天已经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