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这世上一回,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
这么多年来,我有意无意的逃避着,逃避着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执念,逃避着学生时代里那些晦暗不堪的过去;也逃避着自己内心对感情的那份渴望。
历尽千帆,可谓是面目全非。
2020年临近春节,南方爆发了一场瘟疫,突然其来,到处开始交通管制,人心惶惶的,就连回家都变成了一种奢侈。
说来也是幸运,看到这个新闻之前,薛柠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大概一周之前,远在外省的薛涛打了通电话给她,嘘寒问暖了几句之后便试探着说:“爸爸去年病了一场,养了一年多了也不见好,你今年过年要是有时间还是回来看看吧。”
薛柠沉默了良久,淡淡的回复道:“知道了。”
电话那头薛涛的声音略显紧张:“我知道你不想回来,我也不想劝你做些什么,只是最近爸他经常坐在大门口望着马路,经常一坐就是一天,言语间有一句没一句询问起你的状况,我想他应该是想你了。”
挂了电话之后,几番思索,薛柠在钉钉上提交了请假手续。
她在西安的一家规划设计院上班,春节假期只有七天。
今年的春节在公历的1月24号,她们单位工作群里早就发了通知,从23号下午开始放假,一直放到30号。
薛柠提交的请假手续是1月22号和23号两天。20号早上刚到办公室,她的部门主管阴阳怪气的在办公室里说:“以后春节假期前后不准请假,每个人都想早点回家过年,大家都走了,活谁来干……诸如此类。”
主管的眼神有意无意的看向薛柠,她只是笑了笑,打开钉钉翻了翻审批记录,看到已经审批通过,笑着收起了手机。
20号中午甲方单位通知要对接几个方案上的问题,李子扬开车将她送到目的地之后询问:“听说你要回家过年啊?”
薛柠拖着背包和笔记本慢吞吞的关车门,无奈道:“是啊,还以为年前再不用来这了呢。”
李子扬见她岔开话题,没再多问,嘱咐了几句安全之类的就驱车离去了。
21号下午下班之后,她照常回到了宿舍。打包好了行李,又把宿舍里里外外仔细打扫了一遍。
22号一早她就踏上了那条不知道能否称之为回家的路。近一年多的时间薛柠大多在项目部上班,一个月有一周会回西安总部办公,项目部比总部更加自由,加之李子扬经常往返两地,顺风车蹭的得心应手。
李子扬提了好几次让她把这个苦差事甩出去,薛柠都拒绝了。
薛柠负责的项目部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拥有所有北方小城的特点,穷且人少。
早上六点早早开始排队等车,直到七点半才坐上为数不多的市际班车。
车上乱糟糟的,有提着自家农产品去给已在大城市安身立命的孩子送关怀的耄耋老人;也有穿着靓丽去西安置办年货的年轻夫妻;一路上吵吵嚷嚷,弄的薛柠火有些大。
两个小时的车程不算长,到西安城西客运站的时候,她的耳朵出现了耳鸣的迹象。
想起一路上没有摘过耳机,又为了盖住那些令人烦躁的吵嚷遂将耳机声音开得很大,强忍着耳朵的不适,艰难穿行在人群中,薛柠更烦躁了些。
虽然中国的春运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但下车之后眼前的景象着实惊到了她。
已经不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她拖着行李箱走的异常痛苦。
好不容易走到自动售票机排队的地方,眼镜还被挤掉了。
于是轮到她买票的时候,近视快600度的薛柠近乎是趴在售票机的屏幕上才能勉强看清字。
等她买完票出来,找到一个人相对稀疏的地方戴好隐形眼镜之后才发现,她买错票了。
倒不是买错了站,是买错了时间点。
早上6点出发就是为了赶上11点的车,可那张盖着红色印章的车票上打印的时间却是12点30分。
她拖着行李箱,慢吞吞的走着,远远望去,像一只背着壳缓慢爬行的蜗牛。
看着售票机前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放弃了换票的念头。
车站外面到处都是拉客的,更有甚者伸手就要夺你的行李箱,薛柠将行李箱护在身前,一段不到200米的路程,却是走了近十分钟,只一直在不停的拒绝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好意”。
车站对面找了一家相对人少的小店,点了些吃的,以最慢的速度吃完饭,又从包里拿出口红仔仔细细的补好妆。
这些年,她早已习惯了化妆。办公室里所有的女生都化妆,她刚来的时候每天听得最多的就是哪个牌子出新品了,哪个明星又代言了;她为了融入她们的圈子,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学习成长。
汽车在高速上越跑越快,窗外的风景有些许熟悉,她看着窗外的天空出神。
窗外光影变换,索性闭上眼睛开始养神,好在,这个车上还是比较安静的,薛柠才得享这片刻的宁静。
到站之后,她还没下车,透过玻璃就看见了薛涛等在出站口。
薛柠有一瞬间的犹豫,她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个跟她流着同样血液的兄长,一路上在心里演练过无数次的久别重逢都在看见他的那一刻溃不成军,抛诸脑后。
等她反应过来,薛涛已经接过了她的行李箱,手与手触碰的那一刻,她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一双手牵着她上学,接她放学,带她下河摸鱼,上山打鸟。
见她嘴角带了一丝笑意,薛涛便试探着说:“爸妈知道你回来肯定很高兴,对了你还没见过你嫂子吧,这次回来刚好见见。”
薛柠诧异道:“你结婚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薛涛急忙解释,生怕她误会:“没有没有,还没结,这次把她带回来给爸妈看看。”
停顿了一会儿后,又坚定地开口:“如果不出意外地话,应该就是她了。”
薛柠没有说话,只是跟在他身后,见他拖着行李箱走到路边的白色的小轿车后面,放进了后备箱,她才打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速不高,乡间的柏油马路有些颠簸,一个半挂车行过之后,视线已被漫天的灰尘遮挡。
薛柠有点恍惚,从前,也是这样一条随时会起风的沙尘路,路的尽头是她的家,家里有爸爸妈妈,有哥哥,还有门口两只可爱的大黄狗;而如今,她却不知道,这条沙尘路的尽头还有没有她的家。
车子停在靛蓝色的大门前,门口用瓷砖拼成了“家和万事兴”五个大字。
薛柠知道,这是她们那里曾经最流行的装饰,小时候,谁家要是能盖起院墙,盖大门的时候必然会用红色的瓷砖在大门上面贴上例如“勤和家兴”等字样,这不仅是对一个家庭的美好祝愿,也是一户人家地位的象征。
薛涛看出了她眼底的疑惑,解释道:“你上大学走了后不久,爸就翻新了院墙,又新盖了三间平房,这个大门也是那个时候做的。”
“别站着了,进去吧,妈应该把饭做好了”
她没有回家的感觉,反倒是像个客人一般,任由薛涛热情带领着。
六年未归的薛柠吃了她人生中最丰盛的一顿饭菜。
素未谋面的未来嫂子表现的过分热情,一直不停的给她添菜:“一直听你哥说起你,没想到长得这么漂亮。”
“没有,嫂……,你也很漂亮”薛柠还是叫不出这各令她十分陌生的称呼。
“听你哥提起你一直叫你毛毛,那我也就叫你毛毛了,可以吗”
“可以”,又是生硬的两个字。
“你都好几年没回来了,饭菜还吃的惯吗?”沉默了许久的薛母开口道。
薛柠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扒拉碗里的饭。
薛涛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圆场:“毛毛好久没回来了,都瘦了,不说了,赶紧吃饭”。
说完将中间的一盘猪蹄肉往薛柠面前推了推:“赶紧吃,专门给你留的。”
薛柠瞥了眼面前的猪蹄肉,筷子始终没有动过。
一顿略显沉默的晚饭在尴尬中吃完了。
饭后,薛涛拎着她的行李带她参观卧室。
新盖的三间平房在在原来老窑洞的右侧,阳光未落尽的时候,能看到院墙外的柳树枝随风摇曳。
薛涛指了指最右边那一间:“这是专门给你留的,快进去看看。”
薛柠三年未归,对卧室的印象还停留在那间摆放着许多杂物的老窑洞,眼前这个卧室反倒让薛柠眼前一亮。
砖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一起浇筑盖得平房,顶上是平整的琉璃瓦,墙全部用暗灰色的乳胶漆滚过;靠近窗户的位置摆放了一张一米五的单人床,粉红色的窗帘,粉红色的被褥,薛柠的眼睛晃了晃。
“妈说你喜欢粉色,前天去镇子上专门买的”,薛涛将行李箱放好,见她站在门口,缓声说道。
“我现在已经不喜欢粉色了”,薛柠的声音有些微颤。
“没关系,你不喜欢的话我让你嫂子把我们房间里那套灰色的拿过来”。
“不用麻烦了。”冰冷的声音打断了薛涛离开的脚步。
“那好吧,你早点休息”薛涛很受挫败,离开的步伐带着几分沉重。
房子是新盖的,这个卧室大约是专门给她留的,一直没人住,书桌衣柜都是新的,就连书架上的书也陌生的很。
薛柠仔仔细细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屋内,试图在这个崭新而又陌生的卧室里找到一点与她相关的东西,但不尽如人意,什么都没有。
简单收拾了之后,踢踏着拖鞋半躺在床上,她给王婧婧发了微信,这是她十六年学生时代里仅存的朋友。
先是报了平安,又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做完一切,薛柠才扔下手机,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她才知道,今年不在乡下过年,要去市里过。
前年她爷爷家的宅基地拆迁,在市里给分配了一套安置房,不大不小的格局,是120平的三室一厅。今年一家人便去那里住;这几天待乡下是为了准备过年茶饭什么的方便一些。
她们约在以前一起上学总要经过的那个桥上。
乡下的冬天特别冷,寒风呼呼的吹。
王婧婧来的时候就看见裹着羽绒服像个粽子一样的薛柠站在桥头跺脚。
“哟,几年不见,真漂亮了不少啊”;
薛柠听到熟悉的声音,冲了过来,像一只八爪鱼一样粘在王婧婧身上。
“哪有,还是跟以前一样”,薛柠边说边在王婧婧的肩膀上蹭来蹭去,像一只等待主人夸奖的猫。
“给我下来,鼻涕都蹭我衣服上了,这可是新衣服啊”王婧婧笑着试图将粘在她身上的这只八爪鱼撕扯下来,但却是越撕越紧,最后,竟也放任去蹭了。
多年未见的朋友,很快就找回了学生时代那纯粹的牵连,没有一点陌生之感。
桥头的坡上有一座龙王庙,这里的人们信奉道教,在她们共同的记忆里,有很多都是关于这座龙王庙的;龙王庙的院子里有几棵榆树,枝繁叶茂,夏日的时候,是整个村子里最凉快的地方;以前来供奉的香客很多,便在榆树下修了几条长长的水泥墩子,供来往的香客和村民休憩乘凉。
不知是思想的解放还是对于此地神明的失望,龙王庙的的香火越发凋零,在薛柠十岁那年夏天的连日大旱之后,这龙王庙便彻底断了香火。
而断了香火的龙王庙正是两个满怀心事的小姑娘最好的秘密基地。
薛柠抬头,这龙王庙在风雨侵蚀中依旧保持着记忆中的模样,竟看不出一丝变化。
她们并排坐在水泥墩子上,一如往昔的分享着各自的秘密。
“阿毛,你说你一走就是好几年,我还以为你不会回来了呢!”王婧婧搓了搓手,言语间带着询问。
薛柠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你知道的,我哥他一直都对我很好,他开口喊我回来,加上担心我爸的身体,我就回来了。”
停顿了几秒,她又补充道:“我就回来过个年,也不影响什么!”
婧婧叹气:“我知道,可是,对于高三那件事,你真的不怨了吗?”
“说不怨是假的,不然我为什么不回来。”
“可要说怨吧,我又能做什么呢?”
这么多年来,我有意无意的逃避着,逃避着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执念,逃避着学生时代里那些晦暗不堪的过去;也逃避着自己内心对感情的那份渴望。
历尽千帆,可谓是面目全非。
2020年临近春节,南方爆发了一场瘟疫,突然其来,到处开始交通管制,人心惶惶的,就连回家都变成了一种奢侈。
说来也是幸运,看到这个新闻之前,薛柠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大概一周之前,远在外省的薛涛打了通电话给她,嘘寒问暖了几句之后便试探着说:“爸爸去年病了一场,养了一年多了也不见好,你今年过年要是有时间还是回来看看吧。”
薛柠沉默了良久,淡淡的回复道:“知道了。”
电话那头薛涛的声音略显紧张:“我知道你不想回来,我也不想劝你做些什么,只是最近爸他经常坐在大门口望着马路,经常一坐就是一天,言语间有一句没一句询问起你的状况,我想他应该是想你了。”
挂了电话之后,几番思索,薛柠在钉钉上提交了请假手续。
她在西安的一家规划设计院上班,春节假期只有七天。
今年的春节在公历的1月24号,她们单位工作群里早就发了通知,从23号下午开始放假,一直放到30号。
薛柠提交的请假手续是1月22号和23号两天。20号早上刚到办公室,她的部门主管阴阳怪气的在办公室里说:“以后春节假期前后不准请假,每个人都想早点回家过年,大家都走了,活谁来干……诸如此类。”
主管的眼神有意无意的看向薛柠,她只是笑了笑,打开钉钉翻了翻审批记录,看到已经审批通过,笑着收起了手机。
20号中午甲方单位通知要对接几个方案上的问题,李子扬开车将她送到目的地之后询问:“听说你要回家过年啊?”
薛柠拖着背包和笔记本慢吞吞的关车门,无奈道:“是啊,还以为年前再不用来这了呢。”
李子扬见她岔开话题,没再多问,嘱咐了几句安全之类的就驱车离去了。
21号下午下班之后,她照常回到了宿舍。打包好了行李,又把宿舍里里外外仔细打扫了一遍。
22号一早她就踏上了那条不知道能否称之为回家的路。近一年多的时间薛柠大多在项目部上班,一个月有一周会回西安总部办公,项目部比总部更加自由,加之李子扬经常往返两地,顺风车蹭的得心应手。
李子扬提了好几次让她把这个苦差事甩出去,薛柠都拒绝了。
薛柠负责的项目部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拥有所有北方小城的特点,穷且人少。
早上六点早早开始排队等车,直到七点半才坐上为数不多的市际班车。
车上乱糟糟的,有提着自家农产品去给已在大城市安身立命的孩子送关怀的耄耋老人;也有穿着靓丽去西安置办年货的年轻夫妻;一路上吵吵嚷嚷,弄的薛柠火有些大。
两个小时的车程不算长,到西安城西客运站的时候,她的耳朵出现了耳鸣的迹象。
想起一路上没有摘过耳机,又为了盖住那些令人烦躁的吵嚷遂将耳机声音开得很大,强忍着耳朵的不适,艰难穿行在人群中,薛柠更烦躁了些。
虽然中国的春运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但下车之后眼前的景象着实惊到了她。
已经不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她拖着行李箱走的异常痛苦。
好不容易走到自动售票机排队的地方,眼镜还被挤掉了。
于是轮到她买票的时候,近视快600度的薛柠近乎是趴在售票机的屏幕上才能勉强看清字。
等她买完票出来,找到一个人相对稀疏的地方戴好隐形眼镜之后才发现,她买错票了。
倒不是买错了站,是买错了时间点。
早上6点出发就是为了赶上11点的车,可那张盖着红色印章的车票上打印的时间却是12点30分。
她拖着行李箱,慢吞吞的走着,远远望去,像一只背着壳缓慢爬行的蜗牛。
看着售票机前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放弃了换票的念头。
车站外面到处都是拉客的,更有甚者伸手就要夺你的行李箱,薛柠将行李箱护在身前,一段不到200米的路程,却是走了近十分钟,只一直在不停的拒绝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好意”。
车站对面找了一家相对人少的小店,点了些吃的,以最慢的速度吃完饭,又从包里拿出口红仔仔细细的补好妆。
这些年,她早已习惯了化妆。办公室里所有的女生都化妆,她刚来的时候每天听得最多的就是哪个牌子出新品了,哪个明星又代言了;她为了融入她们的圈子,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学习成长。
汽车在高速上越跑越快,窗外的风景有些许熟悉,她看着窗外的天空出神。
窗外光影变换,索性闭上眼睛开始养神,好在,这个车上还是比较安静的,薛柠才得享这片刻的宁静。
到站之后,她还没下车,透过玻璃就看见了薛涛等在出站口。
薛柠有一瞬间的犹豫,她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个跟她流着同样血液的兄长,一路上在心里演练过无数次的久别重逢都在看见他的那一刻溃不成军,抛诸脑后。
等她反应过来,薛涛已经接过了她的行李箱,手与手触碰的那一刻,她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一双手牵着她上学,接她放学,带她下河摸鱼,上山打鸟。
见她嘴角带了一丝笑意,薛涛便试探着说:“爸妈知道你回来肯定很高兴,对了你还没见过你嫂子吧,这次回来刚好见见。”
薛柠诧异道:“你结婚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薛涛急忙解释,生怕她误会:“没有没有,还没结,这次把她带回来给爸妈看看。”
停顿了一会儿后,又坚定地开口:“如果不出意外地话,应该就是她了。”
薛柠没有说话,只是跟在他身后,见他拖着行李箱走到路边的白色的小轿车后面,放进了后备箱,她才打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速不高,乡间的柏油马路有些颠簸,一个半挂车行过之后,视线已被漫天的灰尘遮挡。
薛柠有点恍惚,从前,也是这样一条随时会起风的沙尘路,路的尽头是她的家,家里有爸爸妈妈,有哥哥,还有门口两只可爱的大黄狗;而如今,她却不知道,这条沙尘路的尽头还有没有她的家。
车子停在靛蓝色的大门前,门口用瓷砖拼成了“家和万事兴”五个大字。
薛柠知道,这是她们那里曾经最流行的装饰,小时候,谁家要是能盖起院墙,盖大门的时候必然会用红色的瓷砖在大门上面贴上例如“勤和家兴”等字样,这不仅是对一个家庭的美好祝愿,也是一户人家地位的象征。
薛涛看出了她眼底的疑惑,解释道:“你上大学走了后不久,爸就翻新了院墙,又新盖了三间平房,这个大门也是那个时候做的。”
“别站着了,进去吧,妈应该把饭做好了”
她没有回家的感觉,反倒是像个客人一般,任由薛涛热情带领着。
六年未归的薛柠吃了她人生中最丰盛的一顿饭菜。
素未谋面的未来嫂子表现的过分热情,一直不停的给她添菜:“一直听你哥说起你,没想到长得这么漂亮。”
“没有,嫂……,你也很漂亮”薛柠还是叫不出这各令她十分陌生的称呼。
“听你哥提起你一直叫你毛毛,那我也就叫你毛毛了,可以吗”
“可以”,又是生硬的两个字。
“你都好几年没回来了,饭菜还吃的惯吗?”沉默了许久的薛母开口道。
薛柠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扒拉碗里的饭。
薛涛见气氛有些尴尬,连忙圆场:“毛毛好久没回来了,都瘦了,不说了,赶紧吃饭”。
说完将中间的一盘猪蹄肉往薛柠面前推了推:“赶紧吃,专门给你留的。”
薛柠瞥了眼面前的猪蹄肉,筷子始终没有动过。
一顿略显沉默的晚饭在尴尬中吃完了。
饭后,薛涛拎着她的行李带她参观卧室。
新盖的三间平房在在原来老窑洞的右侧,阳光未落尽的时候,能看到院墙外的柳树枝随风摇曳。
薛涛指了指最右边那一间:“这是专门给你留的,快进去看看。”
薛柠三年未归,对卧室的印象还停留在那间摆放着许多杂物的老窑洞,眼前这个卧室反倒让薛柠眼前一亮。
砖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一起浇筑盖得平房,顶上是平整的琉璃瓦,墙全部用暗灰色的乳胶漆滚过;靠近窗户的位置摆放了一张一米五的单人床,粉红色的窗帘,粉红色的被褥,薛柠的眼睛晃了晃。
“妈说你喜欢粉色,前天去镇子上专门买的”,薛涛将行李箱放好,见她站在门口,缓声说道。
“我现在已经不喜欢粉色了”,薛柠的声音有些微颤。
“没关系,你不喜欢的话我让你嫂子把我们房间里那套灰色的拿过来”。
“不用麻烦了。”冰冷的声音打断了薛涛离开的脚步。
“那好吧,你早点休息”薛涛很受挫败,离开的步伐带着几分沉重。
房子是新盖的,这个卧室大约是专门给她留的,一直没人住,书桌衣柜都是新的,就连书架上的书也陌生的很。
薛柠仔仔细细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屋内,试图在这个崭新而又陌生的卧室里找到一点与她相关的东西,但不尽如人意,什么都没有。
简单收拾了之后,踢踏着拖鞋半躺在床上,她给王婧婧发了微信,这是她十六年学生时代里仅存的朋友。
先是报了平安,又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做完一切,薛柠才扔下手机,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她才知道,今年不在乡下过年,要去市里过。
前年她爷爷家的宅基地拆迁,在市里给分配了一套安置房,不大不小的格局,是120平的三室一厅。今年一家人便去那里住;这几天待乡下是为了准备过年茶饭什么的方便一些。
她们约在以前一起上学总要经过的那个桥上。
乡下的冬天特别冷,寒风呼呼的吹。
王婧婧来的时候就看见裹着羽绒服像个粽子一样的薛柠站在桥头跺脚。
“哟,几年不见,真漂亮了不少啊”;
薛柠听到熟悉的声音,冲了过来,像一只八爪鱼一样粘在王婧婧身上。
“哪有,还是跟以前一样”,薛柠边说边在王婧婧的肩膀上蹭来蹭去,像一只等待主人夸奖的猫。
“给我下来,鼻涕都蹭我衣服上了,这可是新衣服啊”王婧婧笑着试图将粘在她身上的这只八爪鱼撕扯下来,但却是越撕越紧,最后,竟也放任去蹭了。
多年未见的朋友,很快就找回了学生时代那纯粹的牵连,没有一点陌生之感。
桥头的坡上有一座龙王庙,这里的人们信奉道教,在她们共同的记忆里,有很多都是关于这座龙王庙的;龙王庙的院子里有几棵榆树,枝繁叶茂,夏日的时候,是整个村子里最凉快的地方;以前来供奉的香客很多,便在榆树下修了几条长长的水泥墩子,供来往的香客和村民休憩乘凉。
不知是思想的解放还是对于此地神明的失望,龙王庙的的香火越发凋零,在薛柠十岁那年夏天的连日大旱之后,这龙王庙便彻底断了香火。
而断了香火的龙王庙正是两个满怀心事的小姑娘最好的秘密基地。
薛柠抬头,这龙王庙在风雨侵蚀中依旧保持着记忆中的模样,竟看不出一丝变化。
她们并排坐在水泥墩子上,一如往昔的分享着各自的秘密。
“阿毛,你说你一走就是好几年,我还以为你不会回来了呢!”王婧婧搓了搓手,言语间带着询问。
薛柠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你知道的,我哥他一直都对我很好,他开口喊我回来,加上担心我爸的身体,我就回来了。”
停顿了几秒,她又补充道:“我就回来过个年,也不影响什么!”
婧婧叹气:“我知道,可是,对于高三那件事,你真的不怨了吗?”
“说不怨是假的,不然我为什么不回来。”
“可要说怨吧,我又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