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月初三,小满。
这日,是盛家军凯旋还朝之日。
大军已在城外休整三日,只等时辰一到,城门大开。为期六年之久的西边战事算是落下帷幕。
城内的街道上张灯结彩,气氛热烈。在通往皇宫的一路上,民众们都纷纷挤在道路两旁,想一睹盛家军的风采。
有此等热闹之事,苏家小霸王怎能放过。
于是,从几日前起,苏如就表现得异常乖巧。苏长明见小女儿短短数日之间就像换了个人似得贴心懂事。不仅会为他斟茶递水,还会在他疲惫时捏肩捶腿。
这样的变化,让苏长明感到异常的欣慰。深夜里,烛火下,看着小女儿圆润可爱的小脸蛋,内心被充盈得满满当当,果真不枉费他多年孜孜不倦的教导与爱护啊!
这一切,王氏都看在眼里。
白日里,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吃饭。小女儿的种种殷勤之举,王氏和苏筠心都相当有默契,当作没看到似的。只是难免有些时候会控制不住嘴角的笑意。但这些,都被苏长明看成是那母女二人因得不到小女儿的关爱而对他产生的羡慕之情。
一大早,天色都还没亮。苏如就已在婢女的伺候下穿戴整齐,梳了一个俏皮的丱发,蹲在主院的房门口。
清晨的院落里,一切都是刚刚苏醒的模样。苏如看着眼前的一切都很新鲜。枝头的麻雀挥舞着翅膀辗转与树木之间,不远处的小厨房已升起了袅袅炊烟。她掰着手指头就能算出,现在厨房里的阿婶们正在熬娘亲喜欢的燕窝粥,阿姐喜欢的莲子粥还有她最爱的酒酿丸子羹。
“咯吱”一声,房门从里面打开。
苏长明还未完全清醒,抬脚刚迈出门槛就被蹲在一旁的小女儿给吓了一跳。
边上候着李嬷嬷和几名婢女都面露尴尬的笑意。
“如儿,你这是?”
苏如见爹爹出来,欢喜的扑了上去。可一步一踉跄,幸好苏长明眼疾手快接住了,要不然苏如得直接磕在地上。
“爹爹,如儿腿麻麻的……”小脸上眉头紧皱着,很是难受的模样。
苏长明单手抱起小女儿,一只手轻捶着她腿弯处,“如儿,这是为了等爹爹吗?”
苏如忍着腿上的不适点了点头。
苏长明欣慰,手下的力道更卖力了起来。
等麻意全部褪去,苏如一张小脸上已挂满了泪珠。
“爹爹,如儿有一件事儿想同爹爹讲。”
苏长明见小女儿双眼红通通的,眼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心中一痛。如儿的一片苦心,为父都明白。小小年纪,天还未亮就念着送为父上朝。又怕错过时辰,就在房门口等着为父出门。
如此孝心,怎能不感动。
“如儿有什么事情尽管跟爹爹讲,爹爹定会为我们如儿尽力做到。”
苏如环住苏父的脖子,擦去眼角泪意,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爹爹真好,如儿最爱爹爹了!”
苏长明听着小女儿的真心话,心里甜蜜不已。
“爹爹,如儿今日想要出趟门。”
苏长明疑惑着“哦”了一声,捏了下苏如圆乎乎的小脸颊,“如儿今日出门作甚?”
苏如眼睛亮亮的,“如儿想看看盛家军,看看我朝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苏长明大笑出声,“好,爹爹答应如儿。不过,如儿还得再带上一人。”
苏如一双圆润的大眼里写满了疑问。
苏长明轻点她的鼻尖,嘴角带着一丝颇有深意的笑容,“带上你阿姐,你们姐妹俩一起去瞧瞧咱们的大英雄。”
~
拥挤的街道上,两旁都有官兵沿路把守着。
李嬷嬷和轻竹两人一人一侧护着两位姑娘,好不容易在茶馆的二楼处找到了个空位。
算算时辰,大约一盏茶的时间,盛家军就该路过此地。
德胜门今日辰时开启,盛家军入城之后,特享百官恭贺,一路高奏凯歌由西向北直达皇宫。
茶馆里人声鼎沸,二楼的包间早半个月前就被预定完了。苏筠心一行人到茶楼时正碰上一户人家因家中媳妇临时生产急着和掌柜商量着把包间退了。
苏筠心见状,朝李嬷嬷使了个眼色。李嬷嬷瞬即上前和掌柜商量了起来。
最终,在原预定价格上加了五成才订下这个包间。
包间在这层楼的最里面,面积不大,陈设简单,倒是这扇窗户够宽,够敞亮,桌子摆放的位置刚刚好就在窗边。
这样边喝茶边看热闹的方式,倒十分符合苏家两位小姐的意愿。
苏如从踏进茶馆开始,一连报了好几道糕点的名字。
随着一道道糕点上来,将要铺满一桌子时,苏筠心皱了下眉。
苏如看着眼前一桌子都是她爱吃的,两眼放着光,很是兴奋。
李嬷嬷在一旁张罗着,苏如一张小嘴里塞满了糕点,吃得像只小松鼠般小嘴鼓鼓的一动一动。
“如儿,你可还记得出来前答应了娘亲什么?”
苏如思考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转动了几圈。刚张开口,就喷出少许白色粉末状的不明物。
李嬷嬷笑着用绣帕为她擦了擦嘴角,“二姑娘可等咽下后再回答大姑娘的问题,慢慢来,喝口茶水,小心噎着。”
苏筠心看着小妹呆萌的模样,叹了口气,无奈道,“嬷嬷,您就惯着她吧!”
李嬷嬷看着苏如的眼里满是宠溺,“二姑娘还小,多吃些长身体。”
“来了,来了!盛家军来了!”
窗外传来一声声惊呼。
随着紧而有序的马蹄声传来,大伙儿都沸腾了起来,一个个踮起脚尖或从窗内探出身子张望。
远远望去,将士们分列两队,身上皆穿着银色铠甲,凌驾于骏马之上。遥遥一眼,望不到头。
随着队列到来,扑面而来的威严感,令众人都噤住了声。
马匹个个健硕高大,毛色油亮,昂着脑袋,很是威武神气。而驾于它们之上的将士们更是面容严肃,双眸尖锐如钩,仿佛一眼就能杀人于无形。
这样直接肆意的杀伐之气,众人不禁胆寒发竖。
这便是护卫了他们多年,远在边陲,为了国家为了亲人不顾险阻、奋身血拼的将士。
街道上人人注目,眼里的惧意渐渐消失,替之而上的是敬佩,是感动,也带着满满的谢意。
这是苏筠心第一次对盛家军有了不同的认识。
而原以为会被吓得躲起来的苏如,双手正扒在窗台上,半个身子探了出去,一双圆溜溜的大眼里满是兴奋和好奇。
苏筠心端起盏茶,浅眯一口。抬眼间正看向迎面走来的那匹枣红色骏马。
这匹马相较其他几匹并没有那么的壮硕,骨骼更为精细,肌肉线条流畅,一踏一定间竟是优雅高贵的姿态。
而马上的这位……应是位将军,头戴盔甲,手握红缨长枪。身材颀长挺拔,风姿也如同他的马儿一样稍稍增色与其他人。
苏筠心倒有些好奇这样的人物,那面容是不是也同样的出色。
“哥哥,你好好看!”
稚嫩的童声在如此严肃的气氛之下,倒像是一柄长刀把先前大伙儿的不自在都割裂了出来。
一阵哄笑过后,此起彼伏的赞美声充斥着街道每个角落。
而正被点到名的那名将士,悠悠转过头,朝着刚刚胆大包天的小姑娘挑眉一笑,微微上挑的眼尾像是带着漫不经心的赞赏。
这一笑,让苏如害羞的躲进了李嬷嬷怀里。也让苏筠心直愣愣的盯着这张面孔。
这人,竟然……
盛嶦倒是没想到,能这么快又见到苏家人。在某人近乎呆滞的目光中,他快速的眨了下眼睛,眼波流转间,唇角扬起。
李嬷嬷掐着点干咳几声,瞥了窗外的人一眼,有意无意般说道,“老奴先前听说,这盛小将军今日也在这队列之中。可老奴这两眼昏花,也看不太清。可否请大姑娘指点一下,到底是哪位郎君?好让老奴也有幸瞧瞧这位郎君的风采。”
随着队列缓慢的前进,苏筠心收回视线,心脏怦怦的快速跳动着。
他竟然是盛家军的人!
怎会有如此巧合之事?
既如此,那日……
“大姑娘?”
“阿姐?”
在两人轮番催促声中,苏筠心回过神,眨了眨眼,“嬷嬷,刚才所说何事?”
李嬷嬷神色微僵,几次三番张口,却不知从何说起。
她了然般夹起一块糕点放于李嬷嬷前的碟子中,笑意盈盈的说道,“嬷嬷,吃些糕点吧,您这一路也辛苦了。”
~
回到苏府时已接近正午时分,苏筠心牵着苏如正准备回院子,却被急忙跑来的婢女拦下。
“大姑娘、二姑娘。宫里来人了,夫人让你们快去前院!”
苏筠心怔愣了一下,心中有一种预感随着幼苗的发芽将要挣土而出。她点了下头,不假思索的牵着苏如,在婢女的带领下朝前院快步走去。
“来人可是苏家长女苏筠心是也?”
一道尖锐的嗓音划破了这日的天空,苏筠心只看了院中的人一眼便垂下眸,站至王氏身旁。
“苏家长女苏筠心见过中贵人。”
此人面容和善,两鬓斑白,双手交放与身前,身着蓝色圆领窄袖袍衫,头戴巧士冠。
这样一番仪态,打破了苏筠心以往对于宦官的印象。若不是刚刚那声询问,她可真当这位是刚过花甲之年的老人。
“嗯,不错。”
似赞扬,似满意。
贵人抬手间,身后有人双手托举一木盒于旁侧。他侧过身,往后退了一小步,恭敬地取出盒内明黄色的卷轴,缓缓展开:
兹闻翰林学士苏长明之女苏筠心温柔贤良,恭顺有道。我朝大将军盛炎之子盛嶦昂藏七尺,逸群之才。实乃之良配。特此,下旨赐婚于二人。望汝二人如胜蒙光举案之好,匹张敝画眉之情,同心同德,白首永偕,钦此。
旨意落地,字字如洪钟般在苏筠心耳旁回响。
贵人看着一众人依旧跪着,语气含笑着说,“还不快起来接旨?”
王氏这才反应过来,在苏筠心的搀扶中慌忙起身,弓着背双手接过,“谢陛下恩典。”
~
今日之后,整个雍京城内上至王侯官员,下至商贾百姓。都知晓了他们的英雄将军,佳婿之选在庄严大殿之上以卓越之功请婚翰林学士之女苏氏筠心为妻,以百官之见证,下永生之誓言。
这日,是盛家军凯旋还朝之日。
大军已在城外休整三日,只等时辰一到,城门大开。为期六年之久的西边战事算是落下帷幕。
城内的街道上张灯结彩,气氛热烈。在通往皇宫的一路上,民众们都纷纷挤在道路两旁,想一睹盛家军的风采。
有此等热闹之事,苏家小霸王怎能放过。
于是,从几日前起,苏如就表现得异常乖巧。苏长明见小女儿短短数日之间就像换了个人似得贴心懂事。不仅会为他斟茶递水,还会在他疲惫时捏肩捶腿。
这样的变化,让苏长明感到异常的欣慰。深夜里,烛火下,看着小女儿圆润可爱的小脸蛋,内心被充盈得满满当当,果真不枉费他多年孜孜不倦的教导与爱护啊!
这一切,王氏都看在眼里。
白日里,一家四口坐在一起吃饭。小女儿的种种殷勤之举,王氏和苏筠心都相当有默契,当作没看到似的。只是难免有些时候会控制不住嘴角的笑意。但这些,都被苏长明看成是那母女二人因得不到小女儿的关爱而对他产生的羡慕之情。
一大早,天色都还没亮。苏如就已在婢女的伺候下穿戴整齐,梳了一个俏皮的丱发,蹲在主院的房门口。
清晨的院落里,一切都是刚刚苏醒的模样。苏如看着眼前的一切都很新鲜。枝头的麻雀挥舞着翅膀辗转与树木之间,不远处的小厨房已升起了袅袅炊烟。她掰着手指头就能算出,现在厨房里的阿婶们正在熬娘亲喜欢的燕窝粥,阿姐喜欢的莲子粥还有她最爱的酒酿丸子羹。
“咯吱”一声,房门从里面打开。
苏长明还未完全清醒,抬脚刚迈出门槛就被蹲在一旁的小女儿给吓了一跳。
边上候着李嬷嬷和几名婢女都面露尴尬的笑意。
“如儿,你这是?”
苏如见爹爹出来,欢喜的扑了上去。可一步一踉跄,幸好苏长明眼疾手快接住了,要不然苏如得直接磕在地上。
“爹爹,如儿腿麻麻的……”小脸上眉头紧皱着,很是难受的模样。
苏长明单手抱起小女儿,一只手轻捶着她腿弯处,“如儿,这是为了等爹爹吗?”
苏如忍着腿上的不适点了点头。
苏长明欣慰,手下的力道更卖力了起来。
等麻意全部褪去,苏如一张小脸上已挂满了泪珠。
“爹爹,如儿有一件事儿想同爹爹讲。”
苏长明见小女儿双眼红通通的,眼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心中一痛。如儿的一片苦心,为父都明白。小小年纪,天还未亮就念着送为父上朝。又怕错过时辰,就在房门口等着为父出门。
如此孝心,怎能不感动。
“如儿有什么事情尽管跟爹爹讲,爹爹定会为我们如儿尽力做到。”
苏如环住苏父的脖子,擦去眼角泪意,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爹爹真好,如儿最爱爹爹了!”
苏长明听着小女儿的真心话,心里甜蜜不已。
“爹爹,如儿今日想要出趟门。”
苏长明疑惑着“哦”了一声,捏了下苏如圆乎乎的小脸颊,“如儿今日出门作甚?”
苏如眼睛亮亮的,“如儿想看看盛家军,看看我朝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苏长明大笑出声,“好,爹爹答应如儿。不过,如儿还得再带上一人。”
苏如一双圆润的大眼里写满了疑问。
苏长明轻点她的鼻尖,嘴角带着一丝颇有深意的笑容,“带上你阿姐,你们姐妹俩一起去瞧瞧咱们的大英雄。”
~
拥挤的街道上,两旁都有官兵沿路把守着。
李嬷嬷和轻竹两人一人一侧护着两位姑娘,好不容易在茶馆的二楼处找到了个空位。
算算时辰,大约一盏茶的时间,盛家军就该路过此地。
德胜门今日辰时开启,盛家军入城之后,特享百官恭贺,一路高奏凯歌由西向北直达皇宫。
茶馆里人声鼎沸,二楼的包间早半个月前就被预定完了。苏筠心一行人到茶楼时正碰上一户人家因家中媳妇临时生产急着和掌柜商量着把包间退了。
苏筠心见状,朝李嬷嬷使了个眼色。李嬷嬷瞬即上前和掌柜商量了起来。
最终,在原预定价格上加了五成才订下这个包间。
包间在这层楼的最里面,面积不大,陈设简单,倒是这扇窗户够宽,够敞亮,桌子摆放的位置刚刚好就在窗边。
这样边喝茶边看热闹的方式,倒十分符合苏家两位小姐的意愿。
苏如从踏进茶馆开始,一连报了好几道糕点的名字。
随着一道道糕点上来,将要铺满一桌子时,苏筠心皱了下眉。
苏如看着眼前一桌子都是她爱吃的,两眼放着光,很是兴奋。
李嬷嬷在一旁张罗着,苏如一张小嘴里塞满了糕点,吃得像只小松鼠般小嘴鼓鼓的一动一动。
“如儿,你可还记得出来前答应了娘亲什么?”
苏如思考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转动了几圈。刚张开口,就喷出少许白色粉末状的不明物。
李嬷嬷笑着用绣帕为她擦了擦嘴角,“二姑娘可等咽下后再回答大姑娘的问题,慢慢来,喝口茶水,小心噎着。”
苏筠心看着小妹呆萌的模样,叹了口气,无奈道,“嬷嬷,您就惯着她吧!”
李嬷嬷看着苏如的眼里满是宠溺,“二姑娘还小,多吃些长身体。”
“来了,来了!盛家军来了!”
窗外传来一声声惊呼。
随着紧而有序的马蹄声传来,大伙儿都沸腾了起来,一个个踮起脚尖或从窗内探出身子张望。
远远望去,将士们分列两队,身上皆穿着银色铠甲,凌驾于骏马之上。遥遥一眼,望不到头。
随着队列到来,扑面而来的威严感,令众人都噤住了声。
马匹个个健硕高大,毛色油亮,昂着脑袋,很是威武神气。而驾于它们之上的将士们更是面容严肃,双眸尖锐如钩,仿佛一眼就能杀人于无形。
这样直接肆意的杀伐之气,众人不禁胆寒发竖。
这便是护卫了他们多年,远在边陲,为了国家为了亲人不顾险阻、奋身血拼的将士。
街道上人人注目,眼里的惧意渐渐消失,替之而上的是敬佩,是感动,也带着满满的谢意。
这是苏筠心第一次对盛家军有了不同的认识。
而原以为会被吓得躲起来的苏如,双手正扒在窗台上,半个身子探了出去,一双圆溜溜的大眼里满是兴奋和好奇。
苏筠心端起盏茶,浅眯一口。抬眼间正看向迎面走来的那匹枣红色骏马。
这匹马相较其他几匹并没有那么的壮硕,骨骼更为精细,肌肉线条流畅,一踏一定间竟是优雅高贵的姿态。
而马上的这位……应是位将军,头戴盔甲,手握红缨长枪。身材颀长挺拔,风姿也如同他的马儿一样稍稍增色与其他人。
苏筠心倒有些好奇这样的人物,那面容是不是也同样的出色。
“哥哥,你好好看!”
稚嫩的童声在如此严肃的气氛之下,倒像是一柄长刀把先前大伙儿的不自在都割裂了出来。
一阵哄笑过后,此起彼伏的赞美声充斥着街道每个角落。
而正被点到名的那名将士,悠悠转过头,朝着刚刚胆大包天的小姑娘挑眉一笑,微微上挑的眼尾像是带着漫不经心的赞赏。
这一笑,让苏如害羞的躲进了李嬷嬷怀里。也让苏筠心直愣愣的盯着这张面孔。
这人,竟然……
盛嶦倒是没想到,能这么快又见到苏家人。在某人近乎呆滞的目光中,他快速的眨了下眼睛,眼波流转间,唇角扬起。
李嬷嬷掐着点干咳几声,瞥了窗外的人一眼,有意无意般说道,“老奴先前听说,这盛小将军今日也在这队列之中。可老奴这两眼昏花,也看不太清。可否请大姑娘指点一下,到底是哪位郎君?好让老奴也有幸瞧瞧这位郎君的风采。”
随着队列缓慢的前进,苏筠心收回视线,心脏怦怦的快速跳动着。
他竟然是盛家军的人!
怎会有如此巧合之事?
既如此,那日……
“大姑娘?”
“阿姐?”
在两人轮番催促声中,苏筠心回过神,眨了眨眼,“嬷嬷,刚才所说何事?”
李嬷嬷神色微僵,几次三番张口,却不知从何说起。
她了然般夹起一块糕点放于李嬷嬷前的碟子中,笑意盈盈的说道,“嬷嬷,吃些糕点吧,您这一路也辛苦了。”
~
回到苏府时已接近正午时分,苏筠心牵着苏如正准备回院子,却被急忙跑来的婢女拦下。
“大姑娘、二姑娘。宫里来人了,夫人让你们快去前院!”
苏筠心怔愣了一下,心中有一种预感随着幼苗的发芽将要挣土而出。她点了下头,不假思索的牵着苏如,在婢女的带领下朝前院快步走去。
“来人可是苏家长女苏筠心是也?”
一道尖锐的嗓音划破了这日的天空,苏筠心只看了院中的人一眼便垂下眸,站至王氏身旁。
“苏家长女苏筠心见过中贵人。”
此人面容和善,两鬓斑白,双手交放与身前,身着蓝色圆领窄袖袍衫,头戴巧士冠。
这样一番仪态,打破了苏筠心以往对于宦官的印象。若不是刚刚那声询问,她可真当这位是刚过花甲之年的老人。
“嗯,不错。”
似赞扬,似满意。
贵人抬手间,身后有人双手托举一木盒于旁侧。他侧过身,往后退了一小步,恭敬地取出盒内明黄色的卷轴,缓缓展开:
兹闻翰林学士苏长明之女苏筠心温柔贤良,恭顺有道。我朝大将军盛炎之子盛嶦昂藏七尺,逸群之才。实乃之良配。特此,下旨赐婚于二人。望汝二人如胜蒙光举案之好,匹张敝画眉之情,同心同德,白首永偕,钦此。
旨意落地,字字如洪钟般在苏筠心耳旁回响。
贵人看着一众人依旧跪着,语气含笑着说,“还不快起来接旨?”
王氏这才反应过来,在苏筠心的搀扶中慌忙起身,弓着背双手接过,“谢陛下恩典。”
~
今日之后,整个雍京城内上至王侯官员,下至商贾百姓。都知晓了他们的英雄将军,佳婿之选在庄严大殿之上以卓越之功请婚翰林学士之女苏氏筠心为妻,以百官之见证,下永生之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