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众人走了近一个半时辰才到到县城。
进去后,村长带着大家往衙门去,等着衙役收完他们的粮,把交完粮税的人家都记下来后,众人才是真的从心底松了一口气。
交完后,有的人想在县城逛逛,毕竟来一趟不容易,有的人想早点回家。
村长带着想回去的人走,“庆平,你是想?”。
周庆平直接说:“村长,我在城里逛逛。您和几位长辈先回去就行。”
村长听见他说的话,也就不再说什么,带着众人回去了。
周庆平看着他们离开后,就去了之前秀文经常卖帕子的地方。
到了布料店,就有人迎过来,“客官,你想买什么布料啊?我给您说,我们店里的布料都是这个时节的新款。”
周庆平不打算买布料,直接对这个人说:“我是来卖帕子的。”
店小二“哎呦”一声说:“那可真是不巧了,最近店里不缺帕子,要不您去其他店看看?”
听到这话,周庆平没多留,转身就想离开。
他一只脚刚他出去,就被一道女声给喊住了。
“唉,这不是李娘子家的相公吗?怎么今天来我店里了?”
听见了老板娘的话,周庆平收回了踏出去的脚。
老板娘又说:“好久不见李娘子来我们店里卖帕子了,今天您是替李娘子卖帕子呢?还是要买些布料啊?”
周庆平说:“店里不是不买帕子吗?”
老板娘一听这话就清楚是想来买帕子,赶忙笑着说:“哎呦,你瞧这不误会了吗?我们店里帕子确实不收了,但那不是说李娘子的帕子,李娘子最近两个月没来,她之前的帕子早就卖光了。”
说完,又看了一眼站在旁边店里伙计,“他是刚来没多久的,还不认识您和李娘子,请您见谅。”
小伙计听着这话,也是立马赔不是,“客官,您见谅。”
周庆平摆摆手,不在意这些,他想着立马把这些帕子卖了,去找盖房子的人呢。
老板娘领着周庆平到记账的地方,周庆平把帕子也都拿出来,让老板娘检查一下。
老板娘嘴上笑着说:“李娘子的手艺我在不知道吧。”,但手中还是来回翻面检查。
周庆平站在一旁,看着老板娘检查,等她检查完了,周庆平才说:“这些帕子您觉得多少钱。”
周庆平在心里牢记秀文对他说的话,颜色鲜艳的不能低于十三文钱,其余的大概十文钱。
老板娘看着这次的帕子都很好,没什么瑕疵,就想让让他们,这两个月她还以为李娘子不满她给的价格,换了一家店呢,这李娘子的苏绣不错,绣的帕子在县里的富家小姐哪里很是受欢迎。
心里这般想着,老板娘眼含着笑意说:“这帕子我都要了,这四张苏绣我就按每张十五文钱收了,另外四张就每张十一文钱吧。您觉得怎么样。”
周庆平见老板娘给的价格不错,也愉快的同意了。
说罢,老板娘喊:“老张,过来算钱。”
老张打着算盘,算出最后是一百零四文。
周庆平认为拿着铜钱太重了,让换成一钱的碎银子。
老板娘按他说的做,把一钱的银子递给他,又单数出四个铜板给他。
收好钱,周庆平就直接奔着曾经打短工的刘家去了。
这个刘家是县里的地主,和县太爷熟识,他和刘家的一个管事认识,所以经常来这里打短工。
他走到刘府后门口,敲敲门。
门从里面打开,一个十三四的男孩打看门,警惕的瞧着他问:“你是谁?来这里干嘛?”。
周庆平对他说:“我找张管事,你就说周家村里的周庆平来找他。”
男孩仔细打量了周庆平才点头,“那你先在这里等着吧,我去喊张管事。”
说完把门又关上了。
没多久,张管事就出来了,“庆平,你今天怎么来了?不是说最近家中农忙吗?如今家中事物收拾完了?找我作何事啊?”
周庆平笑着回答:“家中事物都已做完了,今天来找张管事是有一件事想麻烦您。”
听到这话,张管事“哦~”了一声,“是什么事啊,你但说无妨。”
“我家中准备盖两间瓦房,想托你找找有没有人可以帮忙盖房子。”
一听就是这事,张管事说:“原来就是盖房的事啊,小事,等我有时间去给你问问,放心吧,有我在,肯定不会让你吃亏的。”
说完那些话,张管事又说:“几日不见,你小子都准备盖房了,都没有给我吐露一下,真把我当外人啊。”
“这也是最近决定的,我也没想到啊,等房子盖好,一定请您来做客。”
“哈哈,好,一言为定。”,张管事也没多纠结这件事,接着对周庆平说:“你这几日不来,我娘一直在念叨你呢。”
听张管事聊到张母,周庆平也想起来那个慈善的老太太。
“这几日太忙了,等时间空下来,我带着妻子一块去看望伯母。”,周庆平回他。
周庆平和张管事认识也是因为张母。
当时周庆平来县里想用自己咱的钱给秀文买个小礼物,庆祝她的生辰。
在路上找着店铺的时候,看见一伙人在欺负一个妇人,周围也没人管,周庆平立马过去,帮着妇人。
过后,老妇人说要请他去家中坐坐,想感谢他,不过,他以有事给拒绝了。
后来,几日后,他又去县城里找活干的时候,再一次遇见了那位老妇人,不过这次她旁边有一位中年男子,想来应该是她的儿子。
他没多看,就想离开,但还是被老妇人注意到了。
他儿子也看过来了,两人说什么都要请他吃饭。
他这次没能拒绝,跟着两人回家了。
后来,他才了解这个中年男子是县里刘府的一位小管事。
因为周庆平帮了他娘,非得好好报答他,最后知道了周庆平在找活,就让周庆平去刘府了。
周庆平也接受了他的好意。
和张管事说完找施工的人后,周庆平就和他告辞了。
周庆平打算去找李父,李父和李彦现在也都在县城。
周庆平直奔李父在的那家酒馆,到了酒馆门口,就能看见李彦在那里招呼客人。
李彦感觉有人看着自己,转头一看,就看见了周庆平,立马笑起来小跑着过去了。
“姐夫,你今天怎么来了?”
“我今天是跟着村里的人一块来交粮税的,想着你和爹也在县城,我就过来看看。”
李彦说:“姐夫,你先进店里,我去喊爹。”,说完他就匆匆忙忙的喊李父去了。
在后院酿酒的李父听见儿子喊自己,还有些不高兴,“做什么呢!咋咋呼呼的,有什么事直接说。”
李彦见李父说自己也不生气,直接对他说:“爹,姐夫来啦,就在店里。”
李父一听,和儿子一样,急匆匆的走向前店。
周庆平还在那里打量这个酒馆,就听见身后传来了李父的声音。
“庆平,你怎么来了,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吗?”,李父在那里喘气。
看着李父这么着急的模样,周庆平赶紧说:“家中一切安好,是今天我跟着村长一块来交粮税的。我想着您和彦哥儿也在县城,就想着过来看看你们。”
听到周庆平的话,李父才安心下来。
知道他今天跟着村长来交粮税,李父又问:“村长他们呢?”
周庆平解释道:“村长几人交完后就回村了,我因为一些事情就没和他们一块去。”
“哦?是什么事啊。”。
李父最近几天没回家,自然也不知道他和秀文已经准备建房子的事,周庆平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
听完周庆平的话,李父开心起来了,这个分家对他女儿来说是件好事啊,分家后,婆婆就不能干预了,秀文以后生活也能好些。
他自然不会把这话当着周庆平的面说出来,虽然他清楚刘氏对周庆平也不怎么样,但是刘氏毕竟是他的亲娘。
他只是淡淡的问:“盖房子的人找到了吗?”
“这次来县城不仅是交粮税,也是为了找人,不过我已经问了,过几天应该就有消息了。”,周庆平回着李父的话。
李父又说:“嗯,那就好,实在是找不到,来找我,我帮你问问。”
周庆平点头答应。
看着马上要中午了,李父让周庆平先别回去了,在这里和他们一块吃吧。
说完也不允许周庆平拒绝,直接拉着他进屋了。
进屋后,李父对着大儿子说:“彦儿,你中午多打一份饭,给你姐夫吃。”
李彦听见姐夫也在这里吃,连忙点头说:“好的,知道了爹。”
中午吃饭的时候,众人见老李带了一个清新俊逸的汉子,纷纷询问这是谁。
李父则是一一给别人介绍这是他女婿。
众人也是知道李父有一个容貌清丽女儿,有人还想给自己儿子或者侄子牵线的时候都被李父挡了回去。
直到后来,听李父说自己女儿定亲了,还不相信,以李父的眼光,能随便把女儿许配出去?
后面成亲的消息传来,大家才知道李父女儿原来是和从小到大的竹马成亲了。
知道之后,就一直有人酸李父,认为他不会选女婿,随便把女儿嫁出去。
众人最先都不知道周庆平长什么样子,如今见了,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和周庆平相比自家儿子和侄子那歪瓜裂枣的长相,是个人都会选。
和众人相反,今日李父十分开心,对着周庆平一口一个女婿。
吃完午饭稍作休息,周庆平就准备回家了,和李父还有李彦作别后,周庆平就离开酒馆了。
众人走了近一个半时辰才到到县城。
进去后,村长带着大家往衙门去,等着衙役收完他们的粮,把交完粮税的人家都记下来后,众人才是真的从心底松了一口气。
交完后,有的人想在县城逛逛,毕竟来一趟不容易,有的人想早点回家。
村长带着想回去的人走,“庆平,你是想?”。
周庆平直接说:“村长,我在城里逛逛。您和几位长辈先回去就行。”
村长听见他说的话,也就不再说什么,带着众人回去了。
周庆平看着他们离开后,就去了之前秀文经常卖帕子的地方。
到了布料店,就有人迎过来,“客官,你想买什么布料啊?我给您说,我们店里的布料都是这个时节的新款。”
周庆平不打算买布料,直接对这个人说:“我是来卖帕子的。”
店小二“哎呦”一声说:“那可真是不巧了,最近店里不缺帕子,要不您去其他店看看?”
听到这话,周庆平没多留,转身就想离开。
他一只脚刚他出去,就被一道女声给喊住了。
“唉,这不是李娘子家的相公吗?怎么今天来我店里了?”
听见了老板娘的话,周庆平收回了踏出去的脚。
老板娘又说:“好久不见李娘子来我们店里卖帕子了,今天您是替李娘子卖帕子呢?还是要买些布料啊?”
周庆平说:“店里不是不买帕子吗?”
老板娘一听这话就清楚是想来买帕子,赶忙笑着说:“哎呦,你瞧这不误会了吗?我们店里帕子确实不收了,但那不是说李娘子的帕子,李娘子最近两个月没来,她之前的帕子早就卖光了。”
说完,又看了一眼站在旁边店里伙计,“他是刚来没多久的,还不认识您和李娘子,请您见谅。”
小伙计听着这话,也是立马赔不是,“客官,您见谅。”
周庆平摆摆手,不在意这些,他想着立马把这些帕子卖了,去找盖房子的人呢。
老板娘领着周庆平到记账的地方,周庆平把帕子也都拿出来,让老板娘检查一下。
老板娘嘴上笑着说:“李娘子的手艺我在不知道吧。”,但手中还是来回翻面检查。
周庆平站在一旁,看着老板娘检查,等她检查完了,周庆平才说:“这些帕子您觉得多少钱。”
周庆平在心里牢记秀文对他说的话,颜色鲜艳的不能低于十三文钱,其余的大概十文钱。
老板娘看着这次的帕子都很好,没什么瑕疵,就想让让他们,这两个月她还以为李娘子不满她给的价格,换了一家店呢,这李娘子的苏绣不错,绣的帕子在县里的富家小姐哪里很是受欢迎。
心里这般想着,老板娘眼含着笑意说:“这帕子我都要了,这四张苏绣我就按每张十五文钱收了,另外四张就每张十一文钱吧。您觉得怎么样。”
周庆平见老板娘给的价格不错,也愉快的同意了。
说罢,老板娘喊:“老张,过来算钱。”
老张打着算盘,算出最后是一百零四文。
周庆平认为拿着铜钱太重了,让换成一钱的碎银子。
老板娘按他说的做,把一钱的银子递给他,又单数出四个铜板给他。
收好钱,周庆平就直接奔着曾经打短工的刘家去了。
这个刘家是县里的地主,和县太爷熟识,他和刘家的一个管事认识,所以经常来这里打短工。
他走到刘府后门口,敲敲门。
门从里面打开,一个十三四的男孩打看门,警惕的瞧着他问:“你是谁?来这里干嘛?”。
周庆平对他说:“我找张管事,你就说周家村里的周庆平来找他。”
男孩仔细打量了周庆平才点头,“那你先在这里等着吧,我去喊张管事。”
说完把门又关上了。
没多久,张管事就出来了,“庆平,你今天怎么来了?不是说最近家中农忙吗?如今家中事物收拾完了?找我作何事啊?”
周庆平笑着回答:“家中事物都已做完了,今天来找张管事是有一件事想麻烦您。”
听到这话,张管事“哦~”了一声,“是什么事啊,你但说无妨。”
“我家中准备盖两间瓦房,想托你找找有没有人可以帮忙盖房子。”
一听就是这事,张管事说:“原来就是盖房的事啊,小事,等我有时间去给你问问,放心吧,有我在,肯定不会让你吃亏的。”
说完那些话,张管事又说:“几日不见,你小子都准备盖房了,都没有给我吐露一下,真把我当外人啊。”
“这也是最近决定的,我也没想到啊,等房子盖好,一定请您来做客。”
“哈哈,好,一言为定。”,张管事也没多纠结这件事,接着对周庆平说:“你这几日不来,我娘一直在念叨你呢。”
听张管事聊到张母,周庆平也想起来那个慈善的老太太。
“这几日太忙了,等时间空下来,我带着妻子一块去看望伯母。”,周庆平回他。
周庆平和张管事认识也是因为张母。
当时周庆平来县里想用自己咱的钱给秀文买个小礼物,庆祝她的生辰。
在路上找着店铺的时候,看见一伙人在欺负一个妇人,周围也没人管,周庆平立马过去,帮着妇人。
过后,老妇人说要请他去家中坐坐,想感谢他,不过,他以有事给拒绝了。
后来,几日后,他又去县城里找活干的时候,再一次遇见了那位老妇人,不过这次她旁边有一位中年男子,想来应该是她的儿子。
他没多看,就想离开,但还是被老妇人注意到了。
他儿子也看过来了,两人说什么都要请他吃饭。
他这次没能拒绝,跟着两人回家了。
后来,他才了解这个中年男子是县里刘府的一位小管事。
因为周庆平帮了他娘,非得好好报答他,最后知道了周庆平在找活,就让周庆平去刘府了。
周庆平也接受了他的好意。
和张管事说完找施工的人后,周庆平就和他告辞了。
周庆平打算去找李父,李父和李彦现在也都在县城。
周庆平直奔李父在的那家酒馆,到了酒馆门口,就能看见李彦在那里招呼客人。
李彦感觉有人看着自己,转头一看,就看见了周庆平,立马笑起来小跑着过去了。
“姐夫,你今天怎么来了?”
“我今天是跟着村里的人一块来交粮税的,想着你和爹也在县城,我就过来看看。”
李彦说:“姐夫,你先进店里,我去喊爹。”,说完他就匆匆忙忙的喊李父去了。
在后院酿酒的李父听见儿子喊自己,还有些不高兴,“做什么呢!咋咋呼呼的,有什么事直接说。”
李彦见李父说自己也不生气,直接对他说:“爹,姐夫来啦,就在店里。”
李父一听,和儿子一样,急匆匆的走向前店。
周庆平还在那里打量这个酒馆,就听见身后传来了李父的声音。
“庆平,你怎么来了,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吗?”,李父在那里喘气。
看着李父这么着急的模样,周庆平赶紧说:“家中一切安好,是今天我跟着村长一块来交粮税的。我想着您和彦哥儿也在县城,就想着过来看看你们。”
听到周庆平的话,李父才安心下来。
知道他今天跟着村长来交粮税,李父又问:“村长他们呢?”
周庆平解释道:“村长几人交完后就回村了,我因为一些事情就没和他们一块去。”
“哦?是什么事啊。”。
李父最近几天没回家,自然也不知道他和秀文已经准备建房子的事,周庆平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
听完周庆平的话,李父开心起来了,这个分家对他女儿来说是件好事啊,分家后,婆婆就不能干预了,秀文以后生活也能好些。
他自然不会把这话当着周庆平的面说出来,虽然他清楚刘氏对周庆平也不怎么样,但是刘氏毕竟是他的亲娘。
他只是淡淡的问:“盖房子的人找到了吗?”
“这次来县城不仅是交粮税,也是为了找人,不过我已经问了,过几天应该就有消息了。”,周庆平回着李父的话。
李父又说:“嗯,那就好,实在是找不到,来找我,我帮你问问。”
周庆平点头答应。
看着马上要中午了,李父让周庆平先别回去了,在这里和他们一块吃吧。
说完也不允许周庆平拒绝,直接拉着他进屋了。
进屋后,李父对着大儿子说:“彦儿,你中午多打一份饭,给你姐夫吃。”
李彦听见姐夫也在这里吃,连忙点头说:“好的,知道了爹。”
中午吃饭的时候,众人见老李带了一个清新俊逸的汉子,纷纷询问这是谁。
李父则是一一给别人介绍这是他女婿。
众人也是知道李父有一个容貌清丽女儿,有人还想给自己儿子或者侄子牵线的时候都被李父挡了回去。
直到后来,听李父说自己女儿定亲了,还不相信,以李父的眼光,能随便把女儿许配出去?
后面成亲的消息传来,大家才知道李父女儿原来是和从小到大的竹马成亲了。
知道之后,就一直有人酸李父,认为他不会选女婿,随便把女儿嫁出去。
众人最先都不知道周庆平长什么样子,如今见了,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和周庆平相比自家儿子和侄子那歪瓜裂枣的长相,是个人都会选。
和众人相反,今日李父十分开心,对着周庆平一口一个女婿。
吃完午饭稍作休息,周庆平就准备回家了,和李父还有李彦作别后,周庆平就离开酒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