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遥工作了几年,变动却不算多,来南榕前其实有在火车上想过那么一阵,自己未来的半年生涯里,会在这里留下怎样的印记,结识怎样的人。
她自认是个好相处的人,但社交边界其实有些严格,相对亲近的往来更看缘分,大学四年都没能发展出比肩乔曼的友谊,因此更不会对同事关系有过多妄想。走出何亮的藩篱后她对当下的工作社交很满意。
只是,她有些很难说清自己和林枝予的关系。
愿意交朋友,但还没真正熟悉;有些缘分,但也没什么机会交心。
那天过后,向遥加了他联系方式。
两个各自忙碌的人其实压根也凑不上什么时间,只是碰到一起的时候,在园区门口碰面,一起买了宵夜步行回去,在单元楼下就分道扬镳。
路上想起什么就聊聊,很多时候也沉默,但并不尴尬,也不没话找话。
下班碰上中学放自习的时候,玉兰路会短暂地蓬勃片刻。
大聊时下流行、结伴回家的女孩儿,和来接送家长抱怨课业的好学生,调笑推搡同班女生的青春期男孩儿,接着电话步履匆匆的下班族……这些鲜活的声音和人群包围着他们,有些格格不入。
有些奇怪的。向遥想。
在成年人堆里还有些稚嫩的自己、在高中生里过于沉寂的林枝予、年青女人和高中生的组合、昙花一现的热闹和长久寥寂的北方小城。
哪一样都有些奇怪。
一声惊笑忽然从前方传了出来,向遥和林枝予挪去目光,是几个和他同校的高中生。有个男生似乎说了点什么,女生被惹着了,冲到路边捏了个大雪团子满条街追着打,笑声在雪夜里很洋溢。
向遥有些被朝气感染,林枝予却事不关己,冷漠地瞥了一眼就挪开目光。
她留意到他正经的表情有点好笑,于是问:“你不在学校里交朋友,不会是觉得他们太幼稚了吧?”
“没有,”林枝予摇头,“都差不多大。”
“那是为什么,上次你说没必要,是指什么?”
“就是觉得……”林枝予想了想,“很遥远。我没办法……跟他们一样。”
“因为你爸爸?”
“不算吧,”他平静地说,“是我自己性格的原因。”
他边说边往前走,没留意向遥也走到路边捏了个雪团子,啪嗒一下丢在他身上。
雪团在他肩膀撞碎,簌簌落下来,林枝予才后知后觉有什么东西砸了自己,莫名地停下脚步去看肩侧,懵懵地环顾,然后才发现站在路边的向遥。
“……”
“……”
“好吧。”向遥拍了拍手走回他身边,顺便给他拍了拍衣服上的残雪,“是挺幼稚的。”
“我不是觉得幼稚。”林枝予更正。
“没关系,我懂。”
“……你又懂什么了。”
“我真懂,”向遥笑眯眯的,“哎呀,人也不是非要从这些事情里去找快乐的,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年龄干什么事’,那都是特传统的长辈爱宣扬的观念。不爱玩就不合群,也没这样的道理,只能说不是一路人而已。”
林枝予刚才还老大不满意的表情凝固了一下,低着头不说话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走啊,”向遥拽他一把,“还学习呢,在这罚什么站。不过天气越来越冷了,你还是打算每天晚上待在储藏室学习啊?”
“嗯,那里就挺好的。”
“哪儿好了,你看看你这手上的疮,涂了药都好不了,”向遥对着他指指点点,“还有你这耳朵,这两天也干干的快冻上了。回家不行啊?”
“很麻烦,”林枝予下意识摸了摸耳朵,“我爸很反对我学这个,容易吵。他又经常喝酒,醉了也很……耽误时间。”
“那你每天回去这么晚,他不还是得说你吗?”向遥奇怪。
“不。”林枝予说,“他……都记不清我念几年级,也没去过学校。”
不关心,但控制欲很强。
向遥琢磨着,点了点头,没再问了。
才是今年冬天的头一轮降雪就猛得不行,虽然下一阵停一阵,势头却大,清雪的队伍昼夜奔忙,深夜都能瞅见路边扫雪清路的工人。
看预报还得下一周,交通都快瘫痪,园区发了个通知,让各家单位组织扫雪。
因为天气,组里最近放弃了赶进度,大家都躺得挺平。但向遥有点儿不敢懈怠,她刚慢慢跟何亮解绑,开始跟其他同事合作相对重要的活儿,不想掉链子。结果合作的大哥也在名单上,临出门前向遥找他对工作,结果也被拖上一起。
向遥嘴里说着算了算了,出了门比谁都激动。
她在江原出生长大,在上海念书工作,都算南方城市,能见到雪籽都算难得,自然积极。
正好也光明正大躲躲活儿——铲雪积极分子可还有奖品呢。
谁知道下楼遇到不情不愿的宋柯,他手跟残废了似的,软绵绵搭在铲子上头挥腾,两铲子铲不出个坑。
跟他一比向遥精神抖擞的,完全是搞改头换面新建设的斗士。
“这么有热情,”他打眼瞅了瞅向遥,“南方的吧?”
“本地的吧?”向遥回敬。
“嗳,可不是,”他没劲得很,“最烦下雪了。天冷路难走,雪一化满地泥,铲雪这活儿我从小学干到现在,年年被拉壮丁。真的挺难懂你们的乐子。”
“南榕有雪又有海的,你们开一旅游专线不行吗?”向遥说,“诚聘南方扫雪义工,海景观赏,吃住全包。人家来不来不清楚,我铁定来。”
一块儿干活的顺耳听几句全笑开了,话茬就这么拉开,一早上过得飞快。
回去路上宋柯说:“感觉你还挺活泼的呀,怎么之前两周老缩工位里不说话?”
向遥想了想:“那时候在那个氛围里,没什么机会活泼。”
打量观望探究的眼神她都能感受到,回望过去却空无一物。
隔膜就是在成见和距离里诞生的。
向遥也没做什么,只是拉进一步,拒绝再接受这种被透明化的凝视。
“哎,也是,”宋柯说,“就你一个女生吧?他们估计也不知道怎么跟你说话合适。”
她笑:“夸张了吧,我又不是教导主任。”
“那不也是怕你们多想。今儿挺好的啊,后头有机会一起再吃两次饭,慢慢熟悉就好了。大家都挺好相处的——做同事的话。”
向遥忽略头一句,跟着笑:“不就是同事吗?看来我未来一段时间的职场生活很光明啊。”
“那要不今晚呢?”宋柯问,“正好不加班。”
“今天不行,我晚上有事,后头再找机会吧。”
“行,”他爽快,继而玩笑,“才来南榕多久啊,人生地不熟的,这就有小生活了?”
“对啊,”向遥说,“我加了半个月班出租屋还跟狗窝似的,也没保姆替我收,只能自己挤时间动手啊。”
宋柯恍然大悟,连连抱歉,说等下周再碰。
回了工位,向遥暖了暖手,给林枝予发消息:
「我今晚不加班,先走一步」
「嗯。」
似乎是下课时间,对面回复很快。
「几点。这几天晚自习取消了,五点半放学。」
「那你别等我了,我还得去超市买点东西。你难得有这么整块的时间,早点去学习。」
「附近有什么大点儿的超市吗?我囤点东西。」
「园区门口见,我带你去」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了」
「没事」
向遥本来还想推拒,但想也知道他肯定死倔,恰好也有事想跟他商量,只好补了一句:
「便利店,不许站雪地里头」
对面回复说好。
晚上她下了班到便利店,林枝予果然在,正在收银台等热牛奶。
“没等久吧?我们要快点儿吗?”向遥问,“我同事说雪天关门早,有的都不开。”
林枝予很冷静,接过收银的热牛奶又递给她:“不用,你主要买什么?”
“吃的喝的,家居用品也得添一点儿,零零碎碎不少吧。”
向遥说着,眼睛开始检查,看他今天围巾手套都戴得很好,才满意地点头,接过牛奶:“怎么不给自己买一杯啊?你还在长个子吧?”
“不爱喝,”他说着推开便利店的门,“走吧。”
出了园区,林枝予没走平时回家的路,上坡往公交站去:“我们去家喜吧。”
站台的屋檐边边不时有积雪往下坠,向遥把他往里拉了点儿,诚恳地问:“家喜是什么?”
“南榕本地的连锁超市,基本把市里垄断了,外地超市很少能开进来。”
“这么厉害。有什么特别吗?”
“营业时间长吧,”林枝予想了想,“东西也多,毕竟靠海,会有些便宜的进口货。可能算是特色。”
公交来得很快,向遥跟在林枝予身后排队。林枝予刷了卡想往后走,一声挺大的“余额不足”把他硬拽回来,他又从包里掏了一张,顺手把向遥的也给刷了。
车上人不算多,但座位已经没了,向遥于是靠着后门把手站。
“这么多卡呢。”
“一张学生卡,刚那张是我爸的。”
“你会用他的卡啊?”
“为什么不用。”
“就,以为你们关系不好。”
“是不好。”林枝予说,“但……也没到那个地步。我们基本不管对方的事,尽量会避免冲突。”
听着和她想象里势不两立的状态不太一样。
但她有意识到林枝予并不想提太多家里的事,每次都含糊其辞,于是向遥也不再说话了,靠着扶手休息。
夜晚的公车没开夜灯,环山弯道上有些黯淡的路灯照进来,却并不足以让人看清面容和情绪。
山道树上的落雪在车顶扑簌,人与人抓着扶手,随着颠簸摇荡,在昏暗与沉寂中各自游离。
一路安静。
走出环山路,公车就进了市中心,马路宽敞起来,只是大雪里依旧显得冷清荒凉。
报站语音响起的时候,林枝予拍了拍她:“下车了。”
市中心的家喜开在地下,马路边得下个湿滑的楼梯,防滑的纸板子都泡的软烂了。
但据林枝予说,这是南榕市最大的一家。
掀开厚重的保暖棉门帘,里头欢快的乐声便传进来。
街道上一个人没有,超市里却要挤满了,都是在争买冬货的市民。
向遥原本公交上已经有些困了,这会儿听着喜庆的年节音乐立刻精神起来:“这么热闹?”
入口除了小孩儿玩的摇摇车在排排摆,推车也分了大号和儿童号,儿童号还是五颜六色的。
她陷入纠结。
等林枝予寄存了书包,回头便看到向遥推着两台车在等他,兴致勃勃的。
林枝予神色复杂:“你……”
“我还没见过这么小的推车呢,”向遥慷慨地让出一台大的,“我推小的,你推实在的。”
然后丝毫不顾旁边幼儿园小孩儿鄙视的目光,大摇大摆地走进超市。
哪怕是最大的一家,装修也有些年头了,看着有些过时。可仔细一看,货架上摆着的一水都是上海大商超才会见到的进口零食和生活用品,吃喝有的卖,衣服和各样的日用品也挺齐全,羽绒服都挂了一墙,土不土就另当别论了。
向遥一边兴冲冲地逛,一边掏出手机看自己记的备忘清单,十几二十条,拿一件就打个勾。
她边看边问:“你棉拖鞋什么码?”
“……我?”
林枝予很少见地露出一种莫名其妙的表情。
“嗯,”向遥收起手机,摆出一副认真商量的姿态,看着他的眼睛:“我想让你来我家里学习。你愿意来吗?”
她自认是个好相处的人,但社交边界其实有些严格,相对亲近的往来更看缘分,大学四年都没能发展出比肩乔曼的友谊,因此更不会对同事关系有过多妄想。走出何亮的藩篱后她对当下的工作社交很满意。
只是,她有些很难说清自己和林枝予的关系。
愿意交朋友,但还没真正熟悉;有些缘分,但也没什么机会交心。
那天过后,向遥加了他联系方式。
两个各自忙碌的人其实压根也凑不上什么时间,只是碰到一起的时候,在园区门口碰面,一起买了宵夜步行回去,在单元楼下就分道扬镳。
路上想起什么就聊聊,很多时候也沉默,但并不尴尬,也不没话找话。
下班碰上中学放自习的时候,玉兰路会短暂地蓬勃片刻。
大聊时下流行、结伴回家的女孩儿,和来接送家长抱怨课业的好学生,调笑推搡同班女生的青春期男孩儿,接着电话步履匆匆的下班族……这些鲜活的声音和人群包围着他们,有些格格不入。
有些奇怪的。向遥想。
在成年人堆里还有些稚嫩的自己、在高中生里过于沉寂的林枝予、年青女人和高中生的组合、昙花一现的热闹和长久寥寂的北方小城。
哪一样都有些奇怪。
一声惊笑忽然从前方传了出来,向遥和林枝予挪去目光,是几个和他同校的高中生。有个男生似乎说了点什么,女生被惹着了,冲到路边捏了个大雪团子满条街追着打,笑声在雪夜里很洋溢。
向遥有些被朝气感染,林枝予却事不关己,冷漠地瞥了一眼就挪开目光。
她留意到他正经的表情有点好笑,于是问:“你不在学校里交朋友,不会是觉得他们太幼稚了吧?”
“没有,”林枝予摇头,“都差不多大。”
“那是为什么,上次你说没必要,是指什么?”
“就是觉得……”林枝予想了想,“很遥远。我没办法……跟他们一样。”
“因为你爸爸?”
“不算吧,”他平静地说,“是我自己性格的原因。”
他边说边往前走,没留意向遥也走到路边捏了个雪团子,啪嗒一下丢在他身上。
雪团在他肩膀撞碎,簌簌落下来,林枝予才后知后觉有什么东西砸了自己,莫名地停下脚步去看肩侧,懵懵地环顾,然后才发现站在路边的向遥。
“……”
“……”
“好吧。”向遥拍了拍手走回他身边,顺便给他拍了拍衣服上的残雪,“是挺幼稚的。”
“我不是觉得幼稚。”林枝予更正。
“没关系,我懂。”
“……你又懂什么了。”
“我真懂,”向遥笑眯眯的,“哎呀,人也不是非要从这些事情里去找快乐的,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年龄干什么事’,那都是特传统的长辈爱宣扬的观念。不爱玩就不合群,也没这样的道理,只能说不是一路人而已。”
林枝予刚才还老大不满意的表情凝固了一下,低着头不说话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走啊,”向遥拽他一把,“还学习呢,在这罚什么站。不过天气越来越冷了,你还是打算每天晚上待在储藏室学习啊?”
“嗯,那里就挺好的。”
“哪儿好了,你看看你这手上的疮,涂了药都好不了,”向遥对着他指指点点,“还有你这耳朵,这两天也干干的快冻上了。回家不行啊?”
“很麻烦,”林枝予下意识摸了摸耳朵,“我爸很反对我学这个,容易吵。他又经常喝酒,醉了也很……耽误时间。”
“那你每天回去这么晚,他不还是得说你吗?”向遥奇怪。
“不。”林枝予说,“他……都记不清我念几年级,也没去过学校。”
不关心,但控制欲很强。
向遥琢磨着,点了点头,没再问了。
才是今年冬天的头一轮降雪就猛得不行,虽然下一阵停一阵,势头却大,清雪的队伍昼夜奔忙,深夜都能瞅见路边扫雪清路的工人。
看预报还得下一周,交通都快瘫痪,园区发了个通知,让各家单位组织扫雪。
因为天气,组里最近放弃了赶进度,大家都躺得挺平。但向遥有点儿不敢懈怠,她刚慢慢跟何亮解绑,开始跟其他同事合作相对重要的活儿,不想掉链子。结果合作的大哥也在名单上,临出门前向遥找他对工作,结果也被拖上一起。
向遥嘴里说着算了算了,出了门比谁都激动。
她在江原出生长大,在上海念书工作,都算南方城市,能见到雪籽都算难得,自然积极。
正好也光明正大躲躲活儿——铲雪积极分子可还有奖品呢。
谁知道下楼遇到不情不愿的宋柯,他手跟残废了似的,软绵绵搭在铲子上头挥腾,两铲子铲不出个坑。
跟他一比向遥精神抖擞的,完全是搞改头换面新建设的斗士。
“这么有热情,”他打眼瞅了瞅向遥,“南方的吧?”
“本地的吧?”向遥回敬。
“嗳,可不是,”他没劲得很,“最烦下雪了。天冷路难走,雪一化满地泥,铲雪这活儿我从小学干到现在,年年被拉壮丁。真的挺难懂你们的乐子。”
“南榕有雪又有海的,你们开一旅游专线不行吗?”向遥说,“诚聘南方扫雪义工,海景观赏,吃住全包。人家来不来不清楚,我铁定来。”
一块儿干活的顺耳听几句全笑开了,话茬就这么拉开,一早上过得飞快。
回去路上宋柯说:“感觉你还挺活泼的呀,怎么之前两周老缩工位里不说话?”
向遥想了想:“那时候在那个氛围里,没什么机会活泼。”
打量观望探究的眼神她都能感受到,回望过去却空无一物。
隔膜就是在成见和距离里诞生的。
向遥也没做什么,只是拉进一步,拒绝再接受这种被透明化的凝视。
“哎,也是,”宋柯说,“就你一个女生吧?他们估计也不知道怎么跟你说话合适。”
她笑:“夸张了吧,我又不是教导主任。”
“那不也是怕你们多想。今儿挺好的啊,后头有机会一起再吃两次饭,慢慢熟悉就好了。大家都挺好相处的——做同事的话。”
向遥忽略头一句,跟着笑:“不就是同事吗?看来我未来一段时间的职场生活很光明啊。”
“那要不今晚呢?”宋柯问,“正好不加班。”
“今天不行,我晚上有事,后头再找机会吧。”
“行,”他爽快,继而玩笑,“才来南榕多久啊,人生地不熟的,这就有小生活了?”
“对啊,”向遥说,“我加了半个月班出租屋还跟狗窝似的,也没保姆替我收,只能自己挤时间动手啊。”
宋柯恍然大悟,连连抱歉,说等下周再碰。
回了工位,向遥暖了暖手,给林枝予发消息:
「我今晚不加班,先走一步」
「嗯。」
似乎是下课时间,对面回复很快。
「几点。这几天晚自习取消了,五点半放学。」
「那你别等我了,我还得去超市买点东西。你难得有这么整块的时间,早点去学习。」
「附近有什么大点儿的超市吗?我囤点东西。」
「园区门口见,我带你去」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了」
「没事」
向遥本来还想推拒,但想也知道他肯定死倔,恰好也有事想跟他商量,只好补了一句:
「便利店,不许站雪地里头」
对面回复说好。
晚上她下了班到便利店,林枝予果然在,正在收银台等热牛奶。
“没等久吧?我们要快点儿吗?”向遥问,“我同事说雪天关门早,有的都不开。”
林枝予很冷静,接过收银的热牛奶又递给她:“不用,你主要买什么?”
“吃的喝的,家居用品也得添一点儿,零零碎碎不少吧。”
向遥说着,眼睛开始检查,看他今天围巾手套都戴得很好,才满意地点头,接过牛奶:“怎么不给自己买一杯啊?你还在长个子吧?”
“不爱喝,”他说着推开便利店的门,“走吧。”
出了园区,林枝予没走平时回家的路,上坡往公交站去:“我们去家喜吧。”
站台的屋檐边边不时有积雪往下坠,向遥把他往里拉了点儿,诚恳地问:“家喜是什么?”
“南榕本地的连锁超市,基本把市里垄断了,外地超市很少能开进来。”
“这么厉害。有什么特别吗?”
“营业时间长吧,”林枝予想了想,“东西也多,毕竟靠海,会有些便宜的进口货。可能算是特色。”
公交来得很快,向遥跟在林枝予身后排队。林枝予刷了卡想往后走,一声挺大的“余额不足”把他硬拽回来,他又从包里掏了一张,顺手把向遥的也给刷了。
车上人不算多,但座位已经没了,向遥于是靠着后门把手站。
“这么多卡呢。”
“一张学生卡,刚那张是我爸的。”
“你会用他的卡啊?”
“为什么不用。”
“就,以为你们关系不好。”
“是不好。”林枝予说,“但……也没到那个地步。我们基本不管对方的事,尽量会避免冲突。”
听着和她想象里势不两立的状态不太一样。
但她有意识到林枝予并不想提太多家里的事,每次都含糊其辞,于是向遥也不再说话了,靠着扶手休息。
夜晚的公车没开夜灯,环山弯道上有些黯淡的路灯照进来,却并不足以让人看清面容和情绪。
山道树上的落雪在车顶扑簌,人与人抓着扶手,随着颠簸摇荡,在昏暗与沉寂中各自游离。
一路安静。
走出环山路,公车就进了市中心,马路宽敞起来,只是大雪里依旧显得冷清荒凉。
报站语音响起的时候,林枝予拍了拍她:“下车了。”
市中心的家喜开在地下,马路边得下个湿滑的楼梯,防滑的纸板子都泡的软烂了。
但据林枝予说,这是南榕市最大的一家。
掀开厚重的保暖棉门帘,里头欢快的乐声便传进来。
街道上一个人没有,超市里却要挤满了,都是在争买冬货的市民。
向遥原本公交上已经有些困了,这会儿听着喜庆的年节音乐立刻精神起来:“这么热闹?”
入口除了小孩儿玩的摇摇车在排排摆,推车也分了大号和儿童号,儿童号还是五颜六色的。
她陷入纠结。
等林枝予寄存了书包,回头便看到向遥推着两台车在等他,兴致勃勃的。
林枝予神色复杂:“你……”
“我还没见过这么小的推车呢,”向遥慷慨地让出一台大的,“我推小的,你推实在的。”
然后丝毫不顾旁边幼儿园小孩儿鄙视的目光,大摇大摆地走进超市。
哪怕是最大的一家,装修也有些年头了,看着有些过时。可仔细一看,货架上摆着的一水都是上海大商超才会见到的进口零食和生活用品,吃喝有的卖,衣服和各样的日用品也挺齐全,羽绒服都挂了一墙,土不土就另当别论了。
向遥一边兴冲冲地逛,一边掏出手机看自己记的备忘清单,十几二十条,拿一件就打个勾。
她边看边问:“你棉拖鞋什么码?”
“……我?”
林枝予很少见地露出一种莫名其妙的表情。
“嗯,”向遥收起手机,摆出一副认真商量的姿态,看着他的眼睛:“我想让你来我家里学习。你愿意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