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辱宋了
“哎呀我去!”
韦福光一拍额头,面露苦色的看向张扬:
“扬哥,要不咱们直接下一家?”
他是看过张扬直播的,知道青铜器里,真品百不存一。
老村长好歹以前是干部,不可能不知道青铜鼎是国宝。
这么堂而皇之的搬出来,是把他老韦家的缺傻子啊!
“年轻人,别急嘛。”
张扬走上前,和何馆员一起,把青铜鼎接了过来。
还挺重的,国之重器,得好好看看。
“这玩意儿能是真的?”
韦福光嘴里嘀咕着,有些难以置信的走上前。
但是他想到,进村前,张扬问他有没有古墓,突然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万一是墓里出来的呢?
大鼎旁边,老村长已经开始介绍东西的来源了:
“这是我祖传的……”
张扬听完后,悠悠问了一句:
“那老人家你,一定姓姬吧?”
“诶?你这个伙子怎么骂人呢?”
“没有啊,我是问您,是不是姓,姬。”张扬指着鼎内的铭文解释:“上面记载,这是周子的鼎。”
“周朝的子就姓姬啊。”
“他姓魏。”韦福光没好气的道:“我村长,你好歹也是个退休干部,觉悟怎么这么低呢?”
“这种假货,还拿出来骗我三舅?你是不是当他是傻子?”
表舅:???
“我怎么知道是真是假。”老村长板着个脸道:“你们到底买不买的?”
“买啊。”张扬笑着答道。
来之前,他跟汪大师取了下经。
别看有些大爷大妈拿假货出来骗人,但他们其种有的人也是受害者。
很多假货,都是更早的时候,一些下乡收货的人,拿假古董换走了他们的真东西。
怪只能怪张扬生的太晚了。
早生三十年,还有别人什么事儿啊。
反正在乡下,遇到这种东西,就算是假的,也先别急着点破。
和大爷大妈打交道,必须要沉得住气,人家才可能把真正压箱底的好东西拿出来。
“那我这个……”老村长伸出五根手指:“没有五千,不卖哦!”
“没事,价格不急。”张扬拦住了想出口的韦福光:“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他还特意指了一下墙角那些装满水的民国的陶罐。
“就那种罐子,我都出两百块一个呢。”
“真的?”
“你不信我,还不信他们韦家吗?临海的有钱人,人家开的都是奔驰。”张扬拍了拍工具人韦福光的肩膀道。
“那好。”老村长点点头:“我再去拿一点。”
……
等老村长取东西的功夫,除了张扬以外的其他人,不约而同的走到院墙边,观察起那几件晚清近代的罐子。
“确实是老物件儿啊。”何馆员认真的分析道。
“但是这东西有点脏啊。”
韦福光刚才凑上去闻了一下罐子里的水,有点淡淡的骚味儿。
这会儿正一边反胃,一边劝他表舅也闻一下。
张扬实在是没眼看了,转过头静静的等老村长出来。
老人这次更磨叽,足足耽误了好几分钟,但是拿出来的东西也更多。
首先递给张扬的,是满满一抽屉的关金券。
这东西在近代,擦屁股都嫌硌得慌。
但放到现在,普通版别的一张,也能卖到二十。
算值钱了。
张扬当然懒得收这种便宜货,不过有人应该感兴趣。
“阿韦,过来收关金券啦……”
“你把这些钱,按版别分开放,找找看,有没有稀有的品种。”() ()
安排完韦福光,张扬开始看老村长拿出来的第二件东西。
一件紫檀木雕的灵芝如意。
雕工还算不错,而且被人盘的油光锃亮,一看就是老东西。
老村长果然还是有点家底的。
“这是清晚期的叶紫檀摆件。”
张扬竖起三根手指:
“我能给您三千块。”
主动报出这个价格,张扬自认非常良心了。
正经的捡漏,应该等卖家先报价,他再看着给。
但这件紫檀摆件,张扬买回去并不打算卖,准备放在自己办公室的桌面上。
东西很有专家的感觉。
老村长听到报价,皱着眉,摇了摇头:
“上个月有个收货的人,出了三万,我没卖呢。”
三万?
这个价格,瞬间把院子里所有人都吸引到了这件如意旁边。
“是上次那个长头发吗?”表舅问。
“对,就是他,这个价格我可没乱报,当时还有人在现场。”
竟然不是大爷胡诌的价?
张扬有些无奈的笑了。
这就是汪大师的,贼恶心饶贩子吧!
那个买家,应该也看中了这件紫檀的如意,但想多赚点,所以故意报了一个明显虚高的价格,把老村长架住了。
等大爷一直卖不出去,他的同伙再过来低价收走。
张扬这次三千买不走,也许过半个月,人家五百就带走了。
这当然不能让贩子如愿啊!
“何馆员,你把电话留给他。”
“大爷,您以后什么时候想通了,三千愿意卖,就打这个电话。”
留完电话,张扬继续看老村长珍藏的第三件宝贝。
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熟坑”的一面铜镜。
铜镜的背面雕着“牛望月”图:
一只黄牛窝在地上,回头望着云层中一弯新月。
中间的纽上系着一根后配的红绳,显然是老村长自己栓上去的。
“这铜镜好看啊!”韦福光停下手里的活儿,歪过头一脸惊叹道。
“确实好看。”
张扬点点头,不过他的注意力,放在铜镜周围的一圈铭文上:
【辽东路转运司监造、官咸平禄……】
后面四个字看不清了,但大概的意思已经明了:
这是金代辽东路官府造的铜镜,给底下的人作赏赐的。
再看铜镜背面的纹饰,那寓意可就不一样了。
“吴牛喘月”,的是江淮地区的水牛怕热,晚上看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不由自主的喘气。
这和“惊弓之鸟”的意思有点类似。
金饶官府,把这个纹饰刻在铜镜背面,赏赐给底下的官兵,寓意是:
宋兵看到金兵,就像惊弓之鸟、吴牛喘月一样,害怕!
连件文物都在辱宋……
张扬想了想,这东西得买回去啊,因为有可能定到三级文物呢!
到时候传出去,是“张馆长在民间抢救回来”的,多有意义!
“老村长,这个铜镜你要卖多少?”
“三千。”
“五千我买了!”一道豪气的声音从张扬耳边传来。
“阿韦,你买了,是要捐吗?”张扬眯着眼睛问道。
“啊?扬哥,这个不会是文物吧?”韦福光有点后知后觉。
“行了,我来吧。”张扬拍了下韦福光的肩膀。
和我下乡收货,朕不给的,你不能抢。
“老村长,这铜镜,我出三千,同时送你一张海林博物馆的终身免费门票。”
“有机会去看看,这镜子会展示在里面。”
韦福光一拍额头,面露苦色的看向张扬:
“扬哥,要不咱们直接下一家?”
他是看过张扬直播的,知道青铜器里,真品百不存一。
老村长好歹以前是干部,不可能不知道青铜鼎是国宝。
这么堂而皇之的搬出来,是把他老韦家的缺傻子啊!
“年轻人,别急嘛。”
张扬走上前,和何馆员一起,把青铜鼎接了过来。
还挺重的,国之重器,得好好看看。
“这玩意儿能是真的?”
韦福光嘴里嘀咕着,有些难以置信的走上前。
但是他想到,进村前,张扬问他有没有古墓,突然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万一是墓里出来的呢?
大鼎旁边,老村长已经开始介绍东西的来源了:
“这是我祖传的……”
张扬听完后,悠悠问了一句:
“那老人家你,一定姓姬吧?”
“诶?你这个伙子怎么骂人呢?”
“没有啊,我是问您,是不是姓,姬。”张扬指着鼎内的铭文解释:“上面记载,这是周子的鼎。”
“周朝的子就姓姬啊。”
“他姓魏。”韦福光没好气的道:“我村长,你好歹也是个退休干部,觉悟怎么这么低呢?”
“这种假货,还拿出来骗我三舅?你是不是当他是傻子?”
表舅:???
“我怎么知道是真是假。”老村长板着个脸道:“你们到底买不买的?”
“买啊。”张扬笑着答道。
来之前,他跟汪大师取了下经。
别看有些大爷大妈拿假货出来骗人,但他们其种有的人也是受害者。
很多假货,都是更早的时候,一些下乡收货的人,拿假古董换走了他们的真东西。
怪只能怪张扬生的太晚了。
早生三十年,还有别人什么事儿啊。
反正在乡下,遇到这种东西,就算是假的,也先别急着点破。
和大爷大妈打交道,必须要沉得住气,人家才可能把真正压箱底的好东西拿出来。
“那我这个……”老村长伸出五根手指:“没有五千,不卖哦!”
“没事,价格不急。”张扬拦住了想出口的韦福光:“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他还特意指了一下墙角那些装满水的民国的陶罐。
“就那种罐子,我都出两百块一个呢。”
“真的?”
“你不信我,还不信他们韦家吗?临海的有钱人,人家开的都是奔驰。”张扬拍了拍工具人韦福光的肩膀道。
“那好。”老村长点点头:“我再去拿一点。”
……
等老村长取东西的功夫,除了张扬以外的其他人,不约而同的走到院墙边,观察起那几件晚清近代的罐子。
“确实是老物件儿啊。”何馆员认真的分析道。
“但是这东西有点脏啊。”
韦福光刚才凑上去闻了一下罐子里的水,有点淡淡的骚味儿。
这会儿正一边反胃,一边劝他表舅也闻一下。
张扬实在是没眼看了,转过头静静的等老村长出来。
老人这次更磨叽,足足耽误了好几分钟,但是拿出来的东西也更多。
首先递给张扬的,是满满一抽屉的关金券。
这东西在近代,擦屁股都嫌硌得慌。
但放到现在,普通版别的一张,也能卖到二十。
算值钱了。
张扬当然懒得收这种便宜货,不过有人应该感兴趣。
“阿韦,过来收关金券啦……”
“你把这些钱,按版别分开放,找找看,有没有稀有的品种。”() ()
安排完韦福光,张扬开始看老村长拿出来的第二件东西。
一件紫檀木雕的灵芝如意。
雕工还算不错,而且被人盘的油光锃亮,一看就是老东西。
老村长果然还是有点家底的。
“这是清晚期的叶紫檀摆件。”
张扬竖起三根手指:
“我能给您三千块。”
主动报出这个价格,张扬自认非常良心了。
正经的捡漏,应该等卖家先报价,他再看着给。
但这件紫檀摆件,张扬买回去并不打算卖,准备放在自己办公室的桌面上。
东西很有专家的感觉。
老村长听到报价,皱着眉,摇了摇头:
“上个月有个收货的人,出了三万,我没卖呢。”
三万?
这个价格,瞬间把院子里所有人都吸引到了这件如意旁边。
“是上次那个长头发吗?”表舅问。
“对,就是他,这个价格我可没乱报,当时还有人在现场。”
竟然不是大爷胡诌的价?
张扬有些无奈的笑了。
这就是汪大师的,贼恶心饶贩子吧!
那个买家,应该也看中了这件紫檀的如意,但想多赚点,所以故意报了一个明显虚高的价格,把老村长架住了。
等大爷一直卖不出去,他的同伙再过来低价收走。
张扬这次三千买不走,也许过半个月,人家五百就带走了。
这当然不能让贩子如愿啊!
“何馆员,你把电话留给他。”
“大爷,您以后什么时候想通了,三千愿意卖,就打这个电话。”
留完电话,张扬继续看老村长珍藏的第三件宝贝。
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熟坑”的一面铜镜。
铜镜的背面雕着“牛望月”图:
一只黄牛窝在地上,回头望着云层中一弯新月。
中间的纽上系着一根后配的红绳,显然是老村长自己栓上去的。
“这铜镜好看啊!”韦福光停下手里的活儿,歪过头一脸惊叹道。
“确实好看。”
张扬点点头,不过他的注意力,放在铜镜周围的一圈铭文上:
【辽东路转运司监造、官咸平禄……】
后面四个字看不清了,但大概的意思已经明了:
这是金代辽东路官府造的铜镜,给底下的人作赏赐的。
再看铜镜背面的纹饰,那寓意可就不一样了。
“吴牛喘月”,的是江淮地区的水牛怕热,晚上看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不由自主的喘气。
这和“惊弓之鸟”的意思有点类似。
金饶官府,把这个纹饰刻在铜镜背面,赏赐给底下的官兵,寓意是:
宋兵看到金兵,就像惊弓之鸟、吴牛喘月一样,害怕!
连件文物都在辱宋……
张扬想了想,这东西得买回去啊,因为有可能定到三级文物呢!
到时候传出去,是“张馆长在民间抢救回来”的,多有意义!
“老村长,这个铜镜你要卖多少?”
“三千。”
“五千我买了!”一道豪气的声音从张扬耳边传来。
“阿韦,你买了,是要捐吗?”张扬眯着眼睛问道。
“啊?扬哥,这个不会是文物吧?”韦福光有点后知后觉。
“行了,我来吧。”张扬拍了下韦福光的肩膀。
和我下乡收货,朕不给的,你不能抢。
“老村长,这铜镜,我出三千,同时送你一张海林博物馆的终身免费门票。”
“有机会去看看,这镜子会展示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