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蓄势待发的一夜

    赵吉主意已定,准备狠敲贪官蔡京、王黼、张邦昌,李邦彦、高俅等这些大员的一笔家财。这倒不是赵吉贪财,而是要为国库开源啊!

    赵吉翻看着名册,上面有一百多位在京六品以上文官的姓名,及家财估算的数额。

    他说道:“扬太傅,你这名册上,估算一二三品文官的家财,估算得少了很多啊!

    而四五六品文官的家财,估算得又偏高。”

    杨戬立即一副知错必改的模样,叩拜道:

    “官家盛名,这都是老奴的疏忽啊!老奴这就改正过来。”

    赵吉微笑着,把准备邀请入艮岳参观的官员名册,还给了杨戬。

    杨戬接过名册,额头已经渗出了细汗,他立即当场修改起来……

    其实,赵吉已经看透了杨戬的小心事。杨戬是不想得罪的当朝大员,有意的为高品级官员隐瞒家产。对于四五六品低级官员,杨戬自然是敢得罪的。

    赵吉重新审视这杨戬改好的官员家财名册,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问道:“杨太傅,快速合计一下,这些官员拿出家财的十分之一捐献给国库,大约能为国库增收多少钱?”

    杨戬快速的核算着……

    过了好一会,杨戬回禀道:“如果这些官员认捐家财的十分之一,应该能为国库增收一百二十三万贯钱。”

    “甚好!”赵吉高兴说道。

    他心里则想,这回率兵朕南下的开销,应该是用了着落。先薅一波文官们的羊毛,谁自大宋开国以来,就以高薪养廉的方法去养这些文官们呢?

    赵吉知道,宋朝官员俸禄之优厚,在历朝历代可以算是第一名的。

    大宋的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贯,一贯是一千枚铜钱,三百乘以一千,那就是月俸三十万铜钱。

    每逢春天和冬天,还给做衣服的钱物,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

    除了钱、衣物外还,还给粮食。大宋的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的禄粟,一百石。

    大宋的小官待遇也不错。

    万户以上大县的县令月俸二十贯,小县的县令月俸十二贯,禄粟月五至三石。他们的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以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皆相当可观。

    赵吉想到此处,觉得宋朝的高俸之所以未能养廉,缺少相应的防贪制度和惩贪措施。

    据赵吉所知,北宋六贼的家财,随便拽出来一个,那都应该是千万贯的存在。

    不在北宋六贼之列的高俅,家财也应该超出千万贯了。

    就在今天下午,赵吉带着文逸真君和李师师,从梁师成的府上回宫途中,他还看上千名禁军如同后世的力工、瓦匠、木匠一般,正在给高俅建私宅呢!

    当时,赵吉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对高俅等贪官,要秋后算帐……

    “官家……”杨戬轻声地呼唤,将沉思中的赵吉拉回到了现实。

    赵吉道:“杨太傅,时候也不早了。你按拟定好的名册,今晚就立即传朕旨意,请名册上的这些官员,明日入艮岳参观。先不要告诉他们,要捐家财十分之一之事。”

    “老奴遵旨。”杨戬退下,选派传旨的宦官去了……

    随后,赵吉又召来了大宦官梁师成,再次问询了关于妖道林灵素一案。

    梁师成恭敬地回禀道:“大理寺那边,已经将林灵素一案,办成了铁案,判林灵素用假丹药谋害陛下,又在修建神宵万寿宫等诸多道观之时,从中贪没二百余万贯钱。

    论罪当凌迟处死,正等御史台审核后,呈报官家朱批呢!”() ()

    赵吉双眼一亮,暗叹,朕这般谋划让文官们去艮岳参观,想敲文官们的竹杠,也就能薅出一百多万贯铜钱,没有想到打贪除害,来钱如此地又快又多啊!

    赵吉问道:“林灵素贪没的那二百余万贯钱,可曾都在京城他怕道观里?”

    梁师成回道:“在其道观里的脏款不过一百万贯钱而已。其余的脏款的,在这近四年内,林灵素分批运回他的老家买房置地了。”

    赵吉想起了给文逸真君的承诺,便道:“各地正在修建的神宵万寿宫等道观,立即停工。已经修好的,也不要拆毁了。

    毕竟,拆毁也是要花钱费民力的。

    如今对道教,朕不提倡百姓去信,也不反对已有信徒继续信奉。

    林灵素一案查到此,即可结案了。

    梁大官,你再去一趟御史台,催促一下,今夜二更前,必须复审完大理寺对审理完的林灵素一案。

    朕要在今夜三更前,对林灵素一案进行朱批。”

    “老奴遵旨。”梁师成领旨退下。

    赵吉也不禁感叹,这大宋的司法制度真的是非常完备的。大理寺审理完的重大案件,以防有冤假错案。并且,定死刑的案子,还要皇帝朱批是否执行……

    此时,已经一更天了。

    内侍多次提醒官家,早该用晚膳了。

    赵吉道:“传膳。”

    赵吉吃着山珍海味,口如嚼蜡,因为他此时的心思,并没有放在美食上。

    他这么急着要为国库弄钱,为的就是想亲自领将带兵,去东南之地看一看,现在的方腊到底有没有起义造反。

    毕竟,在京城皇宫内的赵吉,到现在为止,对于东南方腊起义一事,他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听到。

    而穿越者赵吉凭借着自己的历史知识,是知道现在已经是宣和二年的农历十月了,方腊应该已经举事造反了啊!

    如果,再等几个月,那么方腊起义的这种星火,可就要成燎原之势了,到那时可就不好对付了。

    赵吉回想着自己脑海里的所学的史料: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睦州青溪人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

    方腊起义,不到十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

    方腊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就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

    赵吉如此费尽心思地开放艮岳,准备薅文官们的羊毛,尽快筹来钱用作军费,当务之急就是想尽早去对付极有可能已经举事的方腊及其部众。

    至于,赵吉为何要冒险亲自去东南,他心里是知道,不御驾亲征,还按历史上的让童贯出任江浙宣抚使,让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由他俩全权负责平叛方腊起义,那得等到宣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方腊才会兵败被俘。

    赵吉不可能让方腊起义,如历史真实存在的那样,闹腾东南五个多月的时间,攻占六州五十二县。

    更不可能让方腊起义动摇了我大宋王朝。

    赵吉心里盘算的是,趁着方腊刚起义,就以雷霆手段,快速地把这东南的星火扑灭于原地。

    那样,就可以避免因平叛方腊起义这场战乱,给两浙路带来的人口重大减员,也能保住我大宋的经济命脉的江浙之地不被战火荼毒;更不会让狼子野心的金国,窥视到我大宋的国力空虚和军力孱弱……

    思到此处,赵吉放过玉筷,扫一眼面前的山珍海味,却没有什么食欲,他对内侍道:

    “宣太子和太子詹事耿南仲,来见朕,朕有话要问。”

    ……

章节目录

北宋:我成了赵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读史明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读史明智并收藏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