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杨宪的三五计划
夜。
京城。
魏国公府。
徐允恭敲响了大姐徐妙云的书房,在得到回应后,小心走了进去,对着正在计算徐府开支的徐妙云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
“坐吧。”徐妙云并未抬头,开口道。
“大姐,弟弟妹妹们之所以弄那只烧鹅,也是想讨爹开心。”身为大哥的徐允恭为弟弟妹妹白天的行为,开口解释道,事实上他也有参与其中。
一家子里,他们这些弟弟妹妹,不怕徐达这个一家之主,反而是更怕徐妙云这个长姐。
“爹这段日子,总有些憋闷。大姐你也知道,陛下之前扫北,爹都是主帅。可这回......”说到这,徐允恭也觉得有些难过,便再也说不下去。
“吃了烧鹅,伤了身子,心里便痛快了?”徐妙云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自己的这个弟弟。“再说,论职司,爹已是中书右相。论爵位,咱们家也早早就封了公爵,凡事都要预留着地步,这么浅显的道理,你就不明白?”
“这次爹爹从北方边地被喊回来,呆在京城也好。你别看我们徐家,现在看着隆恩正盛,可要晓得花团锦簇,烈火烹油,越是这个时候才越要小心。”
徐妙云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
盛极而衰。
这段时间,她看完了红楼八十回,目力可及,已经能够推算出宁荣二府的衰败。
徐妙云看着徐允恭,开口道:“我知道你的心事,不就是曹国公府的李景隆这次随军去了塞外,你却只能眼睁睁看着......”
“允恭啊,自家人要知自家事。咱们徐家和曹国公府是不一样的,曹国公室陛下的外甥。”
“知道了,大姐。”徐允恭开口道。
..................
身处在扬州的杨宪。
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如此大规模的北伐,竟然也与他有关。
想要全国设立羊毛加工作坊,那么得需要大量的羊毛。
单靠如今大明养殖,显然不够自给自足。
于是咱老朱大手一挥,直接将目标定在了塞外漠北!
当然发动北伐战争原因有很多,可无疑,这也是其中一条不算太小的原因。
浩浩荡荡的大军开拔的同时。
杨宪的扬州小学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为了与这個时代的旧私塾做出区别,杨宪决定用现代化建筑。
要建现代化的建筑小楼,那么首先需要的材料便是水泥,其次是红砖。
红砖这个时代还有替代。
水泥就只能自己捣鼓了。
在古代,建造房屋基本上用的都是石灰。
就是将石灰、沙子还有砾石混合在一起做成石灰砂浆,但这样简单的石灰砂浆效果并不好。
不,应该说问题非常多。
比如由于强度不够,建不了又高又大的房屋。而且,除此之外,一旦天气不好了,环境变得潮湿就不能建房子了,十分耽误工时。
后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往石灰砂浆里加入黄黏土,这样不但能够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同时也解决了硬度问题。() ()
又比如往石灰砂浆里加入糯米,形成糯米石灰浆。
众所周知,糯米是很有黏性的,所以粘稠效果也非常好。
糯米石灰浆大多用来修建宫殿,也有用于防御工事建筑中,总之无论是哪种情况,这种原料普通百姓是使用不上的。
普通老百姓,连吃都吃不饱,又怎么会“土豪”到拿糯米盖房子,他们可舍不得。
可无论往里头添加什么,它本体凝胶还是石灰。
与水泥相比,石灰劣势太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传承千年的石灰工艺后来会被水泥替代。
首先一点,就是石灰储存难。
生石灰要在干燥环境中储存和保管,若储存期过长必须在密闭容器内存放。并且,要防止石灰受潮或遇水后水化,甚至由于熟化热量集中放出而发生火灾。
其二就是施工性。
水泥远比石灰要来得更加优秀。
水泥可以即拌即用,石灰却不行,如果石灰水化后立即使用,会破坏墙面,且结构强度大大降低。
最后便是,应对更复杂的建筑结构变化。
水泥密度高,和砂石加水搅拌后硬度更强而且抗冻耐磨,抗渗透性较强,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保温性更好。
与沥青路一样,杨宪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建造一间学校,才搞水泥。
如果只是为了建造一间学校,就算是要起高楼,虽然效果差一点,可用青砖和糯米石灰浆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半年前,朱元璋离开扬州前给杨宪定的“三五计划”是三年让扬州丰收,五年重建扬州!
杨宪同样也有属于自己的三五计划。
他目光所及可不仅仅只是这个扬州而已。
杨宪看向系统,眼睛慢慢变得深远。
【宿主身处领地之内,无视任何伤害。】
“按照大人的吩咐,火窑已经准备妥当。”就在这时,鲁明义从屋子外头走了进来,开口道。
就在十几天前,鲁明义突然从杨宪手里接到了一个任务,给了他一张设计图纸,让他带着扬州城的工匠们按照图纸修建火窑。
这种样式的火窑,鲁明义还是第一次见。
他虽然不明白这玩意儿,有什么作用,可既然是杨宪的命令,那肯定是有着深远的意义。
说不定又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大好事。
鲁明义自然不敢怠慢,立马亲自带人去修建火窑。
整个过程,全都是他亲自监督工匠,日夜加班加点的干活。在他心中,杨大人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呕心沥血,发明这发明那。
而他只是干一些跑腿的体力活,又何言辛苦啊。
这些天,杨宪在府衙吃着火锅,唱着歌,喝着小酒,赏着雪的同时,鲁明义与全体工匠一起,吃住都在工地上。
可他无怨无悔,还只恨自己能力不够,不能为杨宪分担更多。
“辛苦鲁大人了,走,带我去看看。”杨宪拍了拍鲁明义的肩膀,开口笑道。
“是,大人!”鲁明义大声回道。
得到杨宪的肯定,鲁明义身板都变得更加挺直了。
京城。
魏国公府。
徐允恭敲响了大姐徐妙云的书房,在得到回应后,小心走了进去,对着正在计算徐府开支的徐妙云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
“坐吧。”徐妙云并未抬头,开口道。
“大姐,弟弟妹妹们之所以弄那只烧鹅,也是想讨爹开心。”身为大哥的徐允恭为弟弟妹妹白天的行为,开口解释道,事实上他也有参与其中。
一家子里,他们这些弟弟妹妹,不怕徐达这个一家之主,反而是更怕徐妙云这个长姐。
“爹这段日子,总有些憋闷。大姐你也知道,陛下之前扫北,爹都是主帅。可这回......”说到这,徐允恭也觉得有些难过,便再也说不下去。
“吃了烧鹅,伤了身子,心里便痛快了?”徐妙云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自己的这个弟弟。“再说,论职司,爹已是中书右相。论爵位,咱们家也早早就封了公爵,凡事都要预留着地步,这么浅显的道理,你就不明白?”
“这次爹爹从北方边地被喊回来,呆在京城也好。你别看我们徐家,现在看着隆恩正盛,可要晓得花团锦簇,烈火烹油,越是这个时候才越要小心。”
徐妙云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
盛极而衰。
这段时间,她看完了红楼八十回,目力可及,已经能够推算出宁荣二府的衰败。
徐妙云看着徐允恭,开口道:“我知道你的心事,不就是曹国公府的李景隆这次随军去了塞外,你却只能眼睁睁看着......”
“允恭啊,自家人要知自家事。咱们徐家和曹国公府是不一样的,曹国公室陛下的外甥。”
“知道了,大姐。”徐允恭开口道。
..................
身处在扬州的杨宪。
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如此大规模的北伐,竟然也与他有关。
想要全国设立羊毛加工作坊,那么得需要大量的羊毛。
单靠如今大明养殖,显然不够自给自足。
于是咱老朱大手一挥,直接将目标定在了塞外漠北!
当然发动北伐战争原因有很多,可无疑,这也是其中一条不算太小的原因。
浩浩荡荡的大军开拔的同时。
杨宪的扬州小学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为了与这個时代的旧私塾做出区别,杨宪决定用现代化建筑。
要建现代化的建筑小楼,那么首先需要的材料便是水泥,其次是红砖。
红砖这个时代还有替代。
水泥就只能自己捣鼓了。
在古代,建造房屋基本上用的都是石灰。
就是将石灰、沙子还有砾石混合在一起做成石灰砂浆,但这样简单的石灰砂浆效果并不好。
不,应该说问题非常多。
比如由于强度不够,建不了又高又大的房屋。而且,除此之外,一旦天气不好了,环境变得潮湿就不能建房子了,十分耽误工时。
后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往石灰砂浆里加入黄黏土,这样不但能够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同时也解决了硬度问题。() ()
又比如往石灰砂浆里加入糯米,形成糯米石灰浆。
众所周知,糯米是很有黏性的,所以粘稠效果也非常好。
糯米石灰浆大多用来修建宫殿,也有用于防御工事建筑中,总之无论是哪种情况,这种原料普通百姓是使用不上的。
普通老百姓,连吃都吃不饱,又怎么会“土豪”到拿糯米盖房子,他们可舍不得。
可无论往里头添加什么,它本体凝胶还是石灰。
与水泥相比,石灰劣势太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传承千年的石灰工艺后来会被水泥替代。
首先一点,就是石灰储存难。
生石灰要在干燥环境中储存和保管,若储存期过长必须在密闭容器内存放。并且,要防止石灰受潮或遇水后水化,甚至由于熟化热量集中放出而发生火灾。
其二就是施工性。
水泥远比石灰要来得更加优秀。
水泥可以即拌即用,石灰却不行,如果石灰水化后立即使用,会破坏墙面,且结构强度大大降低。
最后便是,应对更复杂的建筑结构变化。
水泥密度高,和砂石加水搅拌后硬度更强而且抗冻耐磨,抗渗透性较强,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保温性更好。
与沥青路一样,杨宪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建造一间学校,才搞水泥。
如果只是为了建造一间学校,就算是要起高楼,虽然效果差一点,可用青砖和糯米石灰浆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半年前,朱元璋离开扬州前给杨宪定的“三五计划”是三年让扬州丰收,五年重建扬州!
杨宪同样也有属于自己的三五计划。
他目光所及可不仅仅只是这个扬州而已。
杨宪看向系统,眼睛慢慢变得深远。
【宿主身处领地之内,无视任何伤害。】
“按照大人的吩咐,火窑已经准备妥当。”就在这时,鲁明义从屋子外头走了进来,开口道。
就在十几天前,鲁明义突然从杨宪手里接到了一个任务,给了他一张设计图纸,让他带着扬州城的工匠们按照图纸修建火窑。
这种样式的火窑,鲁明义还是第一次见。
他虽然不明白这玩意儿,有什么作用,可既然是杨宪的命令,那肯定是有着深远的意义。
说不定又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大好事。
鲁明义自然不敢怠慢,立马亲自带人去修建火窑。
整个过程,全都是他亲自监督工匠,日夜加班加点的干活。在他心中,杨大人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呕心沥血,发明这发明那。
而他只是干一些跑腿的体力活,又何言辛苦啊。
这些天,杨宪在府衙吃着火锅,唱着歌,喝着小酒,赏着雪的同时,鲁明义与全体工匠一起,吃住都在工地上。
可他无怨无悔,还只恨自己能力不够,不能为杨宪分担更多。
“辛苦鲁大人了,走,带我去看看。”杨宪拍了拍鲁明义的肩膀,开口笑道。
“是,大人!”鲁明义大声回道。
得到杨宪的肯定,鲁明义身板都变得更加挺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