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加封太傅
第章加封太傅
新税的威力,让朱元璋龙颜大悦。
有钱好办事,对于个人、家庭如此,对于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都说钱能够撑起一个男人的脊梁,有钱同样能够撑起国家的繁荣、兴盛。
第二日,朱标按照原定计划带着朱元璋的嘉奖圣旨,乘坐着早晨第一班轨道列车前往扬州。
因为赋税改革的功绩,杨宪直接被加封为太傅,领正一品衔。
太傅虽然没有具体管辖范围,仅仅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
可位列三公,几乎已经是身为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了,仅次于太师。
三公首位的太师,一般而言,文官生前是不会被授予这个职务,只有死后皇帝才会赠予。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那些能够被生前封为太师的人,只有十个人。
洪武年间,只有一个,那就是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要知道朱元璋打天下功劳最大的武将是徐达,功劳最大的文臣就要数李善长了。
“还真有漏洞?”朱标有些吃惊道。
也就他每天还要处理政务,不然朱标怕是会长期就呆在扬州,和杨宪同吃同住了。
“另外,朝廷方面可以在各地成立一个部门,不仅仅用来收购粮食,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等产品也一起收购。”
“如果王保保真能做到这一步,我会佩服他,不愧是和徐叔叔齐名的人。”朱标开口道。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回道:“自然是有的,首先官府得定下一个最低收购粮价,用来约束那些奸商。敢越雷池一步的,便让他们付出足够惨痛的代价。”
而且也正是因为有杨宪的存在,才会一直以来让他产生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朝廷的所有事情都能做到无错。
朱标接着和杨宪分析了草原如今的形势,这些都是朝廷的机密,由此可见,朱标对于杨宪是绝对的信任,是真正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地步。
因此可以说,杨宪如今领这个太傅衔,已经是极尽殊荣了。
杨宪本就有一个侯爵,而且还是大明神侯这样的封号。
无论是他自己,还是朱元璋,都没能发觉。
这样一来,对于百姓来说,还不如税收直接收粮。
杨宪虽然如此说,可对于朱标而言,他眼前所站着的这个人就是一个完美的人。
“世事万物,本就是在曲折中前进,在曲折中求发展。”
哪里还有接下来这么多事情。
杨宪沉思了一会儿,还真想到一点,开口道:“新的税制,确实存在一些漏洞,所幸突然施行,也算打了江南诸道的乡绅豪族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根本没时间反应,因此这次江南诸道的夏税工作中这个问题并未暴露。可随着时间推移,这条漏洞,他们是一定会发现的。”
不愧是朱标,一点就通。
“杨卿既然能够看出问题所在,那么可有应对解决之法?”朱标开口问道。
“粮价。”杨宪开口说了两个字。
如今如此大好局面,朱元璋和朱标自然想维持住。() ()
到时候消息传开后,朝野之上,肯定也会引起不小的议论。
而且他相信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日后大明每年的赋税收入一定会年年增高,因为有他在,大明接下几年注定将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至于朱标所讲的注意事项。
“多亏亲自来了这一趟,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朱标后怕道。
再加上正一品的太傅职衔。
杨宪开口道:“其实殿下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事就算发生了,朝廷方面也有能力立马修正回来。改革发展,就不要害怕一时走弯路,想要完全无错是不可能的。别说大到一个国家了,就算是小到个人,殿下你难道见过完美的人吗。”
杨宪在听了江南诸道上交的税赋情况后,嘴角微微扬起,与他预估的差不多。
在宣读完嘉奖的圣旨后,朱标没忘了此行扬州最大的目的,他首先是和杨宪讲了这次江南诸道赋税情况,等杨宪消化完消息后,这才接着开口说道:“杨卿,不知对于新的税制,朝廷方面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杨卿快和我说说。”
朱标实在是好奇,如此完美的税制,还能有什么破绽。
到时候,原本就已经对杨宪颇有怨言的吕氏,怕是到时候,直接掐死杨宪的心都有了。
要知道杨宪正式进入众人的视野之中这才几年啊,之前在朱元璋北巡扬州前,他还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翰林,要不是刘伯温提携,特意带着他一起参加那次北巡。
虽然其人还在地方扬州为官,可声势却是已经直逼端坐在中书省的李善长了。
朱标开口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一来,便可以卡住那些不法商人的脖子。朝廷方面原本就要收粮。”
“我也不确定。”朱标摇了摇头,开口道。“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王保保。”
杨宪看着朱标,点了点头,开口道:“就是太子殿下所想的那样。由于如今新税统一收取银钱,百姓们需要先卖出多余的粮食换钱。可这个时候,如果有商人肆意压低收购粮价,便等于是变相盘剥。”
在外人看来,无论是爵位,还是官职,杨宪这个学生,如今都已经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刘伯温。
他们可不想今年的赋税只是昙花一现的光景。
在他看来杨宪提出的这个新税税制,已经是完美的存在,他这次来扬州,也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为了的是确保那个万一不会发生,哪曾想到竟然还真有漏洞。
“对了,草原那边,今年会打仗吗?”聊完了税收,杨宪忽然开口道。
“粮价?”朱标下意识重复了一遍,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可他很快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杨卿你说的难道是.”
朱标的话是带着疑问的,可在杨宪看来,这场战争怕是免不了。
没有任何依据,只是来自他自己的直觉。
这些日子军工厂又有了新的进展,或许到时候,可以给王保保来一点来自现代步枪的小小震撼。
新税的威力,让朱元璋龙颜大悦。
有钱好办事,对于个人、家庭如此,对于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都说钱能够撑起一个男人的脊梁,有钱同样能够撑起国家的繁荣、兴盛。
第二日,朱标按照原定计划带着朱元璋的嘉奖圣旨,乘坐着早晨第一班轨道列车前往扬州。
因为赋税改革的功绩,杨宪直接被加封为太傅,领正一品衔。
太傅虽然没有具体管辖范围,仅仅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
可位列三公,几乎已经是身为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了,仅次于太师。
三公首位的太师,一般而言,文官生前是不会被授予这个职务,只有死后皇帝才会赠予。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那些能够被生前封为太师的人,只有十个人。
洪武年间,只有一个,那就是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要知道朱元璋打天下功劳最大的武将是徐达,功劳最大的文臣就要数李善长了。
“还真有漏洞?”朱标有些吃惊道。
也就他每天还要处理政务,不然朱标怕是会长期就呆在扬州,和杨宪同吃同住了。
“另外,朝廷方面可以在各地成立一个部门,不仅仅用来收购粮食,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等产品也一起收购。”
“如果王保保真能做到这一步,我会佩服他,不愧是和徐叔叔齐名的人。”朱标开口道。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回道:“自然是有的,首先官府得定下一个最低收购粮价,用来约束那些奸商。敢越雷池一步的,便让他们付出足够惨痛的代价。”
而且也正是因为有杨宪的存在,才会一直以来让他产生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朝廷的所有事情都能做到无错。
朱标接着和杨宪分析了草原如今的形势,这些都是朝廷的机密,由此可见,朱标对于杨宪是绝对的信任,是真正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地步。
因此可以说,杨宪如今领这个太傅衔,已经是极尽殊荣了。
杨宪本就有一个侯爵,而且还是大明神侯这样的封号。
无论是他自己,还是朱元璋,都没能发觉。
这样一来,对于百姓来说,还不如税收直接收粮。
杨宪虽然如此说,可对于朱标而言,他眼前所站着的这个人就是一个完美的人。
“世事万物,本就是在曲折中前进,在曲折中求发展。”
哪里还有接下来这么多事情。
杨宪沉思了一会儿,还真想到一点,开口道:“新的税制,确实存在一些漏洞,所幸突然施行,也算打了江南诸道的乡绅豪族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根本没时间反应,因此这次江南诸道的夏税工作中这个问题并未暴露。可随着时间推移,这条漏洞,他们是一定会发现的。”
不愧是朱标,一点就通。
“杨卿既然能够看出问题所在,那么可有应对解决之法?”朱标开口问道。
“粮价。”杨宪开口说了两个字。
如今如此大好局面,朱元璋和朱标自然想维持住。() ()
到时候消息传开后,朝野之上,肯定也会引起不小的议论。
而且他相信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日后大明每年的赋税收入一定会年年增高,因为有他在,大明接下几年注定将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至于朱标所讲的注意事项。
“多亏亲自来了这一趟,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朱标后怕道。
再加上正一品的太傅职衔。
杨宪开口道:“其实殿下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事就算发生了,朝廷方面也有能力立马修正回来。改革发展,就不要害怕一时走弯路,想要完全无错是不可能的。别说大到一个国家了,就算是小到个人,殿下你难道见过完美的人吗。”
杨宪在听了江南诸道上交的税赋情况后,嘴角微微扬起,与他预估的差不多。
在宣读完嘉奖的圣旨后,朱标没忘了此行扬州最大的目的,他首先是和杨宪讲了这次江南诸道赋税情况,等杨宪消化完消息后,这才接着开口说道:“杨卿,不知对于新的税制,朝廷方面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杨卿快和我说说。”
朱标实在是好奇,如此完美的税制,还能有什么破绽。
到时候,原本就已经对杨宪颇有怨言的吕氏,怕是到时候,直接掐死杨宪的心都有了。
要知道杨宪正式进入众人的视野之中这才几年啊,之前在朱元璋北巡扬州前,他还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翰林,要不是刘伯温提携,特意带着他一起参加那次北巡。
虽然其人还在地方扬州为官,可声势却是已经直逼端坐在中书省的李善长了。
朱标开口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一来,便可以卡住那些不法商人的脖子。朝廷方面原本就要收粮。”
“我也不确定。”朱标摇了摇头,开口道。“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王保保。”
杨宪看着朱标,点了点头,开口道:“就是太子殿下所想的那样。由于如今新税统一收取银钱,百姓们需要先卖出多余的粮食换钱。可这个时候,如果有商人肆意压低收购粮价,便等于是变相盘剥。”
在外人看来,无论是爵位,还是官职,杨宪这个学生,如今都已经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刘伯温。
他们可不想今年的赋税只是昙花一现的光景。
在他看来杨宪提出的这个新税税制,已经是完美的存在,他这次来扬州,也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为了的是确保那个万一不会发生,哪曾想到竟然还真有漏洞。
“对了,草原那边,今年会打仗吗?”聊完了税收,杨宪忽然开口道。
“粮价?”朱标下意识重复了一遍,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可他很快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杨卿你说的难道是.”
朱标的话是带着疑问的,可在杨宪看来,这场战争怕是免不了。
没有任何依据,只是来自他自己的直觉。
这些日子军工厂又有了新的进展,或许到时候,可以给王保保来一点来自现代步枪的小小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