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筹谋人心乱
“我李某人的忠诚当然毋庸置疑。兄弟们的血可不是白流的。”
曼春“嗤”地笑了出来,像是在嘲讽李仕群几番改投还能说出这样的话,可偏偏又什么都没说。
反而让李仕群的想反驳又无从说起。
“李先生的忠诚不该向我来表,一肚子谋划也无需对我施展,总归会做的,不会做的,我都言尽于此了。”曼春直直地盯着李仕群,眼神幽深满是笃定,似乎看穿了他所有的谋算,“李先生是知礼之人,必不会要等我起身送客。”
曼春再次说起失礼一词,仿佛在提醒李仕群一般,也堵住了李仕群后面的歪缠。
曼春起身,从茶几上拿起一张纸片,又从长裤的口袋里掏出一支笔,迅速写下一串数字。
“李先生好好想想,如果要用我的人,可以打这个电话,会有人听你的调配。回上海之前,我不会过问你的行动,只是我方才就说过,我的人不是用来填命的。”曼春将写好数字的纸叠起来,递给李仕群,“希望回到上海,我们还有共事的机会。”
“这句话,是真心的。”
曼春不再多言,也不顾李仕群欲言又止的神色,送走了李仕群。
李仕群带着算计不成的沮丧和所图不成的焦躁离开后,房间再一次恢复了宁静。
房间的位置很好,听不到路旁的喧闹。
曼春想起李仕群那日在日本人的宴会上,出言将她的出力定义为相帮,是想要此事两人的角力中占上风。
曼春并不在意,毕竟在宴会上她起到的作用不比保护了松本来的小。
只是宴会上明楼的配合,却更让她心惊。
一来明楼好像也在面上交好日本人,这似乎显示了他要回上海的决心,二则是看来香港后的动静,明楼的计划似乎和他报给军统的并不完全一致。
这也是曼春的盲点了,毕竟她对于军统的了解也只是来自重来一次后的接触,可毕竟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而且就像曼春刚和李仕群说的,保密的计划就是谁也不能说,尤其是不知道内部是不是有叛徒的情况下。
这也是曼春从这趟香港之行看到明楼他们的行动和计划并不一致中学到的。
也因此曼春对是否真的能阻止明楼他们的行动,曼春心中存了深深的疑虑。这才是曼春借人可以,但绝不愿掺和进李仕群的计划中的原因。
李仕群是个精明得不得了的人,到香港后的一系列不太平让他意识到,有人在谋划着要了松本的命,也要让日英两方在经济上的求和无法实现,事情超出了他的预期。
可要是松本出了事,他也落不了好,这才有今天来找曼春这一出。
只是他想拉曼春下水,却没想到曼春看了出来,不愿深陷其中。
在此刻,他不得不承认,当初是他看低了曼春。只以为这人靠着一股不要命的疯劲狠劲在日本人面前上了位,不想也是个聪明人。
原本因李仕群言语上算计,而稍显下乘,反而要用汪家商业上的力量来拉平局面的弱势,在面对明楼那让人猜不透的谋算时,反而成了向日本人表现清白的理由。
曼春已不在意李仕群的算计,毕竟她并没有真正吃亏,她更不在意李仕群对她的看法。
虽然她理解李仕群的所有选择,毕竟谁都想活着,但她并不能相信李仕群。更何况在曼春的记忆中,李仕群的下场并不算好。
曼春也不去想李仕群离开后会去像谁求助,是否会用上她的人。
让她烦躁的是,想要阻止或者拖延明楼回到上海的时间,似乎要不成了。
她此刻还是需要一点空间,去想想明楼,曼春想。
不只是明楼下一步的行动,也不是明楼是否会打破她的计划。
而是,明楼,他到底要干什么?
如果明楼执意要回到上海,那么他是为什么?
此时,曼春不再觉得几日后演讲中将要发生的事情,尽在她的掌握中了。即便她知道“全盘”的行动计划。
明楼静坐在书桌旁,良久不动。
只有呼吸轻微的起伏才让他和周围的静物有所区分。
明诚走进房内,动作迅速却安静地替明楼换了早不知什么时候冷掉的茶。
“都办妥了?”明楼没有抬头。
眉头没尾的问句,明诚却能明白他的意思。
“是,另外盯着汪小姐那边的人传信来,李仕群今天下午去找过一趟汪小姐……”
明诚的回话被明楼抬手打断,明楼不想谈的意思太过明显,阿诚也不是看不懂人眼色的人。
明诚其实对曼春没有太多喜恶的情感,他的境遇注定他比明楼、明镜更理解曼春的选择,只是终究信仰不同罢了。
“阿诚,一切如之前的安排吧,只是收尾的人,你要好好安排了。”
明楼在收尾二字上加了重音,明诚意会地点了点头,注意到明楼并没有看自己,便答了声“好”,又转身出了书房。
他能看出他的大哥此刻似乎更需要自己待一会,就像之前每次接到上海的消息时。虽然好像从下午回来,大哥就一直静坐在书桌前。
明诚离开后,又恢复了之前的静默,就像他没有出现过一般。
只书桌上还袅袅冒着白烟的茶,提醒着明楼,方才明诚来过,以及自己又做了怎样的安排。
他不由得苦笑,却无声。就好像曾经无数次,他汹涌的情绪,最终总是隐没在无边的夜里,仿佛这般,就能是从未出现过一样。
“曼春……汪曼春……我该拿你怎么办?”幽涩低沉的低语终究淹没在深夜的寂静中。
曾经远在巴黎的明楼原以为,待到自己回到上海,就不会再像在巴黎那样鞭长莫及,一腔心意翻腾也无能为力。
可他不得不承认,听到明诚方才的话,心中仍是不受控制的一滞,甚至那天晚宴中看到曼春和程家那小子言笑晏晏他更是几乎要压抑不住心中的翻涌。只是他的理智还紧紧的拉住了他。
可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张被拉到极致的弓,只差最后一分力了。
而今天曼春几乎是承认了的回答,似乎给了明楼最后一击。他想,或许他终究还是会不理智了。
上海,他务必是要回去的。
他今日告诉曼春时那样,那句话,不止说给曼春,更是说给他自己。
从曼春的话语和态度,明楼这样的聪明人,自然能看出汪明两家的不容水火,姐姐和曼春对他来说都是及其重要的人,他根本无法看着两个人站在对立的位置。而让他更不能接受的是曼春真的投了日。
日本人总要从中国被赶出去的,无数像他这样的人,奋不顾死就是为了这样一天。
死,他是不怕的。明家还有姐姐撑着,姐姐也还有明台可以照顾。
可在他得知曼春真的投日时,他真的害怕了,就像当年父亲突然去世时的害怕一般,那时有姐姐站出来挡在他的身前,可这一次呢?
明楼几乎不敢想,曼春的选择会让她沦落到怎样千夫所指的境地。
他只能想,若是他回到上海。
若是他回到上海,若是他能更快地回到上海,在他部署下,是不是能给曼春一些底气不必非要投向日本人。
他并不畏惧自己穿上汉奸的那身皮,走上这条道路时他早已不怕千夫所指,可他却在害怕让曼春成为真正的汉奸,害怕她的手上真的沾上同胞的血。
此刻他竟真有些感谢自己与军统之前的达成的行动计划,这样好歹能让自己成为曼春身边那个人。
明楼思虑再三,终究拿起桌上的电话,拨出了一个号码。
“王天风还在上海,我在完成香港的任务后也会马上回到上海,现在又把军校的优秀毕业生派过去,上海是不是太挤了些,校长。”明楼平静地说着,波澜不惊的语气仿佛他没有任何情绪,只是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看到程逸君的那一眼,明楼就认出来了,毕竟作为他曾经的任务考核官,他曾在暗处观察考核过他,最终还给他打出了他手中少见的高分,因此他只以为是军统在向曼春身边插人。
“军统的习惯你知道的,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电话那头的是戴笠,“我们要求的是任务的绝对完成。香港的行动,你有十足的把握吗”
不管是曼春的谋算落成还是明楼的行动得手,对戴笠来说都是好事,甚至在戴笠心中,反而更愿意让明楼行动顺利,也为了让明楼不要生了别的怀疑,故而有此一问。
“略有波折,但想来起不了太大的风浪。”明楼淡淡的,“上海站也只要一个领头人吧?”
“毒蛇,你好像过于在意此事?”戴笠不答反问,语气和煦,可在这极其安静的夜里,反而显得有几分阴森“军统之内,向来是能者居之。”
曼春“嗤”地笑了出来,像是在嘲讽李仕群几番改投还能说出这样的话,可偏偏又什么都没说。
反而让李仕群的想反驳又无从说起。
“李先生的忠诚不该向我来表,一肚子谋划也无需对我施展,总归会做的,不会做的,我都言尽于此了。”曼春直直地盯着李仕群,眼神幽深满是笃定,似乎看穿了他所有的谋算,“李先生是知礼之人,必不会要等我起身送客。”
曼春再次说起失礼一词,仿佛在提醒李仕群一般,也堵住了李仕群后面的歪缠。
曼春起身,从茶几上拿起一张纸片,又从长裤的口袋里掏出一支笔,迅速写下一串数字。
“李先生好好想想,如果要用我的人,可以打这个电话,会有人听你的调配。回上海之前,我不会过问你的行动,只是我方才就说过,我的人不是用来填命的。”曼春将写好数字的纸叠起来,递给李仕群,“希望回到上海,我们还有共事的机会。”
“这句话,是真心的。”
曼春不再多言,也不顾李仕群欲言又止的神色,送走了李仕群。
李仕群带着算计不成的沮丧和所图不成的焦躁离开后,房间再一次恢复了宁静。
房间的位置很好,听不到路旁的喧闹。
曼春想起李仕群那日在日本人的宴会上,出言将她的出力定义为相帮,是想要此事两人的角力中占上风。
曼春并不在意,毕竟在宴会上她起到的作用不比保护了松本来的小。
只是宴会上明楼的配合,却更让她心惊。
一来明楼好像也在面上交好日本人,这似乎显示了他要回上海的决心,二则是看来香港后的动静,明楼的计划似乎和他报给军统的并不完全一致。
这也是曼春的盲点了,毕竟她对于军统的了解也只是来自重来一次后的接触,可毕竟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而且就像曼春刚和李仕群说的,保密的计划就是谁也不能说,尤其是不知道内部是不是有叛徒的情况下。
这也是曼春从这趟香港之行看到明楼他们的行动和计划并不一致中学到的。
也因此曼春对是否真的能阻止明楼他们的行动,曼春心中存了深深的疑虑。这才是曼春借人可以,但绝不愿掺和进李仕群的计划中的原因。
李仕群是个精明得不得了的人,到香港后的一系列不太平让他意识到,有人在谋划着要了松本的命,也要让日英两方在经济上的求和无法实现,事情超出了他的预期。
可要是松本出了事,他也落不了好,这才有今天来找曼春这一出。
只是他想拉曼春下水,却没想到曼春看了出来,不愿深陷其中。
在此刻,他不得不承认,当初是他看低了曼春。只以为这人靠着一股不要命的疯劲狠劲在日本人面前上了位,不想也是个聪明人。
原本因李仕群言语上算计,而稍显下乘,反而要用汪家商业上的力量来拉平局面的弱势,在面对明楼那让人猜不透的谋算时,反而成了向日本人表现清白的理由。
曼春已不在意李仕群的算计,毕竟她并没有真正吃亏,她更不在意李仕群对她的看法。
虽然她理解李仕群的所有选择,毕竟谁都想活着,但她并不能相信李仕群。更何况在曼春的记忆中,李仕群的下场并不算好。
曼春也不去想李仕群离开后会去像谁求助,是否会用上她的人。
让她烦躁的是,想要阻止或者拖延明楼回到上海的时间,似乎要不成了。
她此刻还是需要一点空间,去想想明楼,曼春想。
不只是明楼下一步的行动,也不是明楼是否会打破她的计划。
而是,明楼,他到底要干什么?
如果明楼执意要回到上海,那么他是为什么?
此时,曼春不再觉得几日后演讲中将要发生的事情,尽在她的掌握中了。即便她知道“全盘”的行动计划。
明楼静坐在书桌旁,良久不动。
只有呼吸轻微的起伏才让他和周围的静物有所区分。
明诚走进房内,动作迅速却安静地替明楼换了早不知什么时候冷掉的茶。
“都办妥了?”明楼没有抬头。
眉头没尾的问句,明诚却能明白他的意思。
“是,另外盯着汪小姐那边的人传信来,李仕群今天下午去找过一趟汪小姐……”
明诚的回话被明楼抬手打断,明楼不想谈的意思太过明显,阿诚也不是看不懂人眼色的人。
明诚其实对曼春没有太多喜恶的情感,他的境遇注定他比明楼、明镜更理解曼春的选择,只是终究信仰不同罢了。
“阿诚,一切如之前的安排吧,只是收尾的人,你要好好安排了。”
明楼在收尾二字上加了重音,明诚意会地点了点头,注意到明楼并没有看自己,便答了声“好”,又转身出了书房。
他能看出他的大哥此刻似乎更需要自己待一会,就像之前每次接到上海的消息时。虽然好像从下午回来,大哥就一直静坐在书桌前。
明诚离开后,又恢复了之前的静默,就像他没有出现过一般。
只书桌上还袅袅冒着白烟的茶,提醒着明楼,方才明诚来过,以及自己又做了怎样的安排。
他不由得苦笑,却无声。就好像曾经无数次,他汹涌的情绪,最终总是隐没在无边的夜里,仿佛这般,就能是从未出现过一样。
“曼春……汪曼春……我该拿你怎么办?”幽涩低沉的低语终究淹没在深夜的寂静中。
曾经远在巴黎的明楼原以为,待到自己回到上海,就不会再像在巴黎那样鞭长莫及,一腔心意翻腾也无能为力。
可他不得不承认,听到明诚方才的话,心中仍是不受控制的一滞,甚至那天晚宴中看到曼春和程家那小子言笑晏晏他更是几乎要压抑不住心中的翻涌。只是他的理智还紧紧的拉住了他。
可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张被拉到极致的弓,只差最后一分力了。
而今天曼春几乎是承认了的回答,似乎给了明楼最后一击。他想,或许他终究还是会不理智了。
上海,他务必是要回去的。
他今日告诉曼春时那样,那句话,不止说给曼春,更是说给他自己。
从曼春的话语和态度,明楼这样的聪明人,自然能看出汪明两家的不容水火,姐姐和曼春对他来说都是及其重要的人,他根本无法看着两个人站在对立的位置。而让他更不能接受的是曼春真的投了日。
日本人总要从中国被赶出去的,无数像他这样的人,奋不顾死就是为了这样一天。
死,他是不怕的。明家还有姐姐撑着,姐姐也还有明台可以照顾。
可在他得知曼春真的投日时,他真的害怕了,就像当年父亲突然去世时的害怕一般,那时有姐姐站出来挡在他的身前,可这一次呢?
明楼几乎不敢想,曼春的选择会让她沦落到怎样千夫所指的境地。
他只能想,若是他回到上海。
若是他回到上海,若是他能更快地回到上海,在他部署下,是不是能给曼春一些底气不必非要投向日本人。
他并不畏惧自己穿上汉奸的那身皮,走上这条道路时他早已不怕千夫所指,可他却在害怕让曼春成为真正的汉奸,害怕她的手上真的沾上同胞的血。
此刻他竟真有些感谢自己与军统之前的达成的行动计划,这样好歹能让自己成为曼春身边那个人。
明楼思虑再三,终究拿起桌上的电话,拨出了一个号码。
“王天风还在上海,我在完成香港的任务后也会马上回到上海,现在又把军校的优秀毕业生派过去,上海是不是太挤了些,校长。”明楼平静地说着,波澜不惊的语气仿佛他没有任何情绪,只是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看到程逸君的那一眼,明楼就认出来了,毕竟作为他曾经的任务考核官,他曾在暗处观察考核过他,最终还给他打出了他手中少见的高分,因此他只以为是军统在向曼春身边插人。
“军统的习惯你知道的,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电话那头的是戴笠,“我们要求的是任务的绝对完成。香港的行动,你有十足的把握吗”
不管是曼春的谋算落成还是明楼的行动得手,对戴笠来说都是好事,甚至在戴笠心中,反而更愿意让明楼行动顺利,也为了让明楼不要生了别的怀疑,故而有此一问。
“略有波折,但想来起不了太大的风浪。”明楼淡淡的,“上海站也只要一个领头人吧?”
“毒蛇,你好像过于在意此事?”戴笠不答反问,语气和煦,可在这极其安静的夜里,反而显得有几分阴森“军统之内,向来是能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