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看到赵冬藏这个笑容,陈嘉川心里竟莫名有些慌。
他强压下心头的不适感,转过头去,不再看赵冬藏。
大屏幕上跳出新的数字,是“九”。
陈嘉川定了定神,回答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数字继续跳转,轮到赵冬藏作答。
诗句中需要含有数字“七”,赵冬藏毫不犹豫:“‘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夕》。”
主持人没有打断她,说明赵冬藏回答正确。
到了最后这一阶段,台上比赛的选手只剩下赵冬藏和陈嘉川两人,全场鸦雀无声,观众们激动又紧张的情绪被比赛牵引到了最高潮,大家全都屏息以待看着台上两人的较量。
大屏幕上的数字一个个滚动,两名选手也你一句我一句,按照屏幕上出现的数字依次进行作答。
十几个数字过去后,陈嘉川回答的速度慢了下来,好几次都是到了最后一秒才想出答案,惊险通过。
而赵冬藏,却几乎都是在屏幕上出现数字的那一秒就脱口而出,仿佛脑海中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诗词任她信手拈来。
到了最后,赵冬藏依旧姿态从容沉着,但陈嘉川的脸上却隐隐沁出汗来。
线上通过视频直播平台收看的观众们也都震惊了。
“卧槽卧槽卧槽,赵冬藏这么牛逼的吗?”
“我靠,来个好心人告诉我,这真的不是黑幕吗?”
“就算是黑幕,能背过这么多首诗还不出错,已经很牛了啊。”
“如果有黑幕,提前背肯定比现场临时作答简单多了啊。”
“大家觉得谁能赢?”
“我赌赵冬藏!”
“赵冬藏加一!”
“我感觉陈嘉川更稳诶。”
“陈嘉川毕竟是A大的学霸,秒杀赵冬藏肯定轻轻松松!”
就在网友们吵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这一轮比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接近了尾声。
赵冬藏回答完两句诗,屏幕上出现数字“九”,主持人示意陈嘉川回答。
他却沉默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陈嘉川眉头紧皱,苦苦思索着有关九的诗句,却发现除了刚刚已经回答过的几句诗,再也想不出其他答案。
倒计时由五跳到四,再由四跳到三。
时间每过去一秒,陈嘉川心里的紧张就越加深一份,但可怕的是,他越慌乱,脑海中就越发只剩下一片空白。
终于到了最后一秒,在倒计时即将由“一”变为“零”的那一刻,陈嘉川急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不等他说出作者、朝代和诗名,主持人立刻提示道:“这句诗已经说过了,请重新作答。”
这两句诗刚才就是陈嘉川自己回答过的,他当然知道,但情急之下,他也只好照搬出这两句已经回答过的诗来帮自己拖延时间。
屏幕上的倒计时重新开始计时,陈嘉川又陷入了苦苦思索的境地。
这一回,又是在倒计时卡在“一”的最后一刻,他回答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更是在一开始就由其他选手回答过,陈嘉川心知肚明。
果然,主持人提示他:“这首诗也已经说过了,陈嘉川选手,我要提示你的是,如果三次重复回答了前面说过的诗句,也算作回答错误。”
陈嘉川茫然道:“这是什么时候的规则?”
主持人耳朵上戴着耳返,里面可以听到导演在后台的实时指挥。他指了指自己耳朵上的黑色耳返,说道:“这是经过我们导演组紧急商议,临时加的一条规则。”
陈嘉川满脸不可置信,又像是为自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这还能临时加规则?”
主持人摆出一副官方的笑容:“当然可以,只要发现规则有不完善的地方,节目组随时可以进行调整,大家有异议也可以当场提出,我们一起讨论。当然,我们绝大多数的规则还是没有问题的。”
网友们也纷纷讨论起来。
有少数人是站在陈嘉川的角度——临时改规则也太扯了吧?
然而,更多的人都觉得是陈嘉川有问题。
“不改不行啊,这规则有bug。”
“是啊,每次只要回答上来,就算回答的诗句是前面说过的,都可以从头开始进行倒计时,要是大家都这样操作,岂不是可以一直延长思考时间了?”
“对!我也觉得节目组应该改规则!”
“有一说一,陈嘉川这事儿整得太没赛品了吧,一连重复回答两次,还都卡在最后一秒,我就不信他不知道这两句都是之前回答过的!”
“陈嘉川是A大的?利用规则漏洞强行拖延时间,想赢的心溢出天际了!太给A大丢脸了吧!真跌份儿!”
台上,陈嘉川与主持人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坐在台下的余教授举起话筒,缓缓道:“可以让我说两句吗?”
主持人比了个请的手势。
余教授温柔地笑了一下,语气和缓:“诚然,节目组临时改规则是有些突然,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确实是之前的规则有考虑的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作为节目的专业评审,对这件事也有责任。但我觉得咱们虽然是一档诗词竞技类比赛的节目,但其实节目的初衷和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到诗词的奥秘和乐趣,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诗词、喜欢诗词,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之相比,其实比赛的输赢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赢了固然可喜,输了也并不丢人,嘉川,你说是吗?”
余教授这话,虽然语气温柔措辞和缓,但实际上带了一点儿说陈嘉川太看重输赢以至于丢掉了参加比赛初心的意思。陈嘉川耳里听得分明,他也知道自己刚刚过于纠结规则,在镜头面前和主持人争执的行为有些掉价,不由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
此时此刻,台下的观众全都目光灼灼地盯着他,还有数以万计的线上观众也在同时收看节目,虽然他看不到,却觉得有无数道无形的视线在注视着自己。
陈嘉川顿时发觉自己刚才利用规则漏洞拖延时间的小心思在众人面前无所遁形,不由得低下头去,面上一阵羞涩,但更多的是羞耻感,他说:“谢谢余教授。”
主持人问他:“请问陈嘉川选手对于规则还有什么异议?”
“没有了。”
“那我们比赛继续?”
“好。”
主持人说:“好的,在此提示一下陈嘉川选手,你还有最后的五秒钟时间,如果时间到了没有回答出来或者是回答了之前答过的诗句,都算作比赛结束,你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好的,那我们的比赛继续开始!”
屏幕上的倒计时开始显现,数字从五依次跳到一,陈嘉川却从始至终保持沉默。
方才的刻意拖延时间对他没有起到任何帮助,因为,他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终于,倒计时结束。
主持人激动道:“好的,陈嘉川选手在本轮并没有回答上来有关数字“九”的诗句,视为挑战失败,比赛结束。现在,我宣布本轮比赛最终获胜的选手是——赵冬藏!”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镜头扫过台上两人,陈嘉川一脸惨然,赵冬藏对着镜头微微笑了笑,除了这一个笑容之外,她表情平静,瞧不见任何雀跃激动,仿佛这个结果早在意料之中,自己只是淡然接受。
在观众眼中看来,却显出一种宠辱不惊、不骄不躁的气质来。
方才已经提前输掉比赛的选手们从后台休息区回到了台上,等候着主持人公布本轮成绩和两轮加总的团队得分。
忽然,一众选手之中,陈可儿突然举手,示意自己有话要说。
主持人笑道:“可儿有话要说?是想要给队友加油打气吗?”
陈可儿仍然举着手,大声道:“可以给我一个话筒吗?”
主持人正要讲话,耳机里传来导演激动的声音:“给她给她,把话筒给她!”
陈可儿接过话筒,第一句话便是:“我不服!”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
她表情坚定,语气慨然又义愤填膺,带着为队友打抱不平的不甘心,全然不见平时那副甜美动人楚楚可怜的模样。
赵冬藏微挑眉头,有些意外于陈可儿竟然在此时卸下了平日里的伪装。
是她脑子瓦特了?还是又改立真性情人设了?
陈可儿不给主持人反应的机会,继续道:“嘉川是第一个答题的,所以最后一轮他先答,他确实是一时失误没回答上来,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实力就不如其他人,说不定换到其他选手先答题,也照样答不上来!我觉得这是比赛的赛制不合理,这样获胜只能说明是运气好,说明不了获胜者的实力。”
面对突发情况,主持人并不慌乱,而是沉着地露出一个经验老道的笑容,说:“可儿选手,我理解你,你想要为队友说话的心情我们都明白,但是答题的顺序是自己抽的,根据比赛规则,陈嘉川选手确实已经在本轮输给了赵冬藏选手。但是机会还有,比赛还有很多场,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比赛中可以再接再厉。”
陈可儿情绪激动:“我就是不服,这样获胜只能说明运气好,不能说明实力强,是胜之不武!不是说只要规则不合理就可以改吗,我觉得这里也应该调整规则!”
主持人道:“那你觉得怎样才能说明实力强?”
陈可儿说:“除非另一位选手能回答出接下来的五个数字对应的诗句。”
她话音刚落,顿时全场哗然。
大家对陈可儿说的话议论不休,有的人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有的人持相反意见,觉得比赛就是如此,本来就是运气加实力相结合的事,哪有输了就要改规则的?
一片嘈杂声中,主持人正要回应陈可儿的话,忽然一道声音透过话筒传来:“我同意。”
这道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所有人听清,议论声顿止,大家全都循声望向说话之人的方向。
在镜头对准了她的那一刻,线上线下的观众们全都沸腾了!
是赵冬藏。
他强压下心头的不适感,转过头去,不再看赵冬藏。
大屏幕上跳出新的数字,是“九”。
陈嘉川定了定神,回答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数字继续跳转,轮到赵冬藏作答。
诗句中需要含有数字“七”,赵冬藏毫不犹豫:“‘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夕》。”
主持人没有打断她,说明赵冬藏回答正确。
到了最后这一阶段,台上比赛的选手只剩下赵冬藏和陈嘉川两人,全场鸦雀无声,观众们激动又紧张的情绪被比赛牵引到了最高潮,大家全都屏息以待看着台上两人的较量。
大屏幕上的数字一个个滚动,两名选手也你一句我一句,按照屏幕上出现的数字依次进行作答。
十几个数字过去后,陈嘉川回答的速度慢了下来,好几次都是到了最后一秒才想出答案,惊险通过。
而赵冬藏,却几乎都是在屏幕上出现数字的那一秒就脱口而出,仿佛脑海中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诗词任她信手拈来。
到了最后,赵冬藏依旧姿态从容沉着,但陈嘉川的脸上却隐隐沁出汗来。
线上通过视频直播平台收看的观众们也都震惊了。
“卧槽卧槽卧槽,赵冬藏这么牛逼的吗?”
“我靠,来个好心人告诉我,这真的不是黑幕吗?”
“就算是黑幕,能背过这么多首诗还不出错,已经很牛了啊。”
“如果有黑幕,提前背肯定比现场临时作答简单多了啊。”
“大家觉得谁能赢?”
“我赌赵冬藏!”
“赵冬藏加一!”
“我感觉陈嘉川更稳诶。”
“陈嘉川毕竟是A大的学霸,秒杀赵冬藏肯定轻轻松松!”
就在网友们吵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这一轮比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接近了尾声。
赵冬藏回答完两句诗,屏幕上出现数字“九”,主持人示意陈嘉川回答。
他却沉默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陈嘉川眉头紧皱,苦苦思索着有关九的诗句,却发现除了刚刚已经回答过的几句诗,再也想不出其他答案。
倒计时由五跳到四,再由四跳到三。
时间每过去一秒,陈嘉川心里的紧张就越加深一份,但可怕的是,他越慌乱,脑海中就越发只剩下一片空白。
终于到了最后一秒,在倒计时即将由“一”变为“零”的那一刻,陈嘉川急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不等他说出作者、朝代和诗名,主持人立刻提示道:“这句诗已经说过了,请重新作答。”
这两句诗刚才就是陈嘉川自己回答过的,他当然知道,但情急之下,他也只好照搬出这两句已经回答过的诗来帮自己拖延时间。
屏幕上的倒计时重新开始计时,陈嘉川又陷入了苦苦思索的境地。
这一回,又是在倒计时卡在“一”的最后一刻,他回答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更是在一开始就由其他选手回答过,陈嘉川心知肚明。
果然,主持人提示他:“这首诗也已经说过了,陈嘉川选手,我要提示你的是,如果三次重复回答了前面说过的诗句,也算作回答错误。”
陈嘉川茫然道:“这是什么时候的规则?”
主持人耳朵上戴着耳返,里面可以听到导演在后台的实时指挥。他指了指自己耳朵上的黑色耳返,说道:“这是经过我们导演组紧急商议,临时加的一条规则。”
陈嘉川满脸不可置信,又像是为自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这还能临时加规则?”
主持人摆出一副官方的笑容:“当然可以,只要发现规则有不完善的地方,节目组随时可以进行调整,大家有异议也可以当场提出,我们一起讨论。当然,我们绝大多数的规则还是没有问题的。”
网友们也纷纷讨论起来。
有少数人是站在陈嘉川的角度——临时改规则也太扯了吧?
然而,更多的人都觉得是陈嘉川有问题。
“不改不行啊,这规则有bug。”
“是啊,每次只要回答上来,就算回答的诗句是前面说过的,都可以从头开始进行倒计时,要是大家都这样操作,岂不是可以一直延长思考时间了?”
“对!我也觉得节目组应该改规则!”
“有一说一,陈嘉川这事儿整得太没赛品了吧,一连重复回答两次,还都卡在最后一秒,我就不信他不知道这两句都是之前回答过的!”
“陈嘉川是A大的?利用规则漏洞强行拖延时间,想赢的心溢出天际了!太给A大丢脸了吧!真跌份儿!”
台上,陈嘉川与主持人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坐在台下的余教授举起话筒,缓缓道:“可以让我说两句吗?”
主持人比了个请的手势。
余教授温柔地笑了一下,语气和缓:“诚然,节目组临时改规则是有些突然,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确实是之前的规则有考虑的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作为节目的专业评审,对这件事也有责任。但我觉得咱们虽然是一档诗词竞技类比赛的节目,但其实节目的初衷和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感受到诗词的奥秘和乐趣,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诗词、喜欢诗词,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之相比,其实比赛的输赢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重要,赢了固然可喜,输了也并不丢人,嘉川,你说是吗?”
余教授这话,虽然语气温柔措辞和缓,但实际上带了一点儿说陈嘉川太看重输赢以至于丢掉了参加比赛初心的意思。陈嘉川耳里听得分明,他也知道自己刚刚过于纠结规则,在镜头面前和主持人争执的行为有些掉价,不由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
此时此刻,台下的观众全都目光灼灼地盯着他,还有数以万计的线上观众也在同时收看节目,虽然他看不到,却觉得有无数道无形的视线在注视着自己。
陈嘉川顿时发觉自己刚才利用规则漏洞拖延时间的小心思在众人面前无所遁形,不由得低下头去,面上一阵羞涩,但更多的是羞耻感,他说:“谢谢余教授。”
主持人问他:“请问陈嘉川选手对于规则还有什么异议?”
“没有了。”
“那我们比赛继续?”
“好。”
主持人说:“好的,在此提示一下陈嘉川选手,你还有最后的五秒钟时间,如果时间到了没有回答出来或者是回答了之前答过的诗句,都算作比赛结束,你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好的,那我们的比赛继续开始!”
屏幕上的倒计时开始显现,数字从五依次跳到一,陈嘉川却从始至终保持沉默。
方才的刻意拖延时间对他没有起到任何帮助,因为,他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终于,倒计时结束。
主持人激动道:“好的,陈嘉川选手在本轮并没有回答上来有关数字“九”的诗句,视为挑战失败,比赛结束。现在,我宣布本轮比赛最终获胜的选手是——赵冬藏!”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镜头扫过台上两人,陈嘉川一脸惨然,赵冬藏对着镜头微微笑了笑,除了这一个笑容之外,她表情平静,瞧不见任何雀跃激动,仿佛这个结果早在意料之中,自己只是淡然接受。
在观众眼中看来,却显出一种宠辱不惊、不骄不躁的气质来。
方才已经提前输掉比赛的选手们从后台休息区回到了台上,等候着主持人公布本轮成绩和两轮加总的团队得分。
忽然,一众选手之中,陈可儿突然举手,示意自己有话要说。
主持人笑道:“可儿有话要说?是想要给队友加油打气吗?”
陈可儿仍然举着手,大声道:“可以给我一个话筒吗?”
主持人正要讲话,耳机里传来导演激动的声音:“给她给她,把话筒给她!”
陈可儿接过话筒,第一句话便是:“我不服!”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
她表情坚定,语气慨然又义愤填膺,带着为队友打抱不平的不甘心,全然不见平时那副甜美动人楚楚可怜的模样。
赵冬藏微挑眉头,有些意外于陈可儿竟然在此时卸下了平日里的伪装。
是她脑子瓦特了?还是又改立真性情人设了?
陈可儿不给主持人反应的机会,继续道:“嘉川是第一个答题的,所以最后一轮他先答,他确实是一时失误没回答上来,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实力就不如其他人,说不定换到其他选手先答题,也照样答不上来!我觉得这是比赛的赛制不合理,这样获胜只能说明是运气好,说明不了获胜者的实力。”
面对突发情况,主持人并不慌乱,而是沉着地露出一个经验老道的笑容,说:“可儿选手,我理解你,你想要为队友说话的心情我们都明白,但是答题的顺序是自己抽的,根据比赛规则,陈嘉川选手确实已经在本轮输给了赵冬藏选手。但是机会还有,比赛还有很多场,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比赛中可以再接再厉。”
陈可儿情绪激动:“我就是不服,这样获胜只能说明运气好,不能说明实力强,是胜之不武!不是说只要规则不合理就可以改吗,我觉得这里也应该调整规则!”
主持人道:“那你觉得怎样才能说明实力强?”
陈可儿说:“除非另一位选手能回答出接下来的五个数字对应的诗句。”
她话音刚落,顿时全场哗然。
大家对陈可儿说的话议论不休,有的人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有的人持相反意见,觉得比赛就是如此,本来就是运气加实力相结合的事,哪有输了就要改规则的?
一片嘈杂声中,主持人正要回应陈可儿的话,忽然一道声音透过话筒传来:“我同意。”
这道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所有人听清,议论声顿止,大家全都循声望向说话之人的方向。
在镜头对准了她的那一刻,线上线下的观众们全都沸腾了!
是赵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