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伤后不眠不休的赶路,又淋雨勾起了一身旧患,萧弘强撑了太久,若不是那天石灵姑娘救治及时,恐怕真的就凶险了。再好的身体也禁不住这样折腾,何况落雁滩一战后他的身体早已不比往日。一连数日高热不退,程老军医和石大夫都说是伤及了根本,气血两虚,再不好好养养身体就彻底毁了。
听完医嘱,沈郁离起身送两位老大夫出门,走到廊下寂静无人处才又问起了他的左眼。平日里极难察觉萧弘的左眼是看不见的,若不是在北境遇袭那一次,连她都很难发现。她知道左眼失明会让他在战场上更加危险,尽管希望渺茫,无论如何还是要想些办法才行。
两位医者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石大夫斟酌片刻,说道:“既是外伤所致,恐怕是无法复明了。”
程英也道:“老朽查遍医书也无法可解。他不愿让人知道,这件事还请石大夫帮忙保守秘密。”
“这是当然。”石崇云沉吟片刻,又道:“虽说不能复明,但若平日多加练习,或许也可补救。在下多年前曾于武夷山中偶遇一盲剑客,虽双目失明,但剑法精妙绝伦,丝毫不输常人。问及缘由,他说唯有苦练。不过王爷伤势过重,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弊大于利。”
“石大夫可知那盲剑客的姓名?”沈郁离问道。
石崇云摇头,“江湖浪客漂泊不定,我与那人本就是萍水相逢,不曾问过姓名。”
沈郁离点头谢过,亲自送两位大夫出府。行至王府门口,刚好撞见何飞、吕胜等人跟人争执不休,眼看就要推搡起来。
走近了她才认出跟他们掰扯不清的那人是太医院的章仲康章太医。广宁王重伤的消息到底还是传到了皇帝耳中。皇帝特地委派太医过府探视,在旁人看来,无疑彰显了天子的垂爱与恩泽。可皇帝自己都还病着,这么急派人过来,多多少少有些蹊跷。
萧弘伤了,镇北军的有一个算一个心里都不痛快。心里不痛快,态度自然不好,看谁都不顺眼。沈郁离之前就交代过寻常人等别放进来,以免打扰萧弘休息。于是乎,章仲康挎着医箱连大门都没进就被这帮当兵的一个劲儿往回撵。
何飞两眼一瞪,长枪一拦,“听不懂人话啊?!走走走!都说了我们广宁王府闭门谢客,谁都不准进!”
都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兵,一身血勇,杀气还未散尽。章仲康看着挡在门前这几位心里直打鼓,但他奉了皇命前来,当然不能就这么回去。尽管心中叫苦不迭,也只能壮着胆子挺起胸脯,上前同他们理论。
“我奉天子口谕来为广宁王治伤,你凭什么拦我?你谁呀?!”
吕胜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说你皇帝派来的就是皇帝派来的啊?那你说你是天王老子派来的咱也得信呗?谁知道你真的假的呀?”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章仲康鼻子都气歪了。一抬头看见沈郁离,连忙抻着脖子喊:“公主!公主啊!!”
见沈郁离过来,何飞、吕胜等人皆是一礼。何飞禀道:“公主容禀,这人鬼鬼祟祟形迹可疑。都说了我们广宁王府今日闭门谢客,他还非要进来。”
章仲康火气更大了,心说我还没说话呢,你个当兵的竟然恶人先告状。
“你才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呢!你全家鬼鬼祟祟形迹可疑!!”
“你咋说话呢?!”
吕胜往前一步,凭借身高优势从上至下低头看他,直看得章仲康心惊胆颤往后退去。
眼看又要吵起来了,沈郁离连忙说道:“这位是太医院的章太医,放他进来吧。”
挡在广宁王府门前的几人闻言纷纷散开,分立两旁,又向沈郁离一礼。
章仲康颇为疑惑的看着他们让出条路来,又抬头去看王府大门上的匾额。这地方的确是广宁王府啊。看这些兵的态度,怎么好像是公主当家作主了呢?
章仲康胆子不大,广宁王他也不熟悉,戍边大将都有什么忌讳他也不知道。光看门口那几个就够凶神恶煞的了,这做主将要管住这么一帮人,定是更不好惹。他怕得罪人,进了王府,大气都不敢出,亦步亦趋的跟在沈郁离身后。
沿着回廊走进中庭,一阵风吹得满庭香枫簌簌作响。章仲康见沈郁离一副熟门熟路的样子,好奇心作祟,不由问道:“公主怎在广宁王府上?”
“广宁王救了我哥哥,我来道谢的。”沈郁离随口找了个由头,边说边停下脚步,问道:“我皇伯父身体可好些了?”
章仲康回道:“陛下昨日就清醒了。虽然还需静养,但精神已经恢复了一些。陛下一听说广宁王平叛时负了重伤就马上派臣过来,足见天恩浩荡啊。”
天恩浩荡什么的纯粹就是场面话。皇帝为广宁王萧弘和永安公主沈郁离赐婚的事情人尽皆知,在她面前恭维萧弘也就约等于恭维她了。沈郁离不在意这些。对于她那个皇帝伯父她却是了解的。沈晟一向多疑善变,之前萧弘就说过天子无故疑他,现在这么急着派太医过来,也不知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我姨母怎样了?”她又问。
“二皇子惨遭横祸,皇后殿下受不住打击也病倒了。这几天太医院的王太医每日去凤仪宫请脉。有他照看着,应当可保无虞。”
想到惨死的德均哥哥,沈郁离心里好一阵难过。二皇子沈德均既是她的堂兄又是她的表兄,几乎就是她第二个哥哥。往日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沈德均总记得她这个妹妹。偶尔一起闯祸挨罚,他也都会派小信子来通风报信让她先溜。离京前姨母还说过要她将来也帮衬着德均哥哥,谁曾想再回来竟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母子连心,姨母只有这一个儿子,可想而知心中是何等哀恸。
“晚些时候我也应当入宫去探望一下皇伯父和姨母才是。”沈郁离说着垂眸轻叹一声,因这场动荡而死的人实在太多了。
想起公主与二皇子一向交好,章仲康这才意识到自己无意间提到了她的伤心处。他正绞尽脑汁想要宽慰两句,却见沈郁离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递到他面前。
沈郁离语气平常,“这些天我父王和哥哥忙着朝中政务,都宿在了宫中。我父王身体一向不好,如今大乱刚过,朝廷内外不少事情都要他操心,我有些放心不下,还要拜托章太医在宫中多多照顾。这块玉就当是谢礼了。”
赏玉和赏赐金银可大有不同。诗中有云: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玉性坚贞。赐玉有收揽贤能之意,其中的意义远大于赏赐本身。小公主表面上好像没说什么,却有意无意地点明了不少利害关系。大乱刚过,风波未平。皇帝年迈病重,如今朝中大权实际已经落在了魏王肩上。皇帝现在只剩下一个年少多病的幼子,就算将来由他继位,怕也要魏王摄政才能稳住朝堂。
章仲康医术不错,但待人接物方面不够圆滑世故,在太医院算不上出挑。人贵有自知之明。公主赐玉,不管是魏王的意思,还是公主自己的意思,那都是相当抬举他了,焉有不接之理?
“公主客气了,都是臣分内之事。”
章仲康双手接过玉佩,俯身一礼。只听小公主又说:“广宁王伤重昏睡未醒,不便他人打扰,章太医请回吧。”
这就是让他赶快走人的意思了。
章仲康满头雾水,转不过弯来,“公主刚刚不是……”他伸手比划了个来回,心说公主你不是来跟广宁王道谢,刚刚才见过的吗?
沈郁离满脸无辜只看着他也不接话,连找由头应付都闲费事。
“陛下担心广宁王的伤势,臣就这么回去,恐怕不好交代啊。”章仲康又说道。
“广宁王伤势危重,得静养一些时日。章太医据实回禀就好。”
“可……我连见都没见就这么回去跟皇帝复命…不妥吧……”
“已经有京城名医和军医诊治过了,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沈郁离话锋一转,稍稍凑近了些,“难道陛下另外还有其他吩咐?”
手里这块刚接下来的玉它突然就变得有些烫手了。章仲康心里叫苦,公主也不知是不是故意试他,不过既然接了玉,那就得有些表示。只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他左右看了看,确定四下无人,才凑近了低声说道:“陛下让臣借着疗伤的机会,看一看广宁王背上是否有一处烧伤的痕迹。”
“哦?这又是为何?”
“臣也不知啊……”
章仲康所言不似作假,沈郁离沉思片刻,问道:“在什么位置?”
“后腰。”
“这么私密的位置,你说看就看啊?不大好吧?!”沈郁离说着蹙起两道秀眉。
不大好……吗?章仲康寻思着,后腰这位置很私密吗?在民间三伏天太热的时候打赤膊的男子不多了去了吗?自己是个太医,又同为男子,好像没什么不好吧……他还没琢磨明白,沈郁离轻轻一击掌,“不如我替你去看看。章太医在这儿稍候片刻。”说完也不等他反应,转身就走。只留下章仲康呆愣在当场。
烧伤……沈郁离不知道这具体意味着什么,但皇帝让章仲康来查此事,定是要借由这伤痕来确定一些东西,八成与萧弘的身份有关。
广宁王萧弘生于翼州,自幼孤苦,身世不明。这几乎可以说是大晏人人皆知的事情。世家高门一向注重门第,哪怕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贵族子弟瞧不起他的出身。皇帝无故疑他,不知与此事是否有些关联……沈郁离忽然想起在北望楼外沈德启曾对皇帝说过的话,“父皇说儿臣手段卑劣,却不想当初你又是如何得到兵权,坐上皇位的。父皇……翼州那场大火,你不该忘了吧?难道儿臣不是最像父皇的吗?”
翼州…大火……和煦春风忽然有些冷了。沈郁离加快脚步,回到萧弘房中。不想吵醒仍在昏睡的人,她轻手轻脚掩上房门,来到床榻边看着他的睡颜愣了会儿神。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大晏战神睡着的时候看起来毫无防备,甚至有些平日不常见到的孩子气。她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温度略微降下去了一些,还是很烫。
不知是不是昏睡中察觉到她的触摸,他迷迷糊糊向她这边靠了靠。沈郁离低下头轻轻吻了吻他的眉心,又起身推门而去。其他的可以暂时等等,这章太医还是得先应付了才行。
见沈郁离没一会儿就回来了,章仲康连忙迎了上去。
“公主这么快就回来了?”
“嗯,我替你看过了。”
“所以……”
“没有。”沈郁离答得斩钉截铁。
章仲康还不放心,又问:“公主确定看清楚了?”
沈郁离煞有其事的认真点头,“光滑细腻,腹肌有八块。”
闻言章仲康满脸的一言难尽,心说怪不得都说永安公主素来离经叛道任性妄为。虽然皇帝下了诏书赐了婚,但毕竟她与广宁王还没成婚,当着他这个外人好歹收敛着点啊。
当然这些话他不好多说一句。于是也只能尴尬地干咳两声,道了声谢便匆匆告辞,回宫去向天子复命了。
天色渐晚,云霞如火。望着章仲康远远离去的背影,沈郁离心中依然在想翼州那场大火。当年翼州失守,先帝诏令放弃北疆,任命东平侯潘元简为主帅,集结天下兵马拱卫皇城。谁知一败再败,达钽铁蹄踏破故都,大晏险些亡国灭种。萧弘与翼州那场大火仿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系。不管皇帝有什么目的,自己的人,肯定还是要自己护着才行。
听完医嘱,沈郁离起身送两位老大夫出门,走到廊下寂静无人处才又问起了他的左眼。平日里极难察觉萧弘的左眼是看不见的,若不是在北境遇袭那一次,连她都很难发现。她知道左眼失明会让他在战场上更加危险,尽管希望渺茫,无论如何还是要想些办法才行。
两位医者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石大夫斟酌片刻,说道:“既是外伤所致,恐怕是无法复明了。”
程英也道:“老朽查遍医书也无法可解。他不愿让人知道,这件事还请石大夫帮忙保守秘密。”
“这是当然。”石崇云沉吟片刻,又道:“虽说不能复明,但若平日多加练习,或许也可补救。在下多年前曾于武夷山中偶遇一盲剑客,虽双目失明,但剑法精妙绝伦,丝毫不输常人。问及缘由,他说唯有苦练。不过王爷伤势过重,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弊大于利。”
“石大夫可知那盲剑客的姓名?”沈郁离问道。
石崇云摇头,“江湖浪客漂泊不定,我与那人本就是萍水相逢,不曾问过姓名。”
沈郁离点头谢过,亲自送两位大夫出府。行至王府门口,刚好撞见何飞、吕胜等人跟人争执不休,眼看就要推搡起来。
走近了她才认出跟他们掰扯不清的那人是太医院的章仲康章太医。广宁王重伤的消息到底还是传到了皇帝耳中。皇帝特地委派太医过府探视,在旁人看来,无疑彰显了天子的垂爱与恩泽。可皇帝自己都还病着,这么急派人过来,多多少少有些蹊跷。
萧弘伤了,镇北军的有一个算一个心里都不痛快。心里不痛快,态度自然不好,看谁都不顺眼。沈郁离之前就交代过寻常人等别放进来,以免打扰萧弘休息。于是乎,章仲康挎着医箱连大门都没进就被这帮当兵的一个劲儿往回撵。
何飞两眼一瞪,长枪一拦,“听不懂人话啊?!走走走!都说了我们广宁王府闭门谢客,谁都不准进!”
都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兵,一身血勇,杀气还未散尽。章仲康看着挡在门前这几位心里直打鼓,但他奉了皇命前来,当然不能就这么回去。尽管心中叫苦不迭,也只能壮着胆子挺起胸脯,上前同他们理论。
“我奉天子口谕来为广宁王治伤,你凭什么拦我?你谁呀?!”
吕胜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你说你皇帝派来的就是皇帝派来的啊?那你说你是天王老子派来的咱也得信呗?谁知道你真的假的呀?”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章仲康鼻子都气歪了。一抬头看见沈郁离,连忙抻着脖子喊:“公主!公主啊!!”
见沈郁离过来,何飞、吕胜等人皆是一礼。何飞禀道:“公主容禀,这人鬼鬼祟祟形迹可疑。都说了我们广宁王府今日闭门谢客,他还非要进来。”
章仲康火气更大了,心说我还没说话呢,你个当兵的竟然恶人先告状。
“你才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呢!你全家鬼鬼祟祟形迹可疑!!”
“你咋说话呢?!”
吕胜往前一步,凭借身高优势从上至下低头看他,直看得章仲康心惊胆颤往后退去。
眼看又要吵起来了,沈郁离连忙说道:“这位是太医院的章太医,放他进来吧。”
挡在广宁王府门前的几人闻言纷纷散开,分立两旁,又向沈郁离一礼。
章仲康颇为疑惑的看着他们让出条路来,又抬头去看王府大门上的匾额。这地方的确是广宁王府啊。看这些兵的态度,怎么好像是公主当家作主了呢?
章仲康胆子不大,广宁王他也不熟悉,戍边大将都有什么忌讳他也不知道。光看门口那几个就够凶神恶煞的了,这做主将要管住这么一帮人,定是更不好惹。他怕得罪人,进了王府,大气都不敢出,亦步亦趋的跟在沈郁离身后。
沿着回廊走进中庭,一阵风吹得满庭香枫簌簌作响。章仲康见沈郁离一副熟门熟路的样子,好奇心作祟,不由问道:“公主怎在广宁王府上?”
“广宁王救了我哥哥,我来道谢的。”沈郁离随口找了个由头,边说边停下脚步,问道:“我皇伯父身体可好些了?”
章仲康回道:“陛下昨日就清醒了。虽然还需静养,但精神已经恢复了一些。陛下一听说广宁王平叛时负了重伤就马上派臣过来,足见天恩浩荡啊。”
天恩浩荡什么的纯粹就是场面话。皇帝为广宁王萧弘和永安公主沈郁离赐婚的事情人尽皆知,在她面前恭维萧弘也就约等于恭维她了。沈郁离不在意这些。对于她那个皇帝伯父她却是了解的。沈晟一向多疑善变,之前萧弘就说过天子无故疑他,现在这么急着派太医过来,也不知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我姨母怎样了?”她又问。
“二皇子惨遭横祸,皇后殿下受不住打击也病倒了。这几天太医院的王太医每日去凤仪宫请脉。有他照看着,应当可保无虞。”
想到惨死的德均哥哥,沈郁离心里好一阵难过。二皇子沈德均既是她的堂兄又是她的表兄,几乎就是她第二个哥哥。往日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沈德均总记得她这个妹妹。偶尔一起闯祸挨罚,他也都会派小信子来通风报信让她先溜。离京前姨母还说过要她将来也帮衬着德均哥哥,谁曾想再回来竟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母子连心,姨母只有这一个儿子,可想而知心中是何等哀恸。
“晚些时候我也应当入宫去探望一下皇伯父和姨母才是。”沈郁离说着垂眸轻叹一声,因这场动荡而死的人实在太多了。
想起公主与二皇子一向交好,章仲康这才意识到自己无意间提到了她的伤心处。他正绞尽脑汁想要宽慰两句,却见沈郁离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递到他面前。
沈郁离语气平常,“这些天我父王和哥哥忙着朝中政务,都宿在了宫中。我父王身体一向不好,如今大乱刚过,朝廷内外不少事情都要他操心,我有些放心不下,还要拜托章太医在宫中多多照顾。这块玉就当是谢礼了。”
赏玉和赏赐金银可大有不同。诗中有云: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玉性坚贞。赐玉有收揽贤能之意,其中的意义远大于赏赐本身。小公主表面上好像没说什么,却有意无意地点明了不少利害关系。大乱刚过,风波未平。皇帝年迈病重,如今朝中大权实际已经落在了魏王肩上。皇帝现在只剩下一个年少多病的幼子,就算将来由他继位,怕也要魏王摄政才能稳住朝堂。
章仲康医术不错,但待人接物方面不够圆滑世故,在太医院算不上出挑。人贵有自知之明。公主赐玉,不管是魏王的意思,还是公主自己的意思,那都是相当抬举他了,焉有不接之理?
“公主客气了,都是臣分内之事。”
章仲康双手接过玉佩,俯身一礼。只听小公主又说:“广宁王伤重昏睡未醒,不便他人打扰,章太医请回吧。”
这就是让他赶快走人的意思了。
章仲康满头雾水,转不过弯来,“公主刚刚不是……”他伸手比划了个来回,心说公主你不是来跟广宁王道谢,刚刚才见过的吗?
沈郁离满脸无辜只看着他也不接话,连找由头应付都闲费事。
“陛下担心广宁王的伤势,臣就这么回去,恐怕不好交代啊。”章仲康又说道。
“广宁王伤势危重,得静养一些时日。章太医据实回禀就好。”
“可……我连见都没见就这么回去跟皇帝复命…不妥吧……”
“已经有京城名医和军医诊治过了,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沈郁离话锋一转,稍稍凑近了些,“难道陛下另外还有其他吩咐?”
手里这块刚接下来的玉它突然就变得有些烫手了。章仲康心里叫苦,公主也不知是不是故意试他,不过既然接了玉,那就得有些表示。只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他左右看了看,确定四下无人,才凑近了低声说道:“陛下让臣借着疗伤的机会,看一看广宁王背上是否有一处烧伤的痕迹。”
“哦?这又是为何?”
“臣也不知啊……”
章仲康所言不似作假,沈郁离沉思片刻,问道:“在什么位置?”
“后腰。”
“这么私密的位置,你说看就看啊?不大好吧?!”沈郁离说着蹙起两道秀眉。
不大好……吗?章仲康寻思着,后腰这位置很私密吗?在民间三伏天太热的时候打赤膊的男子不多了去了吗?自己是个太医,又同为男子,好像没什么不好吧……他还没琢磨明白,沈郁离轻轻一击掌,“不如我替你去看看。章太医在这儿稍候片刻。”说完也不等他反应,转身就走。只留下章仲康呆愣在当场。
烧伤……沈郁离不知道这具体意味着什么,但皇帝让章仲康来查此事,定是要借由这伤痕来确定一些东西,八成与萧弘的身份有关。
广宁王萧弘生于翼州,自幼孤苦,身世不明。这几乎可以说是大晏人人皆知的事情。世家高门一向注重门第,哪怕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贵族子弟瞧不起他的出身。皇帝无故疑他,不知与此事是否有些关联……沈郁离忽然想起在北望楼外沈德启曾对皇帝说过的话,“父皇说儿臣手段卑劣,却不想当初你又是如何得到兵权,坐上皇位的。父皇……翼州那场大火,你不该忘了吧?难道儿臣不是最像父皇的吗?”
翼州…大火……和煦春风忽然有些冷了。沈郁离加快脚步,回到萧弘房中。不想吵醒仍在昏睡的人,她轻手轻脚掩上房门,来到床榻边看着他的睡颜愣了会儿神。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大晏战神睡着的时候看起来毫无防备,甚至有些平日不常见到的孩子气。她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温度略微降下去了一些,还是很烫。
不知是不是昏睡中察觉到她的触摸,他迷迷糊糊向她这边靠了靠。沈郁离低下头轻轻吻了吻他的眉心,又起身推门而去。其他的可以暂时等等,这章太医还是得先应付了才行。
见沈郁离没一会儿就回来了,章仲康连忙迎了上去。
“公主这么快就回来了?”
“嗯,我替你看过了。”
“所以……”
“没有。”沈郁离答得斩钉截铁。
章仲康还不放心,又问:“公主确定看清楚了?”
沈郁离煞有其事的认真点头,“光滑细腻,腹肌有八块。”
闻言章仲康满脸的一言难尽,心说怪不得都说永安公主素来离经叛道任性妄为。虽然皇帝下了诏书赐了婚,但毕竟她与广宁王还没成婚,当着他这个外人好歹收敛着点啊。
当然这些话他不好多说一句。于是也只能尴尬地干咳两声,道了声谢便匆匆告辞,回宫去向天子复命了。
天色渐晚,云霞如火。望着章仲康远远离去的背影,沈郁离心中依然在想翼州那场大火。当年翼州失守,先帝诏令放弃北疆,任命东平侯潘元简为主帅,集结天下兵马拱卫皇城。谁知一败再败,达钽铁蹄踏破故都,大晏险些亡国灭种。萧弘与翼州那场大火仿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系。不管皇帝有什么目的,自己的人,肯定还是要自己护着才行。